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視界視頻日本尋寶季】吳昌碩藝術風靡日本之謎

2021-02-18 大象世界

【大象視界】之【日本尋寶季】的第一期,請朋友們跟隨我們的尋訪腳步,探尋吳昌碩藝術風靡東瀛之謎!請朋友們用力點擊我們的視頻,大象本人在東京現場為您主持


西泠印社

大象團隊第一站探訪的是杭州的西泠印社,至今,西泠印社仍然保留著早年日本金石學家遊學交誼的足跡。

1881年中國金石學者楊守敬帶著數萬張碑拓前往東京結識了「日本近代書道之父」日下部鳴鶴,日下部鳴鶴對魏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891年,日下部追尋王羲之的足跡來到浙江,最終結識了志趣相投的吳昌碩,歸國後的日下部鳴鶴向學生、朋友推廣吳昌碩的藝術,成為了缶墨東遊傳播的第一人。


吳昌碩和河井仙郎(左)合影

長尾甲在西泠印社所題「印泉」

1900年,日下部鳴鶴的學生河井荃廬專程前往上海拜吳昌碩為師,而與河井同為西泠印社最早外籍成員的長尾甲更是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期間,與吳昌碩成為了同街鄰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長尾甲歸國,吳昌碩特意送上一幅墨梅圖,並題詩"滬瀆結鄰坐三載,數典談詩時卻步"彰顯出二人非凡的情誼。在如今的西泠印社中,便保留著由長尾甲題寫的"印泉"二字。



大象團隊第二站所探訪的是距離東京市區約一小時車程的千葉縣野田山崎,在寧靜的鄉間小鎮住著一位遠近知名的書道家海野濤山。

海野濤山是日本著名書道家青山杉雨的學生,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經常隨老師造訪中國,也因此收藏了不少吳昌碩的作品。

海野拿出了一件吳昌碩作於上海六三園的一幅書法,記錄下了吳昌碩作品風靡日本的又一段往事。

1913年吳昌碩遷居上海六三花園附近的吉慶裡(今天的虹口公園北側)。而六三花園的園主則是日本實業家白石六三郎。喜愛金石藝術的白石六三郎經常邀請吳昌碩來六三園休憩,1914年,白石甚至在六三園為吳昌碩舉辦起了書畫展。可以說,六三園為吳昌碩提供了創作的源泉,也提供了認識日本名望商賈的機會。

東京中央五周年秋拍

LOT0774 吳昌碩 墨梅圖 132.5×42cm 約5.0平尺

出版:《生誕百七十年呉昌碩とゆかりの人々展》,隨風會山下方亭發行,2014年,封面,頁45。

出展:《生誕百七十年呉昌碩とゆかりの人々展》,隨風會主辦,京都市美術館展出,2014年4月1日-6日。

JPY:5,000,000-6,000,000

RMB: 250,000-300,000

如今,日本書道界仍然會組織各種活動來紀念吳昌碩。東京中央五周年秋拍上的這件《墨梅圖》便有著隨風會的出版和展覽記錄。「隨風會」是日本著名的書道印學團體,會長山下方亭是日本篆刻家協會前任理事長。他長期致力於日中文化交流,並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西泠印社名譽理事等職。去年四月,隨風會在京都市美術館舉辦了紀念吳昌碩誕辰170周年的特展,展示吳昌碩及其弟子王個簃、沙孟海等人創作,共展出日本書道藏家收藏的作品100餘件,其中吳昌碩作品30件,這件《墨梅圖》便在其列。





大象團隊的第三站在東京,探訪吳昌碩藝術最重要推廣者王一亭的足跡。在東京的鬧市街頭,王一亭的後人開設了一家中餐館,這家已經有著五十多年歷史的老餐館表面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走廊的老照片、菜單的封面甚至是包間的門牌,餐廳的每一個細節都印刻下了王一亭和吳昌碩的烙印。之後,我們在上海還採訪了王一亭先生的曾孫王孝方先生。


吳昌碩、王一亭和日本友人相聚六三園

如今的主要觀點認為,吳昌碩藝術真正開始全面風靡日本應該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初。1921年,王一亭攜手吳昌碩主辦了第一屆中日繪畫聯合展覽會,日後共舉辦五屆,展覽深入上海、北京、東京和大阪等地。1922年,王一亭聯合高島屋百貨美術館為吳昌碩舉辦個人展覽,轟動一時。可以說正是王一亭的全力相助將吳昌碩的藝術推向了東瀛舞臺之巔。高島屋於1927年推出了「王一亭近作書畫展」,大部分作品上則都有著吳昌碩的長題,而後東瀛盛行的「王畫吳題」正是由高島屋的畫展開始的。


東京中央五周年秋拍

LOT 0778 吳昌碩 題 王震 畫貓 148×40cm 約5.3平尺

JPY: 2,000,000-3,000,000

RMB: 100,000-150,000

同盟會會員、慈善家、佛教居士、實業家、畫家,今天的人們可能很難想像,民國時期的海上名士王一亭有著如此多不同的身份面孔。1911年,王一亭和吳昌碩結識,他們的會面或許完全改變了之後海上畫壇的格局。作為當時海上畫壇領軍人物之一的王一亭甘當綠葉,將吳昌碩的藝術推向了海上畫壇的最前沿,而今天,王一亭在藝術市場的價格和他當時的地位顯然極不相稱。弱弱的說一句,當時吳昌碩賣給日本人的很多不同題材作品,都有王一亭代筆的成分。

東京中央秋拍上的這幅《貓》,吳昌碩的長題中明白寫道:「秋秤不亂,頑石為侶。四顧蒼茫,畏首畏尾。為有牙牙食貓鼠。悅堂先生屬,一亭畫貓,吳昌碩題於春水艸堂。時辛酉冬仲年七十又八。」而相比較其他的王畫吳題,這件《貓》王一亭聊聊數筆便意趣盎然的畫出了貓的背影,十分寫意,和吳昌碩以書法入畫的格調十分相配,可謂天作之合了。

東京中央五周年秋拍

LOT 0611 吳昌碩 山水 150×52cm 約7平尺

JPY: 10,000,000 - 15,000,000

RMB: 500,000 - 750,000

野口米次郎舊藏

野口米次郎

在日本書道家的交流互動和王一亭等人的推動之下,吳昌碩的藝術贏得了眾多日本藏家的青睞。如這件吳昌碩盛年所作的《山水》,色彩濃鬱、筆力強勁,完全體現了他個人的強烈風貌。它曾經的收藏者便是野口米次郎。

野口米次郎(1875-1947),明治・大正・昭和前期的詩人、小說家、評論家、俳句研究者。其妻為美國作家莉歐妮·吉歐蒙(Leonie Gilmour),而其子則是美國當代藝術家野口勇。野口其人以及其家族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吳昌碩的藝術正是通過野口這樣的日本藝術之家傳承了下來。

根據大象團隊的多處探訪,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吳昌碩作品東遊日本主要有兩個時期。其一是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以長尾甲、河井仙郎為代表的日本書道家和以王一亭為代表的中國實業家聯手將吳昌碩藝術推向了東瀛藝術舞臺的核心。其二則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新一代的日本書道家和收藏家再次慕名到中國淘寶,收藏吳昌碩的藝術,但相對於上世紀一二十年代,這個時期東渡日本的就摻雜著不少偽作了。

因此,從日本流出的吳昌碩作品,如果能有七十年代或者更早的日本出版著錄,應該會成為真跡的極大保證,當然,這樣的著錄會為作品增加不菲的市場附加值。

東京中央五周年秋拍

LOT0782 吳昌碩石鼓文山谷觶銘 178×95cm 約15.2平尺

出版:《吳昌碩集》,張倩清編輯,太平洋圖書公司(香港)出版,1972,圖版.136。

JPY: 10,000,000-15,000,000

RMB: 500,000-750,000

這件吳昌碩的石鼓文書法稱得上是缶翁書法中的精品,超過15平尺的巨大尺幅,「戚作彛永寶用」,吳昌碩的題跋說明了它的緣由:「此尊小谷觶銘,三字曰:戚作彛,說文戚戉也。從戉尗聲,此作戚中從來,省水即古泰字,從戉來聲。蓋籀文形聲,字較尗聲為近古也。甲寅四月,曉籟先生屬書,病臂塗之,安吉吳昌碩。」 這幅書法本身十分開門,更是吳昌碩書法中的絕對精品,而1972年的老出版,是其出處和真偽的保證,也將為其拍場表現增加不菲的附加值!

根據日本篆刻名家松丸東魚的統計,從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以來在日本沉澱下來的吳昌碩作品大約有2000幅左右。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吳昌碩的作品在日本本土市場的流通量很大,而當時一幅四平尺吳昌碩作品的市場價值就相當於普通工薪階層十年的收入。而到了2000年以後,越來越多的中國拍賣公司和畫商開始不懈的在日本尋找吳昌碩的真跡,據大象個人的保守估計,這些年從日本市場流出到中國市場的吳昌碩作品至少有數百幅之多,而如今,日本還深藏著數量不在少數的吳昌碩作品,其中的相當一部分甚至是國內市場難得一見的精品。他們其中的一些屢屢出版,為中國藏家們所心馳神往,也有相當一部分則深藏在名門望族亦或是書道世家,神龍見首不見尾,難得一睹。

東京中央五周年秋拍

LOT0613 吳昌碩 歲朝清供 152×81cm 約11.1平尺

JPY: 15,000,000 - 25,000,000

RMB: 750,000 - 1,250,000

出版: 《中國近現代著名畫家作品集》,中藝(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圖版7。

來源: 北京文物商店舊藏。

大象曾經和西泠印社副社長童衍方老師討論本次日本秋拍季的吳昌碩作品,童老師對這幅11平尺的《歲朝清供》讚許有加,甚至認為是近些年內地和海外上拍吳昌碩單幅作品中最精彩的之一。「神仙富貴壽而康,多子多孫聚一堂,清供歲朝誰享得,滿床笏坐郭汾陽。」無論是寓意、用色、構圖、筆法全部體現了吳昌碩盛年時期的最高水平,當然,藏購此畫用來懸掛裝飾,也是喜氣十足了!


東京中央五周年秋拍

LOT 0776 吳昌碩 紅綠梅 149×69cm 約9.3平尺

JPY: 25,000,000-38,000,000

RMB: 1,250,000-1,900,000

儘管沒有找到出版和著錄,但童衍方老師對於這幅《紅綠梅》十分推崇,所謂「苦鐵道人梅知己」,梅花是吳昌碩一生中畫得最多的題材之一,但是如此大尺幅的紅綠梅,加上吳昌碩的長題,可謂吳氏梅花中的精品。期待9月份的拍場表現吧。


大‍象視界】之【日本尋寶季】系列報導由東京中央拍賣特別呈現


【大象視界】戰略合作夥伴


【大象視界】之【日本尋寶季】視頻火熱發布中

相關焦點

  • 【大象視界精製視頻】明軒:一間屋,一場拍賣
    由於之前山外攝影的李世湝團隊已經和明軒一起完成了一組堪稱完美的"一間屋"攝影作品,因此,由大象團隊負責製作視頻,個人深感"鴨梨山大",照片拍得這麼美,視頻拍砸了實在丟不起人啊。時間緊,任務重,在拍攝前一天,大象核心團隊幾位成員花了一下午時間在明軒現場進行踩點。
  • 【大象視界】細川家族:一個七百年日本貴族的收藏傳奇
    今天的【大象視界】我們一起來關注即將開拍的新一輪日本拍賣季,整個4月中旬,從京都、大阪到東京,一連串的拍賣好戲即將拉開序幕。
  • 【大象視界】哎!日本人竟然比我們更懂得中國古硯?
    每次東京中央拍賣,大象個人最為喜愛的有兩個部分,可能這兩大專場拍品的絕對市場價值並非最高,但是卻最能體現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傳承源流,這便是——茶道和文房。前一篇我們為朋友們細數了日本茶道具對於中國歷代工藝美術的追摹:【大象視界】你想不到!這些茶道美物的創意靈感源自3000多年前的中國!今天,我們則一起來說說文房。
  • 【大象視界東京現場即時視頻】經典傳承:被日本茶人視若珍寶的龍泉青瓷
    請看我們的視頻! 自古以來,日本人對於產於浙江的龍泉青瓷有著特殊的偏愛,以至於對於不同的龍泉青瓷,日本人自己都給與了自己的「冠名」,如把散布著褐斑的龍泉窯青瓷命名為「飛青瓷」,把南宋時代的粉青色龍泉青瓷稱為「砧手「,元明時期青綠色的龍泉青瓷為「天龍寺手」,明末與清的青瓷為」七官手」。
  • 【大象視界】大阪櫻花季:從唐朝開始,日本人膜拜了我們千年
    日本人對櫻花的喜愛,與他們的武士精神有著極大的關係,日本武士不在乎生命的長短,而只在乎生命是否有價值。曾經就有朋友問我,在日本哪裡看櫻花才是最美的,大象毫不猶豫的回答,就是在大阪或者京都的關西地區。約6平尺(每幅)JPY: 800,000-1,200,000(RMB: 48,200-72,400)日本拍場的「今渡」明星,無疑當屬齊白石和吳昌碩,大象曾經去過一家在東京銀座的飯店吃飯,包廂門上竟然就掛著價值數百萬元的齊白石大對聯,其實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的
  • 【大象視界】再創世紀!這家超級拍賣新軍掀動港島風雲
    長期以來,集團主營書畫、紫砂和藝術金融服務。2007年,集團旗下的和信拍賣成立,十年來成為了內地紫砂壺拍賣的領先企業,而他們在香港的首場拍賣,領軍人物也都是大象認識並且深度合作很多年的老友,都是業內十分資深靠譜的朋友,難怪,這家香港新軍有著如此不凡的實力!
  • 【大象視界】孫中山和日本前首相犬養毅不為人知的「奇特」互動
    孫中山和犬養毅在湛然拍賣的庫房,大象看到了一件「前所未見」的「奇貨」,這可能是這些年市場上唯一一件孫中山畫的畫!而上方的書法,則是孫中山在日本的「貴人」、還曾經做過日本首相的犬養毅!孫中山在日本政壇的最忠實盟友——犬養毅 孫中山和犬養毅兩人還有一些互動故事同樣十分精彩,大象在這裡為朋友們說兩段有趣的逸事。
  • 【大象視界】東京攻略!東京中央春拍亮點現場全景掃描
    如今要在日本的拍場淘到一張宋元繪畫,自然也絕非易事,大象在這裡為朋友們挑選出這次東京中央即將呈現的兩幅大約是接近元明之間的古畫,已經是茶室難得之選了。名家遞藏 金石同壽 近兩年,深藏日本的中國青銅器每每閃耀拍場,即將在紐約亞洲藝術周呈現的藤田美術館舊藏的四件青銅器將可能成為近些年來最令人震撼的一次商周青銅器拍賣。如今,日本深藏的商周青銅器資源仍然十分豐富,本次東京中央拍賣呈現的多件青銅器多為名家遞藏。
  • 【大象視界】龍泉青瓷在日本的八百年不朽傳承
    這件南宋龍泉窯的馬蝗絆可能是大象所能想起的最早傳入日本的龍泉名品。我們不難發現,三件日本國寶級的龍泉青瓷無一例外全部都是茶道所用的花瓶!元代龍泉窯青瓷上流行塗點褐斑的裝飾技法,所施褐斑多為快速隨意塗點,日本人稱之為「飛青瓷」。飛青瓷深受日本茶道界人士的喜愛與珍視。這件的飛青分布十分具有藝術美感!
  • 【大象視界現場視頻】60位年輕男女藝術家在澳門同一家酒店開了房!
    大象團隊繼續在澳門現場為朋友們發來第一手的視頻報導,澳門何氏集團旗下超盈文化和保利集團在2016年年初共同打造了一場藝術盛宴,向外界發出了一聲強音,澳門不僅僅有旅遊和博彩,澳門也是一個藝術之都。大象團隊還是很高興的邀請到了何超盈小姐本人為我們做了一個"6075"全方位的導覽,馬上請朋友們觀賞一下我們精心製作的現場視頻吧,看看這60間房間裡的各種精彩吧!
  • 同樣吳昌碩,為啥畫在真絲上就貴一截?(首次徵集吳昌碩綾本作品出版)|畫事
    這還要從吳昌碩的最大粉絲群,日本人說起。但是在說日本人之前,先說一下絲綢的老祖宗,中國人。雖然,距今8500年前黃河中下遊地區的中國人,已經有能力使用蠶絲纖維製作絲織品了。綾、羅、綢、緞、絹也經常往身上招呼,但用真絲織物來作畫,卻不是一直風靡的事情。當然,最早在紙沒有發現的時候,人們還是要使用絲織物來寫寫畫畫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
  • 【大象視界視頻】從行醫世家到頂級藏家,探訪葉承耀的收藏之路
    昨天的【大象視界】我們通過一個當天拍攝當天製作的"即時視頻"在蘇富比藝術空間和大家一起欣賞了一場全球頂級的明式家具特展。
  • 【大象視界】堪比日本皇家的名門,留下了怎樣的稀世寶物?
    最終,這隻帶有日本老出版的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槌瓶拍出了6752萬港元。這種在茶室之內布置一瓶一畫的組合,大約源於日本的室町時代(1336-1573),正是唐物茶具開始在日本風靡的年代。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抹茶道完全承襲了唐宋時期的中國茶道傳統,當時的茶室流行一種名叫"床之間"的壁龕。專門供奉這樣的一件花瓶、一幅畫的組合。這樣的壁龕應源自於佛教,在日本,它呈現出了「禪茶一味」的新境界而被發揚光大。
  • 【大象視界】安思遠專場現場圖文攻略(四)(佛像篇)
    在「安思遠攻略」之中國古董篇中大象曾經指出,就這場拍賣的整體質量而言,佛像居首,家具其次,瓷器再次,書畫最末,17號夜場的拍品分布也能看出這點
  • 【大象視界】探秘德川美術館:日本傳世「唐物漆器」為何比中國本土還多?
    今天,大象繼續在日本為朋友們深度探訪庫房,今天我們造訪的,是剛剛喬遷新址的日本美協拍賣,作為一家深耕東瀛多年的日本一線拍賣行,美協拍賣每次大拍都能淘到深藏日本而獨具收藏文化特色的寶貝
  • 吳昌碩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吳昌碩及其著名弟子名單山茶花圖軸他們是研究吳昌碩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實踐者,在對吳昌碩藝術的學習、傳承與研究中,也對近中國現代花鳥畫的發展歷程在吳昌碩親傳諸弟子中,趙雲壑最為接近吳昌碩本人藝術風貌,常為吳昌碩代筆。▲趙雲壑 石鼓文陳師曾,江西義寧人,陳寅恪之兄。
  • 堀川英嗣|「 解衣磅礴 」 的背後,錢瘦鐵、橋本關雪與吳昌碩的藝術緣
    與吳昌碩(苦鐵)、王冠山(冰鐵)有「江南三鐵」之譽。1923年應日本著名畫家橋本關雪之邀首次赴日,至1949年前後廿六年間,他曾長期在日本從事書畫篆刻活動,影響甚大。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因力助郭沫若秘密回國,被日本當局拘捕入獄四年。解放後,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是海派代表性畫家。橋本關雪(1883-1945),日本著名畫家,大正昭和年間關西畫壇泰鬥。
  • 【大象視界】在一個800年的「臨時」黃金茶室品茗賞花的奇妙感受
    大象曾經在微信朋友圈為朋友們做過一個有趣的PS實驗,日本茶道中,壁龕呈現的一瓶一畫,可都不是隨便什麼「唐物」都適合的,即便是頂級的藏品,也需要融入茶道的氛圍才是。保利秋拍【三疊·五缾】便涵蓋了日本茶道所用花瓶的幾乎所有樣式,一場拍賣,便能盡覽日本茶道的插花之美。
  • 【大象視界】一輪大餐過後,香港馬上還有一場小清新的宋瓷拍賣
    這幾年,大象除了北京、上海,跑得最多的城市大概就要屬香港了,這個做了幾十年亞洲藝術品交易之都的城市,大象一年跑個七八次是跑不掉的,對於香港市場算是有著不少的了解
  • 【大象視界】罕見南宋官窯的奇幻時空之旅
    今天我們繼續來關注的是大保利春拍,我們繼續關注的是在內地拍場形成絕對一家獨大之勢的保利古董板塊,在之前我們已經為朋友們介紹了兩大專題:【大象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