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2020-12-24 彤彤媽媽育兒經

講到吃飯,大家就會聯想到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但通過吃飯,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吃飯不光是填肚子,還得講究禮儀

一般在餐桌上講究文明用餐的人,都是自身素養比較高,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可以慢條斯理,但跟一群人吃飯的時候,就更注意用餐方式了。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三種情況是不能出現的,如果不及時糾正,那孩子以後將會沒出息!」

我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其中有一段說的是女主人公的婆婆從鄉下出來她家住,通過幾天的相處,她婆婆就不斷指責自己不會教育孩子,原因在於孩子每天放學回來,洗完手就直奔飯桌上自己吃飯。

不管奶奶有沒有起筷或者坐在飯桌上,孩子都無動於衷,她只能跟婆婆說:「孩子上了一天課也累了,自家人,沒關係的,餓了就讓他先吃」,就因為她的不懂反省,讓婆婆一氣之下回了老家……

的確,孩子再餓也不差等齊人才吃飯的那幾分鐘,再餓也不能忘記尊重長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不會做人長大後只會沒出息,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如果爸爸媽媽沒有進行教導,孩子是很難得到糾正的,旁人說的話,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出現以下三種情況,要及時糾正:

1、用餐行為不雅

當你去親戚家做客時,如果看到他家的孩子在餐桌上表現得不文明,這頓飯你還吃得下嗎?有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夾菜,就讓人感到很難受.

因為平時的不注意,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在菜盤裡翻來翻去,用餐時大聲說話、吃飯吃到一半,就開始搗亂,完全不顧及眾人感受……

如果孩子在家的用餐行為形成習慣,那麼即使他換個場合,也很難糾正。我們一定要教導他們,食不言、寢不語的道理,文明用餐,也是體現一個人的素養。

2、動不動就發脾氣

小孩子都有挑食的行為,當飯桌上沒有他們喜歡的菜式時,他們就會發脾氣。有的孩子還會一邊攪亂菜盤,一邊埋怨家長,甚至用絕食來威脅家長,使得家長左右為難……

頑皮的孩子,口味都很容易發生變化,明明和他商量好今天的菜式,結果就因為放的調味料不合,就開始吵起來,如此捉摸不定的情緒,說爆發就爆發,就很難有良好的性格。如果家長不採取行動進行幹預,長大後他們也很難在社會立足。

3、目無尊長

孩子沒禮貌的行為,還會表現在他們不懂得尊重家長,孩子自小需要養成尊重長輩,敬愛長輩的思想,用一頓飯就能看出他們是否有孝心。

如果孩子在吃飯時懂得等齊人才入桌,等長輩說吃飯才開始動筷子,是不是顯得他人品很優秀呢?

懂得尊重長輩說明他有一定的素養,我們需要從小灌輸他們尊敬長輩的思想,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如果父母平時有教導,孩子也能懂得自己的不是而進行糾正,要看孩子以後能否有出息,還需讓孩子懂得調節自我的情緒管理,這本《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就很合適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高情商可以成為孩子未來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想要塑造孩子獨立的意識,良好的品格,從小就要開始培養,尤其抓住5歲之前的時光。點擊下方,讓我們一同養育出情商高的孩子。

當一群人吃飯時,他們不光要填飽肚子,還會增加親人之間的友誼,如果一個人的表現行為有缺陷,那他註定是被排斥的那位。

孩子需要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行為得體、言語優雅、對人有禮貌、敬重長輩等,是他們的行為規範。

而父母就是他們的指向針,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為能為孩子們指引正確的成長方向,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習慣,是家長的必修之課。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老話說:想要看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在飯桌上就有體現,這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吃飯,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情商未來高不高。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李玫瑾教授,她對於育兒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並且在《圓桌派》這檔節目中說出了家庭教育的不足。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小時候所有不恰當的行為,多半都是父母引起的。
  • 李玫瑾坦言: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別大意!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教授,她近幾年開展了很多教育講堂,得到了廣大父母的認可,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表示: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第一種就惹人討厭
  • 李玫瑾: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
    :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們要及時糾正!所以老人們經常說:「一歲看小,三歲看老」,意思就是一個人在小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到老了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句話雖然是民間流傳的諺語,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證明,但也是不是沒道理的。在我國,餐桌禮儀十分重要,用餐時的行為舉止最能表現出孩子的教養品質,就像小時候父母教育我們到人家做客千萬不能拿起筷子在菜裡攪拌。
  • 孩子在餐桌上吃飯有這3種表現,往往自私沒出息,父母要多多注意
    媽媽覺得是在針對自己,和孩子叫什麼勁呢,一個孩子想吃什麼就吃唄,你個大人還不如個孩子呢。這個無理的媽媽頓時惹的一桌子人無法安心吃飯,可是桌子上還有兩個小孩子,一直沒有動筷子,這可是人家父母教育的好,飯桌上的禮貌禮儀還是需要有的,先動筷子這樣的行為本來就是不可取的,有這樣的家長護著孩子,孩子當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多麼糟糕。
  • 李玫瑾:娃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吃飯時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教授也曾對兒童幼兒時期的一些表現做過調查,結果發現:長大後沒有出息的孩子,通過吃飯時的表現就能看出來,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大意,遇到這些問題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整改。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會有這3種表現一、吃飯時亂攪合和孩子們在一起吃飯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沒有禮貌、沒有規矩的孩子在餐桌上亂攪合,一會在這個菜裡找找肉,一會在那個菜裡找自己喜歡吃的,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別人還怎麼吃。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成為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了教育,國民素質和個人素質都無法保證,各個領域和經濟也無法發展。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向家長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在家長十分關心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的問題上,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 醫生提醒:尿酸高的人,身體或有這3個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導語:一旦尿酸升高,需要通過體檢才能知道要讓自己去判斷,除非體重超過標準10斤以上才會有高尿酸的問題,那麼尿酸升高有哪些特殊的表現症狀,事實上很多人並不注意尿酸升高的這三個信號對照一下看看有沒有。醫生提醒:尿酸高的人,身體或有這3個表現,不妨自查一下1、關節易痛風若血液當中的尿酸長期處於高水平,那麼尿酸鹽會沉澱在關節以及周圍的組織上面,導致關節出現急性劇痛,弱關節炎反覆發作,很有可能會導致痛風,甚至影響走路。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反感
    長大後沒出息的人,吃飯時會有這三種表現1、把自己喜歡吃的菜端到面前張女士和朋友一家人外出吃飯時,還沒等菜全上桌,朋友6歲大的孩子就迫不及待的把裡脊肉搬到了自己的面前。可是沒想到的是在整個吃飯過程中,孩子絲毫沒有要把這兩碟菜放到中間和大家分享的意思,只是一個勁的埋頭苦吃。眼看著兩碟菜很快就要見底,孩子的媽媽只有一邊訓斥孩子,一邊不好意思的說孩子太不聽話。
  • 想養肝的女性,面部可能有這3種表現,不妨了解一下
    導語: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現在的女性越來越看重自身的外貌,就怕自己有一天會衰老,但其實生活當中不難發現有這樣的現象,很多女性看起來顯老,但其實年齡才僅僅30歲左右,其實這也說明了女人的肝臟非常重要,若肝不好,就很容易看起來顯老。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公安大學著名的育兒專家青少年兒童心理研究者李玫瑾教授,更是對此表示過:「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會有這3個表現,家長如果發現要及時糾正。低情商的孩子從小就會有的3種表現美國的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曾表示:情商主要包括五大方面:認識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處理人際關係、認識他人情緒。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三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將來會有所作為的孩子一般從小表現就很明顯,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就曾坦言: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將來多半都有出息,建議家長好好培養。特徵一:有責任感一個人有責任感是這個人值得信任最基本的條件,仔細想一下,若是一個人連承擔事情的能力都沒有,有怎麼讓別人放心呢?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都會有的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討厭
    帶孩子出去吃飯真是一場惡戰啊!現在的孩子都不像以前那麼拘束,也都比較放得開,更沒有那麼多規矩了。孩子吃飯挑食、吧嗒嘴、護食等等有失餐桌禮儀的行為見怪不怪,大人們也好似對過於限制的事不那麼敏感了,孩子嘛,就由他們去吧!
  •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
    然而在絕大多數父母的眼裡,成績就是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但實際上"智商"並不能體現孩子的全部,"情商"才是決定孩子的高度。很多時候,優異的學習成績可以通過不斷努力來獲得,而高情商卻是先天決定的,有些孩子從小開始就表現出了超乎同齡人的情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老話常說:「三歲看老」,孩子的情商高低從小就有所徵兆。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會有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情商低」:1、 說話負能量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沒有一點波折的,我們的人生發展完全取決於我們面對挫折的態度!
  • 雙腳有這3個表現,說明你的身體還很健康,自查一下你有沒有!
    我們雙腳的腳底有著很多的穴位,它們和身體內的五臟六腑都有著極大的關聯;如果你想要知道自己身體是否健康,也不願意花錢去醫院檢查,那麼平時不妨觀察一下自己的雙腳。身體好不好,看雙腳就知道,這3個表現都擁有,你就偷著樂吧!■雙腳有這3個表現,說明你的身體還很健康,自查一下你有沒有!
  • 沒有談過戀愛的男生,多半有這3種表現,很容易看出來的
    一般,沒有談過戀愛的男生,多半有這3種表現,很容易看出來的。01 在相處的過程中不太會聊天實際生活中,一個沒有談過戀愛的男生,在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多半是不太會聊天的。比如你們兩個人在獨處的時候,他會有一句沒一句地跟你聊天,或者他不會主動創造話題,總是會讓你們的聊天陷入尷尬冷場的狀態。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雙商」會比平常人高!
    急忙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自然是沒有問題,孩子的一切指標都是正常的。  其實孩子在睡眠中的反應與智商的確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王女士及時發現孩子在睡眠中的異常現象,這份細心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她卻並不了解,孩子的這種表現其實意味著他的智商會比較高,並不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提到:當孩子睡覺時有這三種反應的時候,雙商都會比較高,家長應該放心。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直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家長偷著笑吧
    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應該都知道,她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與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的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據說,只要她上課,沒有逃課的,甚至會有別的系、別的年級的同學溜來聽課,座無虛席。她經歷的案例令人心驚膽戰,她講述的隱情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