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孩子的乳牙,是所有新手爸媽的必修課。
執筆:季隨
編輯:小枝
定稿:蘇子後
想要孩子吃得好,吃得開心,首先就要保護好他們的牙齒。
從4~6個月冒出第一顆乳牙到2~2.5歲所有牙齒長齊,這個時間段裡,乳牙護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不少家長們卻陷入一個誤區,認為乳牙遲早會換,不需要去管它們。
然而,恆牙以乳牙為基礎,當寶寶乳牙齲齒或過早脫落時,恆牙也會變得歪歪扭扭,影響孩子的面貌。因此保護好孩子的乳牙,是所有新手爸媽的必修課。
寶寶乳牙出問題會有什麼後果?
1、影響咀嚼
有一口好牙是好胃口的前提,只有牙齒健健康康,才會吃啥啥香,一口好乳牙對孩子的進食和攝取營養十分重要。如果幼兒乳牙爛掉,一吃東西就痛,會非常影響他們的食慾。
如果孩子過早失去乳磨牙,吃飯就只能囫圇吞棗,不僅進食不方便,長期食物咀嚼不充分也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和腸胃不適,影響他們的營養攝入。
2、影響面容美觀
牙齒除了會影響到人的飲食,還會影響到人的面部美觀,試想一下,當孩子有一口糟糕的牙齒,小小年紀笑起來的時候卻露出滿嘴黑黑黃黃,不僅容易被不懂事的同齡人嘲笑,孩子自身也會產生自卑感,不敢張嘴笑,長期缺乏自信,很容易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3、影響恆牙
如果嬰幼兒開始蛀牙,口腔裡的食物殘渣等東西將很難清理乾淨,這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導致整個口腔都變成一個容易爛牙的環境,那麼新長出來的恆牙也會容易產生蛀牙。
另外,乳牙的生長位置和恆牙是對應的,意思是每一顆乳牙下方都有一顆恆牙在生長,當乳牙時間一到,恆牙就會慢慢萌生頂替它的位置。
如果上方乳牙蛀牙情況嚴重,一直到達牙齒深處靠近牙齦的位置,引起下方牙槽骨的炎症,就很可能影響恆牙的發育,導致恆牙長出後會畸形和發育不良、排列不整齊。
4、影響全身健康
調查數據顯示,一半以上的兒童存在蛀牙情況,甚至出現牙痛,但家長帶去醫院治療的卻只有很少一部分,尤其是治療乳牙蛀牙的孩子則更少。
但其實乳牙要到12歲左右才會全部換掉,如果不治療,屆時孩子的牙齒可能就所剩無幾,如同垂暮老人的牙。
因此,及時治療乳牙蛀牙是十分必要的,牙齒的健康並不只影響到自身,而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乳牙蛀牙長期不處理很可能會發展到牙齦長胞、流膿,形成局部病灶。
研究證實,牙齒部位的病灶可能引起一些較為嚴重的全身疾病,如腎炎、風溼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等。如果不想孩子小小年紀就受疾病困擾,乳牙的護理就顯得十分重要。
想要孩子有一口好牙,家長們必須要避免孩子養成下面這4個傷害牙齒的壞習慣。
4個壞習慣嚴重影響孩子牙齒
1、睡前喝完牛奶不刷牙
相信很多家長為了能給孩子補鈣長高,讓他們能有一個好睡眠,都會讓孩子睡前喝杯牛奶,畢竟牛奶裡面確實富含大量營養元素。
然而睡前喝牛奶也有一個弊端,最主要是因為牛奶裡面含有大量乳糖,當牛奶殘留在口腔中,大量的糖分長時間聚集很容易滋生細菌,進而引發齲齒。
如果睡前有喝牛奶的習慣,卻沒有刷牙的習慣時,齲齒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升。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監督孩子養成睡前刷牙的習慣,避免齲齒。
2、冷熱食物交替吃
牙齒對溫度十分敏感,尤其是小孩子的牙齒,因此如果短時間內冷熱食物交替進食,溫差變化過大,牙齒很容易受到刺激,進而出現牙齒過敏和酸痛現象,如若不及時採取應對措施還可能會發展成牙髓炎,冷的酸的食物都不能碰。
帶孩子吃飯時,大人喜歡邊吃飯邊喝酒,甚至給孩子也準備冰飲料,其實也是一種坑娃行為,熱的飯食和冰飲料很容易給他們的牙齒帶來強大的刺激,引發牙齒疼痛和敏感,繼而影響到日常進食。
3、拿牙齒開瓶蓋
很多爸爸吃飯時開啤酒如果沒有開瓶器在手邊,為圖方便就直接用牙齒咬開,但這給孩子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認為任何東西都可以用牙齒打開,於是什麼都喜歡用牙齒咬。尤其是低齡寶寶,他們沒有分辨能力,只會有樣學樣。
如果孩子長期用牙齒去咬開硬的東西,牙齒會慢慢鬆動和脆弱,吃東西時會感到強烈不適,這都是牙齒出現問題、受到傷害的表現。
4、只吃軟質食物
一些家長因為過度愛護寶寶,擔心硬的食物傷害到牙齒,在餵養寶寶的時候吃給他們吃質地柔軟、容易消化的食物,以為這樣不會給牙齒和腸胃帶來負擔。
實際上,嬰幼兒的牙齒咀嚼能力,正是在吃硬質食物時慢慢被開發和鍛鍊出來的,如果在該鍛鍊咀嚼能力的時間段裡只給他們吃軟質食物,他們牙齒的咀嚼功能將得不到良好發展。
當孩子滿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就應該逐漸將餵養他們的軟質食物慢慢向固體食物轉變,以鍛鍊牙齒。家長千萬要注意,不要讓自以為是的愛傷害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