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2021-02-17 常青藤育兒百科

每當看到孩子學習了新的技能,媽媽們總是喜在眉梢,忍不住由衷的誇讚道:「寶寶,你真棒!」但這樣的誇讚真的對孩子有利嗎?

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經常誇[你真棒]的孩子,已經不起挫折

前不久閨蜜聚會,就聽當幼師多年的琳琳抱怨道:班上有一個孩子,每次繪畫課後,都會舉著自己的畫問老師,問畫的棒不棒!

若老師回復[畫的棒],孩子就會高興的手舞足蹈;若沒有被回復[畫得棒],就會瞬間變臉、發脾氣、大哭大鬧,嚷嚷道:「我媽媽說我是[最棒的]」。

後來跟學生家長交流後得知,孩子的媽媽特別喜歡用[你真棒]來鼓勵孩子。孩子經過幾年的語言洗禮後,已經默認自己是最棒的,同時也無法接受自己[不是最棒的]。

類似的誇讚還有[你真漂亮]、[你真厲害]、[你真聰明]等,這些不切實際的誇讚,都不是孩子通過努力可以改變的。一直用這樣的誇讚方式,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變得膽怯、不自信、怕輸、不敢接受挑戰等。

畢竟在孩子的內心會認為:「我聰明、漂亮、棒都是天生的,我要做的就是避免任何讓我不聰明、不漂亮、不棒的事情」。

可見,父母平日間對孩子隨意的一句誇獎,對孩子來說,影響是巨大的;錯誤的誇獎,不僅會阻礙孩子的進步,還會讓孩子經不起挫折。

 父母該如何正確誇獎孩子呢?

01、用描述性語句,誇讚具體的行為和過程

當孩子的某個行為有進步時,切忌用籠統性的詞語來誇讚結果,比如[你畫的真好]、[你真棒]等。應該用描述性的語句,誇讚畫的過程與行為,比如:

「哇,寶寶握畫筆的姿勢很標準哦,畫畫時也很用心,畫了好多種顏色,還畫了不同的形狀,媽媽看到了正方形、長方形還有三角形哦!」

聽到這樣的誇讚,孩子就會知道:原來我得到表揚,是因為握筆姿勢很標準、畫了很多種顏色與形狀。

這種誇讚方法還適用於希望孩子改進的地方,比如女兒有段時間玩拼圖時,拼不好就容易放棄,甚至發脾氣。有次看她獨立拼完後,我就特意的誇讚道:寶貝好棒哦,能獨立一個人完成拼圖,全都是自己完成的哦,沒有讓媽媽幫忙呢?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女兒玩拼圖時都能獨自一個人玩好久,專注力也明顯提高了。

02、誇獎孩子的進步,不盲目和他人對比

很多父母在誇獎孩子時,都喜歡和別的孩子對比,比如[寶貝作業完成的比隔壁琳琳快,真棒]。看似誇獎孩子的一句話,可能會改變孩子的關注點:[比琳琳完成的快],寫作業的動機在於與琳琳爭輸贏。

其實,父母在誇獎孩子時,可以結合孩子自身的進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長與變化,關注自己從[不會]到[會]的轉變。

比如誇獎孩子寫作業快,可以這樣說:寶寶今天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全部作業,而且沒讓媽媽監督,這是原來從來沒有過的進步,擊掌!

03、誇讚孩子的內在動機,不誇易完成的事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誇獎孩子也一樣,對於一些孩子很容易就完成的事,父母就沒必要經常誇讚,以免稀釋了誇獎的激勵性。

同時,父母誇獎孩子,重在誇進步,而非結果。比如當孩子第一次安靜地看完一本書後,媽媽就可以說:「哇,寶寶已經獨立看完一本書了,你好像很享受看書的感覺哦」;

而不是誇讚孩子看書的結果,並用獎勵作為誘惑。比如:寶貝今天看完了一本書,好棒!媽媽獎勵你吃牛排。這樣用[牛排]來誘惑孩子看書,只會讓孩子認為,看書就是為了獲得[牛排]獎勵,久而久之,可能會喪失看書本身的興趣。

04、誇獎真實情況,不誇大事實

達達5歲多開始學騎自行車時,經常摔跤,爸爸卻每次都誇[寶貝好棒,騎的真好]!結果孩子沒騎兩下就不想騎了。

其實,很多父母都有過達達爸爸這樣的誇獎經歷,明明孩子沒有什麼值得誇獎的,父母卻誇大事實尬誇,結果卻沒有如自己所料。

其實,大一點的孩子,聽到父母不切實際的誇獎,內心都會很排斥,甚至覺得父母是在敷衍自己。所以,父母誇獎孩子,前提應該是尊重客觀事實。

05、根據孩子的性格,選擇正確的時機誇獎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性格不同的孩子,對父母誇獎的反應不同。比如性格開朗的孩子,對於父母的誇獎會感到認同,提升自信;

而性格內向的孩子,或許父母的當眾誇獎,會讓孩子感到不好意思。此時,父母就可以選擇私下誇獎。

總而言之,父母正確、恰當的誇獎,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有助於孩子的成長;而錯誤、不恰當的誇獎,很有可能就會讓孩子變得膽怯、怕輸哦。因此,父母誇獎孩子,還需掌握正確的誇獎技巧。

相關焦點

  • 別再說「你真棒」了!試試這種稱讚方式,讓孩子未來更自信
    每次參加親子活動的時候,總能發現一些父母在與孩子相處時,或多或少的「毛病」。例如一到遊戲或者比賽的環節,我們就會聽見有的家長不遺餘力的在喊「寶寶真棒」「寶寶加油」「寶寶太厲害了」。實際上,有效的鼓舞和稱讚不是「你真棒」就可以解決的,如何高效地稱讚孩子?家長們應該多了解這些。
  • 斯坦福教授:誇孩子你真棒是最低級的說法,聰明家長都用這幾句
    不過不得不說,誇獎式的教育方法也同樣需要技巧,簡單的一句"你真棒"並不能夠讓孩子從中獲得父母想要的激勵。 對此樂樂媽常常會滿是得意地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教育有方,"我從來都沒有打罵過孩子,最喜歡的就是誇獎孩子了,所以孩子總是越誇越聰明!" 一次樂樂拿著雙百的試卷讓媽媽籤字,看著孩子高興的樣子,樂樂媽像往常一樣說了一句,"兒子,你真棒!"可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上一秒還滿眼時光,下一秒卻有些沮喪。
  • 你真棒、真聰明、你比誰誰強多了……再這麼誇,孩子就廢了!
    被人認可的感覺簡直太棒了,這會讓孩子更加自尊、自信、充滿成就感,也會更願意去做「之前被誇贊的事」,好的行為就這樣慢慢養成了。但前提是,你得會誇、誇得對!這可不是一句簡單的「真棒」「真聰明」就行的。相反,不是每句誇獎都能起好作用,有些誇獎讓孩子更脆弱、更自負、嫉妒心更強,甚至會給孩子一生帶來傷害!
  • 別人誇獎你家孩子,你是怎麼回答的?90%的家長都做錯了
    比如去小區樓下散步,碰到鄰居,孩子害羞,沒有主動打招呼,鄰居可能會隨口說「你這孩子好害羞啊。」你可能就很自然的接話「是啊,我這孩子就是膽子小,說了很多遍了都改不了,我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實你的朋友只是想和你打招呼而已,可是你卻當著孩子的面讓孩子難堪。正確的做法是嘗試鼓勵孩子打招呼,如果不願意也不強迫,不當面訓斥,羞辱孩子。
  • 如何培養「自信」的孩子?聰明的家長不會讓孩子偷瞄自己的眼色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是因為在生活中,父母不僅在教育方式和內容上,會對孩子的成長形成一定影響,就連普通的一個舉動,都可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和思想。不少家長都在忽略自己行為中的細節,殊不知,自己早已無形傷害了孩子。
  • 「你真棒」,是給孩子最狠的毒藥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春宴朗讀音頻在新加坡從事幼教工作的琳達回國度假,跟我探討育兒問題。 「我發現中國父母有個特別不好的習慣,喜歡吹捧孩子。」「前天我去商場,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自己吃了一小碗飯,她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簡直像看到地球之光一樣,圍著說『你真棒』。」「這麼大的孩子自己吃飯,難道不是他的本分?」
  • 表揚孩子不只「你真聰明」,這10種表揚,勝過每日一句「你真棒」
    ,如果孩子聽到的誇獎話只有「你真聰明」、「你真棒」,我們就會發現這類誇獎話給孩子帶來的吸引力會慢慢淡化,甚至到最後起不到鬥志昂揚的信心滿滿。實際上,表揚孩子的話不只是「你真聰明」,以下10種表揚方法勝過每日一句「你真棒」:1、「這件事情你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表揚努力是父母對孩子的努力欣賞,當孩子拿來一幅非常好看的畫給你欣賞時,如果你對孩子說「
  • 家長應該怎么正確地誇孩子,孩子到底喜歡哪種誇獎的方式?
    誇獎能力應該與誇獎能力相結合!首先。每個孩子都喜歡被人誇。孩子的內心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和認可,這會極大地增強他們發自內心的自信。所以建議,誇獎孩子的時候, 一定要具體。《父母的語言》裡提到了兩種類型的稱讚●基於孩子的個人能力為核心的稱讚:「你真 是太聰明了!"
  • 老師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你懂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嗎?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有老師會對家長說:孩子很聰明,就是不認真學,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有多少人真正懂了呢?聽話聽音,鑼鼓聽聲,簡單的一句話有時候並非是那麼多簡單的,其中之意很多人未必真懂。當家長向老師詢問自家孩子情況的時候,老師說出這句話,就是只是實話實說,孩子確實很聰明,但是聰明勁沒有用到該用的地方,在學習上面不夠認真,如果再認真一些,學習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畢竟學習上不管是聰明還是不聰明,還是踏實認真一點學習上會更有效果,老師只是把孩子的客觀實際情況如實的反饋給了家長。
  • 「你真棒」,是給中國孩子最毒的毒藥(外一篇)
    作為在打擊、貶低教育環境裡成長的一代,我們太明白肯定教育的重要,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不要受跟我們一樣的苦。但正如琳達所說,隨隨便便讚美一個孩子,並不能讓他們樹立自信,相反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斷能力,變得敏感、脆弱、自戀,只能聽好話,不能挨批評。2一個家長跟我抱怨她女兒。女兒從小在讚美教育中成長,不僅在家人人誇,幼兒園還有專門的活動,讓小朋友互相點讚。
  • 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家長只需4個方法
    父母在誇獎孩子時,一定要避免「真聰明」,「真棒」這類空洞的字眼,要多多表揚孩子積極的品質,如「你特別努力」「你很勇敢」「你真細心」這樣的話。3.讓孩子學會尊重。《論語.學而篇》中說: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 「媽媽,希望你能誇誇我」:幸福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誇獎!
    她拼命努力,老師喜歡她,同學們認可她,但就是得不到父母的一句誇獎。她媽媽常說:「上學是你自己的事,考高分是應該的,沒什麼好說的。」良言一句三冬暖,哪個孩子不渴望父母的誇讚呢?從小到大,朋友一直找不到認同感,自卑而無助。
  • 你的誇獎可能有「劇毒」!這幾種表揚方式其實是在害娃!
    俗話說:「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這話一點不假!研究表明:經常受到肯定和表揚的孩子會更加自信,內心陽光,面對困難更從容。然而,誇獎對於孩子成長能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但是誇獎也是有學問的。如果用錯誤的方式誇獎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史丹福大學著名心理學家C.
  • 白巖松:情商遠比智商更重要!常和孩子說這4句話,娃情商低不了
    實際上,相較於孩子的智商,家長對於孩子情商的培養遠比智商的培養更重要!常和孩子說這4句話,娃情商低不了第一句:你做得很棒!雖說身為家長,我們應當在孩子的面前建立起一定的權威,但在有些時候,我們不應該吝嗇讚美與鼓勵,只要孩子做得好,家長適當的誇讚能夠使得孩子更有自信,也因此會變得愈發敢於嘗試,面對失敗時也不會輕易氣餒。第二句:你怎麼看待這件事?
  • 老是稱讚孩子聰明?父母這句話可能扼殺了孩子的未來!
    當孩子完成了一項任務、習得了新的技能、贏得了某項榮譽,為人父母者欣喜之餘,也許常常會不由自主的誇獎孩子『你太厲害了,我以你為榮!』、『你好聰明!』、『孩子你真優秀!』到底該誇獎他所付出的努力、付上的代價?還是他的天賦呢?不同的誇獎方式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我想分享一段故事。
  • 家長常說的這3句話,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你看你說過幾句?
    很多家長都很憂心,怎麼自己的孩子專注力這麼差?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其實孩子的專注力和家長息息相關,家長常說的這3句話,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所以即使是開玩笑,家長也千萬不能說。
  • 不是第一名就撒潑:我明明很佛系,孩子咋就得失心那麼重
    雖然後來又掉了,我還是很開心地抱著他說,你真棒、真聰明啊這一幕剛好被婆婆看到,她很詫異地說,孩子都多大了,才學會拿筷子,還真棒?當時我就生氣了。我跟婆婆理論說,孩子要多鼓勵,多誇獎,你看你整天說他不聽話、不如別人家孩子,孩子都自卑了。婆婆不想跟我吵附和著我說,好好好,聽你的,真棒、真聰明!經過那次爭執後,我很少再聽到婆婆打擊孩子了。
  • 孩子犯錯不承認,家長別逼著認錯,常說這三句話孩子主動認錯
    這時,兩位家長也來到了孩子身邊,看到兒子抓了別的小朋友的臉,於是小李就讓兒子道歉,可是兒子卻說是他先推的我。小李和兒子說,「推你,你也不能抓別人的臉。」在小李的呵斥下,兒子向另外一個小朋友道歉了。孩子還小,犯錯也是很正常的,而家長的態度卻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 白巖松:情商遠比智商更重要!父母常說這四句話,孩子情商低不了
    一個人若想要成功,便必須智商情商「雙商」在線,「央視名嘴」白巖松也曾就情商這方面發表過言論,他是這麼說的:「情商遠比智商更重要!父母常說這四句話,孩子情商低不了!父母常說這四句話,孩子情商低不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句看似簡單的話語,在家長的一味溺愛下,孩子們往往很難做到。
  • 不停地說「你真棒」就能收穫一個完美自信娃?
    「我發現中國父母有個特別不好的習慣,喜歡吹捧孩子。前天我去商場,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自己吃了一小碗飯,她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簡直像看到地球之光一樣,圍著說『你真棒』。這麼大的孩子自己吃飯,難道不是他的本分?」這個問題說到我的心坎裡了。我當然特別理解父母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