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父母讚美的孩子,自信心遠超同齡人,你會誇獎自己的孩子嗎?

2021-01-12 小歆媽媽

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希望聽到的都是父母對自己的表揚與讚美,這些美好的話語會構成孩子心中的底氣,讓孩子更加擁有自信,更加樂觀,更加積極的面對生活。

美國的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人的天性就是渴望得到賞識。」而父母的肯定與賞識,對孩子來說,是最為重要的。

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得到的都是父母的批評與指責,而不是誇獎與讚美的話,那麼他的自信心與同齡人相比會落後一大截,這會導致孩子在今後的社會競爭中無法展現自己的優勢。

整個人看起來畏畏縮縮、怯懦自卑,毫無自信可言。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性格特徵的塑造有影響,所以千萬不要小瞧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批評與讚美。

014歲萌娃上模特課一年,走秀時爸爸沒眼看

在山東平度,一名寶媽發布了自己女兒上模特課的走秀視頻。

這是孩子的爸爸,在孩子走秀當天拍攝給寶媽的。

在走秀的過程中,小女孩從T臺後方向前走,走路的姿態和「模特」兩個字完全沾不上邊,和其他的同齡人對比起來,女兒走路虎虎生風。

而其他的同齡人在走秀的時候,雖說動作有些生澀,但卻不像女兒這般令人大跌眼鏡。

爸爸沒有想到自己4歲的女兒上了一年的模特課,走秀卻走成了這個樣子,實在是沒眼看。他還跟爸媽說,要不然把女兒的課停了吧,他實在丟不起這個人。

寶媽在後期和女兒溝通的時候,詢問了她當時走秀時的想法,女兒說自己在走路的時候特別想學牛魔王,所以就走成了那個樣子。

寶媽也沒想到,自己的女兒學舞蹈、滑輪等等,課程都學得非常好,就是這個模特班,學來學去,居然學成了反面教材。

這則視頻上傳到網絡之後,許多網友都調侃道,這一年的學費白交了。

但是也有網友表示,證明爸爸不該這樣說自己的女兒。女兒在學習模特,走秀的時候已經很努力了,再怎麼樣都不應該否定孩子的努力,反而更應該鼓勵女兒幾句。

「把課停了,丟不起這人」這一句話實在是太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了,作為孩子的父母,更應該去主動維護孩子的自信,不應該去貶低和漠視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不得不說,網友的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父母的肯定與認可是孩子自信心來源的源頭,如果連父母都不贊同,認可孩子的付出和努力,這未免太過傷孩子的心了。

02經常得到父母讚美的孩子,和經常被父母批評的孩子有什麼區別?

被讚美的孩子自信心更足,被批評的孩子自信心比較弱經常處於被父母批評的孩子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患上「配角綜合症」。 這一類孩子在群體的社會角色分配中,經常會出現被動,自信心不足,不喜歡向前闖,甘當團隊配角的一種心理狀態。

這是因為,經常被父母批評的孩子,難以樹立起對自己的自信,他們經常否定自己的能力,寧願不做也不願意做錯,而受到父母的批評。

而經常被父母讚美的孩子則相反,他們對自己有著極高的自信心,在團隊合作中通常會處於領導者的地位,和同齡人相比,他們的自信心超出了太多太多。

即使在工作中發生了失誤,他也不會過於自責,而是會努力的改正自己的錯誤,將團隊引領往正確的方向。

這一切區別都是自信心的高低不同所導致的。

魯道夫德雷克斯曾經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樣。」

如果他的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讚美與鼓勵,孩子的心靈就會像枯萎的植物一樣,萎靡不振。

被讚美的孩子更加樂觀開朗,被批評的孩子性格怯懦自卑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曾說過:「鼓勵表揚,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

在父母的鼓勵與讚美之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的性格更加開朗樂觀,在與人交際的時候,不會出現怯場、沉默等狀況,反而會積極主動的向其他陌生人拋出友誼的橄欖枝,在交友這一方面成主動進攻方。

這些樂觀開朗的孩子,不會缺少朋友。

而經常被父母批評,很少得到父母讚美的孩子,他們的性格,則比較怯懦自卑。

在公共場合中,他們通常都是被忽視的那一個人。

他們不願意主動出擊,去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是在原地默默等待其他人,向她伸出友誼的橄欖枝。

但是如果一個人不願意展露自己的優點與特色,他很難獲得別人的注意。

所以這一類孩子在人際交往時經常會遇到困難,很少能夠交到好朋友。

03孩子的成長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勵

臺灣知名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曾經說過:「當聽到父母那些令人討厭的否定,玉石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這一段話道出父母批評孩子,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到底有多深刻,遠遠超乎了我的想像。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懂得批評孩子的話語,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影響,甚至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否定和懷疑的負面情緒。

很多心理有問題的孩子,他們在童年時期時,就是因為受到太多父母的批評與責怪,無法擁有健康的心理,最終將父母的負面話語轉化為一把把尖銳的刺刀,把自己的心靈刺得一片模糊。

「親人朋友或老師對於孩子的積極暗示與鼓勵,會對孩子的心理和智力產生良好的作用,並且孩子與暗示者的關係越緊密,使用積極的作用就會越明顯。」著名教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的一番話,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是孩子生命中關係最緊密的人。我們的一句讚美,可以抵過萬句批評與指責。

所以說,讓孩子在父母的鼓勵中成長起來,能夠讓他擁有比同齡人更強大的自信心。

04和你說句貼心話

老話說,說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父母的鼓勵與讚美,是孩子幸福生活中的底色。我們的每一句誇獎,每一句鼓勵,對孩子來說都有莫大的積極作用。

所以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在合適的時候誇獎孩子,比什麼都重要。

————————————

圖|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經常誇[你真棒]的孩子,已經不起挫折前不久閨蜜聚會,就聽當幼師多年的琳琳抱怨道:班上有一個孩子,每次繪畫課後,都會舉著自己的畫問老師,問畫的棒不棒!
  • 幸福快樂的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誇獎和讚美!
    前些天,小編在刷朋友圈時看到這樣一條信息,南寧的一位十歲小女孩樂樂,通過打賞短視頻主播的方式花掉了自己媽媽一年的工資。讓小編感到震驚的是,這件事情的原因竟然是:小姑娘覺得在家裡沒有人誇她,主播他們誇她,她很開心。換句話說,如果父母經常誇孩子,她也不會花錢去買別人誇她。
  • 「媽媽,希望你能誇誇我」:幸福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誇獎!
    她拼命努力,老師喜歡她,同學們認可她,但就是得不到父母的一句誇獎。她媽媽常說:「上學是你自己的事,考高分是應該的,沒什麼好說的。」良言一句三冬暖,哪個孩子不渴望父母的誇讚呢?從小到大,朋友一直找不到認同感,自卑而無助。
  • 父母誇獎孩子,並不是對孩子誇獎的越多越好,「適度」才最重要
    相信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聽《愛我你就抱抱我》這首兒歌,歌詞中有一句「如果你愛我,就誇誇我。」晨晨在兩歲多時,每次聽到這句時歌詞時,都會示意讓我誇誇他。對於孩子來說,很多時候,他的潛意識裡是很希望得到父母的誇獎。
  • 學霸媽媽:要抓住孩子的睡前時光,做對了,娃的智力會遠超同齡人
    當記者問到Betty Wang老師的育兒經驗時,她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她非常推崇的一點是「一定抓住孩子的睡前時光,做對了,會讓孩子的智力遠超同齡人。」那麼寶爸寶媽們應該如何陪伴孩子們度過睡前的時光呢?要做好兩件事!
  • 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聰明的家長不會讓孩子偷瞄自己的眼色
    這也是我需要改變的方式,我以前對孩子的肯定、表揚不夠,我不善於讚揚,但是孩子非常需要肯定,她的自信最開始就是來自父母的讚揚。」他對孩子的要求極高,但是又少於表達自己的喜愛、信任和支持。比如在女兒森碟學習書法這個問題上,田亮說這是孩子喜歡的,也是自己喜歡的,可是他卻沒有問過孩子,相比於其他的學習,她真的更喜歡眼前的書法嗎?
  • 別人誇獎你家孩子,你是怎麼回答的?90%的家長都做錯了
    別再讓「謙虛」「客套」,熄滅孩子滿滿的自信 每到逢年過節,大家開始串親戚走好友,免不了聊一通的就是孩子的問題了,爸爸媽媽都喜歡孩子在所有人面前都表現得近乎完美不能丟自己的臉,但只要別人一誇自己孩子好,就必須得找出孩子的缺點來謙虛一番。謙虛」,可以說是大部分中國父母的本能。
  • 老是稱讚孩子聰明?父母這句話可能扼殺了孩子的未來!
    當孩子完成了一項任務、習得了新的技能、贏得了某項榮譽,為人父母者欣喜之餘,也許常常會不由自主的誇獎孩子『你太厲害了,我以你為榮!』、『你好聰明!』、『孩子你真優秀!』到底該誇獎他所付出的努力、付上的代價?還是他的天賦呢?不同的誇獎方式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我想分享一段故事。
  • 誇獎孩子要有分寸,「無腦式」的讚揚不可取,你還不知道嗎?
    ——居裡夫人自信對於一個人的一生有很重要的作用,一個充滿自信的人,往往更能獲得別人的認可和青睞。所以,很多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都會採取「誇獎」的方式。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時,為了讓孩子對這件事持之以恆,父母常常會誇讚:「你真的太棒了,你是最棒的孩子!」聽起來,這似乎沒有任何問題,不是教育學家說的嗎?多誇獎孩子,有利於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自信如李嫣:從不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同,孩子的心態取決於父母
    (一)孩子的自信,大多來源於父母的讚美剛開始的時候,很多網友都替李嫣感到非常的擔心,怕她覺得自己與別人不一樣而產生自卑感,但在現實中,情況卻是相反的,這與王菲和李亞鵬對李嫣的日常讚美有很大的關係。殊不知孩子們其實還是一個小朋友,如果長期以來的努力沒有得到認可的話,可能會有逆反心理,會變得懷疑自己,同時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被看到,父母只重視結果,就會造成孩子們的心理扭曲。
  • 孩子不自信,原因在父母!3歲前孩子的安全感給足了嗎
    楊廣德說過:每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熱愛學習的,都是具有自信的,這些品質都是孩子成長必備的。  自信,就好比太陽一樣,只有自身堅定、認可自己的閃耀才能更加放出光芒,不然只會是猶豫、扭捏的灰色虛光。
  • 父母常把三句話掛在嘴邊,未來孩子會很自信,你說過嗎?
    答案:點擊上邊藍色字體關注《每天學財商》 孩子的性格裡藏著孩子的未來,很多時候,決定孩子成功的並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孩子自身的性格。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是自信的,然而孩子的自信與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如果父母常說這三句話,那麼未來孩子會很自信。
  • 常說這3句話,孩子會越來越優秀,父母別吝嗇你的讚美
    讚美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前進動力,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讚美更甚。如果孩子能夠得到父母發自內心的讚美,那對孩子來說,無異於一次極大的鼓勵和肯定。當然,這個誇讚也不是隨隨便便的誇讚,而是讚美孩子值得讚美的地方,比如孩子會主動幫忙收拾玩具,會乖乖看書等等,這些讚美,能激勵孩子未來能把事情做得更好,這也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之所以在父母的讚美下,孩子會變得更加出色的原因,和孩子對自己的心理暗示有著一定的關係和影響。
  • 管住自己的嘴,不揭孩子的短,是父母最大的修養
    整個節目裡,我們都可以看到巴圖一臉的挫敗,好像自己是個錯誤的存在,旁人也是尷尬不已。被當眾揭短、被言語抨擊,是我們童年夢魘般的回憶。很多時候,父母無心地傷害了孩子,哪怕不是故意的,但父母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在孩子的眼裡,都會被放大解讀。
  • 「求求你表揚我!」: 父母的「彩虹屁」,是孩子至甜的蜜糖!
    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其實特別渴望得到父母的讚美和認可。為人父母,請不要再吝嗇自己的讚美啦!最近,一個視頻,樂翻了眾網友。女兒畫完肖像,難為情地要離開。媽媽趕緊攔住:「不,不,不要走,畫得很好,真的很好。」「我沒有見過比這更好的畫了。你在哪裡學的?從哪學到這麼好的技術?」
  • 媽媽吐槽變醜卻被4歲女兒暖到:你的讚美裡,藏著給予孩子的溫度
    孩子會模仿大人的樣子去廚房炒菜、做飯,模仿大人的樣子用廚房的用具;而且孩子不僅僅模仿成年人的行為,還會模仿同齡人或者比自己年紀大點的其他小朋友的行為。孫瑞雪說:模仿是指孩子重複原型所顯示的行為,表明兒童的心智已經發展到領悟和掌握某行為背後的能力的時候了。
  • 4種壞習慣發現就打,糾正晚了,不僅孩子沒出息,還會拖累父母
    新生兒剛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不懂,他們猶如一張嶄新的白紙,需要父母在上面刻畫出美麗的畫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當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從小事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這會讓他們受益終生。相反,如果平時他們的壞習慣沒有得到糾正,那麼也會對人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利於未來發展。
  • 嶽雲鵬被郭德綱誇哭:如果你常「否定」孩子,就別輕易誇他
    ,說是父母濾鏡也好,怎麼看自己的孩子都最可愛。生活真的需要彩虹屁,那種被讚美的感覺,會讓孩子更珍視自己,每天都活得有盼頭。用心的讚美,還能讓自卑的人改變原來對自己的認知,有著強大的治癒力量。有個網友分享了的自己的經歷。本來自己對外貌不自信,但有個很會誇人,很能找到自己閃光點的老公,自己的生活一下子變得敞亮和愉快。
  • 家長應該怎么正確地誇孩子,孩子到底喜歡哪種誇獎的方式?
    誇獎能力應該與誇獎能力相結合!首先。每個孩子都喜歡被人誇。孩子的內心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和認可,這會極大地增強他們發自內心的自信。然後批評第一組的孩子 ,而誇獎第二組。接下來繼續測試他們的體能,結果發現被批評的一組男孩無精打採,體能接近透支;被表揚的那組,卻精力旺盛,體力恢復快,而且充滿自信。我們再看另一組實驗:他們在美國-所普通小學裡,先對1 ~ 6年級的學生進行智力測驗。
  • 楊迪當眾向父母下跪:最毀孩子的這件事,你還在做嗎?
    因為不斷得到肯定,所以他堅信自己一定能逐夢成功。有業內人士曾這樣評價楊迪:樣貌一般但非常自信。我想,楊迪的自信和積極向上,與他父母的包容、支持和鼓勵,是密不可分的。鼓勵孩子,是一件簡單但卻很有必要的事;正如楊迪的媽媽所說,「這是做父母的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