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協春拍五周年慶典日程:
預展:2016年4月19日
會期:2016年4月19日,20日
會場:東京新宿NS大廈B1會展中心
香港預展日程:4月6日——7日
香港預展會場:香港萬曆海景酒店
拍賣場次:
4月19日
16:00 和風雍容——珠寶首飾專場
17:00 東瀛遺珍——日本名門珍藏集
18:00 五周年慶—美協碩珍
19:00 盛世經典——宮廷藝術及古董精選
20:00 泰古吉金・稽古集珍——高古銅器選萃
4月20日
9:00 中國古董・文房・銅器・茶香道具專場
14:00 東遺墨寶——中國書畫精選
中國古代的漆器,不僅以千姿百態和琳琅滿目的器型令人嘆為觀止,其瑰麗多姿、巧奪天工的紋飾更是美不勝收。
日本美協一向以漆器為特長,在即將開拍的五周年慶典春拍中,亦有多件裝飾有各式花卉的漆器工藝精品登場。現在就讓美協帶您走進那些精美絕倫的花卉世界,共賞美協2016年春拍中幾件如花似錦的雕漆精品吧!
牡丹
「花中之王」牡丹色澤豔麗,富麗堂皇,有「國色天香」之稱,象徵著富貴、高潔、端莊秀雅。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膾炙人口,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乃千古絕唱。清代末年,牡丹就被定為中國的國花。
牡丹是元代和明代雕漆中最喜用的花卉,特別是明早期,綬帶牡丹幾乎成為時代特徵。
LOT.120 明初剔紅富貴吉利捧盒
尺寸:D25 H9cm
來源:京都資深漆器藏家繼藏
參閱:
1.《德川美術館名品集2—唐物漆器》德川美術館編輯 P44 NO.62
2.《和光剔採—故宮藏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 P41
說明:
此拍品即為這壹時期產出的經典紅雕漆捧盒。盒呈扁圓形,蓋部稍向上隆起,平蓋面,子母口扣合,圈足,器底內凹。器形小巧精緻,圓潤飽滿,敦厚穩重,雍容大度,為明初永宣時期雕漆經典造型之壹。器表面髹深厚油潤的黑漆,再堆厚實朱漆施剔紅工藝雕琢牡丹荔枝紋樣。仔細觀察可見,本品漆層極為深厚,朱漆潤澤靚麗,漆質油潤飽滿,較為難得。蓋面正中以細膩的筆觸雕刻壹朵富貴牡丹,花瓣紋理絲絲縷縷,清晰可見,花蕊微露,正自綻放。花型碩大,豐腴富貴,枝繁葉茂,壹派生機盎然的美景。牡丹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體態豐滿,高雅大方,是雍容華貴,繁盛昌榮的象徵。環繞牡丹與其中的是肥碩的枝葉,枝理葉脈均細緻描畫,嬌羞嫵媚,姿態萬千,讓人仿佛置身百花叢中。
繁盛的草木之間現出四組肥碩飽滿的荔枝,有道是「玉液乍凝仙掌露,絳苞初結水晶丸」,讓人垂涎欲滴。每個荔枝紋理表膚各不相同,裝飾感極強,足見其做工構圖的精良,可謂獨具匠心。
因荔枝的荔字諧音「利」,故荔枝紋飾往往寓意利市大開,商場得意,恭喜發財。又因其形態優美,四季常綠,生命力強,而象徵著蒸蒸日上,欣欣向榮,長盛不衰。
花葉布局疏密相間,空隙均勻且色調鮮豔;紋飾空隙處,露出黑色的素漆地,未調錦紋。枝繁葉茂,果實豐碩,靜窈縈深,奇香佳卉,蓓蕾初綻,嬌嬈嫵媚,馨意襲人,清芬滿園。打開盒蓋露出內壁,可見油潤亮澤的黑漆上隱現冰裂紋,乃年代久遠所致。透過裂紋可見漆層內木胎,木胎上有披灰上麻布,經過這種處理的髹漆可以更加牢固耐磨。
通體紋飾布局舒朗,幽靜雅致,有寫生韻味,氣韻富麗,活潑生動,運刀圓熟,刀口處均打磨得光滑細膩,不露稜角和刀刻的痕跡。氣質溫文爾雅,穩重富貴,寓意吉利,極具大家風範。
元至明初雕漆繼承了宋代藝術風格,題材以花卉為多,壹般都花葉密布,雕刻刀法藏鋒清楚,以取得繁簡對比的藝術效果。此拍品紋飾整體布局勻稱,花卉果實疏密相間,層次感較強,裝飾極富浪漫色彩,是實用與美觀的完美結合,確為佳品。剔漆深厚,紋飾線條飄逸自然,漆麵包漿亮麗與古樸並存,故而更加層次分明,有躍然紙上之感。
LOT.123 明萬曆 紅地剔黑牡丹紋盤
尺寸:D20cm
款識:「大明萬曆年制」紅漆款
備註:錦布帶,舊木盒
來源:京都資深漆器收藏家藏
說明:
明萬曆時期漆器的生產製作較活躍,官辦漆器作坊仍佔據主要地位,漆器品種日漸豐富。除了新的漆器品種不斷登場之外,漆器裝飾也日益豐富多彩。明嘉靖時期追求升仙、長壽的題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以龍鳳、牡丹花卉、海水江崖等為主題的圖案,並出現了祈求吉祥、太平的吉祥圖案。對錦紋的處理也較為獨特,比例緊湊,細密整齊,明萬曆前後均無此特徵。
此拍品為壹件明萬曆時期較為典型的雕漆作品。盤圓形敞口,漫淺底,弧形外壁,圈足,凹足。通體先髹數層朱漆,再堆厚重黑漆,採用剔黑工藝雕琢紋飾圖案。首先在紅色的底漆上採用菱花形紋飾為錦地,刻畫極其細緻入微。然後再剔除邊緣雕琢牡丹花卉及草葉紋。中央牡丹花型碩大,豐腴富貴,枝繁葉茂,靜窈縈深。牡丹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體態豐滿,高雅大方,是雍容華貴,繁盛昌榮的象徵。花葉疏密相間,空隙均勻且色調鮮豔;紋飾空隙處,露出紅色的錦地紋,極為美觀。
梅花
梅花位居中國十大名花之首,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應用歷史,古人把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品性高潔、堅強謙虛。
梅花是元、明、清雕漆的常見紋飾,也是最易識別的花紋,沒有葉子貼在枝杆上的,就是梅花。
LOT.142 明剔紅松竹梅大軸盤
尺寸:L34 W13.5cm
來源:京都資深藏家藏
參閱:
1.《德川美術館名品集2—唐物漆器》德川美術館編輯 P38 NO.49
2.《德川美術館名品集2—唐物漆器》德川美術館編輯 P45 NO.66
說明:
明代的宮廷雕漆繼承並發展了元代的諸多特點,造型端莊規矩,雕刻圓熟勁健,磨工精細光潔。當時雕漆的紋飾十分豐富,已遠勝元代,大體可分為花卉,花鳥,山水人物,龍鳳等四大類。其中花卉,植物等圖案,有時作主紋,有時作邊飾,或單用或組合,或寫實或抽象,變化無窮,至此雕漆藝術開始向更加多姿多彩,精美細巧上發展。
此拍品乃壹放置畫軸,手卷的大軸臺。正面有兩條凹陷,可以同時放置兩件卷物,平底,方形撇足。通體堆深厚朱漆,漆色呈暗紅,打磨的十分光滑,有種油潤欲滴的感覺。足底髹靚麗的黑漆。正面採用剔紅技法雕琢主題紋飾:松柏,竹子,梅花,構成了著名的歲寒三友圖。本品紋飾雕法讓人聯想到工筆畫法,精謹細膩,絲絲縷縷均刻畫入微,既有很強的繪畫效果,又具有工藝品的藝術韻味,較為難得。
LOT.689 清堆朱分銅形蓋盒
尺寸:L10.8W10.5 H4.8cm
菊花
菊花在中國十大名花中排列第三,花中「四君子」之壹。因陶淵明的名詩「採菊東籬下」,菊花得了「花中隱士」的雅號。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在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吉祥、長壽的含義。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徵,白色的菊花代表貞潔、誠實。
菊花是宋元至明清雕漆常見的裝飾題材,也是日本漆器上最常用的花卉。
LOT.121明初期剔紅仙鶴長綬花卉香盤
尺寸:L22 W16cm
備註:黑漆原裝盒
來源:京都資深漆器收藏家藏
參閱:《開館10周年紀念特別展—中國の漆工藝》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 P46 NO.48
說明:
此拍品為壹件明初期的剔紅工藝精品,雕刻手法尤為精美細緻。盤呈橢圓形,敞口,圓唇,漫淺底,圈足。器形規整大方,線條流暢,飽滿富貴,給人以團圓美滿之感。
通體堆厚重油潤的朱漆,漆質肥碩,漆色紅豔,鮮明欲滴。俯觀盤內,可見分三層剔紅雕琢紋飾。首先口沿環繞壹周菱花形紋;內壁勾勒豐腴健碩的牡丹,菊花,葵花,山茶花及草葉紋;盤內心繪製在風光旖旎,四季花卉盛開的美景中,壹對仙鶴昂首而立,眺望著花叢中壹只盡情飛舞的長尾綬帶鳥。盤外壁勾勒如意雲紋。圈足內髹黑漆。
LOT.679 清乾隆雕填彩漆鹿鶴同春圓盒
尺寸:D25 H13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參閱:
1.《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P110
2.《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P120
說明:
此拍品呈壹圓形捧盒狀。平蓋面,弧形外壁,子母口扣合,高圈足。器形飽滿殷實,富貴大度,是幹隆朝漆器的經典造型之壹。
器表髹朱漆,再填綠,黃,藍等各色彩漆,施戧金等工藝勾勒紋飾圖案。器內及足內髹黑漆,足內中央留壹行「大清乾隆年制」,豎列楷體陰刻戧金款識。
盒蓋面在紅色的漆地上雕琢椿樹竹子,春菊花卉,山石草木,丹頂飛鶴,長角祥鹿等紋飾,以表現天地萬物喜迎春天將至的美好畫面。盒外壁以米字紋作錦地,設四個花形開光,開光內勾勒:蟠桃,仙鶴,祥雲,靈芝等吉祥物事,與主題紋飾相輔相成,象徵著萬物復甦,生機盎然。
「鹿鶴同春」又名「六合同春」。六合是指天地四方,亦泛指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萬物欣欣向榮。民間運用諧音的手法以「鹿」取「陸」音;「鶴」取「合」之音。「春」的寓意則取花卉、松樹、椿樹等。這些形象,組合起來構成「六合同春」吉祥圖案。楊慎《升庵外集》卷九十四:「北之語合鶴迥然不分,故有繪六鶴及椿樹為圖者,取六合同春之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壹同題材彩漆戧金鶴鹿長盒,與本品有異曲同工之處,可作參考。口沿上下與足外牆各環繞壹周回紋。通體紋飾華貴典雅,雕刻細緻,寓意吉祥,富麗堂皇。
清代的填彩漆戧金作品,多以朱漆或黃漆為地,先雕花紋,然後填以黃,黑,紫等彩漆,再對圖紋邊緣勾勒輪廓線,最後在輪廓線內戧金,其色彩比明代同類作品鮮豔明快,更顯金碧輝煌。且工藝成熟,填漆飽滿,漆地與填入結合密實,磨平後看不出填入的痕跡。
蓮花
中國傳統花卉中的蓮花就是荷花。蓮花姿態優美,傲然獨立。李商隱在《贈荷花》中寫出了荷花無與倫比的美麗:「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周敦頤在著名的《愛蓮說》中讚揚了蓮花的高尚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由此可見歷代文人墨客對蓮花的熾愛。
LOT.690 剔紅紅樓夢人物蓋盒
尺寸:L38 W29H12cm
LOT.691 雕漆山水圖大花瓶
尺寸:D32 H64cm
芙蓉花
芙蓉性喜近水,花開時節,波光花影相映成趣,尤顯嫵媚動人,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美譽。「芙蓉」在古詩詞中常用來形容美人,寓意著高潔、漂亮。
芙蓉是元代、明代雕漆中常用的花卉,較難與牡丹花紋區分。分辨時主要看葉片,芙蓉葉柄長,掌形開裂不到底,基部為心形。
LOT.183 明代 剔紅牡丹紋圓盤
尺寸:D24cm
備註:舊杉木盒
桃花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桃、桃花既象徵春天、愛情、美顏與理想世界,又寓意長壽、健康、生育,桃枝還有鎮鬼闢邪的作用。《詩經》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詩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更是把人們帶入了壹片令人神往的天地。
桃花是元代雕漆的常用裝飾題材。桃花比較容易識別,5瓣花,有花心。外觀與梅花相似,但只要有葉子,就是桃花。
LOT.306清乾隆剔紅錦地百花紋園盤
尺寸:D30.5H4cm
備註:宮廷紫檀高足座
海棠花
海棠花素有「國豔」之譽。早在先秦時期已有栽培。宋代,海棠花在唐代基礎上得到更大發展,達到鼎盛,當時被視為「百花之尊」。中國古代把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麗和萬事吉祥的象徵。
海棠是明清雕漆常用的裝飾花卉。
LOT.184 明中期剔紅彌勒嬰戲圖海棠盤
尺寸:L22 W14cm
來源:京都著名藏家舊藏
說明:
此拍品盤身呈海棠形,四處倭角,漫淺底,隨形圈足。
盤內外壁均堆深厚的朱漆,再雕琢紋飾圖案,器底髹黑漆。盤內心以卍字紋和米字形菱花紋作錦地,分別表現地面和天空,營造出畫面豐富的層次感和空間立體感。錦地上以細膩的筆觸刻畫彌勒嬰戲圖案。只見彌勒袒胸露乳,壹手執竹拐,另壹手執芭蕉扇,濃眉大眼,神態慈祥,笑容可掬。三個頑童天真爛漫,手持物事,手舞足蹈,盡情玩耍嬉戲,甚是暢快。
盤內外壁在米字形菱花紋錦地上設四個開光,開光內勾勒梅花,牡丹,向日葵,海棠花卉。雕工鋒利細緻,嫻熟流暢,磨製圓滑,值得珍藏。
此拍品繼承宋元兩代的藏鋒主義,是明代中期刀法技巧發展相當成熟時的壹件佳作。
《投資藝術》欄目自2010年開播以來,已成為深受業界認可的藝術品市場報導分析欄目。節目報導藝術品市場最新動態;邀請業界專家解析藝術品投資趨勢;分享藏家成功收藏經驗;暢談藝術家人生經歷。我們將秉承專業、認真、客觀的精神為您打開藝術品投資大門。
《投資藝術》出品人 王軍
業務聯繫:
18939719967(陳偉國)
18964045340(任瑾)
13301733070(潘剛)
業務郵箱:artjuku@126.com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關注《投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