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低的父母才有這些壞習慣,孩子沒出息很正常,希望你都不佔

2021-01-10 小屁孩兒

文|文兒

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也會長成什麼樣的人,所以人們常說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鏡子,如果想要培養出來優秀的孩子,那麼大人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說到底也就是父母的眼界和做人的層次,決定了孩子將來能達到的高度。層次高的父母,自然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優秀,層次低的父母,孩子也很難有寬廣的眼界和格局,自然相比起來就差一些。

生活中肯定沒有父母願意主動承認自己的層次低,只是這關係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以及將來的人生發展,所以父母還是要經常自我反省。層次低的父母才有這些壞習慣,在這樣負面行為的影響下,孩子沒出息很正常,希望你一條都不佔。

層次低的父母從來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就意味著真正成為大人了,成為大人的一個標誌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畢竟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能無條件忍受並且包容。在成家有了孩子之後,就更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孩子並沒有承受父母負面情緒的義務,更不是什麼情緒垃圾桶,任由父母發洩。

有的父母會認為,自己是「老子」,難道連教訓孩子的權利都沒有嗎?教訓孩子當然可以,但是這要建立在有正當理由上,比如孩子犯了錯。教訓也不是大吼大叫,而是從頭梳理孩子的錯誤,教訓孩子認識並且改正錯誤,這才是目的。

否則在父母壞情緒的影響下,孩子會變得內向、敏感,不願待在家裡,更不願跟父母交流。孩子生活中的心態也會變得消極,學不會如何保持積極的態度應對問題。

層次低的父母內心狹隘,喜歡眼紅別人

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下,孩子會不自覺的變成像父母那樣的人。我一個親戚家就是如此,父母兩人的心眼都非常小,見不得別人比自己過得好。一旦鄰居家又添置了什麼新物件,就覺得是在炫耀,並且懷疑人家的錢財都來路不正當。

眼紅別人就算了,關上家門就變得非常碎嘴,當著孩子面就開始說別人的壞話,自己不僅跟鄰居關係不好,連帶著孩子也不受別人待見。但父母給孩子灌輸的觀念就是如此,自然孩子也慢慢發展成了父母這樣的人。

層次低的父母自控力差,卻喜歡要求孩子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千百遍的說教比不上行為中做表率。但是有些父母正好相反,對自己從來不做要求,自控力奇差,每天不是在玩手機就是癱沙發,卻還越喜歡對孩子各種要求。自己嘴上說一套,給孩子展示出來的又是另一套,怎麼能讓孩子服氣並且遵守呢。

想讓孩子變得優秀,成為生活的掌控者,父母就要從自身行為下手,教育本身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成長。

各位家長們要成功避開這些坑哦!一個都不佔的家長來聊聊教育心得吧。

相關焦點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這樣教
    低層次父母不顧孩子感受,控制欲很強:如果對孩子們做一個調查,問他們「你最怕爸爸媽媽做什麼?」我想可能很多孩子都會說,「怕他們嘮叨」。低層次的父母總是陷入「父母越嘮叨,孩子越不聽,父母越生氣」的怪圈。歸根結底會發生這種情況,就是因為我們的家長根本不相信我們的孩子,不予許我們的孩子放錯誤。
  • 為啥孩子越長越醜?習慣影響顏值,這些壞習慣,希望你娃沒有
    可隨著童童年齡的增長,童童父母越來越發現童童已經不像小時候那般清純可愛,氣質也不像從前那般,考慮到青春期的原因,父母也就沒有過多要求童童的發展,認為童童的顏值早晚會回來的。可父母不知,就是因為童童的一些壞習慣,才導致她的長相越來越醜。常年坐姿不端正的童童在骨骼上和其他人相比有很大的差別,使得童童的整體氣質大打折扣。
  • 愛和孩子講大道理的,多半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孩子
    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不少家長都好奇,為什麼我們給孩子講道理,總是感覺在對牛彈琴,沒有作用?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明白,孩子並不是不聽我們講道理,他們也不是故意想要惹我們生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的大腦發育不成熟。
  • 4種壞習慣發現就打,糾正晚了,不僅孩子沒出息,還會拖累父母
    新生兒剛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不懂,他們猶如一張嶄新的白紙,需要父母在上面刻畫出美麗的畫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當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從小事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這會讓他們受益終生。相反,如果平時他們的壞習慣沒有得到糾正,那麼也會對人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利於未來發展。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講大道理,高智商的父母都這樣做
    因為要顧及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克制自己不打孩子,壓著心裡的火跟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才不管你生不生氣,就是跟你對著幹,到最後,孩子的毛病沒有改,還把你氣得不行。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講大道理,高智商的父母都這樣做1、不嘮叨,只說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為了凸顯這件事情的重要性,總是會把一件事情反覆說好幾遍。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沒出息的九大根源,來看你家孩子犯了嗎
    其實,原因還是出在孩子身上。前段時間,哈佛大學發布了一條研究視頻,視頻中分析孩子之所以沒有出息的九大原因,視頻發出後,網友紛紛表示:原來是這樣,我的孩子也佔了幾條。 這九大原因,是大多數沒出息的人所存在的共同特性,家長們不妨了解一下,今後讓孩子避開「雷區。」
  • 越是低層次的父母,越有這3個「好習慣」,養出來的孩子難成才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句俗語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一樣的,之後的不同都會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折射出來,孩子如何和父母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越是低層次的父母,越有這3個"好習慣",養出來的孩子難成才
  • 越沒出息的男人,越有這些壞習慣,註定鹹魚難翻身!
    一個好男人應該是各方面都做到位的,不僅僅是經濟和對你好。因為一個人追求你的時候,愛你的時候對你好是應該的事情。而一個人有經濟能力也不能說明什麼。其實在談婚論嫁的過程中,作為一個女人,情叔覺得你最應該注意的是男人的習慣。一個人的習慣才是一個人的未來。越沒出息的男人,越有這些壞習慣,註定鹹魚難翻身!
  • 周杰倫不買跑車卻買名畫:孩子的這些「壞習慣」,要「慣著」!
    周杰倫在接受採訪時還說:「現在確實購物慾變少,連跑車都不買了,反而想買名畫掛在女兒房間。」周杰倫表示,如果女兒長大後想進入娛樂圈,他也不會反對。對於畫畫這個習慣,他肯定要慣著女兒。孩子有這方面興趣,他就一定要培養。黃磊的女兒黃多多更是一身技能,羨煞旁人!前幾天,多多一組健身照片更是刷爆朋友圈,自律的人生一路開掛。人家14歲都開始健身了,你14歲在幹嘛?
  • 孩子在餐桌上吃飯有這3種表現,往往自私沒出息,父母要多多注意
    說道孩子吃的那個香,還有自己喜歡吃的火腿,幾乎把盤子裡的一半都放在自己的碗裡,媽媽這時擔心孩子噎著:「慢慢吃不著急,大人們不喜歡吃這個」,於是連盤子一起端到孩子旁邊,這個舉動遭來了周圍人的不滿。「你家孩子都這麼大了,怎麼一點禮貌都不懂啊,這麼多人呢,是不是應該替別人考慮一下呢。」
  • 育兒也分三個層次,低層次媽媽帶大的孩子難有出息,你在哪一層?
    育兒這條路上,需要父母不斷學習和努力,自然也有了高下之分,層次越高的媽媽,越是能夠教育出有出息的娃,相反,低層次的媽媽帶大的孩子很難有出息,也很難有大格局。那麼這些層次是怎麼分的呢?有一句話這樣說:「三流的媽媽當保姆,二流的媽媽當教練,一流的媽媽當榜樣。」
  • 李玫瑾:愛嘮叨講大道理的,多是「低層次家長」,一流家長這樣教
    不少父母們都有這樣的苦惱,自己嘮叨一頓,講了很多大道理,結果發現孩子左耳聽右耳冒,一點東西都聽不進去。不少父母遇到這種事時,心裡都會想:「孩子真不懂事,一點兒也不懂我們的良苦用心」。
  • 男人應該頂天立地,有這些壞習慣的男人,往往層次不高
    導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都希望眼前人是心上人,也希望眼前的人是可以陪伴自己走一生的那個人,為了愛情我們可以放棄一些東西,比如金錢,比如權利,比如他或許沒有你想像之中的那麼好,也比如他有著一些你並不認同和喜歡的不良習慣。
  • 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其實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朋友表示自己已經被家裡的調皮小子氣死了,原以為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能夠輕鬆一些。可是事與願違,只不過是父母的幻想,孩子越是長大,"壞習慣"也越多,家長也是在無時無刻不教育孩子,似乎越管越亂,現在的孩子打不得、也罵不得,自己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教育了。有多數家長都發現在孩子慢慢長大以後,孩子的壞習慣也越來越多,多數孩子喜歡整天往嘴巴裡塞東西,家裡也弄得亂七八糟。
  • 孩子經常吸吮手指的5個危害,教你如何戒掉這種壞習慣
    那麼家長該如何引導小孩子,趁早戒掉這種壞習慣呢1抓緊糾正壞習慣一旦父母發現孩子有吮吸和咬手指的壞習慣,就應該立即糾正。你越早糾正,孩子就越有可能完全戒掉,家長發現孩子吸吮手指時不要簡單粗暴的制止,只用行動組織即可,幫孩子把手指從嘴巴裡拿開即可。
  • 為人父母,別讓這些壞習慣「毀」了你的晚年,不然兒女孝順又如何
    所以說,做父母的,也應該學會自我反思,反思一下自己身上的毛病,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什麼壞習慣、 否則,你有這些壞習慣,你兒女再孝順,也都是表面孝順,他們的心離你很遠,你還是會感到悽涼。
  • 低層次父母才會對孩子嘮叨、講大道理,高層次的父母都這樣做
    「愛嘮叨」幾乎是每個父母身上都會有的標籤,不管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每次犯錯後父母總會不厭其煩地嘮叨,生怕你沒有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下次再犯錯。如果孩子不聽父母嘮叨的話,這時候父母會說:「我說了這麼久,你到底有沒有在聽?」或者是:「我說了這麼久,你拿我的話當耳旁風是吧?」看到這裡,很多父母肯定想:「代入感太強了,我感覺我已經在嘮叨孩子了。」
  • 班主任坦言:成績不好的孩子,一般有這3個壞習慣,你家娃有嗎?
    孩子上學後,家長也會變得一起忙碌,而父母辛苦半天,最大的心願就是寶貝能顧不辜負自己的心願,取得好成績。但這種情況下,家長通常都會將注意力的重心放在他們的學習上,而忽略孩子平時的一些不良習慣。實際上他們平時的一些壞習慣可能是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
  • 低層次的家長愛跟孩子講道理,而層次高的家長會這樣做,娃更優秀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嘮叨是最低級的育兒方法,也是低層次父母最喜歡用的方法,」你中了嗎?當孩子犯錯誤時,解決的辦法有千萬個,但父母一定要記住:不要不停的給孩子講道理,停止你的嘮叨吧!否則,不僅起不了自己想要的育兒效果,甚至往往還會起相反的作用。
  • 孩子不願洗襪子,家長的做法引爭議,如何正確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1、如此糾正真的合理嗎作為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有禮貌,並且養成一身好習慣,這個想法很好,但是在培養的路上,需要講究方法,稍有差錯,孩子還有可能反向叛逆。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樹立明確的價值觀以及自制力也不像成人那樣堅定,所以生活中往往會有許多壞習慣,如果大人不加以制止,那麼這些壞習慣不但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性格,而且還會一直跟到他們成年,到時候就不僅僅是壞習慣那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