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家長注意!幼兒園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大多是學習的料

2021-01-09 居家學一學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對於研究兒童心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次開講座,裡面都擠滿了很多的家長過來聽講,甚至直接諮詢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考試跟學習的,將學習的心態放到其他的學科上面難道就沒有出息了嗎?李玫瑾如是說!

經常看到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時候,首先他們會皺起眉頭看著試卷或者是成績條,接著就是對孩子的一頓訓斥。曾經有過一個案例就是:女兒的數學成績不好,但是她的媽媽卻並沒有對孩子進行打罵或者訓斥,而是溫柔說道:「沒關係,我們以後學習沒有數學的專業就可以了。」最後這個女孩成了音樂老師,她就是李玫瑾的女兒!

李玫瑾教授一直強調,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在幼兒園就能看出,家長多留心孩子就會知道,只要表現在這三個方面。

李玫瑾:家長注意!幼兒園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大多是學習的料

眼睛喜歡看黑板而不是老師

在課堂上,孩子分為兩種,一種喜歡看著老師的孩子,還有一種就是喜歡看黑板的孩子,前者很多時候注意力都放在的情緒或者是穿著打扮上面,這種情況之下孩子一般都沒有什麼心思學習,往往這時候的小孩比較容易分心,無法集中注意力,而後者將朱助理都放在了黑板上面,自然對知識的吸收是最快的,這時候的孩子的專注力很集中,記憶力也是最好的時候!

能自個兒玩上一段時間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有的小孩能自己玩上一段時間,並且沒有任何的吵鬧,一個人安靜地玩自己的東西,研究表明,能自己玩一段時間的孩子的專注力更強,獨立思考能力也很強,這時候他們的大腦處於一種安靜有活躍的狀態,給孩子的大腦提供一個安靜的思考環境!每天能堅持自己玩上一段時間,更能鍛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專注力,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不喜歡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的危害很多家長都已經非常了解了,若是給小孩子長時間玩電子產品,不僅會影響小朋友的視力,還會分散孩子的專注力,調查發現,有75%的孩子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荒廢了學習,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李玫瑾教授也多次提到,孩子學習好不好,並不是智力的原因,而是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以此可以推斷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專注力是考核的關鍵因素!

那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不打擾、不打斷

比如孩子在專心做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家長最喜歡的就是覺得孩子這時候應該多喝點水或者吃點什麼東西了,但恰恰是家長的這種間斷性的打斷,會影響孩子在自己時間裡面的專注力,因此這時候的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不打擾孩子,讓孩子沉浸在與自己的時間裡面,這樣才能更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提供安靜的環境

成員很多的家庭經常會一群人圍著孩子轉來轉去,這樣的環境是比較喧鬧的,陪伴固然是好的,但是家長要注意陪伴的時間,適時給孩子一個自己的相處時間,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對孩子的專注力的培養也是非常有效的!

通過遊戲鍛鍊

鍛鍊孩子專注力的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好孩子對遊戲的專注度來讓孩子提高專注力,比如讓孩子自己扮演一個角色,例如太空人、飛行員,或者是根據一些做題方法的一些遊戲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從而全面鍛鍊到大腦!

這裡給各位家長安利一本讓孩子主動參與學習的遊戲書本——《瘋狂大腦》,這本書裡面一共包括400多道題目,包含多種題型,全方面利用一些需要思考的遊戲讓孩子沉浸在其中,從而鍛鍊到孩子的專注力,以及培養孩子的大腦!

為了增強《瘋狂大腦》這本書的權威性和信賴度,專門請了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過來審核書本的鍛鍊性,讓家長避免盲目鍛鍊孩子的大腦和專注力,幫助孩子更好開發大腦,提高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增強孩子的自省意識,讓孩子全面挖掘大腦的新潛能!

《瘋狂大腦》利用孩子對繪本的熱愛和對遊戲的熱愛程度,專門在書本裡面設置了一些遊戲的關卡題目,讓孩子對書本的印象耳目一新,從而吸引孩子弧自動探索書本裡面的知識,達到鍛鍊孩子專注力和鍛鍊大腦的作用!

書中還針對孩子的好奇心,增加了一些讓孩子願意主動思考的題目,例如讓孩子判斷哪一隻螞蟻最終能夠成為吃到食物的勝利者,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培養孩子的好勝心,鍛鍊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孩子的數學邏輯能力、空間想像能力等等多種潛在的能力!

除了常規的題目之外,還會專門利用孩子未知的知識面進行一個拓展,全面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還沒有接觸過的物品,例如國外的一些標誌,由於孩子的好奇心,一定會在因為自己沒有見過這個東西而對其產生興趣,進而讓自己沉浸在這些額外的知識裡面,在這些題目的鍛鍊過程當中,不僅幫助孩子拓寬了知識網面,國外的建築還讓孩子提高了外界世界的認知,幫助孩子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僅能夠從單方向思考問題,而是從多角度去思考一個問題的多種起因和多種解決方案,全面刺激孩子的大腦神經,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全面的開發作用!

在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孩子的大腦發育的時候,最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要鍛鍊孩子左右腦的切換能力,這種能力的鍛鍊能幫助孩子的大腦進行全面的開發作用。通過書本裡面刺蝟經過多層次的左右傳送帶,讓孩子判斷最終刺蝟掉進哪一個桶裡面,在這個過程當中就鍛鍊了孩子左右腦的切換能力和問題的分析能力!

很多研究專家都表明,邏輯思維能力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大腦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有一個明智的家長站在孩子的身後,幫助孩子一起開發孩子大腦裡面未知的新潛能!

400多道題目,每天只需要10分鐘的之間,便能幫助孩子輕鬆鍛鍊專注力和大腦的邏輯思維能力,只需10分鐘,你的孩子也能成為他人口中的優秀孩子!

每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明智且有遠見的父母,別讓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學前大腦鍛鍊,就從現在開始吧!點擊下面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平時機靈的孩子可能是「假聰明」,大多不是「學習的料」
    李玫瑾:平時機靈的孩子可能是「假聰明」,大多不是學習的料對於這個問題,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談了自己的想法,上學之後,平時那些性格活潑開朗、很機靈的孩子,大多學習一般。相反,平時話比較少,喜歡做自己事情的孩子,學習往往比較好。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長大,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
    對於家長來說,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學霸,因此在聽到別人說孩子是「學習的料」,都會十分開心。不過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到底是不是學習的料,只能等孩子長大後才能知道,但其實不然,我國知名犯罪心理專家,可以說是最火的育兒達人,她曾表示:孩子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長大,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具體體現在這2個方面上。
  • 李玫瑾:這類孩子令人頭疼,未來卻是當領導的料,家長好好栽培
    這句話相當有道理,出自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之口。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分析過有一類孩子,令家長頭疼,未來是當領導的料。這類孩子學習成績一般、但是小嘴很會說,讓家長困惑的地方就是,這孩子看起來聰明伶俐,怎麼就學習不好!
  • 孩子表現出三種行為,代表孩子被欺負了,家長務必重視起來
    對於暴力一詞,家長們都會想到校園暴力,也就是孩子受到他人的欺負,身體受到傷害。但是有這樣一種暴力,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它就是軟暴力。它傷害的是孩子的心理,這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傷害,一點也不低於物理暴力所帶來的傷害。
  • 李玫瑾提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不用等他長大
    我在寶媽群中,會發現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問題,自己家的孩子平時看機靈的,但是好像學習方面並沒有什麼突出表現。 難道自己家的孩子真的不是學習的料嗎?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三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將來會有所作為的孩子一般從小表現就很明顯,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就曾坦言: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將來多半都有出息,建議家長好好培養。特徵二:自我管理能力強這裡所說的自我管理能力其實就是自制力,自制力強的孩子一般從小就表現優異,他們做事情比較專注,不會三心二意,因此學習成績都不會太差,他們會有自己的學習和做事規劃,這種自制力強的孩子長大後工作也不會太差,因為他們做事不拖拉,會按時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務
  • 李玫瑾:老實安靜的孩子大多學習好,小嘴伶俐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料
    文|凝媽孩子的聰明程度其實都差不多,為什麼有的孩子學習好,有的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呢?記得看過李玫瑾教授的視頻,她說過,孩子的學習不在智力而是專注力。專注力好,他們接受信息的速度、廣度、持久性、穩定性都遠超其他孩子。賈伯斯的極致就表現在他的專注力上,他會把雷射般的專注力對準目標,把分散精力的事情都過濾掉。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和智商無關
    關於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的問題,著名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指出:太活躍的孩子,一般學習都不會太好。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判斷孩子的精力,到底有沒有放在學習上呢?
  • 李玫瑾:三種興趣班是「碎鈔機」,家長沒必要給孩子報,別被坑了
    很多家長盲目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在小孩子小的時候就安排上了各式各樣的補習班,試問一下很多家長,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這是孩子願意學習的東西嗎?興趣班這個東西是真的越多越好嗎?其實不然!著名兒童專家李玫瑾教授曾多次在她的講座裡面講到:「補習班並不是越多越好,有的興趣班不僅不能幫助到孩子,反而白白給興趣班機構送錢,甚至破壞了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
  • 李玫瑾:孩子長大後不孝順,大多因為有這4種媽媽,要注意改正
    媽媽,我生命火花的閃耀永遠因為有一個這樣的您!李玫瑾教授在心理講座中提到,其實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父母這個成年人引起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舉動和內心的心理想法,這一切,都和家庭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 李玫瑾:小孩有沒有受到虐待?家長如何知道?
    但孩子在幼兒園被虐受傷事件,卻時有發生。近期,網上曝出陝西西安,一家長的兒子在幼兒園玩耍凳子時,被老師拎起摔在地上。孩子也因此被摔得導致下巴受傷,總共縫了8針。這是一家收費並不低的幼兒園,孩子母親稱每月收費要2千多。本想著這種收費高的幼兒園會更加規範些,沒想到出了這種事。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智商高的孩子也許不會成功,但是情商高的孩子註定未來表現非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情商的發展了,每位家長都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不僅生活中招人喜歡,就算步入社會也對發展有很大好處。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料,不用等長大,幼兒園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在中國家長眼中,孩子的成績往往就是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的代名詞,若是孩子的成績差,那麼將來就一定沒出息,因此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給孩子施加很大的壓力,但是很多時候就算家長再努力地培養孩子,孩子成績就是上不去,這讓很多家長都非常頭疼。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了,體現在這3個方面
    到了一定年齡,父母就要考慮把孩子送到學校上學了,孩子上學後,學習成績自然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它反映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當然,學習成績有時只是對孩子學習成績的一種測試,父母也不必過分關注,父母不能以成績來衡量孩子的成敗。李玫瑾教授說,孩子是閱讀材料,其實3歲就可以看出來了,主要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 李玫瑾:孩子愛頂嘴?大多是父母不合格,這3招讓孩子不再頂嘴
    當孩子犯錯遭到家長責罵的時候,有的孩子會悶不作聲,默默聽從父母的教誨;有的孩子則非常不服氣,甚至頂嘴反駁父母。當孩子學會頂嘴反駁父母,家長們想必都非常苦惱,部分脾氣暴躁的家長甚至動手將孩子「揍一頓」。但無論如何,孩子和家長頂嘴這件事,還是值得家長都重視和糾正的,畢竟這關係到孩子的未來發展。
  • 孩子的這三種表現,證明「缺乏安全感」,家長們要給予保護
    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孩子膽小怕生,不愛說話。爸媽們要及時觀察孩子的這幾種表現,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 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說明缺乏安全感 第一種:經常害怕與人接觸、交流,牴觸陌生環境
  •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一般在餐桌上講究文明用餐的人,都是自身素養比較高,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可以慢條斯理,但跟一群人吃飯的時候,就更注意用餐方式了。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三種情況是不能出現的,如果不及時糾正,那孩子以後將會沒出息!」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雙商」會比平常人高!
    因此格外看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盼望孩子的雙商能夠得到提高,超出同齡人,今後走向人生的巔峰。  王女士就是這樣一名寶媽,她因為自身經歷的原因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所以格外佩服那些學歷高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習成績好,考入名牌大學,因此格外重視孩子的智商培育。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成為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了教育,國民素質和個人素質都無法保證,各個領域和經濟也無法發展。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向家長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在家長十分關心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的問題上,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