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別大意!

2020-12-23 騰訊網

「學霸札記」一個分享學習資料的平臺

中午12:00與你相約~

有的人說,從簡單的一頓飯上,你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有教養。

飯桌上的禮儀習慣,需要家長們從小就開始培養。

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決定孩子的教養,而教養能決定孩子未來是否能有本本事。

中國自古以來就注重「飯桌文化」,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在過去的飯桌上,最忌諱的就是吃飯的時候亂講話了,不過,現在卻改變了很多,雖然飯桌成為了交流感情的地方,但基本的禮貌還是要遵守的。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教授,她近幾年開展了很多教育講堂,得到了廣大父母的認可,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表示: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第一種就惹人討厭!

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

1、吃飯時大喊大叫製造噪音

孩子天生就活潑好動,每天都是亂蹦亂跳的沒有老實的時候,尤其是在吃飯時,看到人多比較熱鬧,孩子就更開心的,每次都在飯桌上大吵大鬧,影響別人吃飯的心情。

雖然飯桌上的親戚朋友都不好意思去說孩子,但是在心中,孩子這種無理的吵鬧是很招人煩的,自然而然會覺得孩子沒有禮貌和教養。所以,家長最好嚴肅去批評孩子吵鬧的行為,讓孩子知道吃飯時製造噪音是不對的。

2、敲碗敲盆當遊戲

當家長人準備用餐的時候,有的孩子總喜歡拿著筷子去敲擊碗和盆製造聲音,並將其當作是一種樂趣,每次吃飯都習慣性地去製作聲音。

但這種敲擊碗盆同樣是很沒有禮貌的行為,這不僅僅是噪音惹人反感,還有就是在老一輩人說,吃飯時敲擊是一種「不吉利」的行為,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時,家長要及時糾正,以免孩子長大之後還保持這種壞習慣,很容易影響社交。

3、不懂得尊老人

尊老愛幼是我國傳統的文化教養,即使在飯桌上,這種禮貌行為是不能少的,通常情況下,桌子上的主位都是專門為老人和長輩坐的。

但在生活中,很多孩子並沒有這個概念,在吃飯的時候早早的就坐了上去,讓長輩們都不知道坐在哪了,這種情況尷尬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畢竟,當孩子出現了問題的時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教育好,或者過於溺愛,導致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

如何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父母經常的抱怨孩子身上有很多毛病:不懂得尊重別人、說謊、沒禮貌、愛哭愛鬧、自私自利等等,可是多少家長卻忽略了重要一點,孩子身上99%的問題,都是父母沒有教育好,孩子日常所表現出現的教養都來自於父母的教養。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當你看到了孩子,也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

所以,當你去責備孩子 的時候,不妨先檢查自身的問題,你是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教育和陪伴?是否鼓勵或尊重孩子?

親愛的家長朋友,今天的內容就先分享到這裡,完整的學習資料會陸續更新在本公眾號,記得關注轉發本文喲~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玫瑾: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
    :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們要及時糾正!孩子是父母眼中的心頭肉,我們都知道生育一個孩子其實是特別的不容易,孕期前要準備很多東西,而產後還有很多煩心事困擾著寶爸寶媽們。正因為孩子生育不易,所以每個家長都會各位重視,都希望孩子長大後有本事,而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父母這個老師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會從接融中學到,容易耳濡目染。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智商高的孩子也許不會成功,但是情商高的孩子註定未來表現非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情商的發展了,每位家長都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不僅生活中招人喜歡,就算步入社會也對發展有很大好處。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 李玫瑾:娃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吃飯時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出息、有作為,但那畢竟是十幾二十幾年之後的事情,現在家長也很難知道,但是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表現就能夠看出來。
  •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三種情況是不能出現的,如果不及時糾正,那孩子以後將會沒出息!」不會做人長大後只會沒出息,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如果爸爸媽媽沒有進行教導,孩子是很難得到糾正的,旁人說的話,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 喜歡「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後難逃這3種結局,家長別大意了
    文|好孕姐3歲的丫丫非常喜歡挖鼻孔,一閒下來,就把手指伸進鼻孔裡,來回地折騰一番。偶爾丫丫挖到比較大的鼻屎,她還會跟家長炫耀一下。對於丫丫的這種行為,丫丫的媽媽嚴厲禁止,覺得很不衛生,還顯得很沒素質。但是丫丫的爸爸卻認為,這是孩子天真可愛的地方,不必過於較真,可以由著孩子,再說有幾個人不挖鼻孔?為此,丫丫媽媽和爸爸沒少吵架...... 確實,人在鼻子癢了的時候,會下意識伸出一根手指掏一下鼻孔,這很正常,雖然這個動作看起來不雅,但是大家也不是公眾人物,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老話常說:「三歲看老」,孩子的情商高低從小就有所徵兆。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會有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情商低」:1、 說話負能量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沒有一點波折的,我們的人生發展完全取決於我們面對挫折的態度!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通常會有這3個「臭毛病」,家長別縱容
    等他長大了,犯下了更大的錯,家長想要去阻止他,那麼他翅膀硬了,自然也敢和父母作對!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平時已經養成了這三個臭毛病,別縱容,一定要讓孩子改正!1、犯錯了就推卸責任一件事沒做好,是媽媽的問題,是衣服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孩子總是在責怪別人,總是在狡辯。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已經有這樣的表現了,家長就一定要及時進行管教,幫助孩子改掉這個惡習。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雙商」會比平常人高!
    急忙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自然是沒有問題,孩子的一切指標都是正常的。  其實孩子在睡眠中的反應與智商的確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王女士及時發現孩子在睡眠中的異常現象,這份細心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她卻並不了解,孩子的這種表現其實意味著他的智商會比較高,並不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提到:當孩子睡覺時有這三種反應的時候,雙商都會比較高,家長應該放心。
  •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有關孩子的教育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關注的地方,因為,大家都希望小孩將來可以有出息,懂事孝敬,以便讓小孩健康成長,家長願意傾盡所有,給孩子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
  • 孩子有3個表現,多半是脾虛,家長別大意
    許多孩子平常健健康康,臉色紅潤的,可是一到了換季時候,就會上吐下瀉,胃口不好,啥都不想吃。其實這主要由於孩子的身體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加上孩子正在長身體,家長很容易對孩子進行各種鈣鐵鋅的補充,造成孩子營養過剩,便出現了挑食,厭食的情況。 但是由於孩子經常哭鬧,挑食,家長覺得這是小孩子的天性使然,便會不以為意。
  • 李玫瑾:孩子有這些表現別放任,父母使勁管,長大後可能更優秀
    但事實上,這些小毛病很可能會影響小孩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家長們要引起重視。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相信家長們都不陌生吧,她的育兒觀念得到很多父母的認同,我平時也經常看她的講座,而且也會借鑑她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李玫瑾曾經說過,如果孩子有下面這些表現,父母別放任,而是要使勁管,將來想不優秀都難呢。
  •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浪費錢不說還沒啥作用
    李玫瑾: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陳女士家中的兒子今年上小學2年級,眼看跟孩子同個年紀的小朋友都報名了一些興趣班,這下陳女士便有些"坐不住"了,在和丈夫一陣商談之後,她便為孩子報名了兩個興趣班,分別是鋼琴和聲樂,打算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
  • 李玫瑾坦言:再愛孩子,也別讓他上這3種興趣班,費錢不說還沒用
    由於聽說鋼琴能夠提升女孩的氣質,因此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就為孩子準備了一架鋼琴,3歲時給孩子報名的興趣班,比我家孩子現在上的興趣班還要多很多,不僅要學習鋼琴,還要學習口才、演講、舞蹈、畫畫、英語等等,幾乎除了上學、睡覺其他時間都是在興趣班度過的。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也有後天營養和成長階段,是否經歷過智力開發;但情商卻完全不同,情商是後天教育的結果,完全取決於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一個孩子在3~6歲時所接受到的教育,所培養出的世界觀,基本上就可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情商大致範圍,因此,中國古話中所說的「3歲看大,7歲看老」,從這個角度來講,可以說相當準確。
  • 李玫瑾:「總挨打」和「沒被挨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從小挨打長大的孩子心理發展是扭曲的,因為他們在童年時並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未來的生活中常常懷疑自己,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家長說笑:誰小時候不挨打,這有這樣孩子變得更堅強。
  • 「白血病」多是拖出來的,不論男女,孩子有這「3表現」時,別大意了!
    得了白血病要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這樣會對治療有很大的幫助。今天小編要說的是,「白血病」多是拖出來的,不論男女,孩子有這「3表現」時,別大意了! 這是因為異常細胞正在取代健康的白細胞。白血細胞有助於保護身體,抵禦感染。反覆發作和持續感染可能表明兒童沒有足夠健康的白細胞,家長朋友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跡象,儘早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看看。
  • 李玫瑾:家長注意!幼兒園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大多是學習的料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對於研究兒童心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次開講座,裡面都擠滿了很多的家長過來聽講,甚至直接諮詢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考試跟學習的,將學習的心態放到其他的學科上面難道就沒有出息了嗎?李玫瑾如是說!經常看到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時候,首先他們會皺起眉頭看著試卷或者是成績條,接著就是對孩子的一頓訓斥。
  • 李玫瑾:孩子長大後不孝順,大多因為有這4種媽媽,要注意改正
    媽媽,我生命火花的閃耀永遠因為有一個這樣的您!李玫瑾教授在心理講座中提到,其實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父母這個成年人引起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舉動和內心的心理想法,這一切,都和家庭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 若發現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李玫瑾:要提高警惕!長大了很難改正
    最重要的是看事件本身,讓他們給孩子對症下藥,根據日常表現區別對待。孩子小的時候,受的苦越多,承受能力就會越強.尤其是有男孩的家庭,一定不要事事依賴孩子。現在生活中有很多不聽話不孝的人,都是被大人寵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