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大象視界】我們通過一個當天拍攝當天製作的"即時視頻"在蘇富比藝術空間和大家一起欣賞了一場全球頂級的明式家具特展。在展覽現場,我們不僅聽到了策展人伍嘉恩女士對每件展品細緻入微的介紹,更有幸面對面地與這38件藏品的主人葉承耀先生進行了一番對話,並從中挖掘出一些有趣的舊年軼事。而之前,大象團隊也曾經造訪過葉醫生位於港島半山的家和他位於中環的皮膚科診所。通過我們的視頻,一起來看看這位82歲高齡的頂級藏家是如何風趣幽默的講述他的收藏故事的吧!
看過我們的視頻,大象在這裡大致為大家梳理一下世界頂級明式家具收藏家的收藏曆程吧!
**"攻玉山房"的由來
葉承耀祖籍福建,出生於一個醫生世家,他的爺爺早在二十世紀初就移民香港,五六十年代,葉承耀在歐美受到了良好的醫學教育,1965年,32歲的葉承耀回到香港開起了自己的皮膚科私人診所。葉醫生的醫術高超,不過對於他的病人也往往有點恨鐵不成鋼,往往會嚴厲的提醒病人適當的生活習慣(對皮膚好哦)。
我們知道,老一輩的香港藏家大約有這麼兩類,一類是1949年前移民香港的收藏家,一類則是受到收藏文化薰陶的香港本土高收入人群和行業精英(律師、醫生等等),提到葉承耀醫生,人們往往會和另一位知名醫生藏家——葉義相提並論,一樣的受過西方良好教育,一樣的好古敏求,又同樣在收藏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葉承耀醫生最早踏入收藏圈接觸的並非是明式家具,而是受到了兩位叔父的影響玩起了古玉和瓷器,1971年,葉承耀的五叔父過世,將其齋號——清代書家伊秉綬所寫"攻玉山房"和一批古玉留給了葉承耀,葉承耀則是因為這批古玉收藏得以加入敏求精舍。而到了八十年代,儘管葉承耀的收藏方向完全轉向了家具,他仍然保留了"攻玉山房"的齋號,三十年來,"攻玉"成為了家具收藏圈最響亮名字。
葉承耀
黃賓虹《山川臥遊圖》
**藝術嗅覺+恰逢天時
葉承耀醫生早年也曾經專注於書畫和瓷器的收藏,他曾經收藏的書畫中,最有名的之一大概就是黃賓虹的《山川臥遊卷》了,1980年代初,葉承耀以很低的價格將其收入,到了2005年,它在中國嘉德以638萬元刷新了當時黃賓虹作品的最高成交紀錄,而在2011年中國藝術市場的巔峰期,這幅手卷創下了5290萬元的天價。不過葉承耀自己總是覺得,和胡惠春、葛士翹等同時期藏家相比,他的書畫或者瓷器的收藏仍然差距甚遠,葉承耀自己說,"我收藏書畫、瓷器感覺比較失敗,沒有什麼非常好的東西,於是就轉而收藏明式家具了。"而葉承耀收藏方向的轉換恰逢天時。
八十年代初,中國對於明式家具的研究和收藏才算剛剛起步,而香港地區是當時全球黃花梨家具的交易中心,葉承耀醫生憑藉著對收藏的敏銳嗅覺和自身作為名醫累積的財富,抓住了這個藏購的歷史機遇。
在本次蘇富比的展覽上,葉承耀特別提到了對其影響至深的王世襄先生。他說,早年在初涉明式家具收藏時,自己的購藏計劃就是比對著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賞》一步步建立起來的,"翻閱對照王世襄的圖冊,只要看到我所沒有的明式家具品類,我就會尋找機會去收一件回來。"
三十年來,葉承耀從來不會放棄任何一次他所鍾愛的收藏機會,在本次特展的"客廳"展區,在黃花梨獨板圍子羅漢床兩端佇立著一對可以升降的黃花梨燈臺,葉承耀在現場採訪時回憶,得以收藏它們,也是緣於一次意外的邂逅。當時自己是去朋友庫房尋寶,但苦苦尋覓一個多小時都未能找到一件中意的,正當他準備就此告別時,在倉庫門口一眼看到了其中的一隻燈臺,葉承耀之後又去倉庫仔細搜羅了一番,居然欣喜的發現了完全一樣的另一隻,將他們湊成了一對。
伍嘉恩與葉承耀
伍嘉恩
**黃花梨皇后傾力相助
葉承耀的明式家具收藏絕大部分都來自於有著黃花梨皇后美譽的香港著名家具大行——伍嘉恩。三十年來,嘉木堂早已經是香港經營明式家具的一面旗幟。
在現場採訪中,葉承耀向我們介紹了一對黃花梨攢靠背圈椅。他告訴我們,這是1988年他向伍嘉恩購買的第一件收藏。這對圈椅扶手兩端不出頭而直接連結鵝脖成為腿足,在中國古典家具傳世品中,比基本設計扶手兩端出頭的圈椅要稀少。更難能可貴的是,此對靠背板四段攢框編藤蓆,非常罕見。攢靠背明代椅雖不常見,但也有若干例子可見,不過背編藤蓆的圈椅迄今為止尚未有過公開發表的案例。而這對黃花梨攢靠背圈椅的珍貴之處也絕不僅限於其本身,對於兩位明式家具收藏大家而言,它們更是一段高山流水知音情誼的見證,也是一個時代開啟的標誌。
在此次展出現場茶室區域的炕上,工整地擺放著一對黃花梨方角炕櫃,而它們得以在葉承耀的炕頭相聚,其中還有著一段溫情的故事。當年葉承耀從伍嘉恩的嘉木堂中購得了這對炕櫃中的一隻,但細心的伍嘉恩始終沒有忘記為他繼續悉心搜羅。終於,時隔六年後,她終於為葉承耀找到了另一隻炕櫃,於是才有了今天我們所欣賞到的這一對精緻完整的黃花梨方角炕櫃。
葉承耀和伍嘉恩的有趣收藏故事或許三天三夜都講不完,在這裡,大象和大家分享一件:1987年,伍嘉恩買進了一件黃花梨衣架,3年後出讓給了葉承耀,2002年,葉承耀通過紐約佳士得出售部分藏品,這件衣架又被伍嘉恩競的,而之後葉承耀對它念念不忘,最終又從伍嘉恩手上再次回購了這件衣架。這樣的來回買賣對於如今內地許多純粹以投資為目的的所謂藏家而言,或許是難以想像的。
黃花梨葵花式筆筒
同樣是黃花梨筆筒,葉承耀醫生的收藏同樣精挑細選,如這隻葵花式筆筒,底座落有"吳大澂"及"吳湖帆祖 民國十二年"墨款,尤為珍貴!
在蘇富比藝術空間現場,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今天向我們透露了一個重要消息,這38件套的稀世明式家具精品將全部出現在10月7日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上。大象團隊在現場採訪了葉承耀先生,問及其調整藏品的原因,年過八十的葉承耀醫生笑談,他近期對於一些新的收藏門類產生了興趣,同時,這兩年也正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研究哲學上,因此有一點暫緩了收藏的腳步。我們知道2002年,葉承耀醫生曾經委託紐約佳士得出售了一批他的珍藏,而之後又回購和新增了不少藏品,耄耋之年的葉承耀儘管不斷的調整他的收藏體系,但毫無疑問,他一直都處在收藏圈的巔峰,並活出了屬於自己的精彩。對於這樣的頂級藏家而言,八十歲或許仍然只是精彩人生的新的開始,未來,或許還有著更多的驚喜值得我們一起期待吧!
【大象視界】戰略合作夥伴
【大象視界】藝術圈第一手的獨家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