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裡夫人
自信對於一個人的一生有很重要的作用,一個充滿自信的人,往往更能獲得別人的認可和青睞。所以,很多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都會採取「誇獎」的方式。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時,為了讓孩子對這件事持之以恆,父母常常會誇讚:「你真的太棒了,你是最棒的孩子!」
聽起來,這似乎沒有任何問題,不是教育學家說的嗎?多誇獎孩子,有利於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5歲寶寶哭訴:媽媽你騙我,我不是最棒的
親戚家的小鳴,今年已經五歲了;小鳴的媽媽是一個崇尚誇獎式育兒的媽媽;每當小鳴完成一件事情時,她總是說:「我們家的小鳴是最棒的。」
可是,事實上,小鳴只是做到了和普通孩子都做到的事情,比如能夠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穿衣服;小鳴在媽媽的教育下,對自己特別自信,但是有一天,小鳴是哭著回來的。
在看到媽媽的一瞬間,他突然號啕大哭:「媽媽,你騙我,我不是最棒的孩子。」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小鳴的班級裡轉來了一個小朋友,而那個小朋友無論是畫畫還是唱歌,都比小鳴強很多。
小鳴倍受打擊,不管媽媽怎麼說,他都不願意面對事實,甚至有了厭學的情緒。
「無腦式」的誇獎,雖然讓孩子樹立了信心,但是同樣給孩子上了一道枷鎖,當他們發現自己不是那麼棒的時候,他們會龜縮起來,畏懼面對這個陌生的環境。
「誇獎」孩子難道不對嗎?
有些人可能會問了,都說批評孩子會打擊孩子,讓孩子缺乏自信心,我誇獎孩子怎麼還出錯了呢?是不是現在的孩子太玻璃心了,所以我們怎麼做都不對?
當然不是,誇獎孩子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錯,但是「無腦式」誇獎就大錯特錯,而且錯得非常離譜。
無腦式誇獎表現為:孩子什麼都是最好的、天下第一好,沒有人能超過他,你這不是誇獎,這是「捧殺」;先把孩子舉到最高,然後讓孩子摔得很慘;從而一舉殲滅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沉浸在痛苦中很久。
誇獎孩子要有分寸,父母要掌握好誇獎規則
很多父母不知道應該要怎麼誇獎孩子,只知道應該表揚孩子,但是這種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的好處;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誇獎孩子才是正確的,你先考慮好這個問題:孩子做了什麼事,值得你誇獎?
如果7歲的孩子答對了1+1=2,然後你誇獎他真聰明,你不覺得你這是在哄孩子,而不是在誇孩子嗎?那麼如果一個7歲的孩子,想出了一個很奇妙的點子解決了你的煩惱,你是不是該誇獎;而這個時候你的誇獎才是出自內心的讚揚。
其次,用什麼樣的語言誇獎孩子比較合適?
誇獎孩子永遠不要使用「最高級」,這等於害孩子;你可以用比較級,「你這件事比昨天做得好,你進步了。」
這樣比較級的語言,儘量不要用到其他的人身上,而是用孩子自己或者父母做比較,比較穩妥。
最後,把誇獎落在具體的事情上,不要脫離實際。
「你很優秀、你很棒」都是誇獎,但是孩子並不知道你具體在誇什麼,他們只會有一個輪廓,這種誇獎不能說毫無作用,只能說效果甚微並有一定的危險性。
舉個例子:你幫助同學撿東西的樣子有點帥,是一個有愛心的寶貝,我以你為榮。
這樣具體的事情,能夠讓孩子清晰的認知到自己的哪個行為獲得了讚揚,他們才會真正地享受被你誇贊的瞬間。
父母要牢記,誇獎孩子本身並沒有問題,真正有問題的是你誇獎的方式;當然了,也不要天天都誇孩子,別自信沒學會,倒是先學會驕傲自滿了。學會正確地誇獎孩子,才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一種方式,不然,你只是在「捧殺」,你學會了嗎?
今日話題:你對於「無腦式」誇獎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