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娃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吃飯時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2020-11-29 小青育兒世界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出息、有作為,但那畢竟是十幾二十幾年之後的事情,現在家長也很難知道,但是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表現就能夠看出來。

李玫瑾教授也曾對兒童幼兒時期的一些表現做過調查,結果發現:長大後沒有出息的孩子,通過吃飯時的表現就能看出來,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大意,遇到這些問題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整改。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會有這3種表現

一、吃飯時亂攪合

和孩子們在一起吃飯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沒有禮貌、沒有規矩的孩子在餐桌上亂攪合,一會在這個菜裡找找肉,一會在那個菜裡找自己喜歡吃的,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別人還怎麼吃。

這種孩子可以說是典型的情商低、沒教養,在吃飯的時候只顧著自己,從而忽略別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將來走向社會一定會因為這個習慣而導致處處碰壁,並且這樣的孩子也會在家庭聚會的時候被拉上黑名單,畢竟沒有誰願意和這樣沒有教養的人一起吃飯。

二、餐桌上吃獨食

在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有一些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喜歡吃「獨食」,不管別人喜不喜歡吃,遇到自己喜歡吃的,就會將其霸佔,別人碰一下都不行,甚至還有些孩子會直接將喜歡的飯菜全都倒進自己的碗中,讓別人吃不到。

而最關鍵的是還有很多長輩認為這是孩子護食的表現,不僅不在意反而還特別支持,殊不知正在培養一個沒出息的孩子,越是這樣自私自利的孩子情商越低,不僅在生活上很難交到朋友,在職場上也很難與人相處,所以家長別再沾沾自喜了,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問題一定要及時管教。

三、吃飯時說討人厭的話

在吃飯的過程中,可以說絕大多數孩子都是心直口快的人,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或者難吃的,都會立馬大聲表達出來,若是父母做飯那還好,畢竟是自己的孩子,若是在別人家吃飯,孩子還這樣說,那麼這家人幾乎不會再邀請你們來家裡做客,畢竟自己辛辛苦苦做的飯菜,卻被扣上了「難吃」的帽子,誰能受得了!

這樣的孩子不僅情商低,連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這樣的孩子將來到了社會上一定會因此而吃大虧的,所以家長發現孩子有以上三種任何一個情況,都要及時幫助孩子改正。

情商低的孩子應該怎樣挽救?

一、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的情商和父母平日裡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其實這句話說得很對,高情商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情商也不會太低,所以想讓孩子也擁有高情商,首先我們就要以身作則。

通過自己的親身示範,讓孩子明白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耳濡目染,孩子的情商都不會太低。

二、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想必家長們都聽過,這句話絕對不是一句虛話,性格和情商本就是一家子,一個積極樂觀、活潑開朗的孩子,長大後往往都更容易成功,因為這樣的人,機會更多、選擇更多。

李玫瑾教授也曾再一次育兒講座上,將孩子的人生分為了幾大階段,而3-6歲也就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期間,孩子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但是一旦過了6歲,孩子的性格將會基本形成,這個時候再想改,那將會非常困難,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性格一定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不過性格本身並不是一個靠講能講明白的事情,更多的是需要讓孩子去看,於是我給孩子準備了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這套繪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了孩子能夠理解的小故事,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性格,再通過繪本中主人公德影響,讓孩子學習,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這種方式要比家長瞎給孩子講有用得多。

三、情商教育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說過:沒有情商的教育,等於白教!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光注重成績,更要注重孩子的情商培養,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情商培養繪本,幫助孩子了解情商,訓練情商。

我給孩子準備的情商啟蒙繪本叫做《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這是一套8冊裝的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每一冊都是一個獨立的主題,除了情商培養還能幫助孩子認識情緒、培養好性格、好習慣。

要知道歪歪兔是國內首家引入勞倫茲關鍵期理論的早教品牌。而這套情商彩圖繪本是融合了兒童心理研究專家、資深早教老師、專業動漫設計師等在內的產品研發團隊,共同編撰的一套書籍。

本書採用色彩明快的插圖、以獨特的方式結合童話故事,幫助小朋友們理解情緒,並從童年時期發展情商,每冊後面都有寫給父母的話,家長可以根據這些進行總結幫助孩子更好地提高情商,最後願我們都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我是小青媽媽母嬰培訓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料,不用等長大,幼兒園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在中國家長眼中,孩子的成績往往就是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的代名詞,若是孩子的成績差,那麼將來就一定沒出息,因此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給孩子施加很大的壓力,但是很多時候就算家長再努力地培養孩子,孩子成績就是上不去,這讓很多家長都非常頭疼。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長大,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
    不過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到底是不是學習的料,只能等孩子長大後才能知道,但其實不然,我國知名犯罪心理專家,可以說是最火的育兒達人,她曾表示:孩子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長大,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具體體現在這2個方面上。一、專注力眾所周知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更是一個孩子能否學好的關鍵,強大的專注力能夠讓孩子更加高效的學習,從而輕鬆的完成學習任務。
  • 李玫瑾: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
    :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們要及時糾正!正因為孩子生育不易,所以每個家長都會各位重視,都希望孩子長大後有本事,而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父母這個老師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會從接融中學到,容易耳濡目染。所以老人們經常說:「一歲看小,三歲看老」,意思就是一個人在小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到老了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句話雖然是民間流傳的諺語,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證明,但也是不是沒道理的。
  •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三種情況是不能出現的,如果不及時糾正,那孩子以後將會沒出息!」我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其中有一段說的是女主人公的婆婆從鄉下出來她家住,通過幾天的相處,她婆婆就不斷指責自己不會教育孩子,原因在於孩子每天放學回來,洗完手就直奔飯桌上自己吃飯。
  • 李玫瑾:孩子7歲前,如果擁有這幾個本事,長大更容易有出息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在孩子7歲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孩子以後是否有出息,工作是否順利,能否在未來的生活中變得很好,7歲這個年紀對孩子來說是特別關鍵的。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說到,如果孩子在7歲之前,家長能夠幫助孩子擁有這4項能力,那麼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家長基本就不用再發愁了。1、擁有探索精神每個孩子都是好奇寶寶,對於很多未知的事物他們是很有欲望去探索的。有的父母不敢讓孩子自己去做,害怕孩子做錯,但其實這是錯誤的。父母應該接受孩子的犯錯,並積極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在這過程中不斷的成長。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這4個地方就能判斷出來,不用等長大!
    但隨著年歲的增長,霍金便有了一些「小舉動」,當他的父母發現後,並沒有選擇無視或者制止,而是開始培養他這些舉動。20多年過去了,那個不起眼的小男孩成了物理界的大師。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這4個小舉動就能看出來,不必等到長大!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 李玫瑾坦言: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別大意!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教授,她近幾年開展了很多教育講堂,得到了廣大父母的認可,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表示: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有以下表現,第一種就惹人討厭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智商高的孩子也許不會成功,但是情商高的孩子註定未來表現非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情商的發展了,每位家長都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不僅生活中招人喜歡,就算步入社會也對發展有很大好處。
  • 李玫瑾直言: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能一目了然,不用等長大
    一個孩子的聰明,具體的表現能在哪裡呢?好多人會說孩子小的時候,就看他們的學習成績,長大了就要看他們的工作有多出色了。但要我說來,孩子的聰明,不光從他們的學習成績,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和手部動手能力,也是不能忽略的。
  • 李玫瑾: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娃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
    對於兒童的教育,每個家長都有其獨特的方式,有些父母認為「窮養子,富養女」的兒童會有出息,另一些則認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兒童從小就要注重培養。李玫瑾: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娃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方法是很有說服力的,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她比較熟悉,我也經常會看她的講座,她在育兒方面是很有造詣的,她認為作為父母的,應該做到以身作則,尤其是父母在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反感
    當然,在飯桌上我們確實能夠看得出一個人的素養,經濟學家蒂姆 哈福德在《教養》中說到,如果一個孩子連吃飯的基本禮儀都做不好,這個孩子長大基本沒多大出息。特別是在我國,飯桌禮儀一直都非常被看重,因為透過一個個小小的細節,人們的優缺點會暴露無遺。
  • 李玫瑾:「總挨打」和「沒被挨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從小挨打長大的孩子心理發展是扭曲的,因為他們在童年時並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未來的生活中常常懷疑自己,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家長說笑:誰小時候不挨打,這有這樣孩子變得更堅強。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向家長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在家長十分關心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的問題上,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 想知道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孩子長大,看他的「手」就能明白
    有句話叫做「三歲看大」,意思就是孩子三歲時,就已經能看出他長大後是不是聰明了。雖然看上去像是「玄學」,但實際上,這種判斷的準確性卻非常高。只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能看得準,除非你掌握了一些玄機,而這些玄機,就隱藏在孩子的手上。
  • 哈佛大學研究: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就能看出來,3個特點很明顯
    導語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但有出息的標準是什麼呢?是從小就懂事聽話,該幹什麼幹什麼一點都不用別人操心?是能夠堅持學習一些課外興趣班,並且能夠當做樂趣堅持下去?是學習成績不錯,自己也能努力學習,不用爸爸媽媽太費心?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三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將來會有所作為的孩子一般從小表現就很明顯,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就曾坦言: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將來多半都有出息,建議家長好好培養。特徵一:有責任感一個人有責任感是這個人值得信任最基本的條件,仔細想一下,若是一個人連承擔事情的能力都沒有,有怎麼讓別人放心呢?
  • 李玫瑾:孩子有這些表現別放任,父母使勁管,長大後可能更優秀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相信家長們都不陌生吧,她的育兒觀念得到很多父母的認同,我平時也經常看她的講座,而且也會借鑑她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李玫瑾曾經說過,如果孩子有下面這些表現,父母別放任,而是要使勁管,將來想不優秀都難呢。
  •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高不高,飯桌上就能看出來,不用等他長大
    所以說,孩子的情商高低,不必等到孩子長大之後才知道,從在小時候,吃飯這件小事當中就可以看出來。如果孩子在吃飯時,有這幾個行為,那麼說明孩子情商不高。但是孩子在長輩做的幾道餐中有自己反感的菜,就生氣,甚至質問長輩,「這個菜又不好吃,為什麼非要做?」然後在就餐時,特別嫌棄的要離那道菜遠一點,語言上還會貶低這道菜。3、吃獨食特別的護食,自己喜歡的食物就要自己吃,別人夾一筷子就要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