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常對孩子說:「一個小孩子,能懂什麼?」那就大錯特錯了!面對很多事情,小孩子不但懂,而且可能比大人懂得更多。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遠比你想像的豐富多彩。
來自豆瓣 《 九歲人生》海報
韓國電影《九歲人生》將永民攢錢為母親買眼鏡和他與雨蓮的懵懂之情兩條線交織在一起,刻畫了以永民和雨蓮為首的一群九歲孩子的溫情故事,是一部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經典之作。
家境貧寒的永民一直想為患有眼病的母親買一副眼鏡,尤其是他親眼看見母親遭遇鞋店老闆的歧視之後,他更加想為母親買一副眼鏡,於是他利用放學後的時間,做起了童工。賣冰淇淋、替人數糞擔、幫人送信等,雖然每次他都小心翼翼地把攢的錢放在室外的一個秘密罐子裡,但做童工這事還是被母親發現了。母親不想永民因為賺錢耽誤學習,因此狠狠抽打永民,滿腹委屈的永民疼痛難忍,向母親哭訴,自己想攢錢為母親買眼睛,並不是嫌棄母親,僅僅是不想讓母親遭遇別人的嘲笑而已,母子倆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來自豆瓣 雨蓮和永民
來自漢城的漂亮女孩雨蓮做了永民的同桌。看到雨蓮帶來的精工細作的午餐,強烈的自尊心使永民有點不好意思拿出自己寒酸的午餐,於是就和好友基政跑到教室外面去吃。雖然永民不承認自己喜歡雨蓮,但卻醞釀著給雨蓮寫一封情書。雨蓮一點也不客氣地把收到的情書交給了老師,老師早已猜出這封沒有署名的情書是永民所寫,讓他當眾去讀,永民為此生氣至極,跟雨蓮畫上了三八線。
雨蓮在追趕小兔子的過程中不慎落水,永民聽到後忘記前嫌奔去營救,也正是因為這次事故,暗暗喜歡永民的金福知道了雨蓮並沒有一個美國爸爸的秘密。但永民卻不讓金福保守秘密,他認為雨蓮不是故意撒謊,而是肯定有她自己的苦衷。金福被永民對雨蓮的好所感動,答應下來。
來自豆瓣 永民
生活中總是有那麼多的巧合。永民拿著積攢的11元錢去眼鏡店,本以為可以為母親買到眼鏡了,可是店老闆告訴他還差2塊,永民只好失望地回到了學校。但恰恰就在當天,雨蓮告訴老師自己少了11元,於是老師就把懷疑的目光指向了永民,令永民百口難辯。
永民被冤枉的事件令他的好朋友基政和金福十分惱火,基政在班裡跟前去老師那裡告密的戴眼鏡的班長廝打起來,大家終於明白原來被大家自覺尊為老大的永民為什麼從來不去打班長,原來是因為班長戴眼鏡,而給母親買眼鏡一直是永民的願望,也是愛屋及烏吧。金福也在盛怒之下將雨蓮有美國爸爸的謊言戳穿,並告訴雨蓮是永民要她保守秘密她才沒有說的。
好在雨蓮的錢後來又找到了,一場誤會終於化解,雨蓮也越來越喜歡純樸的永民,但是雨蓮的媽媽告訴雨蓮她們要回漢城了。在回漢城之前,雨蓮承認了自己撒謊的事實,也同時揭開了自己的身世,大家終於明白雨蓮說自己有個美國爸爸的原因。原來,雨蓮的爸爸因車禍死於美國,她一直不能夠接受這個事實,幻想爸爸還和自己在一起,所以常說自己有個美國爸爸。
永民終於敢在雨蓮面前承認親口那個沒敢署名的情書是自己寫的,雨蓮也大大方方地回應自己也喜歡永民,並送給永民一副他一直最期望買給母親的眼鏡。最終兩個人會不會走在一起,電影給我們留下了懸念。
來自豆瓣 雨蓮
《九歲人生》中,孩子們已經對親情、友情、愛情甚至人生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感受,心理上日趨成熟 ,但行為上又不像現在的孩子那樣早熟,非常單純、純真、純樸的童年。觀看這部影片,總能讓人回想起自己童年的點滴生活。想想自己的童年吧,誰能說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呢?孩子的內心世界遠比我們大人想像得豐富多彩,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