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快樂的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誇獎和讚美!

2021-01-12 learn鏈

前些天,小編在刷朋友圈時看到這樣一條信息,南寧的一位十歲小女孩樂樂,通過打賞短視頻主播的方式花掉了自己媽媽一年的工資。讓小編感到震驚的是,這件事情的原因竟然是:小姑娘覺得在家裡沒有人誇她,主播他們誇她,她很開心。換句話說,如果父母經常誇孩子,她也不會花錢去買別人誇她。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小編深知父母的誇獎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針對這個問題,小編諮詢了權威親子教育機構learn鏈,他們的教育專家告訴小編,在親子關係中,父母的誇獎,是對孩子最大的肯定和讚賞。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無比期待父母的誇獎,哪怕只是一個讚許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溫情的話語,都會給孩子前行的溫暖和力量。

learn鏈的專家告訴小編,長期得不到父母肯定或者誇獎的孩子,很容易否定自己,在親子關係中,從來就不缺少優秀的孩子,往往是缺少誇獎孩子的父母。「我們這之前有過這樣一個親子教育案例,有一名小朋友考了班級第十,放學後,迫不及待的跑回家想跟自己的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悅,本以為父母會誇獎她,可是卻連父母的笑臉都沒看到,父母反而質問她怎麼沒考第一,並告訴她不要驕傲」,父母的話就像一盆冷水一樣,澆滅了她的驕傲和信心。同學們都羨慕她的優秀,父母卻總給她挑剔和否定。自己那麼努力卻得不到父母的一句誇獎。這也直接導致了之後的幾次考試成績都不是很理想,這就是典型的案例。不被誇獎,看不到愛和認可,使孩子失落失望,甚至會絕望。孩子的人生看不到光亮,總是不停質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我,失去生活的方向,甚至誤入歧途。

learn鏈的教育專家指出,孩子們受到誇獎,會做到更好。孩子的成長的確需要批評的洗禮,但是更需要誇獎的照耀,在誇獎的鼓勵下,他會展現更好的自己。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朵花,那父母就要做好養花護草的花匠,把誇獎做到盡善盡美。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就請給他們真心實意的誇獎,別吝惜。給他們肯定,給他們信心,給他們溫暖,給他們愛。

相關焦點

  • 「媽媽,希望你能誇誇我」:幸福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誇獎!
    父母的誇獎,就是對孩子最大的肯定和讚賞。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無比期待父母的誇獎,哪怕只是一個讚許的眼神,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溫情的話語,都會給孩子前行的溫暖和力量。得不到誇獎,孩子容易否定自我生活中,不缺少優秀的孩子,是缺少誇獎孩子的父母。
  • 得到父母讚美的孩子,自信心遠超同齡人,你會誇獎自己的孩子嗎?
    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得到的都是父母的批評與指責,而不是誇獎與讚美的話,那麼他的自信心與同齡人相比會落後一大截,這會導致孩子在今後的社會競爭中無法展現自己的優勢。整個人看起來畏畏縮縮、怯懦自卑,毫無自信可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性格特徵的塑造有影響,所以千萬不要小瞧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批評與讚美。
  • 父母誇獎孩子,並不是對孩子誇獎的越多越好,「適度」才最重要
    相信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聽《愛我你就抱抱我》這首兒歌,歌詞中有一句「如果你愛我,就誇誇我。」晨晨在兩歲多時,每次聽到這句時歌詞時,都會示意讓我誇誇他。對於孩子來說,很多時候,他的潛意識裡是很希望得到父母的誇獎。
  • 應採兒: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大家都以為,生二胎是為了陪伴老大。這樣無論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是以後的工作生活中,都有一個可以互相商量的血肉之親。生二胎是為了以後還有個孩子再次陪伴著兩人,可以和家人度過一段完美的時光。應採兒在節目中還對陳小春說,你現在不想跟Jasper玩,再過幾年,你想跟他玩,他都不跟你玩了。
  • 應採兒: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大家都以為,生二胎是為了陪伴老大。這樣無論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是以後的工作生活中,都有一個可以互相商量的血肉之親。應採兒在《新生日記2》先導片中卻提到自己生二胎的原因是為了陪伴陳小春。隨著大兒子Jasper的長大,兒子陪在自己身邊的時間越來越少。
  • 有一種幸福叫黃覺麥子養娃,拒絕給孩子上網課,還能讓孩子優秀
    「我覺得這一輩子,可能你都遇不上幾次,比如說一家幾口人相依為命的這種體驗,我覺得沒必要管成績,或者什麼學習上進步一點退步一點」。他們覺得孩子的成長,快樂最重要!看完視頻,我也忍不住要為黃覺麥子的教育理念打call。那麼,他們到底是怎麼把娃養得這麼優秀的呢?
  • 楊迪下跪感謝父母養育,看哭網友有人卻酸了:成長離不開鼓勵教育
    從小有父母的支持和幫助,在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中一路成長,正是因為有父母的愛護,才有今日懂得感恩的楊迪。而在楊迪成名之後,父母仍然健在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用自己的餘生孝順自己的父母,這是多少人的願望。我也很希望自己的父親健在,看著我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孩子和人生,現在可以好好享受他的人生,可惜一切都太遲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真是一件殘酷的事情。
  • 梅婷教兩歲女兒學說謝謝:一個有禮貌的孩子離不開父母對她的教育
    一個有禮貌的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別人的喜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其實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其背後離不開父母對他的一些教育和引導。在《媽媽是超人》中,梅婷和快快爺爺帶著快快一起出去古北水鎮遊玩。在遊玩的途中,有旅客主動過送給快快一些小禮物。
  • 別人誇獎你家孩子,你是怎麼回答的?90%的家長都做錯了
    別再讓「謙虛」「客套」,熄滅孩子滿滿的自信 每到逢年過節,大家開始串親戚走好友,免不了聊一通的就是孩子的問題了,爸爸媽媽都喜歡孩子在所有人面前都表現得近乎完美不能丟自己的臉,但只要別人一誇自己孩子好,就必須得找出孩子的缺點來謙虛一番。謙虛」,可以說是大部分中國父母的本能。
  • 什麼樣的父母最受歡迎?活得快樂幸福!兒女不嫌棄反而擁護?
    反之無德無才的父母,自己沒能為社會做出多大貢獻,反而把自己兒女的也汙染了。作者觀察當今社會幾十年,發現只要是無德無才的父母,自己一生大多碌碌無為,自己的兒女也生活的普普通通。什麼樣的父母活得快樂幸福呢?當然是重視教育的父母!
  • 小S三個女兒驚豔上熱搜:越長越美的孩子,都有這樣的父母
    生而為人,平淡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常態,而樣貌的平凡與否,更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也不是按父母的意願能影響的,但是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雖然外在美難以改變,但是一個有自信,有氣質的人總會使人對他由衷的讚美,而內在美,作為父母的我們是可以通過教育來帶給孩子的。
  • 孩子終其一生都在等著被父母認可
    那一刻,周圍的演員和全場的觀眾都被他們的父子情感動了。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曾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讚美。」沒有一個孩子是不渴望父母的認可的,無論年紀多大了,父母的肯定會讓孩子擁有行走天地的勇氣。
  • 如何誇獎女生,讓她對你心動?嘴再笨也能學會,實用!
    千萬不要指望著另一半看著你欲言又止的樣子,就能明白你的想法,然後衝上來跟你說:「你不用說,我都知道」。現實中常常發生的是,往往一方費盡心思去籌劃一件事,最後另一半卻嘴笨不會說話,然後兩人就吵了起來,弄巧成拙。那應該怎麼去表達呢?要學會怎麼誇獎女人,學會讚美對方。
  • 老是稱讚孩子聰明?父母這句話可能扼殺了孩子的未來!
    當孩子完成了一項任務、習得了新的技能、贏得了某項榮譽,為人父母者欣喜之餘,也許常常會不由自主的誇獎孩子『你太厲害了,我以你為榮!』、『你好聰明!』、『孩子你真優秀!』到底該誇獎他所付出的努力、付上的代價?還是他的天賦呢?不同的誇獎方式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我想分享一段故事。
  • 父母學堂 | 郭麒麟哭了:父母的肯定和認可,是孩子最大的幸運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曾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讚美。」沒有一個孩子是不渴望父母的認可的,無論年紀多大了,父母的肯定會讓孩子擁有行走天地的勇氣。當所有的人都在祝賀和誇獎自己時,母親一句「才50億市值而已,你看人家騰訊多少,阿里多少」,猶如一盆冰水,把王小川澆得透心涼。
  • 《王牌對王牌》宋丹丹當眾誇獎巴圖:接受孩子的平凡有多難?
    每一次宋丹丹的動作剛做出來,巴圖就能快速地說出正確的詞語來,現場的其他嘉賓都表示驚嘆,只能用「血緣關係」來解釋他們母子之間的默契。在最後一輪雙方合作的遊戲中,巴圖連續猜對「火炬手」和「龜兔賽跑」兩個詞語後,宋丹丹更開心地笑著說:「我兒子太厲害了!兒子,媽媽今天對你另眼看待,2020年開始,我對你所有的缺點都原諒了!」
  • 馨香晚禱 6·1 兒童節 求主祝福這個節日,讓天下的孩子都幸福快樂!
    藍字  天天都蒙大福求主禰祝福這個節日,讓天下的孩子都幸福快樂!主啊,孩子是禰賜給我們的產業,我們願將他們完全交託在禰的手中,讓他們們從小遠離世俗的誘惑,喜歡追求真理,學會順服父母順服上帝。讓他們從小就有一顆敬畏主的心,使他們幼小心靈學會交託和仰望,並且不被惡事引誘,學會專心的倚靠禰,聽從禰的話語,讓他們將來的一生都能從禰而蒙福。
  • 連續50天被誇獎的女孩,容貌和氣場全開
    松子的節目做了個實驗:連續50天被誇獎的女孩子,容貌和氣場改變了很多,被誇得多了,自我認同感會提升,會變得更加自信,整個人都明亮起來。這個實驗,剛開始我覺得在鬧,但看到時間累積下,不知道是批評時產生的化學物質還是玄幻氛圍,被批評和被誇獎的植物竟長成了兩種模樣。植物都能被影響,何況是人?
  • 常說這3句話,孩子會越來越優秀,父母別吝嗇你的讚美
    純純媽媽還不忘再次讚美純純,直誇純純厲害,下次就能獨立完成了。可以說,當父母能不吝嗇對自己孩子的讚美,那麼孩子就能更進一步的發揮出自己的才能。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很多時候,孩子都是父母誇出來的,這並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而是有著一定道理的。
  • 教育孩子不是越快越好,父母應該降低期待和要求,給孩子快樂童年
    我表哥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寵著慣著,家裡的玩具幾大箱,圖書幾書架,但大多都是父母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孩子「硬塞」的。估計大家都能想到:玩具都是益智的,圖書都是百科和名著的,至於孩子喜歡的動畫同款玩具和日本漫畫,父母的回答永遠只有3個字:太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