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多的孩子和話少的孩子,哪個更聰明?很多家長都誤解了

2021-01-18 張杰雯的寶貝日記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和朋友聊到孩子班上的學霸,我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似乎不管是什麼時候,那些穩居榜首的學霸大多是文靜乖巧的,平時話不多但學習十分認真。

話少的學霸們很普遍,這樣是不是就可以認為話少的孩子更聰明呢?其實真實的答案和家長們想的不大一樣,也可以說,很多家長其實都誤解了。

話多的孩子和話少的孩子,哪個更聰明?

對於話少的孩子聰明還是話多的孩子聰明這個問題,我們做了一個小調查,結果並不意外:多數人認為話少的孩子更聰明。

不過,也有一些人認為那些話多、活潑好動的孩子更聰明,這是為啥?來看看他們給出的理由!

「話少派」:當然是話少的孩子更聰明

認為話少的孩子更聰明的這些朋友我們統一歸為「話少派」,支持「話少派」的人數眾多。

並且,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作過詳細的分析,她認為那些話少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都比較好,而那些多話的孩子,成績則教一般,不過這些話多的孩子卻另有天賦。

大多數人也持這樣的觀點,因為話少的孩子有這幾點優勢:

1.注意力更集中

話少的孩子大多文靜或稍微內斂,他們從不會用自己的舉動吸引他人的注意。

對於學習,他們的注意力更集中也更穩定,能夠做到安靜地看書、寫作業和聽課等。這是那些小話癆們無法匹及的。

2.觀察力更好

人的五官是可以相互協調的,孩子少動嘴,那麼在其他五官上就有所彌補。

說話少的孩子更善於傾聽和觀察,他們聽和看的能力強,在學習上就非常有優勢。特別是觀察力強的孩子,能夠完全滿足學習的需求。

3.學習態度更認真

話少的孩子沒有太多的交際煩惱,不會因為「禍從口出」而引來更多的麻煩。煩心事少,孩子就能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學習上,所以他們的學習態度會更認真,通常能做到心無旁騖地學習。

「話多派」表示不服,話多的孩子更聰明!

支持「話多派」的人其實也不少,在他們看來,真正的學霸是能說會道的,會說話、多說話才是真學霸!而那些話少的孩子雖然安靜,但不善言談,大多時候單打獨鬥,雖然成績好,但不代表是真聰明,話多的孩子更聰明!他們有這幾個優點。

1.語言表達能力強

話多的孩子最明顯的優勢就是語言表達能力強,這一項能力佔優勢就解決了學習上的很多問題,哪個考試不需要組織語言的?語言能力好,孩子上課敢問敢答,更有課堂參與感,學習的內容也更深刻,這樣成績會不好嗎?

2.思維更活躍

孩子動嘴就要思考,話越多腦瓜動得越多,腦瓜動多了,思維就會更活躍。

思維能力是影響智力的核心要素,思維能力越好就說明智力越高,所以在思維上話多的孩子已經佔有優勢了!能不聰明嗎?

3.更懂得團隊協作

學習能力不僅由個人能力組成,還講究團隊協作能力,話多的孩子在交際上更有優勢。聰明的他們更懂得團隊協作,對於一些小組任務和團隊比賽型的活動更有優勢,進而促進開發他們的腦力,因此也就很聰明。

看完了「話少派」和「話多派」的辯論,想必家長們心中也有數了,其實話多的孩子未必比話少的孩子聰明,兩者各有優勢也各有缺點。

其實,真正影響孩子智力的主要有這三方面,家長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去培養!

1.學習內驅力

簡單來說,學習內驅力就是孩子學習的動機,這種學習動機不是靠外界去激發的,而是孩子真正發自內心地去學習而產生的。有了學習內驅力,不管話多還是話少,孩子都能自主地去學習。

2.自我管理能力

有想學習的心並不代表孩子能學好,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很重要。當孩子真正地懂得管理自己,那就上升為人們常說的「自律」,這個能力和話少、話多沒有太大的關係。

3.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習慣決定了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好的學習習慣能避免許多非智力因素限制孩子的學習。學習習慣也與孩子愛不愛說話沒有關係,家長用心培養,孩子就能擁有。

孩子聰明與否,其實不能單純地看孩子話多還是話少,這兩種類型的孩子需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家長們培養孩子可要懂得「因材施教」哦!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屬於話多還是話少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頭頂雙旋的孩子,比單旋的孩子更活潑聰明?其實很多父母都誤解了
    在地心引力和地球自轉的作用下,毛髮會傾斜生長,傾斜角大約30到35度左右,長時間的影響就會使孩子形成發旋,多個發旋則是由於寶寶在孕媽肚子裡遇到的褶皺比較多導致的。有人說,聰明、活潑的孩子比較好動,在孕媽肚子裡都不安生,調整角度、活動手腳,所以胎發生長也受影響,形成多個旋,那些比較安靜的孩子就多半是只有一個發旋。
  • 孩子QQ空間有秘密,聰明的家長這樣解密
    以前不是這樣子啊,家長內心有了些不安,更有些惶恐,沒有了QQ這個陣地,基本上無法知道孩子的內心世界,沒法把握這些「神獸」的行蹤,對孩子的教育有了種沒有了方向的茫然。 孩子為什麼要在QQ上屏蔽父母?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
  • 玩具少和玩具多的孩子,誰更聰明?研究表明:玩具多少能決定智商
    於是,很多父母都曾感慨過「養孩子就是在燒錢」,我們小時候都沒有現在孩子這麼幸福,儘管如此依舊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態度,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玩過的玩具越多越聰明。事實上,家長們不用每樣玩具都買,有時候孩子玩具多並不是一件好事,還有可能會「坑娃」。孩子玩具越多越好?
  • 李玫瑾:話多和話少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原因在父母
    因為這個孩子話多而且不認生,說明平時他身邊一定有很多人,經常跟他說話。話多的孩子,多數都是這種情況。她還讓大家做一個小實驗,如果單位裡或朋友家有3歲左右會說話的孩子,你走到孩子身邊,跟孩子說:那些雖然有點害羞,但還是叫了阿姨的孩子,至少是2個的親人帶大的。那些始終低著頭,不怎麼跟人打招呼的孩子,基本就是家裡一個人在帶。這些孩子平時跟人對話少,語言輸入的不夠,所以表達不出來。
  • 聰明孩子卻一事無成,家長注意這幾點,不要讓聰明毀了孩子
    本文作者:柔媽,心理師一枚,擅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和教育方法,歡迎各位朋友關注我,做聰慧的家長。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學習好,人際關係好,成為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自家孩子聰明伶俐,學習好,優秀,固然好,但家長如果做法不當反而會害了孩子。比如有的家長見孩子聰明,學習好,逢人就誇,把孩子誇成一朵花,別人家的孩子再優秀也沒有自己家的孩子棒。
  • 如何培養聰明孩子?提高孩子「記憶力」很重要,家長應注意這4點
    其實像這位寶媽說的一樣,相信很多家長應該也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自家孩子是不是真的就不聰明,教了幾天的古詩詞沒記兩天就給忘了,數數字數到10以上就不會了,今天教過孩子的單詞不到明天就不記得了,前一天輔導的錯題訂正了第二天又給做錯了。自家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的差別怎麼就差那麼多呢?如果孩子有新聞上那些「天才兒童」一半聰明就好了。
  • 孩子鬼靈精,家長別認為是聰明,這樣的孩子長大多半沒出息
    有的家長心裡多少會有些不平衡,憑啥每回都是我們家孩子退讓呢?接下來就會很擔心,孩子這麼憨厚,以後會不會吃虧啊?經常有很多小夥伴互動的孩子,協調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都會比較強,情商也會比那些朋友少的孩子明顯高很多,這些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支撐他將來走得更遠,活得更好的軟實力。
  • 心理學家表示,「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區別大,家長要重視
    如今生活條件也已經變好了,因此孩子在小時候基本都不會受苦,而且物質條件也越來越優異,孩子想要什麼,家長基本都會滿足他們。很多孩子的玩具都能堆滿一個屋子,當孩子看到一個喜歡的玩具時,就會向家長要這些玩具,甚至還有些重複的玩具。
  • 怎麼能讓話多的孩子「閉嘴」?不是所有的話多都能「長大就好了」
    話多的孩子大多外向,和內向孩子「什麼事情都放在心裡」不同,話多的孩子其實是通過「說出來」的方式,來形成和確認自己的想法。 優勢4:朋友遍天下 話多的孩子往往外向,很容易交到朋友,所以在社交方面他們屬於「無師自通」的自來熟,很多場合都能輕鬆「hold」住。 這麼一想是不是寬慰多了!
  • 『六一兒童節禮物』聰明的家長都給孩子送什麼禮物
    關於『六一兒童節禮物』聰明的家長都給孩子送什麼禮物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六一兒童節禮物』聰明的家長都給孩子送什麼禮物,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六一兒童節禮物,家長兒童節送禮物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聰明的家長不會讓孩子偷瞄自己的眼色
    1、父母沒有營養的誇獎父母每次誇孩子的時候都是那麼幾句話,不錯,挺好,加油,繼續努力。孩子聽多了內心的無力感會增強,使得他們產生自我懷疑,進而思考:我真的可以嗎?自信心自然容易喪失。大家都想吃,卻沒有人敢吃,這樣強迫式的謙讓教育,反而容易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做。給孩子更多的讚美是「自信」最好的養料,充分肯定孩子,這是他們成長的基石。
  • 孩子是否聰明,就看他有沒有這些特點,全佔的家長就樂吧
    被人誇獎的感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良好的,更何況是小孩子呢。其實孩子的智商或者是情商都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種種事情來反映出。小五是個淘氣的孩子,無論在哪都可以玩得滿頭大汗,更不要說與好朋友一起玩耍了,而且自己在家無聊了也會動手製作小玩具來玩。
  • 玩具多的孩子比玩具少的孩子更幸福?心理學研究:前者有弊無利
    如今,那些曾經渴望玩具的孩子都已經長大了,開始為人父母,一來彌補自己童年的遺憾,二來是滿足孩子的物質生活,有些家長對孩子的玩具需求是有求必應,但是卻有專家指出,玩具多對孩子來說,並非一件好事。 玩具太多對娃不好?
  • 美國心理學家:「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孩子,未來差距很大
    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繁忙無暇陪伴孩子,就會買很多玩具來彌補他,小樂就是這樣。小樂今年年初生下了自己第一個孩子,因為家庭負擔重,孩子父親一個人很難承受一家的支出,所以夫妻二人都需要有工作。疫情的原因小樂還在家陪伴孩子一段時間,等疫情過後就需要需要出去工作了,孩子也就只能交給奶奶照顧。
  • 孩子為什麼說話晚?這個原因,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貴人語遲」不是病,只是家長容易急出病:「這孩子,不會有啥毛病吧?」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原因有很多方面,除了生理方面的原因,脫離群體生活,養護人和孩子的語言交流太少,性格過於內向等等,都會造成孩子說話晚。還有一個原因,容易被家長忽視,那就是——家長把孩子照顧得太好了。
  • 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經常誇[你真棒]的孩子,已經不起挫折前不久閨蜜聚會,就聽當幼師多年的琳琳抱怨道:班上有一個孩子,每次繪畫課後,都會舉著自己的畫問老師,問畫的棒不棒!
  • 當有人向你告孩子的狀,家長的回應很重要!別無端冤了孩子
    」聽我這樣說,這個老人只得悻悻地走了,但一句冤枉人的道歉話都沒有說。對於這個老人的言語我非常氣憤,她在商店裡沒有看到事情的經過就胡亂指責我女兒推她的孫子。女兒還小,對於別人對她的誤解指責還不懂是怎麼回事,不會辯解。
  • 這樣的「傻孩子」,反而勝過聰明的孩子,家長可別小瞧了
    說實話這些零食在我們農村,還是不容易吃到的,所以那些坐滿孩子的餐桌,零食剛端上去就被一搶而空了。不過,我觀察到一個餐桌上的孩子比較特別,他在其他孩子搶零食搶得口袋滿滿的時候,基本上沒拿。可能他的媽媽也發現了,就問他:「你怎麼不多拿些零食吃?」那孩子說:「搶零食的小朋友,看起來比我年齡小,我年長一點,哪裡能跟他們搶?」我聽見這句話,重新打量了一下這孩子,感覺他應該沒有比周圍孩子大兩歲。
  •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中了以下3點,家長就偷著樂吧
    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出色,長大之後能更有出息,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爸爸媽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是正確的,但並不是每個孩 子都能成為出色的人才,除了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家長正確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意思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特徵,就能看出他的大腦發育情況。
  • 李玫瑾:平時機靈的孩子可能是「假聰明」,大多不是「學習的料」
    俗話說「情人眼裡出西施,父母眼裡出學霸」,很多父母認為自己娃很優秀,但每逢考試成績一出來,心裡就會產生落差。當家長與老師交流之時,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好好學習,他要能認真起來,成績沒問題。」但很多孩子卻因為這句話,錯過了訓練專注力的「重要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