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了,體現在這3個方面

2021-01-17 BiuBiu育兒

小孩小的時候,每天主要就是吃和睡。到了一定年齡,父母就要考慮把孩子送到學校上學了,孩子上學後,學習成績自然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它反映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

當然,學習成績有時只是對孩子學習成績的一種測試,父母也不必過分關注,父母不能以成績來衡量孩子的成敗。

李玫瑾教授說,孩子是閱讀材料,其實3歲就可以看出來了,主要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1.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3歲的時候,差不多要送去幼兒園上學了,試想一個孩子在學校自己不能穿衣服,提褲子,吃東西,那是很難自理的。有人會說,孩子還小,等著上小學吧。但是實際上,在我們周圍,有些孩子甚至上了小學,解決不了自理問題。

比方說,同學們聽得很認真,這時班上突然有個學生,他控制不住自己,也等不及去廁所,直接在教室裡小便了,那樣會讓孩子被其他同學嘲笑,還都是那麼大的人,想去廁所都不知道打報告,這樣就很丟臉,還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父母應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培養他們的自我照顧能力。

2.孩子怕生

幼兒園是孩子們離開父母懷抱後的第一個去處,有些孩子剛到一個新環境,就能很快結識許多好朋友,幼兒園的生活也變得很輕鬆和有趣。而且有些孩子平時很怕生,在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中,突然間多了那麼多同學,難免會有些不適應。

而且小孩太怕生,會影響到小孩的學習進度,如果家長不及時加以引導,時間一長,小孩的學習成績必然會受到影響。

3.孩子的邏輯思維

孩子們在上幼兒園之前,都是呆在家裡看動畫片或者和家人玩耍的,到了一定的年紀,他就要去學校學習知識了,很多剛接觸學習的孩子,突然面對這麼多要自己學的東西,有些孩子邏輯思維比較薄弱,所以接觸新知識的能力相對來說也比較差,就跟不上學習的速度。而有的孩子邏輯思維比較強,接觸新知識就容易的多。所以建議父母多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讓孩子能更加容易的學習知識。

從以上3點可以看出,孩子上幼兒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父母為了能讓孩子在幼兒園裡儘快的讀書學習,建議父母要做好這3點。

二、父母應該做好這3點

1.跟孩子耐心溝通。其實孩子之所以學習效率不高,跟家長日常對孩子的學習態度有很大的關係,父母應該跟孩子耐心的溝通,平時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好好學習,孩子自然會慢慢的懂得家長的良苦用心。

2.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父母不能把孩子往幼兒園一送就不管孩子了,應該和孩子幼兒園的老師平時保持聯繫,一起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讓孩子更快更有效的學習。

3.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愛上閱讀,即使沒有大人督促,自己也會去找書看。可以先給孩子看一些她感興趣的書籍,逐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其實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除了以上幾個方面父母要留意外,平時在教育孩子時,家長也要積極正確的去引導,培養孩子的學習意識。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只要父母教育孩子用點心,孩子在學習上也多花點心思,相信學習成績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也表示:2-8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大腦發育時期,也是最重要的邏輯訓練期。我們中國古人總結的經驗「3歲看大,7歲看老」,是有科學依據的。李玫瑾教授表示:8歲前應該更注重孩子邏輯思維的培養,幫助腦部發育

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助力腦部發育呢?

關於怎麼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許多家長給我推薦了《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這是一套專為幼小銜接設計,重點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遊戲書,一共10冊。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全套400道題,夠娃們玩很久;題目中還融入很多圖形、運算、比較、統籌等銜接小學的基礎知識;而且在小朋友靜下心來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專注力等也同步提升。

連線-立體圖形和空間想像

齒輪旋轉-觀察力和推理力

不僅豐富好玩,更驚豔的是,它有非常科學的內容編排。

而這套書就很好地將孩子們對方向的認識,融入到了遊戲中。比如判斷小機器人的朝向,用東南西北多種方向的訓練,訓練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還有分左右的,觀察傳送軸運轉方向的左右變化,推理三隻小刺蝟會掉到到哪個桶裡

通過這樣的遊戲,孩子對方向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他們不但可以準確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還掌握了規律,會在不同情況下運用方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皮亞傑還指出,孩子的學習大都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起源於孩子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因此,《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

原價200元,現有暑期優惠活動只需要99元,共10冊,算一下每本書都不到10元,都不到補習班一節課的價格,就能讓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助力腦部發育,變身聰明小孩,家長還猶豫什麼?

相關焦點

  • 李玫瑾直言: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3方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都期望的事情,在我們中國的傳統觀念中也是一直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的,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的,但是導致孩子成績高低的原因是很複雜的。
  •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時就能看出來?你家孩子是這樣嗎?
    可事實上,就如李玫瑾教授曾說的那樣,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讀書,都能取得好成績。而你的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3歲時的行為其實就能看出來。李教授的女兒在學生時代,就向媽媽明確表示自己對數學沒興趣,而且怎麼學都學不好,沒辦法提高成績。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長大,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
    對於家長來說,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學霸,因此在聽到別人說孩子是「學習的料」,都會十分開心。不過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到底是不是學習的料,只能等孩子長大後才能知道,但其實不然,我國知名犯罪心理專家,可以說是最火的育兒達人,她曾表示:孩子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不用等長大,從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具體體現在這2個方面上。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小就能看出來,三個怪癖巨明顯
    教授認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小就能看出來,其中學習力超強的孩子有3個巨明顯的「怪癖」。孩子有這3個「怪癖」,說明學習力強,是讀書的料:1、發呆狂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難以自拔說到這個怪癖,就不得不提起如今數學界的天才許晨陽。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料,不用等長大,幼兒園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上表示,學習並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也並不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但是學期確實是最簡單、最好走的一條道路,而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其實也不用等長大,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主要體現在這3個特徵上。
  • 孩子適不適合讀書,從小就能看出來,主要體現在這3方面
    在他3歲的時候,無人指導的情況下,他就能自己彈出悠揚的旋律。這就是天分。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無論從事哪方面的工作,只要有天分,都可以做得很好,學習雖然可以說是最便捷的出路,但絕對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如果孩子的成績差,家長也不要動輒打罵,因為很可能孩子並不是學習的料。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和智商無關
    董麗是一位小學語文班主任,因為專業的原因,她很容易就能發現講臺下的學生,是不是在認真聽課,甚至能判斷出,這個孩子到底是不是學習的料。 關於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的問題,著名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指出:太活躍的孩子,一般學習都不會太好。
  • 李玫瑾提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不用等他長大
    我在寶媽群中,會發現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問題,自己家的孩子平時看機靈的,但是好像學習方面並沒有什麼突出表現。 難道自己家的孩子真的不是學習的料嗎?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這4個地方就能判斷出來,不用等長大!
    像科學家霍金一樣,他從小就學習不好,他在很晚才學會讀書,還常常因為作業不整齊而被同學嘲笑,被老師視為「不可救藥」的學生。但隨著年歲的增長,霍金便有了一些「小舉動」,當他的父母發現後,並沒有選擇無視或者制止,而是開始培養他這些舉動。
  • 猶太人: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看他有3個徵兆嗎?有一個就放心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是父母心中所盼,可是有多少孩子上學就認真讀書了?家長別以為孩子去學校就會好好讀書了,也別等到孩子上了初中高中,看到一次次成績不理想時,才認為孩子不是一塊讀書的料,然後對他徹底失望了。家長如何知道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又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猶太人的智慧能給了我們啟發。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由於李玫瑾教授本身從事的就是心理學行業,因此對於育兒,也是主攻心理學方面,因為之前對心理學的研究,讓李玫瑾教授對幼兒心理的研究也非常專業,並且也有著自己的獨特的看法。尤其是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講座,可以說是近兩年最火的育兒講座,其中很多視頻的點讚量都達到了百萬級別,播放量更是高達幾千萬,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提到了孩子智商的問題,並表示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那麼說明大腦發育好,將來智商低不了。
  • 李玫瑾:平時機靈的孩子可能是「假聰明」,大多不是「學習的料」
    李玫瑾:平時機靈的孩子可能是「假聰明」,大多不是學習的料對於這個問題,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談了自己的想法,上學之後,平時那些性格活潑開朗、很機靈的孩子,大多學習一般。相反,平時話比較少,喜歡做自己事情的孩子,學習往往比較好。
  • 李玫瑾:家長注意!幼兒園的孩子,有這三種表現,大多是學習的料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對於研究兒童心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次開講座,裡面都擠滿了很多的家長過來聽講,甚至直接諮詢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考試跟學習的,將學習的心態放到其他的學科上面難道就沒有出息了嗎?李玫瑾如是說!經常看到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的時候,首先他們會皺起眉頭看著試卷或者是成績條,接著就是對孩子的一頓訓斥。
  • 李玫瑾:這類孩子令人頭疼,未來卻是當領導的料,家長好好栽培
    這句話相當有道理,出自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之口。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分析過有一類孩子,令家長頭疼,未來是當領導的料。這類孩子學習成績一般、但是小嘴很會說,讓家長困惑的地方就是,這孩子看起來聰明伶俐,怎麼就學習不好!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老話說:想要看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在飯桌上就有體現,這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吃飯,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情商未來高不高。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李玫瑾教授,她對於育兒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並且在《圓桌派》這檔節目中說出了家庭教育的不足。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小時候所有不恰當的行為,多半都是父母引起的。
  •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
    李玫瑾坦言:「白眼狼」的孩子,從小就有苗頭,這3個特點藏不住有關孩子的教育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關注的地方,因為,大家都希望小孩將來可以有出息,懂事孝敬,以便讓小孩健康成長,家長願意傾盡所有,給孩子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成為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了教育,國民素質和個人素質都無法保證,各個領域和經濟也無法發展。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向家長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在家長十分關心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的問題上,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 李玫瑾:好孩子是管出來的!6歲前管什麼?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現在的家庭大多都一兩個孩子,家長對孩子可以說是百般依賴,吃的穿的都會儘自己最大能力給孩子最好的。可以說很多孩子都是在「蜜罐」裡長大的,不論孩子犯什麼錯誤,家長都捨不得打孩子。有的家長會說以前總說要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下長大難道錯了嗎?其實愛孩子、給孩子自由本沒有錯,不過這不代表「溺愛孩子、放縱孩子」。
  • 李玫瑾:在這四個方面使勁管,孩子未來不僅情商高,做事也利落
    而我認識到這點,也是通過李玫瑾教授的講座。在一次講座中,她說道: 有些人脾氣暴躁,容易激動;有些人平和大度;前一種人早年撫養是虧欠的;後一種人早年撫養一定是非常到位的。——李玫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