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獎孩子要有分寸,「無腦式」的讚揚不可取,你還不知道嗎?

2021-01-18 嚯媽說育兒

我們應該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裡夫人

自信對於一個人的一生有很重要的作用,一個充滿自信的人,往往更能獲得別人的認可和青睞。所以,很多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信,都會採取「誇獎」的方式。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時,為了讓孩子對這件事持之以恆,父母常常會誇讚:「你真的太棒了,你是最棒的孩子!」

聽起來,這似乎沒有任何問題,不是教育學家說的嗎?多誇獎孩子,有利於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5歲寶寶哭訴:媽媽你騙我,我不是最棒的

親戚家的小鳴,今年已經五歲了;小鳴的媽媽是一個崇尚誇獎式育兒的媽媽;每當小鳴完成一件事情時,她總是說:「我們家的小鳴是最棒的。」

可是,事實上,小鳴只是做到了和普通孩子都做到的事情,比如能夠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穿衣服;小鳴在媽媽的教育下,對自己特別自信,但是有一天,小鳴是哭著回來的。

在看到媽媽的一瞬間,他突然號啕大哭:「媽媽,你騙我,我不是最棒的孩子。」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小鳴的班級裡轉來了一個小朋友,而那個小朋友無論是畫畫還是唱歌,都比小鳴強很多。

小鳴倍受打擊,不管媽媽怎麼說,他都不願意面對事實,甚至有了厭學的情緒。

「無腦式」的誇獎,雖然讓孩子樹立了信心,但是同樣給孩子上了一道枷鎖,當他們發現自己不是那麼棒的時候,他們會龜縮起來,畏懼面對這個陌生的環境。

「誇獎」孩子難道不對嗎?

有些人可能會問了,都說批評孩子會打擊孩子,讓孩子缺乏自信心,我誇獎孩子怎麼還出錯了呢?是不是現在的孩子太玻璃心了,所以我們怎麼做都不對?

當然不是,誇獎孩子這件事本身並沒有錯,但是「無腦式」誇獎就大錯特錯,而且錯得非常離譜。

無腦式誇獎表現為:孩子什麼都是最好的、天下第一好,沒有人能超過他,你這不是誇獎,這是「捧殺」;先把孩子舉到最高,然後讓孩子摔得很慘;從而一舉殲滅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沉浸在痛苦中很久。

誇獎孩子要有分寸,父母要掌握好誇獎規則

很多父母不知道應該要怎麼誇獎孩子,只知道應該表揚孩子,但是這種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的好處;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誇獎孩子才是正確的,你先考慮好這個問題:孩子做了什麼事,值得你誇獎?

如果7歲的孩子答對了1+1=2,然後你誇獎他真聰明,你不覺得你這是在哄孩子,而不是在誇孩子嗎?那麼如果一個7歲的孩子,想出了一個很奇妙的點子解決了你的煩惱,你是不是該誇獎;而這個時候你的誇獎才是出自內心的讚揚。

其次,用什麼樣的語言誇獎孩子比較合適?

誇獎孩子永遠不要使用「最高級」,這等於害孩子;你可以用比較級,「你這件事比昨天做得好,你進步了。」

這樣比較級的語言,儘量不要用到其他的人身上,而是用孩子自己或者父母做比較,比較穩妥。

最後,把誇獎落在具體的事情上,不要脫離實際。

「你很優秀、你很棒」都是誇獎,但是孩子並不知道你具體在誇什麼,他們只會有一個輪廓,這種誇獎不能說毫無作用,只能說效果甚微並有一定的危險性。

舉個例子:你幫助同學撿東西的樣子有點帥,是一個有愛心的寶貝,我以你為榮。

這樣具體的事情,能夠讓孩子清晰的認知到自己的哪個行為獲得了讚揚,他們才會真正地享受被你誇贊的瞬間。

父母要牢記,誇獎孩子本身並沒有問題,真正有問題的是你誇獎的方式;當然了,也不要天天都誇孩子,別自信沒學會,倒是先學會驕傲自滿了。學會正確地誇獎孩子,才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一種方式,不然,你只是在「捧殺」,你學會了嗎?

今日話題:你對於「無腦式」誇獎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王者榮耀:還不明白裝備克制?無腦魔女不可取!如此選擇才得體
    王者榮耀:還不明白裝備克制?無腦魔女不可取!如此選擇才得體
  • 別人誇獎你家孩子,你是怎麼回答的?90%的家長都做錯了
    這種事情太多太多了: 我在跟樓下鄰居小弟弟聊天:「弟弟畫畫很有意思,很有想法呀,將來想做個小畫家,是嗎?」 他媽媽搶答:勉強可以吧!還差得遠呢!上課的時候一點兒也不認真,老是走神!
  • 父母誇獎孩子,並不是對孩子誇獎的越多越好,「適度」才最重要
    有時父母的一個誇獎可能會讓孩子開心一整天,或孩子會因為你的一個誇獎而破涕而笑,最後還有可能你的一個誇獎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積極、樂觀。父母對孩子的誇獎很重要,但是父母誇獎孩子時,要掌握一定的度,不要為了過分滿足孩子的需求,而讓孩子學會了依賴誇獎。
  • 《讚揚與責備》:幸福婚姻的必修課
    疫情結束後,你的婚姻還在嗎?突發的疫情,讓每個人都措手不及。以前的日子,夫妻各自勞碌奔波,平時聚少離多,少有的溝通,能讓大問題被忙碌衝淡小問題被忙碌衝沒。難得有這樣一個機會朝夕相處,可以沉下來用心溝通,卻發現,朝夕相處的日子久了,夫妻之間反而不知道怎麼說話了,這時任何一個小問題都能被放大。家還在愛還在,溝通卻不順暢了。
  • 你都不知道誇對孩子有多重要!傅首爾動感誇人,孩子表情說明一切
    傅首爾沒有被孩子低落的情緒左右,繼續用輕鬆幽默的方式鼓勵孩子:「你今天晚上就回去跟她辯論,你就說我覺得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有我這麼好的兒子!我都羨慕你,我希望你能知足。」「你是最棒的,下次媽媽再說你不好,你就說傅老師說我是最棒的。」「你知道你媽媽為什麼給你布置這麼多的作業嗎?
  • 女孩被老師誇獎開心到飛起,走出辦公室後,傾情上演一秒「變臉」
    雖然語文分為批評和讚揚兩種,但在大多數時候讚揚的效果要比批評更好一些。然而,總有些父母打著「不能讓孩子驕傲自滿」的名號,肆意打壓他的自信。不管他取得了什麼成績都無法得到應有的誇獎,反倒是有一丁點做的不好,就要接受嚴厲的批評。
  • 嶽雲鵬因郭德綱一句誇獎流淚:誇獎,是對一個人最致命的溫柔
    對於職場人來說,如果薪資水平一般,還想任勞任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對小全來說,這種事情就是很值得。因為當初進公司,就是他現在的主管決定的,他也很珍惜能在這樣一家公司中有鍛鍊自己的機會。但是更重要的是,小全每一次努力,每完成一次項目,都會得到主管的誇獎。主管對他的努力是看在眼裡的,小全知道自己不是在做無用功,因為誇獎其實是對他的一種激勵。
  • 誇獎孩子,別說「你真棒」,聰明的家長常說4句話,孩子更自信
    誠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誇讚與鼓勵!正確的誇讚,會讓孩子更加聰明與自信;但不正確的誇讚,可能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養成怕輸怕困難、膽怯、不自信的性格。 經常誇[你真棒]的孩子,已經不起挫折前不久閨蜜聚會,就聽當幼師多年的琳琳抱怨道:班上有一個孩子,每次繪畫課後,都會舉著自己的畫問老師,問畫的棒不棒!
  • 500萬網友狂噴德雲社要角:你的玩笑,要有分寸
    韓寒有一句話: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閉嘴,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經歷過什麼;如果你了解,那你就更應該閉嘴。每個人都有其脆弱處,有時一句不經意的調侃就是不能承受之重。畢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話題尺度。同樣一個玩笑,或許你認為是幽默,對方聽上去就會不舒服。
  • 14歲男孩被母親掌摑後跳樓身亡:批評孩子是門藝術,你真的會嗎
    批評教育,家長都很熟悉,但卻常常失了分寸。批評過當引起的嚴重後果也不少見。9月17日,武漢一名初三年級的中學生,在學校裡被其母親當眾扇耳光後跳樓自殺,雖然已經儘快送醫,但是因為傷勢過重還是搶救無效死亡。難道孩子不應該被嚴格管教嗎?
  • 「媽媽,希望你能誇誇我」:幸福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誇獎!
    不恰當的誇獎,會適得其反最近,看到這樣一個視頻。幾個小學生模樣的男孩,把商場裡的長扶梯當成滑梯,各種滑著玩,底下的家長不僅不阻止他們,還一邊錄像一邊誇獎自家的孩子「厲害」。父母的這種誇獎,顯然忽視了規則教育,是變相鼓勵孩子做錯事。
  • 你所不知的「誇獎」和「肯定」的危險性
    學生們大多完成得很不錯,當他們完成後,研究者對一部分學生的能力進行讚揚:「哇,你做對了8道題,這個成績非常棒,你在這方面非常聰明。」亞當·古特爾,這位被稱為」劇院的救世主「的美國作曲家,也是這樣被誇獎的。古特爾的母親總是滔滔不絕地談論兒子的天賦:」他天資卓越,顯而易見「,其他人也是一樣。這樣的讚美能否給人帶來鼓勵呢?
  • 你會誇孩子嗎?運用這3點,保證你誇到孩子心窩裡,孩子越誇越棒
    網友說其實楊雨辰對人對事已經很有禮貌和教養了,但是楊爍還是各種看不順眼,各種嚴要求,讓人很窒息。很多網友說這樣的嚴父形象要不得,不能總是打壓孩子,在孩子表現好的的時候應該及時給予孩子表揚和誇讚,讓孩子有自信心。打壓式教育只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而且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我們應該多表揚和誇讚孩子。
  • 如果努力都要被嘲笑,那還有什麼值得被讚揚?
    因為如果你告訴所有孩子,努力是錯的時候,那所有人都不努力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會變成一個負能量。生活中這樣的人比比皆是,明明自己上班不積極,但只要看到你業務比他好了,就陰陽怪氣地道「這種小單子你也籤呀」,看到你加個班也會冷嘲熱諷「真是沒看出來,你這麼敬業呀」……所以,可怕的不是不努力,而是明明自己又懶又喪,還嘲笑別人的努力。
  • 孩子學習沒動力?不如試試體驗式教學,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高分低能兒的存在讓人思考這種傳統的教育方式真的合理嗎,孩子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和吸收能力,生活獨立能力也沒有得到培養。想要改善這種現狀,讓孩子快樂學習並且主動積極的去學習,家長可以轉變教學模式,採用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情境氛圍和多樣活動真正讓孩子從情感和行為經歷豐富的體驗,切實的體會到學習過程。
  • 別帶孩子去看《沉睡魔咒2》了,美豔朱莉都拯救不來的無腦母愛
    愛孩子就可以迷失自己眼睛嗎?不管她做的是對還是錯,一味地包容與妥協嗎?如果不幸被撞死,不但是對自己和孩子們的不負責任,也是無視同一高速路上他人的生命安全。幸虧,交警及時趕到,沒有釀成大禍。她愛孩子的心做父母的都可以理解,但是她這種不計後果的無腦母愛太可怕。如果不從教訓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一味地打著愛孩子的名義去教育孩子,她的兩個孩子也會在她愛的名義下被養廢掉。
  • 得到父母讚美的孩子,自信心遠超同齡人,你會誇獎自己的孩子嗎?
    如果一個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得到的都是父母的批評與指責,而不是誇獎與讚美的話,那麼他的自信心與同齡人相比會落後一大截,這會導致孩子在今後的社會競爭中無法展現自己的優勢。整個人看起來畏畏縮縮、怯懦自卑,毫無自信可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性格特徵的塑造有影響,所以千萬不要小瞧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批評與讚美。
  • 都說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可是你真的知道,怎樣正確表揚孩子嗎?
    我們中國的父母,身上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只關注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犯錯的地方,卻很少在孩子做正確事情的時候,給予他足夠的肯定和誇讚。每天就像是拿著一個放大鏡,時刻挑剔著孩子身上的不完美,還有些過分的父母,動不動就打擊自家孩子說,你看看隔壁的小明,你看看你們班上的第一名……總之,就是那句總結的很到位的話,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 生活中竟然有這麼多「伊能靜式」家長!你是其中的一個嗎?
    無論在怎樣的事件裡,伊能靜總有辦法營造出「我很努力的為她們好,但是她們就是做不好,我也很無奈」的感覺,簡直像極了天天把「我這麼辛苦,你還不好好學習」掛在嘴邊的大部分中國家長。「伊能靜式」家長有什麼特點?
  • 鼓勵式教育為什麼在我孩子身上沒效果?「阿倫森效應」來幫你解析
    在父母的鼓勵式教育下,他勇敢前行,現在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看了楊迪家的教育理念,幾個家裡有娃的朋友私下也討論起來。大家對鼓勵式教育表示一定的認可,同時也有些疑惑。寶媽小麗就提出自己的問題。她家寶寶文文是全家的團寵,家裡達成一致意見要用溫和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小時候在家調皮搗蛋,小麗不會嚴厲地批評他,都是跟他耐心講道理,鼓勵他改正缺點。還經常表揚他,誇他「很聰明,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