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壞習慣發現就打,糾正晚了,不僅孩子沒出息,還會拖累父母

2021-01-10 父母育兒觀

新生兒剛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不懂,他們猶如一張嶄新的白紙,需要父母在上面刻畫出美麗的畫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當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從小事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這會讓他們受益終生。相反,如果平時他們的壞習慣沒有得到糾正,那麼也會對人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利於未來發展。

孩子在學校名列前茅,卻沒有人願意和他玩,寶媽為此很擔憂

侄子名叫樂樂,是個機智聰明的孩子。在學校裡他成績名列前矛,每次考試都能夠保持在班級前三名。孩子學習好,按理說家長就該很省心了,但是表姐仍然擔心侄子在學校的生活。

事情是這樣的:因為侄子是家裡的獨生子,所有大人都寵愛他。不論平時犯什麼錯誤,大家都包容著。長此以往,侄子形成了非常暴躁的性格,只要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情就會亂摔東西。這種攻擊性的行為並沒有及時得到制止,導致孩子在學校也這樣對待自己的同伴。

剛開始小夥伴們都因為樂樂成績好,平時總是主動親近他。不過,相處時間久了就發現樂樂的情緒十分不穩定,經常會出現打罵同伴的行為。在老師同學眼裡他是一個非常暴躁的孩子,很多家長得知這個情況後,都在私底下勸告自己的孩子離樂樂遠一點。

老師也因為這個事情找過表姐很多回,可她並沒有更好的管教方法,為此也頭疼不已。她擔心自家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成長過程中太孤單。

歸根結底,侄子會有這樣的脾氣都怪表姐平時太慣著他。如果能夠儘早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那麼在社交過程中他便不會如此對待同伴。如今侄子成為了小夥伴們排斥的對象,就算成績再好也不受大家的歡迎。

很多壞習慣都要從小糾正,家長不能放任不管,否則將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寵愛孩子要有分寸,及時給他們正確的引導才是對其真正的負責。在日常生活中,假設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的存在以下幾種壞習慣,就算打娃也要幫其改過來,幹預晚了會危害一生。

孩子這四種壞習慣要儘早糾正,家長必須知曉

1. 過於驕傲自滿

很多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時候,他們會非常自豪,甚至有些過度膨脹。這時候孩子的超自信會影響他們努力學習,產生一種"我不學習也能考第一的想法。"過度的驕傲自滿會阻礙孩子的進步,完全影響他們對學習的熱情。

家長在誇獎孩子的時候應該掌握分寸,如果發現他們存在類似的情況,要及時指出錯誤。幫助孩子糾正錯誤的思想,這樣才能引導他們走入正軌。讚美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但各位家長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最好在孩子在某件事上真正有進步時在讚美,不要頻繁的誇獎,或是使用"你真棒""真厲害"等等過於寬泛的語言進行無所謂的讚美。

2. 刁蠻任性

小時候孩子的思想以自我為中心,常常會做出一些自私蠻橫的行為。現在都是獨生子,父母難免會寵愛孩子多一點,這也可以理解。可父母心中要有一桿秤,應該知曉過於刁蠻任性的行為會影響孩子的社交。孩子步入學校生活時,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包容他們。此時孩子過於任性只會讓他人反感,成為同伴們所排斥的對象。

孩子每次胡鬧家長都不阻止,只會縱容他們形成霸道的性格。建議大家應該懂得管教的分寸,學會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宣洩情緒。當然,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要實施教育,這樣四號起不到效果。應該給他們冷靜的時間,在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之後,要嚴肅地告訴他們亂發脾氣是錯誤的行為。

3. 過於嬌氣

獨生子在家有眾多大人的寵愛,平時穿衣吃飯等小事可能都不需要自己親自動手。長期幫助孩子做事情,讓他們形成了依賴心理,影響未來獨立能力的發展。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格外的嬌氣,他們"十指不沾陽春水"很難適應學校生活。家長應該學會放手,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讓他們學會自力更生。太過於嬌縱只會毀了孩子,父母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4. 毫無責任心

孩子遇到困難,家長總是想幫助他們去做。生活中孩子沒有任何鍛鍊的機會,一切都由父母代勞,讓他們毫無責任感。這樣的孩子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工作單位都難當重任,沒有責任心為使他們寸步難行,未來很難有出息。

教育孩子應該從小抓起,以上這幾種壞習慣家長及時糾正對他們有好處。要知道習慣一旦形成便很難改正,所以還是趁早幫娃改掉吧!

當你家孩子存在壞習慣時,你會如何糾正呢?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孩子的這4種壞習慣,必須得打,不然影響孩子的一生還會拖累父母
    孩子從呱呱墜地到成年,都是從一張白紙開始的,在這個過程中,有內部因素的影響,也有外部有因素的糾正,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違背常理的舉動,作為父母要及時加以糾正,否則將會對孩子今後的人生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同時也會拖累父母。
  • 孩子愛吃手,咬指甲,父母了解背後的原因,從這3方面糾正
    二.孩子愛咬手指的原因父母要想幫助孩子改正吃咬手指的壞習慣,先來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我們一起來看看:1、吸吮的本能孩子天生具備吸吮的本能,這也是為什麼孩子一生下來就會吸奶的原因。通過了解孩子愛吃手指的原因後,我們發現孩子咬手指,其實具有雙面性,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那麼是否因為有著其積極作用,而置之不理呢。當然不是,畢竟咬手指是種壞習慣,而且手指上帶有細菌,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 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朋友表示自己已經被家裡的調皮小子氣死了,原以為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能夠輕鬆一些。可是事與願違,只不過是父母的幻想,孩子越是長大,"壞習慣"也越多,家長也是在無時無刻不教育孩子,似乎越管越亂,現在的孩子打不得、也罵不得,自己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教育了。有多數家長都發現在孩子慢慢長大以後,孩子的壞習慣也越來越多,多數孩子喜歡整天往嘴巴裡塞東西,家裡也弄得亂七八糟。
  • 孩子在餐桌上吃飯有這3種表現,往往自私沒出息,父母要多多注意
    文丨小熊娃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的素養在很多細微方面可以得到體現,如果細心的人可以發現很多問題,尤其是孩子的言行舉止可以判斷家長的教育,教育程度的好壞體現出孩子的素養。家長凡事都以孩子的教育出發,糾正孩子的行為和舉止,很多孩子都會得到改正和幫助,對孩子的將來有大的幫助,在他人的眼裡會有好的口碑和誇獎。案例鄰居家的男孩今年11歲,體重已經和一般的成年人差不多了,孩子主要的特點就是能吃,冬天的農村都會吃殺豬菜,這也是當地人的一個習慣,會把親戚朋友們都請來。
  • 層次低的父母才有這些壞習慣,孩子沒出息很正常,希望你都不佔
    層次高的父母,自然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優秀,層次低的父母,孩子也很難有寬廣的眼界和格局,自然相比起來就差一些。生活中肯定沒有父母願意主動承認自己的層次低,只是這關係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以及將來的人生發展,所以父母還是要經常自我反省。層次低的父母才有這些壞習慣,在這樣負面行為的影響下,孩子沒出息很正常,希望你一條都不佔。
  •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三種情況是不能出現的,如果不及時糾正,那孩子以後將會沒出息!」不會做人長大後只會沒出息,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如果爸爸媽媽沒有進行教導,孩子是很難得到糾正的,旁人說的話,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 牙齒不好的孩子,有四個壞習慣,發現一個父母就該及時糾正
    如果孩子過早失去乳磨牙,吃飯就只能囫圇吞棗,不僅進食不方便,長期食物咀嚼不充分也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和腸胃不適,影響他們的營養攝入。2、影響面容美觀牙齒除了會影響到人的飲食,還會影響到人的面部美觀,試想一下,當孩子有一口糟糕的牙齒,小小年紀笑起來的時候卻露出滿嘴黑黑黃黃,不僅容易被不懂事的同齡人嘲笑,孩子自身也會產生自卑感,不敢張嘴笑,長期缺乏自信,很容易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 孩子經常吸吮手指的5個危害,教你如何戒掉這種壞習慣
    4面部變形當孩子吃手指時,口腔內的手指會受到不同方向的外力作用。長期吸吮手指,上下頜的正常生長會受到幹擾,逐漸形成上頜前突、下頜後縮、口腔皺縮畸形等。這樣,孩子的容顏也會受到影響。5影響心理健康如果孩子養成了吃手的壞習慣,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吮手指往往意味著緊張、焦慮、自卑、抑鬱等不良情緒,帶來很多副作用。
  • 孩子不願洗襪子,家長的做法引爭議,如何正確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1、如此糾正真的合理嗎作為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有禮貌,並且養成一身好習慣,這個想法很好,但是在培養的路上,需要講究方法,稍有差錯,孩子還有可能反向叛逆。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樹立明確的價值觀以及自制力也不像成人那樣堅定,所以生活中往往會有許多壞習慣,如果大人不加以制止,那麼這些壞習慣不但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性格,而且還會一直跟到他們成年,到時候就不僅僅是壞習慣那麼簡單了。
  • 孩子變成大齙牙,可能是因為這個壞習慣,家長要糾正
    朵朵「吃手」的壞習慣並沒有得到改善。有的時候,看著朵朵「吃手」家人急了,也會忍不住上去打朵朵的小手,用嚴厲的話語禁止朵朵吃手。可是小寶寶哪有那麼強的意志力,前一分鐘答應得好好的,後一分鐘繼續「咬手」。如果孩子一歲後發現這個問題他們更多的主要是心理原因上造成的比如說焦慮緊張或者是無論了,這是後家長應關注孩子情緒背後的問題,解決孩子的焦慮才能更好地解決孩子吃手的這個問題。一歲後的寶寶經常「吃手」會帶來一些什麼危害經常性的「吃手」會把手指「吃變形」寶寶常吃手,用牙齒來摩擦手指部位的皮膚,時間久了,寶寶經常「吃」的手指容易出現:蛻皮,變形的狀況。
  • 孩子幾個壞習慣正自毀顏值,父母及時糾正,以免小臉蛋變成大臉盤
    現如今人們對「美」的需求越來越高,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想必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高顏值」,可不少家長發現,在不知不覺中孩子的小臉蛋就變成了「大臉盤」。
  • 捨不得打孩子?若發現孩子有這四種行為,父母最好別心慈手軟
    在古代奉承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對於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嚴格」,打孩子不在話下。隨著社會的進步,家長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接收了不同的育兒觀念,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不再對孩子進行打罵,選擇使用理性的教育方式,希望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 父母六十歲若是這幾種狀況,妥妥會拖累子女,家長要做到心裡有數
    阿姨跟媽媽一樣,都是接近六十歲的人了,而如果自身是以下幾種狀況,不但不能為子女解憂,還有可能拖累到子女,現實還是挺扎心的:沒養老金,沒有存款到了老了之後才發現有沒有養老金,給兒女帶來的壓力也是不同的。畢竟老人到了六十歲左右,而兒女剛好是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孩子比較花錢,兒女雖然想要孝順自己的老人,但是有的時候也有很多的無奈。
  • 小時候喜歡「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後難逃這3種下場,家長快糾正
    執筆:小夢定稿:筱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愛好,尤其是在小時候養成的長大很難改掉」所以都說家長要從小就更加關注孩子們的一些行為舉止,發現任何壞習慣最好及時糾正,不過因為每個家長心中的「壞習慣」都不一樣。
  • 醫生提醒:孩子經常做這幾個動作,別怪牙齒長不好,抓緊糾正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很多孩子的牙齒長得不好,其實都是因為孩子在小時候的一些小動作造成的,家長們往往也是不在意,久而久之,這些壞習慣就會變成了損害牙齒的關鍵。醫生提醒:如果發現以下的幾種動作,一定要及時糾正,不然孩子就會出現牙齒異常的情況。
  • 家長注意:最毀寶寶牙齒的10個壞習慣,趕緊糾正!
    如果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口漂亮的牙齒,那麼,那些毀壞兒童牙齒的習慣就要及時發現和糾正,下面就來看看10大易毀兒童牙齒的口腔壞習慣。1.平躺著喝奶人工餵養比較容易導致寶寶的下頜前伸不足或前伸過度,如果喝奶姿勢不正確,後果更嚴重,比如平躺著喝奶,就容易造成下頜後縮或下頜前突的畸形。
  • 班主任坦言:成績不好的孩子,一般有這3個壞習慣,你家娃有嗎?
    孩子上學後,家長也會變得一起忙碌,而父母辛苦半天,最大的心願就是寶貝能顧不辜負自己的心願,取得好成績。但這種情況下,家長通常都會將注意力的重心放在他們的學習上,而忽略孩子平時的一些不良習慣。實際上他們平時的一些壞習慣可能是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
  • 這4種父母,多半晚年會很悽涼,怨不得兒女,更多的是自食其果
    以下4種父母,多半晚年會很悽涼,希望沒有你。慈母多敗兒:過於「溺愛」孩子的父母,晚年多半悽涼仔細觀察一些家庭,特別是農村的,會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最小的孩子往往最沒出息,特別當這個最小的兒子還是個男孩的時候。
  • 一歲的寶寶這八種行為不算壞習慣!
    其實寶寶用手抓飯不僅可以增加他們對食物的熟悉度,逐漸培養他們對食物的興趣,還能避免寶寶長大後養成挑食的壞習慣。這是孩子想了解食物質感的一種方式,你不要生氣地加以制止。吃飯和讀書都是需要慢慢培養興趣的,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接觸食物的顏色、形狀和特質吧。正確做法:媽媽們要做的就是吃飯前把寶寶的手洗乾淨,讓他們自由地發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