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日本美協春拍東瀛名門之藏——日本名門珍藏集

2021-02-11 典藏君

「古玩元素網」旗下高端藝術品拍賣信息平臺,古玩藝術品市場深度分析!可以關注微信號:guwan1998

日本美協2017春季拍賣會

東瀛名門之藏——日本名門珍藏集
拍賣時間:2017年04月13日 18:00 (北京時間)
拍賣地點:東京新宿NS大廈 B1會展中心

Lot 0001 清 翡翠祥鹿

起拍價:500,000 RMB

尺寸:--

備註:紅木座、二層木盒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湯川七石翁舊藏文玩雅集Lot001~Lot027為同一藏家舊藏日本語湯川玄洋、號は七石翁、明治?大正時代の醫師。慶応三年八月を以て、和歌山県日高郡比井崎村に生まれ、幼にして聡明頴悟、夙に俊秀偉才の譽あり。玄洋の養家は代々醫を業とせるが故に、彼も明治二十四五年の頃、京都醫學専門學校を卒業し、爾來家業に精勵すると共に斯學の蘊奧を究めるに、分晷をも浪費せず、寸陰をも徒消せず、撓まず怠らず、三十三年五月、歐州に留學し、主として斯學の淵叢たるドイツに於いて得意とせる胃腸學を専攻して大に學ぶところあり、三十五年七月に帰朝した。同年九月、大阪に於いて開業し、其の翌々年一月、大阪胃腸病院を創設して院長となった。「胃腸診斷篇」?「胃腸総論及び各論」などの醫學関係の著作の外、「精華硯譜」?「近世雅人伝」などの古美術?文化関係の類にも精を出し、古美術品コレクションの大家である。娘婿は日本人初のノーベル賞受賞者の湯川秀樹である。中文湯川玄洋,號七石翁,明治·大正時期的醫師。1867年出生於和歌山,自幼聰穎,畢業於京都醫學專門學校,以來在從事家業的同時又深入研究,曾於歐洲留學,專攻胃腸學。1902年回國後在大阪開業,並於1904年創設大阪胃腸病院。湯川在執筆醫學著作之外,也編纂過《精華硯譜》、《近世雅人傳》等美術、文化相關的作品,於美術品收藏界也頗有造詣。其女婿是日本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湯川秀樹。湯川七石翁舊藏文玩雅集Lot001~Lot027為同一藏家舊藏日本語湯川玄洋、號は七石翁、明治?大正時代の醫師。慶応三年八月を以て、和歌山県日高郡比井崎村に生まれ、幼にして聡明頴悟、夙に俊秀偉才の譽あり。玄洋の養家は代々醫を業とせるが故に、彼も明治二十四五年の頃、京都醫學専門學校を卒業し、爾來家業に精勵すると共に斯學の蘊奧を究めるに、分晷をも浪費せず、寸陰をも徒消せず、撓まず怠らず、三十三年五月、歐州に留學し、主として斯學の淵叢たるドイツに於いて得意とせる胃腸學を専攻して大に學ぶところあり、三十五年七月に帰朝した。同年九月、大阪に於いて開業し、其の翌々年一月、大阪胃腸病院を創設して院長となった。「胃腸診斷篇」?「胃腸総論及び各論」などの醫學関係の著作の外、「精華硯譜」?「近世雅人伝」などの古美術?文化関係の類にも精を出し、古美術品コレクションの大家である。娘婿は日本人初のノーベル賞受賞者の湯川秀樹である。中文湯川玄洋,號七石翁,明治·大正時期的醫師。1867年出生於和歌山,自幼聰穎,畢業於京都醫學專門學校,以來在從事家業的同時又深入研究,曾於歐洲留學,專攻胃腸學。1902年回國後在大阪開業,並於1904年創設大阪胃腸病院。湯川在執筆醫學著作之外,也編纂過《精華硯譜》、《近世雅人傳》等美術、文化相關的作品,於美術品收藏界也頗有造詣。其女婿是日本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湯川秀樹。

Lot 0002 古銅瘦骨羅漢

起拍價:50,000 RMB

尺寸:高6.5cm

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03 清 點金嵌螺鈿香盒

起拍價:100,000 RMB

尺寸:長6.5cm;寬6.5cm

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04 明 青花菊紋香爐

起拍價:500,000 RMB

尺寸:高13.5cm

備註:銀蓋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05 牙柄高仕拂塵

起拍價:100,000 RMB

尺寸:長73cm

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說明:象牙質地細膩,硬度適中,光澤柔和,牙紋細潔,表面滑潤瑩澈如玉,紋理細密規則,易受刀,用之雕刻精巧的器物,即呈天然與人工斧鑿之美的結合。牙雕工藝自古有之,至明清時到達了鼎盛期,尤其是清代講究「小品雕刻」,大件牙雕已不常見,各種文房用具成為了牙雕工藝的主要部分。此拂塵柄部以象牙雕琢而成,連結塵束的柄頂呈現蓮花瓣狀,層層疊疊、清新脫俗,柄尾則有雲龍繡球,玲瓏小巧、精緻細密。柄中部有兩處開光,開光內各有一對老者高仕正在觀松賞花,輕鬆愜意,祥和寧靜,一派歸隱於世外的餘裕之感,令人安心。這件作品的鏤雕技法細緻入微,效果生動逼真,層次分明,頗為傳神,爐火純青的運刀把清閒素雅的圖案呈現於小小的牙柄之上,展現出當時牙雕技藝的最高水平,極具藝術價值,堪稱逸品。

Lot 0006 清 青玉壽山石印 (三方)

起拍價:3,000,000 RMB

尺寸:長5.4cm;寬5.4cm;高7.5cm;長5.4cm;寬5.4cm;高7.8cm;長5cm;寬5cm;高8cm

著錄:舟江茗秋圖志昭和四年九月出版 說明:此拍品分三件,印章形成四方,頗具重量感,每一件皆精心鏤雕眾多龍子抱團為鈕,其身形矯健、神態可掬,表現龍生九子多姿多樣,意喻吉祥如意富貴長福,為硬朗端正的整體風格中加入了輕柔優雅的元素,頗具玩味。白文:不羨王侯知姓名邊款:一面為「玉鏡當空明更明,泉聲如雨愜幽情。山光排榻青如滴,心世優遊老此生」,落款「胡惟仁」;一面為「月朗風和」,落款「翰林侍讀學士 李源通敬題」;一面為「金石其音」,落款「虞山槐林居士 瞿式耜敬題」。朱文:我欲醉眠芳草邊款:一面為「茫茫大塊盡文章,鎮日豪吟載灑觴。隔去紅塵三萬裡,來去無跡又無蹤」,落款「王世貞」;一面為「琴劍生涯」,落款「己酉春三月 梅亭王斌」;一面為「金石知音」,落款「壬午仲春之望 王谷祥拜題」;一面底邊綴「古印姚錚刻」。朱文:熱腸冷麵傲骨平心邊款:一面為「彭澤歸來姚未荒,山明水秀拓風光。心情冷暖都如許,到底閒情寸醉鄉」,落款「朱庸題」;一面底邊鐫「末魚仿古」。這套壽山石印選料珍貴,質地潤澤,色調多樣皆穩重大方,雕刻精美細緻入微,龍鈕造型別致栩栩如生,題字筆鋒虯勁大家風範,具備頗高的藝術造詣,確實是一件韻味十足的刻印精品。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07 清 壽山石靈芝鈕印章

起拍價:300,000 RMB

尺寸:連座高9cm

備註:紅木嵌銀絲座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08 壽山石印章六顆

起拍價:300,000 RMB

尺寸:尺寸不一

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09 清中期 剔紅紅樓夢仕女圖插屏

起拍價:1,500,000 RMB

尺寸:長30cm;高27.5cm

Lot 0010 清 南紅瑪瑙花插

起拍價:500,000 RMB

尺寸:連座高14cm

說明:南紅瑪瑙古稱「赤玉」,其質地細膩油潤,是中國獨有的品種,產量稀少而昂貴。作為這麼一種稀少珍貴的寶玉石材料,歷代南紅瑪瑙精品都被統治者所珍視,尤其是在清代達到頂峰。此拍品採用南紅瑪瑙中的紅白料,紅色與白色相伴而生,以巧妙的設計雕刻形成獨特的藝術效果。花插本體大部為素白色調,形則是老樹盤根,紅色料的部分被塑成枝葉仙桃狀,其上還攀著一隻靈猴,奇趣無比,紅白部分的完美結合,所呈現出的畫面感極強。這件花插選料講究,造型別致,運刀犀利,設計巧妙,富於雅趣玩味十足,確為值得收藏的一件逸品。

Lot 0011 明 古端蟄龍硯

起拍價:500,000 RMB

尺寸:長28cm;寬27cm

說明:端石產自端州,各坑洞各有其不同的特色。其密度適中,用來造硯恰到好處,又有天然生成的各式花紋,千姿百態,美觀異常,堪稱最著名的硯材。此端硯形制自由,別具一格,硯堂平整滑潤,一邊有硯池略微下凹,硯池周圍的硯壁塑成嶙峋怪石上遍布茂密樹叢,仿佛是自然環境中形成的一泊秘池,池水深邃而神秘。硯堂下方鐫兩條蟄伏的蛟龍,臥於雲邊靜待騰飛之時,盡顯靜謐之感。硯配硬木蓋,上書篆體「蟄龍」二字,點明了主題。此拍品石質細膩潤澤,造型自由不拘,設計大膽而不失文雅,於靜中存動,只待扶搖直上九萬裡的一鳴驚人之時,寓意極佳,無疑是一件非同一般的上佳之作。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12 清乾隆 鼓形歙硯

起拍價:300,000 RMB

尺寸:直徑24cm

說明:石歙硯產自歙州,以龍尾山下溪澗之材為最優,因而又稱龍尾硯。歙石質地堅韌、瑩潤,密度略低於端石,有貯水不耗、嚴寒不凍、呵氣可研、易於清洗等特點,且又帶有美觀的天然紋理,受到歷代文人雅士的喜愛。此硯取歙石為料,呈扁圓鼓形,硯堂光滑略內凹,周圍環渠成深深的硯池,外側則有高高的硯壁相繞,厚重而大氣。硯底鐫清幹隆時期的名臣裘日修之譯文,字跡工整,遣詞大方。裘日修字叔度,又字漫士,在治水方面政績突出,又曾任《清令典》總裁、《四庫全書》總裁,奉敕撰修《西清古鑑》、《錢錄》、《秘殿竹林》、《石渠寶笈》等傳世名著,堪稱名重一時的學者。硯配硬木蓋盒,蓋面嵌玉,陽雕出夔龍夔鳳紋樣,盡顯古樸典雅之情,與硯體的沉穩深邃相得益彰。此歙硯用料考究,色澤黝黑,質地細潤,且形制穩重,又刻有名人文章,於樸素中點綴風雅,意境不凡,氣質脫俗,確實是一件難能可貴的歙石制硯。備註:裘日修敬譯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13 清十八世紀 剔紅百花提梁重盒

起拍價:1,500,000 RMB

尺寸:連座高29cm

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14 明初 青花人物圖出戟耳方瓶

起拍價:1,000,000 RMB

尺寸:高18.5cm

著錄:七石翁遺愛品展觀錄 說明:此拍品長方形開口外侈,頸部內收細長,頸兩旁置雙出戟耳,凸顯硬朗俊俏之風,溜肩垂腹,近足處再度向內收進,方圈足外撇,整體線條流暢自然,兼具豐滿與纖細,表現出無與倫比的曲線之美。通體於白釉上繪青花,頸部的蕉葉紋代表事業興旺,花卉紋則象徵繁榮富貴。瓶腹四面各繪人物圖案,背景各異,姿態不一,勾勒出一幅幅妙趣橫生的百態圖,頗具玩味。這件出戟方瓶器形俊朗而不失優雅柔和,尤其是出戟雙耳可謂點睛之筆,器體上施釉細膩均勻,青花料所描繪的圖案則是筆意流暢,逸趣生輝,青色濃鬱明快,造型新穎多樣,秉承明初期青花器製作的特色,實為不可多得的一件佳作。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15 明 犀角制如意

起拍價:3,000,000 RMB

尺寸:長48cm

說明:犀角是名貴的藥材,也是雕刻工藝材料中的極品,中國古代歷代能工巧匠藉此創造出中國獨有的犀角雕刻工藝。明清時期,由於工藝美術突飛猛進的發函,雕刻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精湛的雕刻藝術擴展到犀角材質中來,如此,形狀眾多、花樣各異的犀角工藝品就脫穎而出,聞名於世。此拍品選用上好犀角料製成靈芝如意形,頭部彎曲回頭,宛如一朵碩大的靈芝,仙氣四溢,頭下再綴兩朵小巧的靈芝,均由細枝相連,再往下則表現為一節節的竹枝,呈自然彎曲狀,清新細巧,毫無造作。如意所具有的權力、富貴的象徵意義亦成為古代人們所推崇的對象。這件如意用料考究,深褐的色澤顯出莊重之感,古色古香,仿生的造型精巧細緻,天然淳樸,展現治犀匠人精湛的手藝和無上的品味,無疑是一件難能可貴的角雕精品。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16 沉香靈芝瑞峰擺件

起拍價:2,800,000 RMB

尺寸:連座高45cm

說明:沉香又稱奇南香、迦南香,很早就被視為珍貴的香木,而佛家也視其為佛香,地位極高。質地堅硬、油脂飽滿的特性令沉香亦成為上等的雕刻材料,其製品古樸渾厚,深沉潤澤,別具風韻,對雕工技藝的要求很高,難度遠大於其他木材,極具收藏價值。此擺件選用一整塊沉香木為料,在自然天成的木紋形體上施展巧奪天工的雕工,呈現出嶙峋怪奇的山峰模樣,正應了李白的名句「峰崢嶸以路絕,掛星辰於巖嶅」所描述的意境,巍然屹立於紫檀木底座之上。底座的入刀亦有講究,被刻畫成生長於石縫中的朵朵靈芝,充滿仙靈之氣,寓意極佳。這件作品取材珍貴,形奇而色雅,又帶有微微的香氣,給人以各個感官層面的藝術享受,無疑是一件難能可貴的逸品佳作。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17 宋-元 青瓷雙鳳耳花瓶

起拍價:800,000 RMB

尺寸:高30cm

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18 元 龍泉窯鬲式香爐

起拍價:1,800,000 RMB

尺寸:直徑14cm;高12cm

說明:此拍品圓口,平折沿,短頸,圓肩,扁腹,三實足,腹、足處有豎稜凸出,肩部則有一道凸起的弦紋,小巧而精幹。通體施龍泉釉,釉色幽青純淨,清新素雅,足底呈深褐色的「鐵足」,風雅無比。爐配銀火舍,製成鏤空雲紋,雲層中三羽仙鶴展翅而飛,寓意多福多壽,吉祥如意。這件鬲式爐形制別致,著釉細膩,色調清爽,具有一種素淨幽深的美感,將龍泉窯青瓷的特色顯露無遺,確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收藏逸品。參閱:《東洋陶瓷名品圖錄》P42,No.47備註:銀火舍、二重木盒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19 明 青瓷福壽雙環耳瓶

起拍價:300,000 RMB

尺寸:高23cm

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20 明 弦紋青瓷香爐

起拍價:200,000 RMB

尺寸:高8cm

備註:銀 牙蓋 仕服袋、舊木盒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21 明初 龍泉青瓷刻龍紋大盤

起拍價:2,600,000 RMB

尺寸:直徑37cm

說明:此拍品圓盤口外撇,折沿,淺弧腹,圈足。盤內壁淺刻滾滾波浪,呈現氣象流動,而在兩道弦紋之內的盤心處,以浮雕表現出一條蟠龍張牙舞爪,身形矯健、霸氣十足,將尊貴高上展現得淋漓盡致。通體施龍泉釉,釉色幽青深邃,靜謐而雅致,凸顯淡泊素淨的氣質,與水波紋形成動靜結合的效果,愈發襯託出龍紋的王者之氣。此瓶形制渾圓大氣,施釉純正,紋樣動中有靜,雅俗共賞,無疑是一件能夠展現出匠人高超技藝的曠世經典,值得收藏。參閱:《龍泉窯青瓷》P223,No.205《東洋陶瓷名品圖錄》P42,No.48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22 清乾隆 豆青釉六角素身爐

起拍價:500,000 RMB

尺寸:直徑15cm;高10cm

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23 清 仿哥釉橋耳爐

起拍價:300,000 RMB

尺寸:直徑17cm;臺座直徑28cm;高16cm

備註:虎皮龍眼木臺座、臺座原裝木箱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24 清 爐鈞釉雙耳爐

起拍價:200,000 RMB

尺寸:直徑25cm;高27cm

備註:漆金底蓋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25 唐 銀鎏金團花紋缽銀鎏金鏨花鶴頭勺

起拍價:1,200,000 RMB

尺寸:直徑16cm;高9.5cm;長26cm

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26 銅仙鹿 壽老像

起拍價:50,000 RMB

尺寸:高25cm;高40cm

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27 清 古銅壽桃爐

起拍價:100,000 RMB

尺寸:連座高25cm

來源:湯川七石翁舊藏

Lot 0028 明初 剔紅雲龍仙仕紋盞託

起拍價:3,000,000 RMB

尺寸:直徑18cm;高7.5cm

著錄:九州島國立博物館 開館特別出品 精品選集 P113,No.99 說明:盞託亦稱茶託,是一種以「託」和「盞」配套使用的茶具。北宋徽宗《文會圖》中便是以茶盞尺寸相近的盞託來互為搭配。陝西大同市元代馮道真墓壁畫中人物手持盞託,桌上有碗、茶罐、盞託等,作為茶具使用。由此可知,從宋代起,盞託便是茶席必備之物,且其樣式極為多樣,材質也極為豐富,有瓷質、漆器、金制、銀制等等。天目茶碗的盛產地建窯並無生產瓷質盞託,宋代瓷盞託多見於定窯的白瓷盞託、湖田窯的影青盞託、耀州窯的青釉盞託等。傳至日本的盞託多為明代所制,且皆為木製漆器材質,成為日本茶道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此作品呈六邊形盤,萎角,狀若葵瓣,線條彎曲流暢而舒展大方。正中有作為承託的凸起的託口,下置外撇圈足,小巧而優雅。承託內部髹紅褐色漆,漆質濃鬱光滑,外側與託盤正反兩面皆堆朱漆,以犀利的刀工勾勒出波瀾狀的錦地,其上又有多種圖樣。託口外側有雲龍纏繞,祥雲之外又有仙鶴飛舞,一龍一鶴象徵著尊貴與長壽,代表了人們對吉祥如意的祈願。託盤正面的六邊分別立有六位仙人,或抬額吹笙,或低頭撫琴,或聚精賞梅,或閉目養神,或與靈狐戲耍,或騎乘於化龍鯉背,具是一派仙風道骨的飄逸之相,動作和表情則是栩栩如生各有特色,體現出淡泊嫻雅的處世之道。託盤底面又有兩條遊龍追逐於祥雲之間,張牙舞爪霸氣四溢,令畫面充滿著無比的躍動感。足部外側圍繞的朵朵瑞雲簡潔清淡,為整器的雕紋構圖作了完美的收尾。此盞託造型優雅別致,上漆均勻柔潤,雕工精巧玲瓏,構圖層次分明,立意祥瑞高深,每一個細節都凝聚著匠人的用心與技藝,超凡脫俗,無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逸品。來源:坂本五郎舊藏展覽記錄:平成17年10月九州島國立博物館開館特別展

Lot 0029 宋 吉州窯玳瑁天目盞

起拍價:2,000,000 RMB

尺寸:直徑16cm;高5cm

說明:吉州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精品,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民族特色。此窯興於晚唐,盛於兩宋,因地命名。玳瑁盞即是宋代燒制的吉州窯製品之一,盞身內外呈棕褐與黃色間雜形成如玳瑁斑的釉色而得名,釉色變化豐富,色調柔和滋潤,乃鬥茶之佳器。吉州窯陶瓷在中國宋元時期是重要的對外貿易商品之一,為促進與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此天目盞秉承吉州窯的製作風格,圓形侈口,斜腹壁,淺圈足,上大下小的器形顯得輕盈獨特又不失規整大氣。盞底無釉,其餘各處遍施玳瑁釉,棕黃相間的釉面光滑亮澤,瑩潤厚實,釉色極佳,宛如玳瑁,實乃吉州窯製品中的佼佼者,值得收藏。參閱:《德川美術館名寶》P77,No.99來源:萬野美術館舊藏 藏品號0422備註:本拍品不包涵雕漆盞託

Lot 0030 明初 黃地剔紅綬鳥穿花稜口盤

起拍價:3,500,000 RMB

尺寸:直徑30cm

說明:此作品呈八瓣稜花形,盤口外撇,圈足,整體線條流暢,優雅自如。盤底髹黑漆,漆質濃鬱純正,盤壁盤心則在黃地上堆紅漆,以犀利的刀工雕出繁縟複雜的圖案。盤壁上為鮮花蟠桃,其間枝葉繁茂。盤心同樣是群花怒放,雍容尊貴,一派榮華至極的景象,而在花葉之間,但見兩隻綬鳥穿梭於其中,羽冠翎尾,修長俊俏。綬鳥相顧回首,輕盈舞動,頗具視覺感染力,美豔動人,在寓意上也是極為討喜,象徵健康長壽,受到人們的喜愛與歡迎。此盤造型嫻雅別致,髹漆純正,雕紋精巧玲瓏,繁複而不顯雜亂,取意吉祥,堪稱明代雕漆藝術的集大成者,值得收藏。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元明漆器》P13,No.7來源:坂本家族舊藏香港蘇富比2014年4月坂本五郎漆器專場拍賣拍品

Lot 0031 清中期 剔紅萬字紋文幾

起拍價:500,000 RMB

尺寸:長53cm;寬28cm;高24cm

說明:此文幾為長方形,幾面下束腰,膨牙板微曲,四曲腿,下有託泥。幾通體施剔紅工藝,幾面遍布萬字紋,象徵太陽和火焰,且又「吉祥之所集」之意,代表吉祥、萬福和萬壽。這些萬字四端向外延伸,寓意綿長不斷。幾臺外沿圍繞回紋,束腰的錦地之下則可見膨牙板及幾足、託泥上綴滿花卉枝葉紋,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展現出的場景極為繁榮昌盛,盡顯雍容華貴之風。這件作品形制大方,雕工運刀流暢犀利,構圖刻畫層次分明,所雕圖案則無一不含有祥瑞寓意,不勝枚舉,貼合了清代「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要求,堪稱清代剔紅工藝的一款代表佳作。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清代漆器》P46,No.28來源:坂本五郎舊藏

Lot 0032 明萬曆 雕填彩漆龍紋方盤

起拍價:350,000 RMB

尺寸:長34.5cm

來源:坂本家族舊藏

Lot 0033 明初 剔犀如意紋軸託

起拍價:800,000 RMB

尺寸:長40cm

說明:剔犀為雕漆工藝之一,一般是用兩種(或三種)色漆(多為紅黑二色)在胎上先用一種顏色刷若干道,累積到一定厚度,再換另一種,有規律地使兩種色層達到某個厚度,之後用刀雕刻出回紋、雲鉤、劍環、卷草等不同圖案。這種工藝在中國元明時期盛極一時,形成極具特色的雕漆風格。此作品為長方梯形臺座狀,一面表面兩排凹槽,另一面則有三排,皆可用來放置捲軸,整體設計簡潔而精緻。器通體施剔犀,上漆濃鬱光滑,其上雕出如意卷草紋樣,纏繞連綿不斷,象徵富貴源源不絕。紋樣切口處紅黑相間的線條清晰可見,數層漆層的疊加狀況在此展現無遺。此軸託造型精巧大方,施漆純正均勻,細緻自如的紋樣展現出精湛的刀工技巧,頗具把玩性,確實是值得收藏的一件佳品。參閱:《德川美術館·根津美術館編 雕漆》P152,No.223來源:坂本五郎舊藏東京美術俱樂部特別展品

Lot 0034 漢 青銅雙鋪首帶蓋奩

起拍價:1,200,000 RMB

尺寸:高20.5cm;直徑24.5cm

說明:此奩圓形直壁,兩側置環耳,有蓋,蓋上帶小鈕,下方等距設三足,器形經典大方。蓋面與側壁上分布多道弦紋,壁面的弦紋之間則綴帶環乳釘紋,精工細制,繁中帶巧。經過數千年歲月的洗禮,器身已遍布鏽跡,但卻絲毫不減優美的風韻,反倒增添了一份古樸的色彩。這件拍品形制古拙經典,飾紋精美細巧,乳釘紋與弦紋的結合恰到好處,相得益彰,在展現漢代青銅器製作水準之高的同時,也寄託著數千年中華文化的傳承,難得一見。備註:文化背景 聽語音斛為量器。銅量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目前所知以戰國、秦、漢器物為多。此器的上半部分,以前有學者稱為奩,、認為已失去了量穀物的本義。其實這種桶形的斛,在新莽時就已出現。東漢光武帝的建武年與王莽政權幾乎相銜接(中隔「更始」兩年),從器型發展的連貫性來看,建武廿一年仍採用桶形斛,實不足為奇。來源:坂本家族舊藏

Lot 0035 明 銅錯銀絲雙獸耳方尊

起拍價:300,000 RMB

尺寸:連座高20cm

來源:坂本家族舊藏備註:舊木盒

Lot 0036 明初 剔犀萎口八角盤

起拍價:500,000 RMB

尺寸:直徑40cm

說明:《髹飾錄》有云:「剔犀,有朱面,有黑面,有透明紫面。或烏間朱線,或紅間黑帶,或雕黸等復,或三色更疊。其文皆疏刻劍環、滌環、重圈回文、雲鉤之類」。剔犀是用兩種或三種色漆在器物上有規律地逐層積累起來,至相當的厚度,然後用刀剔刻出雲鉤、回紋等圖案花樣。在刀口的斷面可以看見不同的色層。此作品為木胎,呈八角形,萎角,撇口,圈足,盤幅寬大,穩重而大方。盤通體施剔犀,為紅黑兩色,巧妙結合盤形的構造,剔出層層疊疊的如意紋,道道相連、環環相扣,刀工嫻熟,曲線優雅,截面處紅與黑的不斷遞進美不勝收,又帶來如意吉祥的美好寓意,受到人們的喜愛也就不足為奇。足內及盤底髹黑漆,色澤滑潤,沉穩大方。紅黑相間的色彩搭配和流動性強的紋樣設計不會另觀者產生審美疲勞,反倒是平添了一種連綿不絕的視覺衝擊力,是為剔犀技藝的完美體現。此盤造型大方,著漆勻稱,犀利的運刀雕刻出經典的如意紋樣,並且以數量和構圖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展現出當時匠人傑出的品味與精湛的手藝,曾經收藏於一橋德川家的經歷又為其平添了一份傳奇色彩,堪稱傳世精品。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P100,No.69來源:德川伯爵家舊藏附箱書:大正十一年三月十三日伯爵德川達道令夫人

Lot 0037 十七世紀 宮廷黑地彩漆皮球花紋博古架

起拍價:500,000 RMB

尺寸:長62cm;寬28cm;高36cm

舊木箱、箱書將軍家治國様御料紙臺これは薩摩の殿様より頂戴したもので、御當家(徳川家)に配分致しました。生田主計様がこれを拝領したが、幸い我が家のものになりました。子々孫々はこれを重寶として扱うべきである。寛政十一年己未六月小畑姓我が家の與次郎の作品である風爐釜を生田様へ進上したので、返禮として右のものを頂戴致しました。重ねてこれを記す中文譯文:將軍家治國大人御料紙臺這件物品乃是得自薩摩島津家,落入德川家手中。生田主計大人從德川家領受此物,之後有幸成為我家收藏。子子孫孫皆應視其為珍寶。寬政十一年己未六月小畑姓我家之與次郎所作風爐釜進獻於生田大人,作為回禮而得到了以上這件物品。再記來源:德川達道伯爵家族舊藏

Lot 0038 明十六-十七世紀 剔紅松鶴高仕圖元寶重盒

起拍價:3,000,000 RMB

尺寸:長17cm;高19cm

說明:此作品平面狀若銀錠元寶,分為五層,層層相扣,造型別致。器通體施剔紅,各層側面凸出部分皆雕牡丹綻放,枝葉茂密,給人以繁盛昌隆之感,凹進處則為重重回紋,代表富貴不斷。盒蓋表面施錦地,其上為主題之松鶴高仕圖。只見高山流水之間,岸邊有松柏挺立,一位老者悠然靠在靈石旁,抬頭望向空中飛舞的仙鶴。老者身邊又有兩位小童,一者扇著蒲扇正在燒水準備沏茶,一者則在河邊清洗硯臺,不僅動作各異,兩人的神情也各有不同,令人驚嘆匠人細緻入微的精湛手藝。此盒造型新穎別致,應是嘉靖年間出現的新器形,而剔紅著漆純正肥厚,雕紋精美玲瓏,極具畫面感。老者一派仙風道骨,小童顯得稚嫩機靈,空中的仙鶴與地面的蒼松具有標格出眾而長長久久之意,構圖清新,取意吉祥,無疑是一件代表了明代雕漆工藝最高水準的經典佳作。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元明漆器》P163,No.122《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元明漆器》P194,No.152

Lot 0039 元末明初 剔犀高足碗

起拍價:1,000,000 RMB

尺寸:直徑15.5cm;高10cm

來源:德川伯爵家舊藏

Lot 0040 清初 竹雕古銅紋獸耳瓶

起拍價:300,000 RMB

尺寸:高22cm

說明:此作品口沿外撇,頸部略收,溜肩,扁腹略外鼓,圈足,曲線柔和自如,盡顯雋秀大氣。頸兩側各置一獸耳,獸面威武兇猛,莊嚴肅穆。器通體以竹雕成,表面以犀利的運刀刻出各式紋樣,頸部為回紋勾勒成的蕉葉,腹面則以饕餮獸面紋作為主打圖樣,再輔以回紋,均是古代青銅器上所常見的紋飾,頗具古韻,體現出對古時文化的推崇與嚮往。此獸耳瓶形制落落大方,仿古紋飾古樸典雅,寓意極佳,竹子高雅脫俗的象徵意義又頗受文人騷客們的歡迎,盡顯當時竹雕製作的水平之高。來源:德川伯爵家舊藏

Lot 0041 純銀 菊紋大名家用茶具揃一式共七件

起拍價:1,800,000 RMB

尺寸:風爐釜高30cm

總重量10.8kg來源: 德川伯爵家族舊藏

Lot 0042 古銅獨佔鰲頭擺件

起拍價:100,000 RMB

尺寸:長43cm;高41cm

說明:此作品以銅製成,表現魁星立於鰲魚之上。鰲魚是古代傳說中的動物,龍頭魚身,鰭尖鱗密,圓目巨口,氣勢逼人。《山海經》中所記「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鯉。一曰鰕。即有神聖乘此以行九野。一曰鰲魚在沃野北,其為魚也如鯉」,指的就是這種生物。魁星在神話中主管文運、文章,受到無數學子的推崇,因「魁」字中帶「鬼」「鬥」二字,通常以醜陋的小鬼樣貌示人,鬼面踢鬥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這件作品中的魁星秉承傳說中的形象,雙手高舉,右足上揚作踢鬥狀,左足踏於鰲頭,寓意魁星點鬥、獨佔鰲頭。此擺件做工形象逼真,鰲魚體型碩大,鱗片細密,魁星身形輕盈,毛髮凌亂,極具視覺衝擊感,且每一個細節之處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魁星與鰲魚的眼目處皆施鎏金,在整體深沉肅穆的色調之中摻入光亮明麗的元素,達到大氣與精緻的完美結合,確實是一件難得一見的逸品。來源: 德川伯爵家族舊藏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竹木牙角雕刻》P117,No.107

Lot 0043 明 銅漆金文殊菩薩

起拍價:1,200,000 RMB

尺寸:高50cm

說明:漆金就是將泥金塗到銅佛像上,以達到防磨、防蝕的目的。漆金工藝先用生漆打底,待乾燥後再塗泥金,共有銅體、生漆、泥金這三層氧化層。以漆金圖層的銅像,在經歷長年累月的使用後繪在各處發生泥金脫落、露出銅胎的現象,但這種現象反而給銅像本身帶來一種別樣的美感,是為滄桑的痕跡。此菩薩像為銅胎施漆金,深沉之中呈現光彩。菩薩頭戴五佛寶冠以表五智,耳飾耳鐺,寶繒垂肩,頸佩項圈,胸飾瓔珞寶珠,身披天衣,兩肩盛開蓮花。左手結印,右手置於右膝,一腿曲盤,一腿下垂著地,呈遊戲坐於獅身上,獅子揚首張嘴,威風凜凜,象徵智慧威猛、所向披靡。獅身下有蓮臺,代表清淨無染。此像體型勻稱合理,線條流暢自如,刻紋精美細巧,盡顯匠人的精湛手藝體,確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佛教造像佳作。來源:德川家族舊藏

Lot 0044 明 銅泥金戴冠觀音

起拍價:1,500,000 RMB

尺寸:高54cm

說明:此拍品銅胎,上施泥金,在經歷長年累月之後於各處露出胎色,亦有斑斑鏽跡,是為時代的刻痕。銅像頭戴寶冠,象徵智慧莊嚴,冠上有五尊化佛,表現菩薩之本形。耳飾耳鐺,寶繒垂肩,面容圓潤,表情安詳。頸佩項圈,身披僧衣,胸前飾瓔珞寶珠,雙手於身前結禪定印,跣足呈全跏趺坐,身形安定穩固。蓮臺側面的蓮瓣層層疊疊,立體分明,每一瓣都代表著一個世界,意喻菩薩將慈悲毫無遺漏地給予各個世界的眾生。臺座並非常見的蓮花座,而是更具古風的裳懸座,衣裾線條流暢自然,古樸素雅的氣質盡顯無遺。這尊觀音像體態勻稱,身形安穩,具有一種令人感到祥和安心的氣質,將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功德和無邊的佛法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做工方面的細緻和講究則為其增添不凡的藝術美感,堪稱銅泥金佛像中的經典之作。來源:德川家族舊藏

Lot 0045 明 古銅文殊菩薩香燻

起拍價:200,000 RMB

尺寸:高18cm

說明:此菩薩像為銅胎,色澤深邃沉靜,莊嚴肅穆。頭上結髮髻,眉心點白毫,面部豐潤,雙目微張,安穩而祥和。身披天衣,左手持經卷,右手自然置於膝頭,雙足呈箕坐,身形輕鬆自如,意表修息災、敬愛法。菩薩坐下並非常見的蓮臺,而是塑成文殊道場所在的五臺山,旁側還有一頭青獅相伴,凸顯佛光普照澤及眾生之意。此像體型勻稱合理,造型別具一格,線條流暢自如,刻紋精美細巧,與深沉肅穆的整體色調相得益彰,匠人精湛製作手藝在此盡顯無遺。來源:德川伯爵家族舊藏

Lot 0046 清乾隆 白玉金剛杵

起拍價:1,200,000 RMB

尺寸:長14cm;盒長24.5cm

備註:金蒔繪盒來源:德川伯爵家族舊藏

Lot 0047 明 銅錯金銀獨角獸

起拍價:200,000 RMB

尺寸:高11cm

來源:德川伯爵家族舊藏

Lot 0048 明初 龍泉窯乳釘花觚

起拍價:500,000 RMB

尺寸:直徑13cm;高21cm

來源:德川伯爵家族舊藏

Lot 0049 清初 陳鳴遠制 紫砂南瓜壺

起拍價:12,000,000 RMB

尺寸:長16cm;高9cm

款識:鳴遠來源:關東茶道藏家藏 說明:此拍品採用經典的南瓜壺造型,壺體即為南瓜狀,壺蓋為瓜蒂狀,壺嘴由瓜葉捲成,壺把則是瓜藤模樣。壺身上筋脈葉瓣刻畫逼真、生動自然,壺嘴、壺把和諧統一,儼然同根而生,充滿著大自然的田野氣息。壺蓋內刻「陳鳴遠」三字篆書款,筆觸古樸雅健。陳鳴遠是清代康熙年間人,出生於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無不精美絕倫,以精湛的技藝和富於創造的精神聞名於世,有「壺隱」之稱。他在茶壺形制的設計上,力變明末筋紋器形,多以自然形體如壺,成為今日「花貨類」的宗師,並使花貨茶壺崛起成為紫砂茗壺的重要形制,且從日常生活著眼,創製出各類像生作品,栩栩如生,洋溢著濃鬱的生活情趣,極大地豐富了紫砂陶的純藝術欣賞門類。陳鳴遠的仿生花果作品,歷代陶人無出其右,堪稱一代花器聖手。此紫砂南瓜壺器形勻稱飽滿,清新活潑,玲瓏精巧,溫雅可愛,莖、須、葉均被雕琢得逼真細緻,又有意喻棄官歸隱不慕榮利之人的內涵,深得文人雅士的推崇與喜愛,無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紫砂精品。參閱:南京博物院藏「陳鳴遠瓜形壺」來源:關西茶道藏家舊藏

Lot 0050 清十八世紀 剔紅開光紫砂胎方壺

起拍價:1,800,000 RMB

尺寸:長16cm;高12cm

說明:在紫砂胎上施雕漆是乾隆朝的新嘗試。此作品長方形口,上有橋形鈕蓋,形似拱橋,小巧別致。彎嘴與端把線條流暢,曲線優美。壺身自上而下向外撇出,狀如小丘,匠心獨具。蓋內與足底髹黑漆,漆質純正濃鬱,其他部位遍施剔紅,於錦地之上刻畫各式紋樣。尤其是壺身兩側的開光內,一側表現兩位賢士互相作揖,體現出禮儀之邦的博大精深;另一側描繪小童揮扇撲蝶,老者則靠坐在青石上靜靜觀看,動與靜的結合恰到好處,畫面感極強。這件作品器形獨特,施漆上佳,剔紅的工藝則是巧奪天工,犀利的運刀在漆層上雕出一處處絢麗的紋樣,無論是繁茂的枝葉還是栩栩如生的人像,全都精益求精、細緻入微,體現出清代雕漆匠人傑出的藝術品位與無與倫比的精湛手藝,確實是一件難能可貴的傑作。參閱:《和光剔採·故宮藏漆》P142,No.146來源:關西茶道藏家舊藏

Lot 0051 清康熙 鬥彩六月花神杯

起拍價:100,000 RMB

尺寸:直徑6.5cm;高5cm

款識:大清康熙年制

Lot 0052 癭木隨形臺座

起拍價:50,000 RMB

尺寸:長20cm

款識:竹仙款

Lot 0053 十八世紀 芙蓉石雙龍戲珠盤 杯

起拍價:1,200,000 RMB

尺寸:長15cm;寬10cm;高5.5cm

Lot 0054 明-清初 剔紅饕餮紋爵杯

起拍價:1,800,000 RMB

尺寸:高17.5cm

說明:此爵短流弧尾,流尾之間凸起雙柱,爵腹一側有鋬,為獸首銜環狀,另三側則各有出戟。腹下三尖足向外撇出,輕盈而穩固。通體施剔紅,除上述的鋬上雕有獸面之外,爵腹、足頂也皆有饕餮紋樣的刻畫,表現出古代神獸所特有的神秘感與威嚴感。這件作品器形仿製古時的青銅器,經典悠長,而通體所施雕漆工藝則是繁盛於明清,運刀犀利流暢,雕出青銅器上常見的饕餮獸面紋樣,顯得層次分明而精緻巧妙,可謂古代形制與明清雕工的完美結合,無疑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經典佳品。參閱:《泉屋博古 中國古銅器編》P39,No.40、41備註:原配紅木盒來源:京都藏家舊藏

Lot 0055 十七-十八世紀 漆描金唐子香幾 茶葉末香爐

起拍價:300,000 RMB

尺寸:長40cm;高27cm;直徑14.5cm;高11cm

來源:關西藏家舊藏

Lot 0056 明或更早 脫胎漆錯銀片百花珍獸瓶

起拍價:800,000 RMB

尺寸:直徑20cm;高17cm

說明:脫胎漆器是中國傳統的漆器品種之一,乃是將絲綢、麻布等織物用生漆糊貼在泥、木或石膏製成的內胎上,裱貼若干層後形成外胎,然後再脫去內胎,以中心空虛的外胎作為胎骨,經上灰、塗漆、打磨、裝飾等工序製作而成。錯金銀工藝的歷史更為久遠,早在戰國時代便已盛行,在器物表面預先刻好的凹槽中嵌入金銀裝飾,呈現出璀璨奪目的完美效果。此拍品小侈口,豐肩鼓腹,下部漸斂,平底,整體器形豐潤飽滿,渾圓大方。通體為黑漆,漆質純正細膩,濃鬱滋潤。經過脫胎處理的整器顯得輕盈靈動,清新脫俗,仿佛不似塵世間之物。表面遍布錯銀片,細巧精緻,件件入微,琳琅滿目的百花叢中,間插著鴛鴦、稚雞、靈鹿、羚羊、飛雁、舞蝶等珍禽異獸,形態各異,姿勢不同,栩栩如生,充滿活力。這些鳥獸花草的裝飾在光線下顯得熠熠生輝,銀所特有的色澤顯得穩健安定,清新素雅,與純黑的漆地相得益彰。這種裝飾法常見於唐代的用品器物,紋飾華美、工藝精緻,而在日本正倉院所藏寶物之中,亦能見到類似的作品,乃傳承自日本奈良時代從大陸引入之物,正對應中國的唐代,製作技藝應屬一脈相傳。此百花珍獸瓶造型圓潤,器體輕靈,漆質細潤,錯銀精細,深邃的底色上散發出柔和的光澤,古樸典雅之中隱藏華美的氣質,實為不可多得的一件傳世佳品。

Lot 0057 清 白瓷雕龍船

起拍價:100,000 RMB

尺寸:長27cm;高22cm

Lot 0058 明 青銅尊式瓶

起拍價:200,000 RMB

尺寸:高37cm

Lot 0059 清 銅泥金關公像

起拍價:100,000 RMB

尺寸:高28cm

Lot 0060 清十八世紀 大威德天神唐卡

起拍價:800,000 RMB

尺寸:35×53cm

來源:伝京都YuLinGuan舊藏品

Lot 0061 明 銅錯金銀三足鼎

起拍價:200,000 RMB

尺寸:直徑9cm;高12cm

備註:原配木盒

    

Lot 0062 銅鎏金水晶舍利盒

起拍價:800,000 RMB

尺寸:高20cm

說明:佛經上說,舍利子是通過六波羅蜜和戒定慧等功德所燻修的,難得可貴而受到尊重。佛教強調舍利子和修行人的修行功德相關,因高僧大德的慈悲智慧功德而尊重舍利子。在這種環境下,舍利子常被放入精緻的容器中進行保存,本拍品便是其中之一。此舍利盒主體由一整塊水晶製成,呈缽狀,圓潤飽滿,晶瑩剔透。上配銅鎏金蓋,綴滿花卉卷草紋樣,頂端置水晶鈕,明亮醒目。口至肩部覆蓋鎏金飾件,分為八瓣蓮花,高潔清淨,分別表現吉祥八寶中的法輪、寶傘、盤長、法螺、蓮花、寶瓶、雙魚、白蓋,象徵萬世不息,曲覆眾生,一切通明,妙音吉祥,出世超凡,福智圓滿,自在永生,遍覆淨業。蓮瓣下方垂有三葉寶石墜,與口沿處紅綠相間的寶石迴環遙相呼應,相得益彰。缽底託座採用與鈕蓋同樣的花草紋飾,託沿則以綠石鑲邊,色彩搭配極為華麗炫目。這件作品將水晶與銅鎏金的材質完美結合於一身,兼具透徹與光華的優點,又通過細密入微的雕紋刻畫出具有佛教內涵的紋飾,確實是一件典型的藏傳佛教法器精品。參閱:《皇權與佛法 藏傳佛教法器特展圖錄》P202-203,No.106

Lot 0063 明 錯金銀獸耳提梁卣

起拍價:800,000 RMB

尺寸:連座高35cm

Lot 0064 明 古銅文曲星立像

起拍價:1,200,000 RMB

尺寸:高22cm

說明:文曲星是中國古代星宿,乃北鬥七星之一,在神話中主管文運,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觀的人被認為是文曲星下凡,在儒士學子心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魁字可拆為「鬼」「鬥」二字,既應了傳說中魁星面目醜陋、多以小鬼外貌示人的形象,又應了魁星才高八鬥和隸屬北鬥星的說法。有人認為文曲星、魁星為同一星,也有人並不認同,在民間信仰中,文曲星為文人打扮的梓潼神,而魁星則是鬼面踢鬥的大魁星君。此作品為銅製,便是以文曲、魁星的形象塑造出一人一鬼的立像。人像劍眉星目,體態豐腴,仿佛身懷滿腹經綸,且又頭戴書生帽,身著交領袍,腰懸酒葫蘆,一派悠然自得而又自信滿滿的神情;鬼像身材矮小,一身短打,額頭上仰,左手舉起,右手則緊緊挽住人像的左臂不肯鬆開,機靈精怪的表情令人叫絕。無論是文曲星的長袍衣裾習習,還是魁星短裙上葉片的絲絲脈絡,全都刻畫得精巧細緻、線條流暢,古銅色的光澤更是增添了一種古樸寂寥的氛圍。文曲、魁星同為讀書人的守護神,兩者合二為一的狀態正是無數學子對求得功名的最高祈盼。此立像造型別致,形象取意獨具匠心,細節之處的雕琢研磨細緻入微而又不失整體的大氣,盡顯大師風範,實在是一件兼具藝術欣賞與收藏價值的上佳之品。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 竹木牙角雕刻》P117,No.107來源:2014年11月香港蘇富比LOT1203備註:紫檀原配座

Lot 0065 明初期 剔紅如意紋天目臺

起拍價:3,000,000 RMB

尺寸:直徑15cm;高8cm

說明:這件作品呈圓託盤,線條渾圓柔順,經典大方。託盤正中凸起託口,下方則是高圈足向外撇出,精巧優雅。器內部髹黑漆,濃鬱光潤,漆色純正。表面堆起厚厚的朱漆,運用鋒利的刀工雕出經典的如意紋圖樣,環環相扣,祥瑞連綿。此盞託造型雅致,上漆勻稱,雕工玲瓏,紋飾吉祥,盡顯明代剔紅工藝的特色與亮點,確實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漆工精品。參閱:《唐物漆器》P15,No.8來源:日本北陸地區財閥舊家舊藏

Lot 0066 清 黑漆金彩花鳥紋捧盒

起拍價:1,200,000 RMB

尺寸:直徑43cm;高18cm

說明:宮廷中以金銀等貴重金屬為飾的漆器數量頗多,而描金漆即是其中的一項主要工藝。這種工藝的做法一般是在黑漆或朱漆地上描繪金色圖案,尤其注重線條流暢和構圖的意境,要求製作者有深厚的繪畫功力。此拍品呈八方海棠花形,平蓋面,鼓腹,子母口扣合,圈足,器形新穎別致,端莊嫻雅。通體髹黑漆,漆質純正潤和,其上再以金粉調膠勾勒出金彩畫面。蓋面表現虯勁枝幹上草葉叢生,百花爭豔,兩隻喜鵲亭立於枝頭,意喻「喜上眉梢」,枝旁還有一鵲翩翩起舞,輕盈靈動。盒側面上下具以金錢紋為錦地,施十六面開光,皆呈茂密花木叢中有靈鳥出沒,或盤旋於花間,或漫步於草隙,種類、姿態各不相同,好一幅百鳥百態的嬉戲之景,玩味十足。盒底與內部髹紅漆,盒內分為九格,每格內同樣有描金漆繪圖,此處則是表現百花仙草,與外側的百鳥相得益彰。此捧盒形制秀美柔雅,上漆勻稱自然,描金的紋樣畫面燦爛多姿,美不勝收,百花與百鳥的寓意則是喜慶吉祥,極富立體感和層次感,展現出皇室用器精美絕倫的加工技法和藝術特色,無疑是值得收藏的一件經典之作。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清代漆器》P171,No.126

Lot 0067 黑漆嵌螺鈿官人踏春圖圓盒

起拍價:200,000 RMB

尺寸:直徑18cm

Lot 0068 清 黑漆嵌螺鈿花鳥盤五枚

起拍價:50,000 RMB

尺寸:直徑14.4cm

備註:舊木盒

Lot 0069 明 黑漆嵌螺鈿松下賢仕福壽圖香幾

起拍價:200,000 RMB

寸:長50cm;寬32cm;高17cm

說明:此香幾長方形,幾面下方束腰,膨牙板帶弧,短曲腿帶託泥。幾通體髹黑漆,漆質濃鬱,色澤純正。幾面以點螺技法勾勒出松下賢仕圖案,數位文人雅士在花草茂盛的庭園中對著奇石珍卉盡情揮毫,舞文弄墨,充滿豪情雅趣,小童則忙著洗墨取紙,增添了一份活潑的情調,畫面感極強。外沿與束腰上綴滿螺鈿貼花,膨牙板的開光內則是枝葉垂草纏繞連綿,代表著吉祥與長福。這件作品器形俊朗優雅,張弛有度,濃鬱純正的漆面上施展精湛的點螺技巧,顯現出光彩斑斕的絕倫效果,一展匠人巧奪天工的手藝,值得收藏。備註:舊木盒參閱:《宋元之美》No.126

Lot 0070 唐 三彩馬

起拍價:2,000,000 RMB

尺寸:長46cm;高51cm

說明:此三彩馬直立於長方形臺座上,昂首側視,張口作嘶鳴狀。馬身的肌肉與筋脈刻畫入微,栩栩如生,靜中存動,仿佛隨時都會撒蹄奔跑,極為傳神。馬全身施釉,顯淺黃,頸鬃與馬具飾品則各呈黃褐與深綠,馬鞍處則有淡淡的桃紅相著,色彩搭配和諧優美,呈現出經典的唐代三彩製品形象。馬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極高,是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達的代名詞,又是能力、聖賢、人才、有作為的象徵,以馬為主題的工藝作品也是層出不窮。這件拍品即是取此寓意,把雄壯有力與高貴優雅完美結合,做工技藝特色獨具,洋溢著濃鬱的盛唐氣息,盡顯當時陶瓷工藝製作的最高水準,堪稱精品。參閱:《中國陶瓷全集 唐·五代》P82,No.75

Lot 0071 唐 白釉雙龍耳大瓶

起拍價:800,000 RMB

尺寸:高56cm

說明:唐代的陶瓷業在技術上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陶瓷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唐代生產的白瓷質量十分精美,釉色潔白如雪,造型規範如月,器壁輕薄如雲,扣之音脆而妙如方響。此作品瓶口外撇,細長頸內束,豐肩之下瓶腹漸斂,平底,器形碩大,俊朗挺拔。瓶頸圍繞弦紋,口沿兩側各有一龍耳伸出,一直連結到瓶肩之上,細長而寬幅,宛如龍身,緊緊咬住瓶口的地方則以精妙的工藝塑成龍首狀,線條細膩而流暢自如,與點綴在瓶肩上的數枚葉瓣一道作為此器為數不多的紋飾而引人注目。器通體施白釉,釉質純正濃鬱,上漆勻稱,盡顯樸素大方之風。此瓶形制經典,施釉純正,不加過多修飾的風格更突出了古拙素雅的內涵,彰顯高潔,為文人雅士所推崇,可謂充分體現唐代制瓷技藝的一件曠世佳作。參閱:《東洋陶瓷名品圖錄》P25,No.24

Lot 0072 唐 三彩雙龍耳壺

起拍價:800,000 RMB

尺寸:高44cm

說明:唐三彩是在器物的胎體上施以黃、綠、赭三種釉彩,有的單色籃彩或黃、綠兩彩,這些器物都屬於唐三彩的範疇。「唐三彩」這個名稱並非當時所用的叫法,而是出現在二十世紀初。此作品瓶口外撇,細頸內束,肩部豐滿,下腹漸斂,平底,器形古樸,典雅大方。瓶口兩側各有一龍耳,龍口緊緊銜住口沿,龍頸大幅彎曲,龍身下垂至瓶肩,線條流暢,身形矯健。龍耳、肩部、上腹施低溫彩釉,黃、綠、褐數色交融,斑斕絢麗,透露出濃厚的盛唐氣息,勾起人們對遠古盛世的嚮往。此瓶形制經典,釉色炫彩,具有強烈的民族氣息,在古拙的器身上加入了繁縟華麗的元素,確實是一件唐代陶瓷製品的代表之作。

Lot 0073 宋 定窯刻花盤

起拍價:300,000 RMB

尺寸:直徑26cm

備註:包銀口

Lot 0074 明初 釉裡紅雲龍紋梅瓶

起拍價:3,000,000 RMB

尺寸:高34cm

Lot 0075 清乾隆 窯變辰砂石榴尊

起拍價:3,800,000 RMB

尺寸:高29cm

說明:《景德鎮陶錄》有載:「窯變之器有三:二為天工,一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則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態,直名之曰窯變,殊數見不鮮耳」。自康熙年始,景德鎮開發出銅氧化窯變的燒制技術,使釉色窯變出火焰紅、靛青等各種顏色,隨著燒制技術的發展,至幹隆期已能控制窯變的變色,使之隨著器形變化而窯變發色自如。此拍品形似石榴,圓口外卷,口沿處有萎口,形成淺淺的花瓣狀。短頸收束,鼓腹豐滿,圈足,通體縱起五筋分為五瓣,器形別致而又圓潤,精巧溫雅。足內施白釉,遍布冰裂紋,足底無釉,其餘各部呈現窯變而成的火焰紅色間隔靛青豎線,色彩涇渭分明,豔麗妖嬈,帶給人以奇妙的視覺感受。此壺曾由日本著名的古代美術品店壺中居收藏,乃幹隆時期燒自景德鎮窯的一件逸品,其風韻獨具的形制與斑斕奪目的色澤均難得一見,不愧是一件窯變作品中的經典之器。參閱:《中國陶瓷全集 清(下)》P178,No.169來源:東京壺中居舊藏備註:附壺中居鑑定證書、昭和36年

Lot 0076 五彩寶相花將軍罐

起拍價:50,000 RMB

尺寸:高43cm

連座蓋

Lot 0077 清 五彩夔龍紋鏤雕香燻

起拍價:200,000 RMB

尺寸:直徑34cm;高30cm

Lot 0078 清康熙 黃地綠彩雲紋碗 (一對)

起拍價:1,500,000 RMB

尺寸:直徑13.5cm

說明:黃釉是皇家控制最嚴格的一種釉色。「黃」與「皇」同音,因而黃色也成為皇家至尊之色,施黃釉的瓷器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碗撇口微折,弧壁圈足。內壁施白釉而無紋,外壁則是以黃釉作地,尊貴高上,其上有無數祥雲紋樣填入綠彩,與黃地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亮麗明豔而不失典雅素淨。近足處飾一圈仰蓮紋,意喻高潔。足底在白釉之上以青花繪「大清康熙年制」之款。這對雲紋碗形制經典大方,上釉均勻明亮,點綴於外壁上的紋飾精巧細緻,黃色的尊貴與綠色的清新感完美融合在一起,是為不可多得的一件清宮逸品。參閱:《中國陶瓷全集·清(上)》P170,No.179

Lot 0079 清初 五彩喜鵲登梅圖梅瓶

起拍價:800,000 RMB

尺寸:高33cm

說明:所謂「梅瓶」,是一種小口、短頸、豐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體修長,亦稱為「經瓶」。此拍品即是一款經典的梅瓶造型,折沿,口沿平,頸短而細,肩上部甚平,顯得端莊秀麗,上部圓潤飽滿,下部纖細雋秀,曲線的美感盡顯無遺。用胎堅緻,底釉白中泛青,上施彩釉,勾勒出一幅精美優雅之圖。只見嶙峋奇石中長出虯勁梅木,枝頭綻開各色花瓣,其間又有數羽喜鵲,或飛舞嬉戲,或安然棲息,動靜結合,張弛有度,勃勃生氣躍然於畫面,「喜上眉梢」的寓意又是喜慶吉祥,。此瓶器形特徵明顯,即有豐潤飽滿之處又顯雋秀典雅,彩釉色澤明麗繪圖輕快爽朗,構圖層次分明匠心獨具,筆觸濃淡相宜虛實結合,對畫面中的動靜表現的描繪尤為精益求精,達成活靈活現、恰到好處的效果。

Lot 0080 清乾隆 茶葉末釉橄欖瓶

起拍價:800,000 RMB

尺寸:高13.5cm;盒高17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備註:附雕填彩漆筒盒


Lot 0081 清雍正 粉青釉雙獸耳弦紋尊式瓶

起拍價:800,000 RMB

尺寸:高18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

更多精彩推薦:

2017日本美協春拍——悠古砡璜專場預覽

塵埃落定!宣德碗王2.29億天價易主,連館藏都難以比肩

最新2017香港蘇富比春拍玲瓏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翫成交結果

最新2017香港蘇富比春拍清潤柔輝:茉琳琵金頓珍藏黃釉御瓷成交結果

最新2017香港蘇富比春拍韞古雙仕:美國私人瑰藏中國藝術品萃珍成交結果

獲取古玩拍賣信請關注典藏拍訊微信公眾號

guwan1998

參加拍賣請加微信號

guwanyuansu

廣告投放請聯繫

13641627067 陳先生  13818437994 申先生

相關焦點

  • 山中商會、坂本五郎等日本頂級藏家再出手!快來看有你想入手的嗎?
    接下來,我們帶來本屆日本春拍四大主角兒,橫濱國際、關西競賣、日本美協、大和國際家的精品預覽,大家先睹為快。日本美協,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稱得上日本龍頭拍行中的王牌,幾乎每次出手,都能帶來頂尖級大咖絕世珍藏。
  • 投資藝術 春拍信息 日本美協五周年慶典春拍 漆器上的花卉欣賞
    日本美協春拍五周年慶典日程:預展:2016年4月
  • 藝典同步拍 | 日本美協2019秋拍精品先覽
    藝典與日本美協拍賣合作,將在網上同步「日本美協2019秋季拍賣會 」,屆時可通過藝典同步拍觀看拍場直播、參與競價。
  • 無需代拍服務費!從東京到大阪到橫濱,這屆日本春拍,我們為你承包!
    如果您有以上任何事宜(也包括所有拍寶疑問),請隨時為我們打call:400-111-8258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本屆日本春拍的五大主角,關西拍賣,日本美協、橫濱國際、古河會以及東京品川,他們有的是實力資深派,有的是業界新星,但背後的故事,以及今春導演的春拍大戲,說來同樣令人期待。。
  • 日本春拍@了您,並為您備好了行程指南!
    在結束了紐約亞洲藝術周后,隨之迎來的便是香港春拍以及日本春拍的腳步。日本作為我國的近鄰,歷史上對華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一直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特別是在藝術品市場逐漸打開與成熟後,人們往往能夠從東洋的藝術舞臺上發現驚喜。隨著日本各排行逐步公布今春的拍賣行程,來自東洋的藝術之風將再次颳起。我們將帶您一起梳理這輪春拍的具體行程以及重點拍品,期待您的關注與參與。
  • ​12大專場,重量級拍品集中亮相,日本美協秋季大拍即將揭幕
    基於海外重要藏家無法到達現場,日本美協上半年更多採用線上拍賣的方式進行,在這種模式的適應和探索期間,很多重量級拍品塵封於庫房,甚至一些原計劃推送春拍的重要拍品都累積了下來。日本美協2020秋季拍賣會將於12月7日-8日舉行,沉澱的重磅拍品也將集中亮相。此次大拍會開放現場競標,不便親臨現場的買家,通過聯拍在線競投,線上線下實時同步,猶如身臨其境,同樣享受拍賣帶來的無窮樂趣。
  • 【大象視界】探秘德川美術館:日本傳世「唐物漆器」為何比中國本土還多?
    今天,大象繼續在日本為朋友們深度探訪庫房,今天我們造訪的,是剛剛喬遷新址的日本美協拍賣,作為一家深耕東瀛多年的日本一線拍賣行,美協拍賣每次大拍都能淘到深藏日本而獨具收藏文化特色的寶貝
  • 【大象視界】堪比日本皇家的名門,留下了怎樣的稀世寶物?
    如五年前轟動一時的九藤書屋專場,一直到後來的吳湖帆周煉霞詩稿、端木蕻良舊藏等等,從高大上到小清新,每一件藏品背後的故事都值得細細品讀。而即將舉行的崇正春拍上,將會出現兩件茶道神品,都出自於極為顯赫的日本名門望族!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其中一件的基本資料吧:
  • 預展丨即將出發 請帶好這一份日本2018秋拍淘寶攻略
    宋王朝覆滅之後,官窯被毀,工匠失散,技藝失傳,加上年代久遠。故十分稀少,因而是一件極為難得的稀世珍品。clarity enhancement估價:JPY 3,300,000-5,300,000JADE日本美協拍賣2018秋季拍賣會預展信息時間:2018年10月21日 10:00-16:002018年10月22日 11:00-19:00拍賣信息時間:2018年10月21日-23日地點:東京都江東區青海
  • 接檔香港拍賣季,日本:從神秘的古董商會到全球拍賣的重要站點!(附日本拍賣行程)
    而如果要論全球最有顏值,性價比最高的春拍,誰說又不是一水之隔的那片芳澤之地呢?尤其趕在這個時節,不僅有北海道櫻花的粉嫩悠然,還能偶遇漫步在京都古城裡那些身穿和服的柔媚女子,名花傾城,美人傾國,想想都美到天邊不是? 但更美的是,將有東瀛五大實力拍行——關西美術、日本美協、橫濱國際、古河會、東京品川,其上萬件精品好物,共聚2018日本春拍!
  • 報告藏家!2019年日本秋拍行程手冊整理完畢,請您鑑閱!
    Lot 0226 純金錘目打湯沸尺寸:高18cm起拍價:4,500,000 日元 2019年10月22日 日本美協2019年秋季拍賣會 明治神工——日本工藝精華專場Lot 0366 50年代蘭芝散茶起拍價:4,200,000 日元2019年10月22日 日本美協2019年秋季拍賣會 茶花香
  • 【大象視界】偏遠小城深藏的驚人寶藏,日本為什麼總創造市場奇蹟?
    美協拍賣在舉行了幾次高質量的在線拍賣後終於放出了年末大招,美協秋季大拍將於12月7日-8日舉槌,由於本場大拍幾乎等於籌備了一整年的時間,可謂是精心之作,和往年一樣,美協團隊深入挖掘了一大批從日本老藏家處所爭取到的「生貨」精品,一場大拍足以讓買家過足淘寶癮。
  • 全網首發 | 2019日本春拍行程必備清單
    香港春拍、日本春拍...各大拍賣行精彩不斷,關西美術競買、日本美協、日本橫濱等紛紛推出了重磅專場,匯聚中國古代書畫、古董珍玩、青銅器及茶具、珠寶等各類藝術精品佳作,品類豐富,層次多元,選擇空間極大,還將呈現諸多無底價專場,可謂一場別開生面的海淘盛宴。美歐君將帶您一起梳理此季春拍的具體行程及重點拍品,您也可以點擊文章底部的閱讀原文參與競拍,期待您的關注與參與。
  • 為保住這件黑乎乎的「瓦罐」,日本「戰國第一惡人」竟願意拿命來換!
    ▲ 日本戰國時期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一句話說,特別能打,特別亂!都說盛世收藏,亂世黃金,但當時的日本雖為亂世,古董收藏卻也風頭不減。說正值戰國時期的某一天,有日本茶道「開山之祖」之稱的村田珠光,到收藏市場上去買茶具,他一眼就看中了一個黑乎乎的瓦罐,系中國出品。
  • 文玩清心,古瓷秀麗,日本美協十月網絡拍賣再相約
    金秋十月,日本各大拍行拍賣會扎堆舉行,好不熱鬧,日本美協十月網絡拍賣也將於10月9日登場。聯拍在線全程直播,並提供實時同步競拍技術和服務支持。
  • 【大象視界視頻日本尋寶季】吳昌碩藝術風靡日本之謎
    1921年,王一亭攜手吳昌碩主辦了第一屆中日繪畫聯合展覽會,日後共舉辦五屆,展覽深入上海、北京、東京和大阪等地。1922年,王一亭聯合高島屋百貨美術館為吳昌碩舉辦個人展覽,轟動一時。可以說正是王一亭的全力相助將吳昌碩的藝術推向了東瀛舞臺之巔。高島屋於1927年推出了「王一亭近作書畫展」,大部分作品上則都有著吳昌碩的長題,而後東瀛盛行的「王畫吳題」正是由高島屋的畫展開始的。
  • 2017西泠春拍 | 古代書畫 宋元明清高僧墨跡專題
    - 長按圖片左右滑動可瀏覽全圖 -▲ 2017西泠春拍偃溪廣聞禪師(1189~1263) 行書 詩偈四首紙本《墨跡之寫》上冊P7、8,(日)江月宗玩著,日本元和六年(1620年,中國明泰昌元年)。詩文著錄:2.《偃溪廣聞禪師語錄二卷》卷下,(宋)如珠、道隆等編(見於《續藏經》第二編第二十六套,京都藏經書院刊本,1905-1912)。3.《江湖風月集二卷》卷上,(元)松坡宗憩編,日本江戶初期刊本。說明:江月宗玩鑑賞,黑田長政、長谷川左兵衛舊藏。
  • 作別香江,聚首東灜:日本秋拍第二季日程及亮點拍品一覽
    秋拍戰火也由香港轉到了日本。對於古玩收藏者來說,如果要論有顏值,性價比又高的拍賣,誰說又不是那一水之隔的東瀛呢?10月中旬,日本關西美術、古河會、日本伊斯特、丹比國際、日本雅寶等拍行將相繼舉行拍賣會;日本美協、橫濱國際秋季拍賣則將在10月下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