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視界】一張銘心奇畫,因為兩頓時隔半個世紀的另類飯局

2021-02-08 大象世界

中貿聖佳秋拍廣告點亮了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幕

【大象視界】大開眼界!古代人是如何拍攝戰爭大片的!

【大象視界】中貿聖佳秋拍:一場拍賣看遍各種稀罕「寶瓶」

【大象視界】中貿聖佳秋拍:這些清宮奇珍您可能都沒見過!

今天我們繼續關注的是中貿聖佳秋拍,今天的焦點是近現代書畫部分,大象曾經說過,過去幾年,中貿的勢頭很猛,而到了今年秋拍,中貿聖佳的書畫,又是幾年來整體質量最棒的一次,中貿這次的牛畫很多,大象今天只重點為朋友們介紹其中的一組,遠不是估價最高,但卻是最能打動我的。

如果您常年關注大象平臺,大約可以知道,作為當今中國藝術品拍賣最主體的板塊——近現代書畫,大象一年到頭卻相對很少報導,其中一個最主要原因是,市場上所能見到的大部分近現代書畫,都是不太值得仔細去寫的「藝術商品」。

說幾句得罪人的大實話,儘管商品本身有不菲的流通價值,但既然是「商品」,便都是可以以單位計價的,放在如今的市場上,便也跟著行情起落隨波逐流;而這些作品放在當年,自然也都算是應酬之作,給多少潤筆費,畫多少尺幅和筆墨,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輕易用錢能解決的事,那都不是事兒,何況不少畫家,當年還真不太值錢(不值錢,分兩種,一種是當年的畫不值錢,另一種,人不值錢)。

但今天我們要為朋友們重點介紹的這幅畫,卻絕對是當年花錢買不到的,也正如我們標題所說的,一幅畫,承載了時隔半個世紀兩次彌足珍貴而又「另類」的飯局。一起來看看基本信息,畫作的兩位主人公(作者和上款人),您應該都很熟悉。

LOT3001

張大千 (1899-1983) 清供圖

題識: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六十五年歲不盡日,寫頌漢卿吾兄、一荻仁嫂,丁巳(1977年)開歲百福,弟爰。

著錄:出版:《張學良世紀風採》第160頁,華文出版社,2000年。

說明:張學良、趙一荻夫婦上款。

來源:張學良舊藏。

記錄:1994年蘇富比「張學良定遠齋藏中國書畫專場」。

估價:RMB 2,000,000-3,000,000

兩位「本家」——張大千和張學良:張大千 (1899-1983),毋庸多介紹,近現代畫壇堪稱「五百年來一大千」的絕頂天才;張學良(1901-2001),民國四公子之一,一代大東北少帥,完全改變中國歷史軌跡的爭議人物,無論功過如何,他的歷史地位,很重要。這兩個人怎麼會走到一起的呢?

青年張學良和張大千

這種緣分當然是源於——書畫,有關張學良的歷史功過,各種評論極多,但或許真的就是歷史和他開了一個玩笑,讓他投胎在了一個風口浪尖的地方,也讓他一不小心改變了歷史的進程。張學良或許不是一個很稱職的將軍,但除了是大情種外,他絕對是一個特別優質的書畫收藏家,拿張學良自己的話說,「我從前沒有旁的嗜好,就是收藏字畫。」

在那個動蕩年代,大量清宮書畫流出,尤其是流到了東北地區,這自然使得在東北顯赫一時的張學良能夠接觸到最頂級的古代書畫,王獻之的《舍內帖》、李昭道的《海市圖》、董源的《山川卷》、郭熙的《寒林圖》、宋徽宗的《敕書》等等,而不幸的是,很多後來珍藏於「奉天博物館」的藏品在抗戰中被洗劫一空,不少都流往了日本,如王獻之《舍內帖》,張學良花費了3萬大洋購得的珍品,一件就足以確立一個收藏家歷史地位的國寶,便不幸流失。

所以,上世紀二十年代,當時還只是初出茅廬的張大千能夠結識一代東北軍閥王,便是因為有一陣子,張學良特別喜歡上了清初四僧之一——石濤的畫。

張大千 仿石濤山水

張學良喜歡石濤,這便撞在了張大千的槍口上了,要知道,張大千可以近一兩百年來數一數二的「石濤專家」——仿造石濤的「專家」。張大千22歲就開始刻苦學習石濤,有關張大千仿石濤出神入化的有名段子,實在太多了。張大千的高超技巧,騙過了很多知名大咖,黃賓虹、徐悲鴻、陳半丁、乃至張大千的老師李瑞清……都曾被張大千仿石濤的畫騙過。上海地皮大王程霖生可能算是被坑的最慘的,他收藏石濤的畫作據說有300多幅,新居更是號稱「石濤堂」。但張大千自己透露:「程霖生收藏的一百幅石濤畫,十之七八都是我畫的。」而直到今天,某些在公開拍賣市場上號稱拍出五六千萬的「石濤作品」,實際上,也是張大千幹的,呵呵。

還有一個段子,張大千的好朋友、同為一代鑑賞家的王己千曾問張大千,為什麼要賣假畫給人家。張大千竟然說,這幫有錢人又不懂,賣給他們真畫多浪費,不值得!

把假畫賣給大土豪地產商王程霖,最多就是被掃地出門而已,但這次張大千招惹的,卻是號稱掌握百萬雄兵的張學良,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事了。

有一天,張學良的副官給張大千送去請柬,邀請他參加張學良舉辦的宴會。

張大千心裡不安,自己與「少帥」井水不犯河水,今天咋就找到了他。只見進門的是三名全副武裝的軍人,其中身材最高大的一位的笑呵呵地問:「誰是張大千先生?」

張大千回答:「我就是,請問何事?」

軍官說:「久仰先生大名,特意邀請您到公館參加宴會。」

張大千心裡犯嘀咕,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場鴻門宴,但卻也不好推辭,只好硬著頭皮去了。

張學良的公館裡早就準備好了豐盛的酒席,坐席上不乏京城文化界的名流,被張大千的「假石濤」坑害過的陳半丁便在席間,另一位號稱因為大千「過度仿古」而很不待見大千的仁兄齊白石也在現場,大千自然就更犯嘀咕了,相信很多人在等著看好戲呢。

但沒有想到的是,張學良竟然拉著張大千把他引入上座,並且恭敬的起身敬酒說:「今日請諸位來是向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就是鼎鼎大名的仿石濤畫專家張大千先生」,然後又對大千先生說,「大千先生,我的收藏中有很多是你的傑作呀。」說罷,哈哈大笑起來,隨之客廳裡響起了一片輕鬆的笑聲。從此,兩位年齡相差2歲,本來或許不會有任何交集的年輕人,因為書畫之緣,成為了好朋友。

被稱為紈絝子弟的張學良,展現出了相當不凡的胸襟度量,當然,或許也是因為對大千才情的器重和欣賞,這便是今天我們文章標題中所說到的兩人的第一頓飯局了。

從此之後,大千便時常為張學良作畫,有記載,一次大千來到了金家巷的張公館為張學良作一幅《華山山水圖》,張大千急於復命,便將畫在烘烤爐上烘烤,沒有想到燒著了畫紙,大千只能連夜重新繪製,張學良得到佳作後心滿意足,還特別派了他的專機把張大千送回北平,為了表達敬意,張大千又精心繪製了一幅《黃山九龍瀑布圖》贈與張學良。到了1971年,張大千在美國舊金山舉辦40周年作品回顧展,因為需要不同時期的代表作,當時在臺灣的張學良便又把這幅《黃山九龍瀑布圖》回寄給了大千。

LOT3002

張善孖 (1882-1940) 雙虎圖

立軸 設色紙本

題識:漢卿仁兄宗大人雅教,善孖弟張澤。

說明:上款人「漢卿」為張學良。

來源:文物商店、張學良舊藏

130×64cm

RMB: 150,000-250,000 

不僅張大千為張學良精心創作,在中貿聖佳秋拍,還可以看到大千的兄長張善孖為少帥精心創作的拿手的《雙虎圖》。

張大千養的老虎

張善孖愛虎成「痴」,所畫之虎各具情態,幾無人能及,張善孖看家絕技老虎——上款為:「漢卿仁兄宗大人雅教,善孖弟張澤」。

張學良與蔣介石

張大千和張學良相識相交於上世紀的二十年代,而我們今天在中貿聖佳秋拍所看到的這幅《清供圖》則是1977年張大千為張學良所作,此時距離兩人的第一個「另類」飯局已經相隔了半個世紀。

這半個世紀發生的事情,相信朋友們都很熟悉了,1949年,張大千離開大陸,開啟了精彩紛呈的全球之旅,在巴西建八德園,在日本交年輕女朋友,在歐洲北美辦畫展,最終在臺灣葉落歸根。而張學良則是因為在1936年發動了西安事變而被蔣介石軟禁,度過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幽禁生活。我們知道,張學良一生有美相伴,趙一荻在臺灣陪伴張學良度過了漫長的歲月,1964年,64歲的張學良和51歲的趙一荻終於結為夫妻,而除了趙四小姐,張學良在臺灣的漫長歲月中,種植蘭花,成為了他的最大愛好,而書畫,仍然是一代少帥最大的精神寄託,一晃,近三十年過去了。

張學良在臺灣的幽禁歲月

1976年,張大千在海外漂泊了27年想家了,回到了當時能夠距離他的家鄉最近的地方落腳——這便是臺灣。當時的臺灣方面對於這位週遊世界的知名華人藝術家禮遇有加,1976 年,臺灣「教育部長」親自向張大千頒授「藝壇宗師」匾額,同時,臺灣當局屢屢為張大千辦畫展,張大千回到臺灣後,共舉辦畫展11次;而在美、韓、法、馬來西亞、日等總共才舉辦畫展17 次,張大千再次找到了家鄉的感覺。而此時的張大千和張學良,自然不是兩人初見時候的英姿勃發,早已白髮。

時隔半個世紀,張大千和張學良老友相逢,1977年,大千為張學良、趙一荻夫婦創作下了這幅《清供圖》。

《清供圖》局部

大千題款中「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出自於《詩經·豳風·七月》,春酒,冬天釀酒,春天始成,故名春酒,「介」,祈求的意思,「眉壽」,長壽,古人認為眉毛長的人壽命也長,意思是釀好的春酒藏地窖,準備來春祝福那些「壽星老」。

《清供圖》局部

老友相見,這清供圖上的一剪梅,更是頗有深意,二十年代張大千在趕赴了張學良的宴會後,兩人還曾有一段因為「梅花」的翰墨因緣。

上世紀三十年代,一次張大千在琉璃廠閒逛,看到了一幅清代揚州八怪之一華喦的《紅梅圖》,張大千十分喜愛,和店主還價到300大洋,但大千身上沒有帶夠銀子,相約第二天成交。但沒有想到,大千前腳走,張學良後腳就到,財大氣粗的少帥立即花了600大洋截胡奪了大千所好,這「二張」真的可是不打不相識。而到了1961年,張大千到臺灣探親,他得到特批探望了軟禁中的張學良,臨別時,張學良把一件用紅綢子裹得十分嚴實的禮物送到了張大千手上。張大千急問:「漢卿,請問這是什麼貴物?」張學良笑了笑說:「請你回府後再打開吧。」張大千登機後,好奇心使他按捺不住,就把禮物打開了,一看,竟是當年的張學良奪人所好的這幅《紅梅圖》,內還附了一封信。信上說:

「大千吾兄臺鑑:30年前,弟在北平畫商處偶見此新羅山人真跡,極喜愛,雖強行購去,非是有意奪兄之好,而是愛不釋手。不能自禁耳!現在30年過去,每見此畫,弟便不能不念及兄,不能不自責……這次蒙兄來臺問候,甚是感愧。現趁此機會,將此畫呈上,以意明珠歸舊主,寶刀須佩壯士矣!請兄笑納,並望恕罪。」 

信讀完後,張大千激動得老淚縱橫 ,為了回報張學良的深情厚誼,張大千自己繪製了一幅《臘梅圖》,並託人轉贈張學良。

所以,在中貿所見張大千1977年所贈張學良夫婦的這幅《清供圖》除了「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向張學良、趙一荻夫婦表達祝福之意外,自然也飽含著當年因為愛畫而結下的深厚情誼,而張學良自然也感受到了這份真切,大千贈送的這幅《清供圖》後來便掛在了他住所的醒目之處。

《清供圖》掛在張學良住所醒目處

而中貿聖佳秋拍,還呈現了當年張大千寫給張學良的信,同樣彌足珍貴:

LOT3003

張大千 (1899-1983) 致張學良信札三封

手卷 水墨紙本

說明:

來源:張學良舊藏。

畫心:34.5×63 cm 13 5/8×24 3/4 in 約2平尺

畫心:34.5×68.5 cm 13 5/8×27 in 約2.2平尺

畫心:30×72 cm 11 3/4×28 3/8 in 約2平尺

題跋:23×45 cm 9×17 3/4 in 約1平尺

RMB: 300,000-400,000

我們來看看信的內容:

(一)漢卿吾兄左右,昨聞前日別後,忽感冒,熱度高三十八度五,至為不安,千祈勿外出,氣候至惡劣也。弟亦略感畏寒怯熱。丁主任亦勸戒勿在舍休息也。令姪女伉儷囑畫勿勿殊不當意,祇得送呈不值一笑也。星六年間小聚,盼代邀令弟媳與令姪女同來,座次正好十二人,一試愚夫婦手法請與嶽公新衡伉儷看能給幾分也。專肅即叩午安,弟爰頓首。一荻夫人前,內子雯波叩候。

(二)昨日梨山福壽農場送來蘋果二盒,謹呈與兄享之。弟即入榮縂物理治療,為時已遲,嶽公久待殊不安,未能候,晨安至以寵專肅與居嘉勝,一荻夫人前,內子叩候。漢卿吾兄左右,弟爰頓首,十二月六日

(三)三月十二日敬上,毅盦吾兄足下,多日不相聚,想念為勞,兄亦過門不入,益為悵然,蒙一荻夫人多製咖黎酥肉,飽德無極,以鄙事牽累,未能恭請叩謝至以為寵,希恕希諒。武陵代養牡丹初開敬呈一盒可供數日之玩,稍遲尚有異色者,當更呈賞也,率頌儷福,大千弟爰頓首。

張學良在臺灣處於幽禁狀態,自然不可能天天相聚,因此,大千只能送一盆初開的牡丹花,「可供數日之玩」,或者「梨山福壽農場送來蘋果二盒」送給張學良嘗鮮。信中,張大千也提到了品嘗到了嘗了趙四小姐親手做的「咖黎酥肉」。

晚年張學良與趙一荻

在臺灣,張大千和張學良在時隔半個世紀之後,還有過一次很有意思的另類飯局。

1981年農曆新年,張大千在臺北外雙溪的摩耶精舍以「大風堂」名義邀請張學良夫婦吃飯,張大千為此還精心的準備了大餐的豐盛菜單。

不過張學良此時仍被軟禁在北投復興三路七十號內,門口的崗哨24小時監視,因此,整整一個春節過去了,張學良始終未能成功出門。正月十六,一輛黑色的汽車駛近了七十號……

原來,是在國民黨元老張群的幫助下,他們竟然在特務的眼皮底下玩了一把失蹤,後來張大千、張學良在好友姜兆伸夫婦、張群及其長子張繼正夫婦等作陪下,完成了時隔半個世紀的又一次飯局,而那天晚上張大千親自掌勺的菜餚成了臺灣流傳甚廣的將軍宴。

一張《清供圖》,兩頓相隔半個世紀的另類飯局,多少濃情厚意在其中。

右圖:相隔半個世紀後,張大千與張學良在臺灣

1983年4月2日,84歲高齡的張大千在臺北去世,此時仍然沒有完全恢復自由身的張學良擔任了張大千治喪委員會的委員。

十年之後,回望一個世紀從戎馬生涯到階下囚的張學良,塵緣如夢,他決定離開故土,在美國終老餘生。在張學良離開臺灣之前,1994年,蘇富比舉行了一場堪稱近三十年來最具轟動效應之一的拍賣會——這便是《定遠齋藏中國書畫》,定遠齋,便是張學良的齋號。

這次拍賣會,創下了當時華人藝術品拍賣的諸多紀錄,可以看到張學良畢生的書畫收藏之精,也可見張學良和大千二人的深厚情誼:

1、全部207件拍品盡數拍出,實現了100%的成交率;

2、總成交額高達1.3289億新臺幣;

3、超過100萬臺幣的藝術品達29件,佔14%;

4、宋代畫家謝元的傳世孤本《桃花》以超出估價三倍的價格1655萬新臺幣落槌;

5、張大千的18幅作品掀起了拍賣高潮,其中11幅拍價超過100萬,《湖山清舟》以1050萬元落槌。

1994年《定遠齋藏中國書畫》圖錄中的張大千《清供圖》

2001年10月15日,張學良在美國夏威夷逝世,享年101歲。

以下我們再請朋友們欣賞部分中貿聖佳秋拍近現代書畫部分的佳作,畫作背後的故事,就請朋友們自己探尋了。

LOT3018

吳湖帆 (1894-1968) 臨石田桑竹春蠶圖

立軸 設色紙本

出版:

1.《吳湖帆書畫集》第 96 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 年。

2.《畫壇聖手—吳湖帆傳》第 69 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 年。

3.《吳湖帆畫集(上卷)》第 189 頁,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5 年。

4《. 中國近現代國畫大師經典畫作·吳湖帆畫集》第86 頁,榮寶齋出版社,2009 年。來源:孫伯淵舊藏。

著錄:《吳湖帆年譜》第430頁,東方出版中心,2017年。

99.5×51.5 cm  約4.6平尺

RMB:2,000,000-3,000,000

LOT3017

吳湖帆 (1894-1968) 仿李迪秋葵圖

鏡心 設色泥金箋

說明:上款人「濟成」即楊濟成,為民國年間北京著名收藏家。

69.5×31.5 cm  約2平尺

RMB:2,000,000-3,000,000

LOT3015

吳湖帆、周鍊霞合作  仕女圖

立軸 設色紙本

著錄:

《吳湖帆年譜》第472頁,東方出版中心,2017年。

說明:朱昌言舊藏。

出版:

1.《萬松金闕—朱昌言藏吳湖帆書畫目錄》第 53 頁,朵雲軒,2014 年版。

2.《掌故》第 8 頁,中華書局,2017 年版。

107.5×44 cm 約4.3平尺

RMB:800,000-1,200,000

LOT3010

齊白石 (1864-1957) 酒罈螃蟹

立軸 設色紙本

說明:上海博物館退還作品。

來源:劉寒楓親屬舊藏。

87×26.5 cm  約2.1平尺

RMB:1,200,000-1,800,000

Lot 3014

齊白石 (1864-1957) 竹報平安

立軸 設色紙本

出版:《齊白石繪畫選萃》圖版139,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年。

來源:文物商店舊藏。畫背具文物商店標籤,註明貨號、品名「齊白石畫年景條」、定價「210(人民幣)」。

102×34 cm 約3.1平尺

RMB:800,000-1,200,000

璀璨④——中國書畫及古代藝術珍品夜場

拍品總數:96 件

拍賣時間:2018年11月24日20:00 三層紫金廳 A廳

拍賣地點: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

【大象視界】大象帶您看庫房

相關焦點

  • 《飯局的誘惑》第九期,大梁在飯局的花式背鍋之路丨《直播全視界》
    關注《直播全視界》給你直播全世界《飯局的誘惑》已經出了很多期了深受廣大網友的好評
  • 【大象視界】再創世紀!這家超級拍賣新軍掀動港島風雲
    是的,這便是2000年香港TVB首播的《創世紀2——天地有情》,當年追劇的大象還是一個青澀的學生,如今的大象早已不幸成為了一個儘可能避免過於油膩的中年大叔了。而到了2017年,據報導說香港TVB將和愛奇藝聯合推出網絡劇《再創世紀》,算是當年超級經典的《創世紀》的一個續集了,只可惜,新聞中袁偉豪、何希文、楊怡這些新生代小生花旦的名字,大象已經一個都不認識了。說了這麼多題外話,言歸正傳了。2017年的香港拍場,絕對稱得上是一部精彩的風雲大片,香港拍場的競爭激烈程度,絕對是過去十年前所未有的。
  • 【大象視界】安思遠專場現場圖文攻略(四)(佛像篇)
    在「安思遠攻略」之中國古董篇中大象曾經指出,就這場拍賣的整體質量而言,佛像居首,家具其次,瓷器再次,書畫最末,17號夜場的拍品分布也能看出這點
  • 【大象視界】明軒「一間屋」裡意想不到的「奇趣」
    大象年輕的時候,娛樂活動有限,《宰相劉羅鍋》和《鐵齒銅牙紀曉嵐》等清宮劇紅極一時,算是大象少有看過的電視劇了,儘管其中的大部分情節都不靠譜,但唯有一代才子紀曉嵐喜歡抽菸鬥,絕對是歷史的真實。歷史記載,紀曉嵐菸癮奇大,活躍在嘉道時期的姚元之《竹葉亭雜記》記載,紀的煙管之巨,煙鍋之大,可盛煙三四兩,故而朝野聞名,人皆謂之「紀大鍋」。
  • 【大象視界】絕品長卷,畫給的是這位清朝最大牌的督陶官!
    在東正拍賣的庫房,大象看到了一卷畫心部分長達七米的清初的手卷,在那個異族入主中原江山動蕩的年代,這卷手卷卻畫出一番寧靜恬美的傳統漢人的田園風光來。清 呂學《漁樵耕讀圖》局部除此之外,大象還想補充的是,我們從這幅手卷中多多少少還能看出清朝初期的南方漢族地區的服飾演變,從畫中可以看到,畫中人物穿著還是類似明代漢人的服飾,同時,男子頭上多有頂錐髻,而很少看到留有長辮
  • 【大象視界】一張特殊大床5000萬!這次還有更精彩的
    今天我們繼續來關注中貿聖佳25周年慶的春拍,在前幾天的推送中,我們分別介紹了書畫、瓷器等專場:【大象視界】中貿聖佳25周年春拍
  • 【大象視界視頻】從行醫世家到頂級藏家,探訪葉承耀的收藏之路
    昨天的【大象視界】我們通過一個當天拍攝當天製作的"即時視頻"在蘇富比藝術空間和大家一起欣賞了一場全球頂級的明式家具特展。
  • 【大象視界精製視頻】明軒:一間屋,一場拍賣
    大象團隊近期連續轉戰香港、北京、山東等地,已經十分疲憊,但受到邀約後仍然義無反顧,欣然接下了這個任務。其一是難辭摯友曹向東先生的熱情邀請,其二則是大象被明軒拍賣"用古董點亮生活"的理念所打動。從接到邀約到完成全部拍攝,僅僅只有兩天的時間,我們團隊為此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閒話少說,還是先請各位觀賞我們製作的成片吧!
  • 【大象視界|臺灣行】黃玄龍:為《竹人錄》做圖譜
    今天,我們仍然隆重推出【大象視界】和《典藏》雜誌中國版聯合呈現的【臺灣行】系列專題,前兩期專題,我們分別探訪了臺灣頂尖收藏家團體清翫雅集的兩位成員
  • 【大象視界】臺北故宮「貴似晨星」特展中的南宋官窯
    【大象視界】沈怡萱:南宋官窯收藏之路荊棘密布而又充滿樂趣大象說,宋瓷收藏如果選擇南宋官窯作為主攻方向,就算是選擇了一條最難的路了。因為,有些門類的藏品,實在不是您有錢就可以買到的。就在前不久,大象特別去臺北故宮學習了「清宮傳世12-14世紀青瓷特展」。
  • 【大象視界】細川家族:一個七百年日本貴族的收藏傳奇
    今天的【大象視界】我們一起來關注即將開拍的新一輪日本拍賣季,整個4月中旬,從京都、大阪到東京,一連串的拍賣好戲即將拉開序幕。
  • 【大象視界】在一個800年的「臨時」黃金茶室品茗賞花的奇妙感受
    到了14世紀的室町時代,日本茶道發展出了今天我們在保利【三疊·五缾】預展現場所看到的一瓶一畫的組合。日本的茶室流行一種名叫"床之間"的壁龕,專門供奉這樣的一件花瓶、一幅畫的組合,這樣的壁龕應源自於佛教,成就了「禪茶一味」的特有茶道文化。
  • 【大象視界視頻日本尋寶季】吳昌碩藝術風靡日本之謎
  • 【大象視界】剛剛,金立言博士「窯火丹青」個人收藏展開幕了!
    金立言博士「窯火丹青——兩慶書屋藏瓷」開幕展最近北京超級拍賣周,但北京瑰麗酒店的一個個人收藏展,還是絕對不容錯過的,那便是——「窯火丹青——兩慶書屋藏瓷」展。黃驥:《康熙窯高溫銅紅釉瓷》,《迤邐形色—十七世紀單色釉特展》,頁5 --22,插圖21,北京正觀堂藝術品有限公司,2017年。
  • 【大象視界】神秘的大理古國,這是它流傳至今最重要的造像之一
    大象在預展現場認真觀摩了一圈,夜場【大圓覺】和日場【自在菩提】兩大專場精品雲集。而在這其中,大象個人最為關注的,當屬一尊大理國中早期的託寶缽釋迦牟尼像。大象在預展現場,仔細的對這尊有著近千年傳世時光積澱的神秘造像頂禮膜拜了一番。
  • 李鴻章夠狠,兩頓飯局殺死5位王爺4位大將,4萬太平軍
    因此,19世紀70年代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幾乎都是李鴻章籤訂,包括大夥熟知的《煙臺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正因為如此,李鴻章給別人感覺就是「軟弱」、「缺鈣」。但是,李鴻章對內卻十分強硬,處事風格狠辣,曾用兩頓飯局殺死太平天國5位王爺、4位大將,殺死4萬士兵,一時成為各方關注之焦點。
  • 跨越近半個世紀的「尋找秋生」
    時隔近半個世紀,王林和李秋生再次相逢。冬日裡的芷江,雖比不上春天那般鬱鬱蔥蔥,但道路兩旁的香樟樹桂花樹還是那麼翠綠,那麼有精神。山坡上,點綴在冬青叢中一簇簇梅花在冷風中搖曳著綻放著,紅的黃的粉的,給人以暖暖的感覺。
  • 【大象視界】一件盛唐的傳世聖物,來自醉人的「天堂一角」
    而整個秋拍,大象個人最關注的便是廣州華藝國際秋拍所隆重推出的一件7-8世紀的造像。之所以說最為關注,是因為其藝術含量、宗教意義、歷史地位、稀缺程度都稱得上是市場所見佛造像中鮮有比擬的,尤為難得的還有,這尊造像是如今所見全世界存世不到十件同類造像中最為優秀的,而且,經過了這一千多年的歷史風霜,他作為一件真正的「傳世品」被完好的保存到了今天。
  • 【大象視界】孫中山和日本前首相犬養毅不為人知的「奇特」互動
    孫中山和犬養毅在湛然拍賣的庫房,大象看到了一件「前所未見」的「奇貨」,這可能是這些年市場上唯一一件孫中山畫的畫!而上方的書法,則是孫中山在日本的「貴人」、還曾經做過日本首相的犬養毅!我們在湛然春拍上所見的這件「奇品」書畫便留下了兩個人的有趣互動。
  • 【大象視界】龍泉青瓷在日本的八百年不朽傳承
    九州博多出土的龍泉青瓷(13世紀)如今的日本考古實證顯示,日本人對於龍泉青瓷的進口至少能夠追溯到13世紀(南宋到元初),除了北海道以外,日本其他三大島都有早年的龍泉青瓷出土。據記載,足利義政獲得此物之際,因為有些裂痕,因此便用金屬將裂痕補住。破裂的部分呈現出如蝗蟲般的姿態而獲此名。另有一說,因鋦釘形狀像大螞蝗,日本人稱其為螞蝗絆。可能是後一種說法更靠譜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