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前言時,我真地有點難以下筆,因為我不知道還能寫些什麼,我已經被一個十幾歲孩子的感悟震撼得無以復加。
文梁,他把一個人出生時本自具足,卻是如何帶上面具和鎧甲,偽裝和保護自己的過程寫得詳詳細細;他把一個人缺少愛和信的力量,將會呈現怎樣的狀態,描述得明明白白;他把如何為人處事寫得清清楚楚;最後,他告訴大家「內觀」的人才能真正醒來,才能找回本我,走上來時的路。
孩子的深刻超乎你的想像,你覺得自己有引導他們的能力嗎?
當我們喋喋不休、嘮叨抱怨、吵鬧著向孩子索愛時,我們僅僅只是一個住在成人軀殼裡的孩子,而他們已經被迫成熟,給孩童般的父母提供乳汁。
請崇拜你的孩子吧!他們遠比你想像的要強得多得多!文梁,加油!
始
伊始之人,面對風雨,負隅頑抗,掙扎而為果,索要而不得,逐漸被風雨所同化,卻又無方向可言;風雨過後,隨波逐流,逃之夭夭,飛流直下,將埋在心底理想散落銀河;沉澱水中,恍若有光,心有餘而力不足,光漸不見,夜幕降臨;
似有鬼神,似有魔蠱,羅剎夜叉傍吾身,魑魅魍魎伴我廳,摧殘也;
日不聞三餐,夜不能清靜,天不借明星辰,地不忍大好河山,遂天地為之變動,依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枝紅杏出牆來;
——開始我們接納一切,但人會痛的,於是我們開始抗,而當反抗無效人就會逃避,直面,又或穿上鎧甲。
不愛
缺愛則缺心,缺心則缺德,缺德則缺人,缺人則孤芳自賞;
——沒有愛的力量,心就不能引領身體做正能量的事,而缺德的事做多了,人們敬而遠之,自然就會孤獨的。
不信
無知則無能,無能則無信,無信而無力,無力則不為所動耳;
——知再多,識太少,知識的儲備不敵認識的缺失,行為的封閉致使不能夠學以致用,知識便不再是知識。
與人
孤而無知者自詡自負,實則自卑,無惡而多妄,無度而多要;
高位不知心酸處,下位不思儉養律,自閉也;
——孤獨而無知的人,是自負又自卑的,不做壞事卻總是妄加推測,沒有局限所以會不斷索取,身居高位不會體恤下層,身處低位不會自我檢討,最終會走向自閉。
與事
如若處事,易事無為,難事無力,大事無責,小事無謂,奇事惶恐,唯有慣事行之亦不能達也;
——如果做事情,簡單不去做,困難事做不了,大事不擔責,小事無所謂,特殊會恐懼,就算是常做的事也不能夠做得很好。
自觀
自私者自卑也,不聞世間之美好,不體天地之報應,解鈴還須繫鈴人,自查,自動,自信,自觀,俗世紛擾留不住,唯有自在留心間;
——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