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視界】19代大將軍家秘藏的「中國紅」

2021-02-15 大象世界

精彩紛呈的日本拍賣周,今天我們繼續和朋友們分享日本美協拍賣的精彩,我們曾經為朋友們反覆說過,在日本尋寶,來源是非常重要的。儘管挑選一件藏品,其本身的優劣是決定性的因素,但是來源和傳承,將會為一件藏品增加極大的市場附加值,無論你是否看重這點,市場上的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會很看重。

在上次一次的推送中,我們曾經為朋友們揭秘了一件明代剔彩三層包裝盒裡蘊藏的秘密,先一起回顧一下:

【大象視界】發現意外價值!看重重包裝裡的重大秘密!

前德川美術館研究員、漆器專家小池富雄先生

曾經在德川美術館擔任研究員的漆器專家小池富雄老師如今正式出任了美協拍賣漆器專場的顧問,因此,美協春拍上的傳承於日本本土的中國古代漆器的品質和來源,都有著十分可靠的把控。德川美術館的《唐物漆器》一書,小池富雄便是重要的出品人之一。而且我們劇透一下,在美協春拍預展行,小池富雄先生將親臨現場,帶來精彩的漆器講座!

德川美術館《唐物漆器》一書中小池富雄先生的撰文

在上次推送中,我們也正是通過美協剔彩盒的老木盒實物和德川美術館《唐物漆器》書中的木盒標籤進行比對,發現了其曾經入藏德川美術館的重要證據!

Lot204

明初 剔彩仙人望江亭瓜菱形三重盒

L15cm H13.5cm

備註:原德川美術館舊藏附館藏  標籤第二部第壹號 

食籠二三三  昭和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六番二拾四番上十三號

來源:德川家族舊藏

而說到德川家和德川美術館,在日本自然是大名鼎鼎,正如今天我們的標題所言,這是一個400多年來傳承了19代的將軍世家。

德川家康(1543-1616)

德川家的初代(將軍)便是大名鼎鼎的一代梟雄德川家康(1543-1616),他結束了日本一百多年的亂世,開創了日本歷史上最後的一個由上層武士作為統治階層的封建時代———江戶時期,德川氏擔任江戶幕府的徵夷大將軍家,在江戶時代264年當中,他們是日本武家社會的實際最高統治者。而在明治維新之後,德川氏仍位列華族,被授予公爵的稱號,至今傳承到了第19代!

江戶時代(1603-1868)歷時264年,大約同時期,大清王朝(1644-1911)存在了276年,兩個國家以截然不同的方式邁入了近代。不過從收藏角度而言,在日本,德川家族的珍藏,大約就相當於中國的「清宮舊藏」了,級別可是非常高的。


名古屋德川美術館

如今要比較系統的欣賞到「日本版清宮舊藏」的盛況,大約只能在名古屋的德川美術館,德川美術館位於名古屋市德川園內,是由公益財團法人德川黎明會所運營的私立美術館,開設於1935年。

名古屋德川美術館,其主要傳承的是德川家主要分支——尾張德川家的財富,德川家康統一後分封天下給幾個兒子,形成了「御三家」,即尾張、紀州、水戸三支分家(這三家都有權利繼承徵夷大將軍的最高職位),其中尾張德川家便是在名古屋所在的愛知縣,其初代便是德川家康的第九子德川義直(1601-1650)。

德川義直(1601-1650)

在「駿府御分物」後,德川家康網羅的天下珍寶被御三家分而繼承,如今我們在名古屋德川美術館所看到的國寶9件、重要文化遺產59件,以及重要美術品46件,便大多都是當年直接從德川家康——德川義直傳承下來,歷經數百年。在後來經過了明治維新和二戰的洗禮後,名古屋德川美術館所保存的,是為數不多江戶時代成完整系列的大名家收藏,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南宋龍泉千鳥香爐(重要文化財)  德川美術館藏

德川美術館所藏的這隻南宋龍泉窯千鳥香爐,稱得上是最具傳奇色彩的龍泉窯精品之一,在十六世紀日本戰國亂世歷經三代霸主遞藏,無數傳奇故事,最終落戶尾張德川家。千鳥香爐最早是戰國時期實力大名今川家的家寶,1560年,後起的織田信長在桶狹間會戰奇襲殺死今川義元,今川義元之子或出於畏懼將千鳥香爐獻給了殺父仇人織田信長(杯具啊),霸主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統一天下,成為了香爐的新主人,1594年,義盜石川五右衛門企圖潛入城中偷取國寶香爐卻因為觸動機關失守被擒,這使得千鳥香爐更是名聲大噪。而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竊取」了豐臣家的天下,千鳥香爐在德川家傳承四百多年至今。

德川美術館再現了從織田信長的清州城搬到名古屋城二之丸的茶室

江戶時期 純金臺子皆具  重要文化財 德川美術館藏

德川美術館的一個重要看點,無疑便是從各個時期流傳下來,並最終為德川家珍藏的茶道具,其中,有精美的日本工藝品,也有更為日本人所珍視的「唐物」。

南宋/元  唐物茶壺「松花」(重要文化財)  德川美術館藏

唐物茶壺「松花」是當年「天下三名物」之一(另外兩件是「松島、三日月」),初屬室町幕府的管領斯波家所有,後來輾轉村田珠光、北向道陳、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豐臣秀次、再到德川家康之手,一直傳承至今。

《小河御所並東山殿御飾図》中的幕府將軍室內所用器具

在幕府將軍所使用的茶器中,來自於中國的漆雕作品便在茶會中使用,如我們在上篇推送中所提到的江戶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茶道老師,便是遠州流茶道的始祖小堀政一(1579一1647)。

德川美術館內景

德川美術館所收藏的和茶道相關的中國漆器,絕對堪稱是世界級的水準,我們給朋友們看兩件宋代精品,這樣頂級的宋代漆器,在全球各大拍場上,可是絕難見到的。

德川家收藏有如此多的中國漆器珍品,或許也十分符合德川家康韜光養晦的性格。我們知道,在十六世紀日本戰國時期,信奉武力的織田信長和謀略過人的豐臣秀吉先後稱霸日本,但最終一舉贏得江山的,是活得最久的「老烏龜」德川家康。有這樣一個段子形容三個人截然不同的性格。

 

有人問,「杜鵑不鳴,當如何?」

織田信長答:「殺之」

豐臣秀吉答:「逗其鳴」

德川家康答:「待其鳴」

而在古代,一件優秀的漆器工藝品,正是要經過無數時光的磨礪,漆器,是用匠人的時間和心血慢慢堆積起來的美。而德川家康能統一日本開創江戶時代,也是贏在了耐心上,慢慢用時間的積累,把對手都熬死了,靜待奪取天下的機會來臨。

元 張成款牡丹紋漆盤  德川美術館藏

在明朝永樂帝賜給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禮物中亦有包括好幾件剔紅作品,可見在當時此類器物已被視作國禮重器,而朱漆道具更是因帶有喜慶的寓意而在各種慶賀儀式上出現,成為禮儀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大象探訪美協拍賣

除了在上次推送中我們所看到的剔彩三重盒外,我們在日本美協公司所看到的不少精品漆器,也都經過了美協拍賣漆器顧問、前德川美術館研究員、漆器專家小池富雄先生的鑑賞和把關。以下就請朋友們欣賞其中的部分精品:

LOT206

明初剔紅松蔭高仕圖圓盤

D25cm

來源:傳德川家族舊藏

起拍價

JPY:3,800,000(RMB:228,000)

這件帶有十分經典的明代初期的漆雕的特點,盤壁內外先在木胎上以石黃打底,上面再逐層堆上朱漆進行雕刻,故而在空隙間可以看出明顯的黃色素漆地。這種特點的明早期剔紅,在世界各大博物館中,都有類似器可作比對,和下圖紐約大都會盤壁外側飾四季花卉相似,美協這件同樣在盤壁外側飾牡丹、梔子、秋菊、臘梅,紋飾極為精美。

明宣德  剔彩仙奕圖漆盤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而這件明早期剔紅盤的畫面十分討人喜歡,盤面表現主題之松蔭高仕圖,置三種錦地分別表現天空、流水和土地,松下兩位老者席地而坐,一邊觀水流淙淙而過,一邊吟詩作句極盡雅事,既體現了賢人雅士淡泊的處世態度,又暗含著寄寓在文人心中的豪放氣質。

盤壁的纏枝花卉豐繁富貴、寓意吉祥,盤心的岸景人物清雅自在、悠然脫俗,將兩種不同的風格完美而和諧地呈現在同一件器物上,稱得上是明初剔紅的精品之作了。

LOT207

明初剔犀如意紋長方香幾

L64cm W32cm H34cm

備註:舊木收藏盒、堆黑御香爐臺

來源:傳德川家族舊藏

起拍價

JPY:2,800,000(RMB:168,000)

漆色黑潤光亮,晶瑩剔透,雕法深峻,線條委婉,刀口斷層處露出有規則的黑,紅,黃三色漆層。這種在刀口的斷面顯露出不同顏色的漆層,與犀牛角橫斷面層層環繞的肌理效果極其相似,故得名「剔犀」,比純色雕漆更富於變化的裝飾效果。這種明代剔犀,小件居多,像這樣的大件香幾,可謂十分少見。

前德川美術館研究員、漆器專家小池富雄先生鑑賞藏品

LOT203

元-明初剔紅梔子花紋圓盤

D17cm

來源:松本雙軒庵舊藏

備註:舊木盒

起拍價

JPY:4,500,000(RMB:270,000)

又是一件來源十分顯赫的漆器,來自於我們之前為朋友們介紹過的大正至昭和初期的日本實業家,九州島島電氣軌道公司的第二代社長松本枩藏的舊藏。

松本枩藏

松本枩藏先生的背景,我們在之前的推送中已經為朋友們詳細介紹過了,不再展開:

【大象視界】從三大國寶曜變盞說起,看百年前日本超級實業家的收藏

我們再來看看紋飾:

梔子花在傳統文化中有著純潔、喜悅和永恆的美好寓意,長久以來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這件圓盤不作更多的繁縟雕飾,全心全意只將花朵和枝葉刻畫到最完美的狀態,其中蘊含的匠心也就隨之展現無遺。

2017年5月倫敦蘇富比的拍賣會上曾以一百五十萬英鎊以上的高價落槌了一隻同時代的剔紅花卉紋大盤,除尺寸更為碩大外,在器形和雕漆風格上均與本品相當類似,可供參考。

LOT205

明嘉靖剔紅洗象圖花口盤

D19.5cm

起拍價

JPY:1,500,000(RMB:90,000

經典的「洗象」圖紋飾,大象諧音「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有著吉祥的含義,「洗象」也隨之被引喻為 「喜象昇平」,也是古代繪畫作品中的經典題材。

明  丁雲鵬《掃象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LOT212

明剔紅柳下洗硯圖方盤

L19cm W19cm

備註:舊木盒

來源:香港佳士得2012年Lot4223

起拍價:

JPY:1,500,000(RMB:90,000)

這件的紋飾極具趣味性,樹下一位老者悠然靠在靈石旁,抬頭望向空中飛舞的仙鶴。老者身邊又有兩位小童,一者扇著蒲扇正在燒水準備沏茶,一者則在河邊清洗硯臺,不僅動作各異,兩人的神情也各有不同,令人驚嘆匠人細緻入微的精湛手藝。

LOT213

明剔犀官璽匣

L13cm W11cm H13cm

起拍價:

JPY:1,200,000(RMB:72,000)

LOT217

明嘉清官造剔紅龍鳳紋碗

D13cm H7cm

款識:大明嘉清年制款

備註:「壽」「祿」

起拍價

JPY:3,500,000(RMB:210,000)

碗壁在素地上堆朱鐫刻出海水江崖,滿布祥雲的天空中可見遊龍戲鳳相互追逐,正應了傳統文化中「龍鳳呈祥」的典故,龍鳳之間各有一「祿」字和一「壽」字,點出祿壽雙全的吉祥寓意。

LOT226

元張成制剔紅牡丹紋大香盒

D10cm H3.5cm

備註:舊木盒

來源:香港佳士得2012年Lot2382

起拍價

JPY:1,600,000(RMB:96,000)

這件剔紅的包裝盒上的信息,同樣值得您來解讀。

LOT227

明剔彩牡丹紋大香盒

D9cm

來源:曾為東京美術俱樂部特展品

起拍價

JPY:1,500,000(RMB:90,000)

蓋面與盒外壁在素漆地上先後堆起綠漆和朱漆,通過精湛的刀工層層剔刻,綠色皆為枝葉,紅色皆為花朵,形成非常醒目的紅花綠葉效果,視覺效果極佳。

LOT247

明竹胎剔犀簫

L67cm

起拍價

JPY:800,000(RMB:48,000)

極為罕見的漆器洞簫,以竹節製成胎體,表面施剔犀,勾勒出紅、黑、黃三種色,前文說到,剔犀大多為盒、盤或者文房,案幾類已經少見,樂器款式則是更加的罕見。

美協春拍的精彩當然還遠遠不止我們在三期推送中所展現的這些,以下再請朋友們先睹為快美協春拍另一個傳統特色專場——《藝海甄品》中的部分藏品,需要了解更多,可以在文尾直接點擊「閱讀原文」欣賞完整的電子圖錄。

Lot305

清乾隆黃地剔紅九龍寶盒

D28cm H21cm

起拍價

JPY:8,000,000(RMB:480,000)

Lot318

清雍正天青釉八方水仙盆

D23cm 連座H17cm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

備註:帶底託

起拍價

JPY:12,000,000(RMB:720,000)

Lot321

清乾隆豆青釉浮雕夔龍夔鳳八方瓶

H33cm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備註:漆木盒

起拍價

JPY:12,000,000(RMB:720,000)

Lot347

清田黃瑞獸紫檀鏤雕寶相花紋外盒

瑞獸L11cm 重249g 

外盒L18cm W12cm H15cm

備註:黃楊木竹石底座

起拍價

JPY:6,500,000(RMB:390,000)


美協拍賣掌門人藤文浩先生和原德川美術館漆器專家小池富雄先生

最後,我們隆重告知朋友們美協春拍原德川美術館漆器專家小池富雄先生的講座信息:

日本美協2019春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2019年4月24日 13:00

2019年4月25日 10:00-16:00

拍賣時間: 2019年04月25日-26日

地點: TIME24 大樓 7層東棟 東京都江東區青海2-4-32 TIME24 大樓

東瀛遺珍——日本名門珍藏集

拍品總數:93 件

拍賣時間:2019年04月25日16:00

拍賣地點:TIME24 大樓 7層東棟 東京都江東區青海2-4-32 TIME24 大樓

閱讀原文 可觀賞完整電子圖錄

相關焦點

  • 【大象視界】細川家族:一個七百年日本貴族的收藏傳奇
    一、細川和氏(1296-1342)和室町幕府十三-十四世紀是一個日本的亂世,鎌倉幕府在十三世紀曾經兩次擊退蒙古人的進攻,但自己也傷了不少元氣,之後,後醍醐天皇(1288-1339)推翻了鎌倉幕府,而後醍醐天皇的屬下足利尊氏又在鎌倉發動反叛,以足利氏作為徵夷大將軍的室町幕府成立。
  • 【大象視界】曝光:孫中山的牙醫老友,竟然秘藏了這麼多古董瓷器!
    同時間,蘇富比秋拍、佳士得「古今」、邦瀚斯喜馬拉雅,保利、嘉德、翰海、中漢、大唐國際……隨便一數七八家拍賣在港島各地同時舉辦,大象在過去一個月已經為朋友們逐一呈現了各家的焦點拍品,今天,我們去到另一家香港的小拍行淘淘寶。事實上,在中資拍賣行進軍香港之前,許多香港本地的小拍賣行就和蘇富比、佳士得等國際巨頭共存。
  • 【大象視界】一輪大餐過後,香港馬上還有一場小清新的宋瓷拍賣
    而相比較香港保利或者香港翰海這樣的老品牌高舉高打,新加坡國際在香港的首拍卻走了一個「小清新」的路線,四個專場,各有特色,其中的相當一部分都是秘藏海外多年的生貨,絕對市場價格或許和大拍行的「尖貨」無法相提並論,但極有特色。今天大象就帶大家探訪一下他們的庫房,看看他們這次上拍的老窯瓷器,
  • 【大象視界】東京攻略!東京中央春拍亮點現場全景掃描
    這幾年,全球中國藝術品春秋拍,第一站便是日本。日本毫無爭議的是中國本土以外保存中國古代藝術品最多的國家,同時,諸多精美的老日本工藝品也備受中國藏家的喜愛。因此,日本拍賣行所呈現的藏品會給藏家一種截然不同而又新鮮的感官體驗。
  • 【大象視界視頻】從行醫世家到頂級藏家,探訪葉承耀的收藏之路
    昨天的【大象視界】我們通過一個當天拍攝當天製作的"即時視頻"在蘇富比藝術空間和大家一起欣賞了一場全球頂級的明式家具特展。
  • 【大象視界】2020年最後的尋寶狂歡,眾多私家秘藏眼花繚亂
    今年我們要為朋友們介紹的,是2020年全球中國藝術品拍場的最後一場大拍——東京中央2020年度大拍,將於12月29日-30日壓軸登場,作為一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拍賣公司,本場年度大拍,仍然採取了東京·香港聯合接力形式進行,東京部分的預展將會移師常規線下大拍地點東京圓頂飯店(拍賣還是在東京公司本部),而香港部分則仍然在香港公司本部舉行,而如果您看到以下的這張拍賣日程表,就會大概了解,這場年度拍賣有多精彩了
  • 【大象視界視頻】9200萬新紀錄!這裡可以讓你了解一個最全面的顧景舟
    大象團隊在之前曾經為這套秘藏數十年的顧老巔峰之作拍過專題視頻,而就在前不久,一套為顧老誕辰百年而特別獻禮的三聯書店出版《紫音希聲——顧景舟紫砂藝術研究》引起了大象的關注,因為這本書除了全方位的展現了顧景舟的藝術人生以外,書中的一個章節【化神】有史以來第一次最全面的將顧老一生中所做過的所有器形全部羅列的一遍,而其中居然就包括這件在藏家處秘藏了數十年的顧老松鼠葡萄咖啡茶具
  • 【大象視界】探秘德川美術館:日本傳世「唐物漆器」為何比中國本土還多?
    大象探訪位於東京灣畔的日本美協拍賣今天我們的標題是,日本傳世的中國古代漆器比中國本土所保存的還要多,此言絕對不虛!大象探訪位於東京灣畔的日本美協拍賣過去數年來,中國古代漆器一直都是日本美協拍賣的一大優勢項目,其漆器拍賣的整體質量要超過絕大部分內地大拍,這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得益於其深耕東瀛的天時地利人和。
  • 【大象視界精製視頻】明軒:一間屋,一場拍賣
    這也是【大象視界】首次發布我們的幕後工作照。從安思遠到王世襄,體現中國文人家居之美的明代黃花梨家具早已風靡全球。材質極度稀缺而帶有深刻生活哲理的簡約家具,無論放置在怎樣的風格空間,都不會顯得不協調,這或許就是明式家具的獨特魅力所在吧。
  • 【大象視界】哎!日本人竟然比我們更懂得中國古硯?
    每次東京中央拍賣,大象個人最為喜愛的有兩個部分,可能這兩大專場拍品的絕對市場價值並非最高,但是卻最能體現日本對於中國文化的傳承源流,這便是——茶道和文房。前一篇我們為朋友們細數了日本茶道具對於中國歷代工藝美術的追摹:【大象視界】你想不到!這些茶道美物的創意靈感源自3000多年前的中國!今天,我們則一起來說說文房。
  • 【大象視界視頻日本尋寶季】吳昌碩藝術風靡日本之謎
    東京中央五周年秋拍上的這件《墨梅圖》便有著隨風會的出版和展覽記錄。「隨風會」是日本著名的書道印學團體,會長山下方亭是日本篆刻家協會前任理事長。他長期致力於日中文化交流,並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西泠印社名譽理事等職。
  • 【大象視界】一位玉體橫陳的妙齡女尼 讓無數文人唱和了三百年
    先平南王示寂,不睹家難,樊昆吾、南海百詠續編道其事。云:「一串牟尼脫火坑,傭中佼佼鐵錚錚。蒲團不墮紅羊劫,笑彼飄零孔四貞。」 ——《續比丘尼傳》 清南海檀度庵尼自悟傳 袁崇煥(1584-1630)袁崇煥用尚方寶劍擅殺抗清有大功的悍將毛文龍,這至今為止都是一個歷史懸案。
  • 【大象視界】臺北故宮「貴似晨星」特展中的南宋官窯
    【大象視界】沈怡萱:南宋官窯收藏之路荊棘密布而又充滿樂趣大象說,宋瓷收藏如果選擇南宋官窯作為主攻方向,就算是選擇了一條最難的路了。因為,有些門類的藏品,實在不是您有錢就可以買到的。就在前不久,大象特別去臺北故宮學習了「清宮傳世12-14世紀青瓷特展」。
  • 【大象視界東京現場即時視頻】經典傳承:被日本茶人視若珍寶的龍泉青瓷
    在日本公私美術館和財團藏購的中國古陶瓷中,據大象的不完全統計,只有8件被認定為「國寶」級文物,其中有三件便是龍泉青瓷!(兩件宋代,一件元代)說來很奇怪,在日本被列為「國寶」的中國古陶瓷,幾乎全部是宋元茶道具!而明清官窯瓷器卻是一件沒有!
  • 【大象視界】2.8億雞缸杯之後,「玫茵堂」傳奇再現香江!
    【大象視界】超越權力的遊戲!來自乾隆人生之巔的風雲際會今年的香港春拍可謂看點極多,今天的這一條朋友們一定要關注!如果說讓朋友們說說近十年全球中國瓷器拍賣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大象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首先報出2014年香港蘇富比的玫茵堂藏雞缸杯的拍賣,五百年來最具市場人氣和民間知名度的名品,從Leopold Dreyfus 夫人、坂本五郎、桂斯.艾斯肯納奇到玫茵堂的顯赫傳承,再到龍美術館主人劉益謙先生以2.8億港元競得後任性的用它喝上一口茶,所有的一切或許放在幾十年後都會讓人們津津樂道。
  • 【大象視界】一張銘心奇畫,因為兩頓時隔半個世紀的另類飯局
    中貿聖佳秋拍廣告點亮了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幕【大象視界】大開眼界!古代人是如何拍攝戰爭大片的!
  • 【大象視界】剛剛,金立言博士「窯火丹青」個人收藏展開幕了!
    我們知道,金立言先生的父親金申老師是當今中國著名的佛像文物鑑定專家,這樣的家學淵源,使得他從十幾歲開始涉足收藏領域,所以,四十歲的金立言,絕對稱得上是一位在古玩鑑賞界的資深人士了,而以大象對於金立言先生的了解,他的勤奮和努力,絕對是在業界公認的,所以,一個能夠有機會從小涉足專業領域的名門之後,還比大多數人更加的勤勉,難怪年僅四十歲,就有著如此不菲的成就了。
  • 【大象視界】夢幻香江:用「月光寶盒」召喚宋琴、元青花!
    在過去兩周,我們已經陸續為朋友們介紹了其中的兩個精彩專題:【大象視界】佛緣妙不可言,2.38億港元宮廷寫經同款再聚香江【大象視界】愛硯成痴的「土豪」,造就了不可複製的市場傳奇而今天,我們在東京中央香港正式預展之前,我們為朋友們綜述一下本次古董部分的焦點,您看今天一篇文章,便大概可以對本次古董板塊的焦點有個大概了解了,大象為今天的專場取了一個有趣的標題
  • 【大象視界】龍泉青瓷在日本的八百年不朽傳承
    足利義政(1436-1490)到了室町時期,它成為了足利將軍家的傳家家寶。據記載,足利義政獲得此物之際,因為有些裂痕,因此便用金屬將裂痕補住。破裂的部分呈現出如蝗蟲般的姿態而獲此名。另有一說,因鋦釘形狀像大螞蝗,日本人稱其為螞蝗絆。可能是後一種說法更靠譜一些吧。相傳足利義政得到此物十分鐘愛,甚至派遣使者攜帶此碗來到我國,懇請當時的大明皇帝照原樣再賜一個,可遍訪龍泉各窯,已再仿不出如此釉色的物件(明朝的時候龍泉窯已經開始沒落了,當然燒制不出宋代如此可人的顏色啦),因此,只能回去給它打螞蝗補丁啦!
  • 【大象視界】在一個800年的「臨時」黃金茶室品茗賞花的奇妙感受
    《白與黑之竟演-中國磁州窯系陶器的世界》,2002年,頁101,圖版82     說明         本品於昭和十七年(公曆1942)被認定為日本「重要美術品」備註:1.馬越恭平舊藏 大正元年(1912)-昭和初期(昭和8年)2.森川家舊藏(森川 勇) 昭和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