這五年,看「上天、下海、入地、交通、健康」前沿技術領域的煙臺力量

2020-12-23 瀟湘晨報

發布會現場

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忠彥發布「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膠東在線12月22日訊(記者 王向榮 賈楚航)22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市科技局等部門發布「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這五年,我市全社會研發經費年均支出從149億元提高到17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41.87%提高到52.07%,增長10多個百分點;2019年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達到110億元,是2015年的2.25倍;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建設順利通過評估,躋身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

科技第一生產力的潛力不斷釋放,創新第一動力的作用更加顯現。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創新發展動能顯著增強。

聚焦製造業強市、經略海洋、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圍繞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現代農業等領域,組織實施1000餘項市級科技項目攻關,推薦1257個項目進入國家和省級各類科技計劃,先後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取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6項、省級科技獎勵104項,在海上火箭發射、衛星電子原器件、C919大飛機鈦合金緊固件、石油開採裝備關鍵部件、半潛式海上石油鑽井平臺、動車組車體及護板、高檔汽車輕量化、新藥創製等「上天、下海、入地、交通、健康」前沿技術領域,貢獻了煙臺力量;中集「藍鯨2號」、榮昌「紅斑狼瘡新藥」等關鍵技術相繼攻克,填補了國內空白,走在了世界前列。

同時,堅持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累計選派市級科技特派員460名,成立17支科技扶貧服務隊,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等81項,全力服務決勝脫貧攻堅;堅持科技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全省率先啟動10項疫情防控應急科技攻關,醫用超低阻迴風裝置等多項成果緊急用於抗疫一線,為打贏疫情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武器」。

【來源:膠東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九大領域一百八十四項全球工程前沿發布
    工程科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腸道微生態、植保無人飛機、航空物探、熱島效應、智能納米藥物、仿生軟體機器人等,這一系列公眾或熟知或陌生的名詞,都是工程科技的前沿研究。而且,工程科技更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瞄準世界工程科技前沿,有效應對全球性重大挑戰,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戰略選擇。
  • 等離子體技術的前沿探索者——記香港城市大學等離子體實驗室副...
    自等離子體技術興起以來,已在化學合成、新材料研製、表面處理等領域開拓出一系列新方向,成為兼具國防、軍事、科技與民用多重學科交叉的最前沿研究領域,香港城市大學等離子體實驗室副主任吳徵威正是這一前沿領域的優秀探索者。不忘初心 科研家庭走出「科研人」吳徵威出生於一個典型的「科研人」家庭,父母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教師。
  • 旺旺集團專注食品前沿領域研發 保持企業技術持續領先
    圖集 為快速響應「想瘦族」、「銀髮族」、「嬰兒族」、「夜貓族」、「失眠族」、「咖啡族」等各消費者的需求升級,近年來旺旺對於這些不同族群的新需求,及時開發出適合的系列產品,搶佔這一族群及健康食品的藍海市場。
  • 《急先鋒》「上天下海」可不是說說,你看朱正廷參與營救的方式
    《急先鋒》是由唐季禮執導,成龍、楊洋、艾倫、徐若晗和母其彌雅領銜主演的動作片,影片主要講述商人秦國立慘遭僱傭兵阻止綁架,秦的女兒也遭到追殺,為解救人質,急先鋒安保團隊上天下海影片在宣傳時,也一直在強調「上天下海
  • 煙臺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森——打造煙臺高質量發展的東部...
    煙臺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森表示。打造「3+1」現代產業體系,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做大做強醫藥健康、航空航天及電子信息、智能製造及海洋經濟三大特色產業,加快布局現代服務業。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引領,深入探索「管委會+科研」模式,加快推進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環渤海高等研究院、山東中日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建設,持續集聚創新資源要素。依託山東蘋果·果業產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計算所煙臺分所、航天513所、國家汽車輕量化中心、公安部經偵局數據中心等科創平臺,提升技術源頭供給和成果轉移轉化能力。
  • 深圳高端裝備製造 能「上天」可「下海」
    ┃深圳製造能「上天」可「下海」近年來,深圳不斷完善政策支撐體系,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扶持力度,推動裝備製造業向精密製造、高端智能製造方面轉型升級,圍繞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兼顧航空航天和海洋裝備工程等領域進行布局。
  • 康佳之星獨角獸沙龍·煙臺站成功舉辦
    康佳之星總經理郭奕綿、煙臺芝罘財金控股集團總經理周祖義、康佳智慧養老實驗室主任楊安萍、賽福解碼(北京)基因科技合伙人錢瀟博士、山東艾歐特投資集團董事長徐寶華、視感科技創始人張博涵、飛的科技創始人周曉剛等企業創始人、創業導師、投資人、已投企業及入孵企業代表出席本次活動。​    康佳之星作為華僑城集團與康佳集團重點打造的創投平臺,致力於創建以產業培育為核心的創投生態圈。
  • 賦能煙臺產業升級 國內首家超高清8k產業研究院在煙啟用
    夏普在超高清視頻研發生產等領域居於行業領先,處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前沿,希望雙方攜手加強原始創新和技術應用,著力構建「8K+5G」全產業鏈,拓展深化人工智慧、產業融合、文化旅遊、新聞傳播等方面合作,努力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互利共贏。
  • 輝煌「十三五」閃亮2020|五年來,煙臺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
    五年來,我市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邁過4000億元大關,穩居全省第二位,年均增速近9%。2019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超過1800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23.6%。海洋經濟,成為煙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彥良:「上山」「入地」「下海」我國超長隧道(洞...
    今日,在世界交通運輸大會成都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彥良分享了《中國超長隧道(洞)全斷面掘進機成就與智能化發展展望》的主旨報告。在重大裝備方面,杜彥良主要介紹了全斷面掘進機的五大發展特點。在重大工程技術方面,杜彥良提到了幾大成就。第一是「上山」,即超長山嶺隧道修建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第二大成就是「入地」,即盾構穿越城市隧道修建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這實現了城市地下隧道盾構由均一軟土地層向軟硬不均地層的突破,解決了盾構掘進受阻、地面坍塌、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的難題。」
  • 高瓴HCare峰會即將召開 超百位產學研醫嘉賓聚焦大健康產業最前沿...
    市場往往更容易聚焦短期回報,但實際上,醫療健康、尤其是創新藥產業,是一個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的領域,需要產、學、研、醫通力合作,通過融合創新,共同推動產業整體升級,一起做大蛋糕。而這正是「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的主要目標。
  • 9大領域184項全球工程前沿發布!有你的研究方向嗎?
    ▲ 9個領域前沿數量分布機械與運載工程領域機械與運載工程領域的Top10工程研究前沿和Top10工程開發前沿涉及機械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及電氣設備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等學科方向。
  • 金寶電子:瞄準電子信息工業發展最前沿 創造行業項目建設新標杆
    今年是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為了更好地展示煙臺製造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經驗做法,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工信局、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大眾網主辦,大眾網煙臺承辦的「新動能·新煙臺——雲端聚焦製造業創新」全國媒體煙臺採風行活動於10月29日—30日舉行。通過中央、省市媒體線上線下集中宣傳報導,為煙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 開課吧創立後廠理工學院:一所專注前沿網際網路技術領域的創新實戰...
    通過吸納產業、學術頂級專家組成導師團隊,融合全球頂尖IT和網際網路企業實戰案例打磨課程,後廠理工學院旨在成為一所專注前沿網際網路技術領域的創新實戰大學。尤其對於頂尖IT和網際網路企業來說,亟待補充大量掌握前沿網際網路技術並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精英。但相應的實戰機會不多、案例深度不夠、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卻成為了技術人才轉型新技術賽道的絆腳石。
  • 上海交通大學變革性分子前沿科學中心舉行首屆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
    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心主任丁奎嶺院士代表學校和前沿科學中心對參會嘉賓致以熱烈歡迎及由衷感謝,指出前沿科學中心致力於「科學突破、技術變革、解決國家重大需求、改變人類生活」,聚焦變革性小分子、大分子和超分子的創製與功能發現
  • 煙臺南山學院召開教師進企業實踐鍛鍊會議
    吳國華校長表示,中青年教師深入企業實踐鍛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助於提高教師對經濟社會的理性認知水平、專業技能、實踐教學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有助於教師了解學科和技術發展前沿。他指出,學校依託南山控股集團的豐富資源,形成了「校企一體、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了大學快速發展、特色發展。
  • 煙臺蘋果產業「枝繁葉茂」 山東蘋果·果業產業技術研究院賦能未來...
    7月29日上午,山東蘋果·果業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暨籤約儀式在煙臺東山賓館舉行,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王濤出席,市委副書記吳承丙,省科技廳黨組成員、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儲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晶,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雷斌分别致辭
  • 「橋星」雲集武漢論劍橋隧前沿技術創新 未來橋梁這模樣
    世界建橋看中國,中國建橋看武漢。10月18日的武漢,「橋星」璀璨。橋梁隧道與結構工程創新發展高端論壇在漢舉行,陳政清、丁烈雲、鄭健龍、李建成、鈕新強、馮夏庭、秦順全等14位兩院院士,高宗餘、徐恭義、易倫雄、張敏4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以及全國高校教授及橋梁設計施工企業等400多位橋隧領域專家聚首武漢,聚焦、展望橋隧前沿技術創新,掀起一場橋隧技術「頭腦風暴」。共謀新發展,圓夢中國橋。主辦該論壇的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今年迎來創立70周年。
  • 煙臺構建起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新發展格局
    海洋經濟大市建設總體情況到2019年底,煙臺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808億元,位居全省第2位,佔到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3.6%,居全國沿海地級市前列。海洋工程裝備與製造、濱海旅遊、海洋生物醫藥與製品等產業產值居全省地級市首位。煙臺市先後獲批全國首批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試點城市、全國首批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全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 「大咖」雲集這場論壇!20位國際院士加入煙臺「智囊團」
    原標題:"大咖"雲集這場論壇!「新冠疫情是近百年來人類遭受的最大一次瘟疫,這次疫情帶給我們很多思考,我們的科技如何護航人類健康,如何更好地抵抗疫情侵擾,健康產業該如何發展。希望通過國際健康產業論壇這個平臺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實現全球抗疫。」隔著大屏幕,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理學教授Tom Sudhof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