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聰明的家長不會讓孩子偷瞄自己的眼色

2020-12-25 朗姐育兒說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是因為在生活中,父母不僅在教育方式和內容上,會對孩子的成長形成一定影響,就連普通的一個舉動,都可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和思想。不少家長都在忽略自己行為中的細節,殊不知,自己早已無形傷害了孩子。

許多明星都給人教子有方的感覺,但是相比之下,田亮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比較有局限。

田亮說:「作為爸爸,我不太善於表達對孩子的肯定,言語中更多是揪出她的問題,甚至是批評她。這也是我需要改變的方式,我以前對孩子的肯定、表揚不夠,我不善於讚揚,但是孩子非常需要肯定,她的自信最開始就是來自父母的讚揚。」

他對孩子的要求極高,但是又少於表達自己的喜愛、信任和支持。比如在女兒森碟學習書法這個問題上,田亮說這是孩子喜歡的,也是自己喜歡的,可是他卻沒有問過孩子,相比於其他的學習,她真的更喜歡眼前的書法嗎?

整日的練習,枯燥地寫著一筆一畫,要耗費很久的時間才能把手中的字寫得好看起來,儘管練習已經這麼難,可是在面對森碟興高採烈地展示時,田亮也只會說一句:「不錯。」

以至於,森碟只好開心後又埋頭,她知道自己做得還不夠。

有的時候我們並不是有心讓孩子變得不自信,刻意給孩子製造心理上的負擔。只是在細節之中,我們往往會忽略掉自己行為的影響。孩子出現不自信的情況,大多是因為這些方面。

一、孩子為什麼會出現「不自信」?

1、父母沒有營養的誇獎

父母每次誇孩子的時候都是那麼幾句話,不錯,挺好,加油,繼續努力。孩子聽多了內心的無力感會增強,使得他們產生自我懷疑,進而思考:我真的可以嗎?自信心自然容易喪失。

2、父母永遠覺得孩子不夠好

進步了十名下次想要讓孩子再進步二十名,已經前進到年級前十,卻還是要求孩子,往第一的位置努力。家長總是要求孩子做更多,而沒有珍惜他們已經付出的努力,這樣很容易使得孩子沒有自信心。

二、孩子從小就缺乏「自信」是由於原因導致的?

小麗每次拿到成績單回家,都想給爸爸媽媽看看,因為作為學習委員,她在學習方面一直都很突出,是老師同學眼中的好學生。可是她每次想展示自己的時候總是會害怕,擔心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這麼點努力就炫耀,別人會不喜歡吧?孩子不自信的因素有這些,你知道嗎?

1、自我認同感低

做什麼都覺得自己不可以,取得再好的成績都會患得患失。這樣的孩子無疑缺乏一份自我認同感,對自己的接納程度太低,自然容易不自信。

2、內心自卑軟弱

不自信的孩子內心往往住著一個怯懦而自卑的自己。因為不敢表達,他們就會自己先否定自己,這樣一來,不自信的心理產生,成為孩子身上最為明顯的標記。

自信是好東西,家長應該多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三、給孩子更多的讚美是「自信」最好的養料

《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中,爸爸們為了讓孩子懂得謙讓,便給了6個孩子1個雞蛋,此時手裡拿著雞蛋的哥哥給了弟弟,弟弟又給了比自己年齡更小的孩子,最後,雞蛋到了年齡更小的孩子手上。

大家都想吃,卻沒有人敢吃,這樣強迫式的謙讓教育,反而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做。

給孩子更多的讚美是「自信」最好的養料,充分肯定孩子,這是他們成長的基石。

比如在比賽的時候告訴孩子,她已經做得很棒了;在考試結束的時候摸摸孩子的頭,這次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很不錯……

太多家長糾結於結果的完美,而忽視了孩子過程中的努力。這份肯定,你應該給孩子。

四、培養孩子的「自信」,家長還需要做什麼?

自信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一份親情養育,被愛澆灌的生長才更具抵抗力。

《爸爸去哪兒》等親子節目,讓很多人都看到了明星們是怎麼教育孩子的。當看到保護弟弟妹妹的多多時,我們不禁羨慕起黃磊教育女兒的方式,培養出了這麼優秀的孩子;當我們看到嗯哼可以為媽媽買咖啡,還會貼心地為媽媽換上熱拿鐵時,我們也會感嘆,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因為他們都在用愛和支持包圍孩子,這樣的親情養育最能培養孩子。

聰明的家長不會讓孩子偷瞄自己的眼色,而是會不斷增強孩子內心的自信程度,身為父母,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我們義不容辭。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孩子的自信」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拖拉,磨嘰怎麼辦?如何培養自律的孩子,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每天跟不同的孩子打交道,會發現一個規律,大部分「好學生」的性格非常開朗,膽大,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敢於嘗試。很多「差生」膽小,不自信,不願意表達自己,想像空氣一樣被老師忽視。(這裡的「好學生」我僅僅指的是學習成績好,「差生」指學習成績不好)。這又是為什麼呢?
  • 如何培養聰明孩子?提高孩子「記憶力」很重要,家長應注意這4點
    其實像這位寶媽說的一樣,相信很多家長應該也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自家孩子是不是真的就不聰明,教了幾天的古詩詞沒記兩天就給忘了,數數字數到10以上就不會了,今天教過孩子的單詞不到明天就不記得了,前一天輔導的錯題訂正了第二天又給做錯了。自家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的差別怎麼就差那麼多呢?如果孩子有新聞上那些「天才兒童」一半聰明就好了。
  •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為什麼孩子會偷東西?家長如何引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偷東西可不是好行為,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染上這樣的「惡習」,第一次發現孩子偷東西時家長們的態度對孩子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聰明的家長的10種教育方法
    因此,當孩子受到認可時,他(她)的自信就會被激發出來,不斷重複令人滿意的行為,直至擺脫自卑,成為自信上進的好孩子。 5、縱容計 幫助孩子開發潛力一些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淘氣」、是「破壞狂」。其實,這類孩子往往很聰明,求知慾、好奇心都比較強,意志力也比一般孩子來得堅定。
  • 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經常誇[你真棒]的孩子,已經不起挫折前不久閨蜜聚會,就聽當幼師多年的琳琳抱怨道:班上有一個孩子,每次繪畫課後,都會舉著自己的畫問老師,問畫的棒不棒!
  • 聰明孩子卻一事無成,家長注意這幾點,不要讓聰明毀了孩子
    本文作者:柔媽,心理師一枚,擅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和教育方法,歡迎各位朋友關注我,做聰慧的家長。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學習好,人際關係好,成為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自家孩子聰明伶俐,學習好,優秀,固然好,但家長如果做法不當反而會害了孩子。比如有的家長見孩子聰明,學習好,逢人就誇,把孩子誇成一朵花,別人家的孩子再優秀也沒有自己家的孩子棒。
  • 孩子臉上有四個特徵的,說明是「聰明相」,家長用心培養成學霸
    確實是孩子學習好不好,不但和努力有關,還和孩子的智商有關,有些孩子我們看著天天玩兒,該玩玩,該睡睡,但是學習成績還是很好,那是因為聰明!不少老人一看到聰明的孩子就會說「這孩子一臉的聰明相」事實上孩子是不是聰明確實會在臉上表現出來。
  • 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家長只需4個方法
    4.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正確的「金錢觀」,同樣十分重要。生活中,父母不應嬌慣孩子,讓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也不應過度給孩子哭窮,讓孩子從小產生一種「匱乏感」。前者,無法積累財富;後者,不會利用財富。
  • 《奇葩說7》上映,各位辯手唇槍舌劍,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口才
    且不說結果如何,單說這些選手們,講話有邏輯,有內涵,就像是「大珠小珠落玉盤」。擁有好口才真是一件讓人羨慕的事。好的口才要從小培養,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一、大聲朗讀好口才是訓練出來的,每天朗讀文章,可以讓口齒更清晰,同時也積累了文字功底。
  • 孩子變得自卑,不敢交朋友,3個方法,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認知可能發生偏差,原來活潑開朗的孩子變得不愛說話,不自信,多疑,語言表達能力也變得很差。許多父母想幫助孩子擺脫自卑心理,但又不知道應該如何下手。要幫助孩子變得自信,家長需要教會他們這幾點1、教會孩子接受自己的不足就像上文中的小梅一樣,她接受了自己天生矮小的缺點,卻充分挖掘了自己的優點,形成了「成功的人格」。
  • 家長培養孩子信心的好方法!
    可以說,沒有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有信心的。最近,我參加了一場親子活動,在活動中,主要圍繞著如何培養孩子的信心這個內容。在活動中,老師介紹了幾個有用的好方法。那麼,究竟是哪些方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家長培養孩子信心的好方法。
  • 孩子打人怎麼辦?培養有自控力的寶寶,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當孩子遇到不滿時,很有可能採用打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和需求,其具體原因如下:缺乏人際交往能力的三歲以下的嬰兒,還不會與人進行正常的交往。因此,當他產生某種需要或與其他小朋友產生矛盾時,孩子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和處理問題,多數情況下會用簡單的打擊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第一,兒童打人可能是出於模仿的動機,兒童成長經歷的積累,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對周圍人行為的模仿。
  • 話多的孩子和話少的孩子,哪個更聰明?很多家長都誤解了
    話少的學霸們很普遍,這樣是不是就可以認為話少的孩子更聰明呢?其實真實的答案和家長們想的不大一樣,也可以說,很多家長其實都誤解了。話多的孩子和話少的孩子,哪個更聰明?對於話少的孩子聰明還是話多的孩子聰明這個問題,我們做了一個小調查,結果並不意外:多數人認為話少的孩子更聰明。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那些話多、活潑好動的孩子更聰明,這是為啥?
  • 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這些能力!
    現在,中國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教育特別重視,尤其是關注孩子的成績。很多家長在重視孩子的成績的時候,卻忽略了孩子一些必要的能力。然而,我們的教育專家告訴我們,家長在重視孩子的成績時,也需要注重培養孩子一些基礎的能力。那麼,這些能力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在這裡暢談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一些基礎能力。
  • 如何培養你的孩子學會自立?家長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其實從小開始,家長就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這樣對未來孩子的發展也是很有利的。如果孩子一直長不大的話,將來家長是會後悔的。孩子長不大,與家長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係,過分保護型的教養方式是獨生子女獨立性品質的最大障礙,過分保護型家庭的孩子大都獨立性較差。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一種是大人通過自己的判斷,替孩子決定,讓孩子照著決定去做的。很明顯,第一種「幫」更有實際意義。所以我們要結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幫孩子培養良好的社交能力。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的是非意識和判斷能力還很薄弱,所以在與人交往時會不加分辨地模仿家長的行為方式。家長在生活中如何有效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呢?一、公眾場合的自我表現不代表判斷孩子的社交能力學校是一個大集體,有樂觀開朗的孩子,也有相對孤僻的孩子。
  •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1、孩子爭強好勝 有些孩子之所以會偷父母的錢,就是因為很多孩子都特別的爭強好勝,比如很多孩子在一起玩,其他孩子炫耀自己有什麼樣的東西或者自己有很多的零花錢,那時候沒有零花錢的孩子會特別的難過,想要通過一些方式能讓別的孩子知道自己也是有零花錢的,所以這個時候很多孩子就會選擇偷錢的方式
  • 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重要性
    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重要性2020-12-03 18:01:5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獨立意識是逐步建立起來的,而這個逐步建立的過程就是家長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過程。一個不懂得獨立、沒有獨立意識的孩子不僅僅不懂得如何去交際,而且不會在往後的生活中很好地生存下去。那麼,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重要性是什麼?
  • 孩子鬼靈精,家長別認為是聰明,這樣的孩子長大多半沒出息
    同時,我也發現,有一些孩子特別的憨厚老實。即便別的小朋友不肯分享自己的玩具,這些孩子也會很樂意去分享,並不會去計較得失。還有些孩子,前一分鐘被別的小朋友打哭了,幾分鐘後就原諒了對方,照樣一起玩得很嗨,一點也不記仇。
  • 「從小就會看眼色」,孩子出現習慣性討好,父母及時調整是關鍵
    1、這種人的內心極度缺乏自信,忽略自己的想法,只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習慣用討好他人的方式獲得所謂的"友情"與"尊重"。2、這種人不會說"不",即便別人提出了無理的請求,他也不會拒絕,認為這是自己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