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視界】神秘的大理古國,這是它流傳至今最重要的造像之一

2021-02-08 大象世界


12月3日,大保利秋拍的最後一天預展,我們連續幾天的保利預展特別系列專題也要接近尾聲了。今天,我們關注的焦點是佛像。這兩年,保利的佛像專場越來越強大。大象在預展現場認真觀摩了一圈,夜場【大圓覺】和日場【自在菩提】兩大專場精品雲集。

而在這其中,大象個人最為關注的,當屬一尊大理國中早期的託寶缽釋迦牟尼像。大象在預展現場,仔細的對這尊有著近千年傳世時光積澱的神秘造像頂禮膜拜了一番。

 


有關這尊造像背後的歷史,就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千年前彩雲之南的神秘古國去探尋一番吧!

 


大理洱海


說到大理古國的造像,我們自然還是需要簡單的鋪墊一下相應的歷史背景。在二十一世紀,曾經寧靜而神秘的蒼山洱海已經被那些逐利的開發商和所謂小資的文藝青年裝扮得喧鬧不堪、燈紅酒綠,而真正屬於這方古老文明的聖土,大約可以追溯到唐代時期,這便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名字——南詔。

 


隋末唐初,大理洱海地區完全處在各個少數民族國家(部落)割據的狀態,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洱海地區的蒙舍詔部落首領、哀牢夷人皮羅閣兼併其他五詔(蒙越、越析、浪穹、漾備、越澹),史稱南詔國。在整個八、九世紀,南詔國在吐蕃和唐朝之間來回搖擺,分分合合,國號也經歷了N次的變動。南詔國在今天的雲南地區首次建立起了統一的王朝,在和唐朝和吐蕃的政治軍事博弈中,佛教文化也開始在大理地區傳播開來。

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漢人權臣鄭買嗣發動叛亂,在對南詔王族進行了慘烈屠殺後,南詔國滅亡。大理地區再次經歷了一段動蕩分裂時期。

 

始建於公元9世紀的崇聖寺便是《天龍八部》中的「天龍寺」

 

到了公元937年(中原五代十國時期),祖上為南詔國武將的白族人段思平(893—944)起兵,在西南邊陲再次建立起了一個強盛的王國,史稱「大理國」(937-1094「前理」,1096-1253「後理」),全盛時期,大理國的疆域覆蓋到了今天中國的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還囊獲了今天緬甸、寮國、越南北部部分地區。其中,在1095年,大理國宰相高升泰篡位,但很快又歸政段氏的段正淳,史稱「後理」。

 

北宋末年形勢——《天龍八部》的時代


公元1108年,段正淳讓位給其子段和譽(1083―1176),自己則出家為僧(段和譽便是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段譽的歷史原型了,段正淳也全名出現在了小說之中),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段譽,為人善良,充滿著一顆佛心,而歷史上的段和譽也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勤於政事」、「愛民用賢、思攬政權」(《滇考》記載)段和譽在位期間,大理國儘管歷經了幾次叛亂和紛擾,但整體國運強盛,在位近四十年後,段和譽同樣禪位為僧,最終活到了94歲,是大理國三百年中在位時間最長,也是最長壽的一位君主。後面我們會提到,保利秋拍的這尊造像,有可能便誕生於段和譽執政期間。

 


元滅大理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大軍滅大理國,1260年,設「大理國總管」,1276年建立雲南行省。忽必烈命色目人賽典赤·贍思丁任「雲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省會中慶路(即今昆明),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為雲南的政治中心。所以大約13世紀開始,雲南大理國作為相對獨立的文明和藝術源流便告一段落,之後的雲南文明大約只能作為中原王朝歷史的一部分向前推進了。到了明清時期,統治者對大理密教阿叱力教又不斷的壓制和打擊,毀壞了大量大理國時期所留存的佛教文物。


 

說了這麼多歷史背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尊造像,便出自於雲南作為獨立文明最璀璨時期的大理國!

 


影視劇《神鵰俠侶》中的一燈大師


剛才我們說到,唐代時期,南詔國與唐王朝、吐蕃王朝互動融合,佛教也大約正是在南詔時期傳入大理地區,以密教為主。傳入大理的佛教和當地的文化產生奇妙的融合,形成了叫做「阿吒力教」的信仰,到了十世紀的大理國時期,大理佛家信仰開始進入到了最鼎盛的時期。當然,大理的佛教也受到了中原漢傳顯教諸宗的影響,形成了屬於蒼山洱海的獨特的佛教文化。包括段正淳、段和譽父子在內,大理國三百多年歷史上,竟然有多達9位的皇帝最終禪位為僧,儘管這其中,有著一定的政治原因,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一窺佛教在大理古國的興盛。

 


大理崇聖寺


元代李京著《大理行記》中描寫當時他所見所聞佛教在大理地區興盛之景象:


「其俗所尚浮屠法,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壯,手不釋數珠;一歲之間齋戒幾半,絕不茹葷、飲酒,至齋閉乃以。」


可想像南詔、大理國時期佛教流行的盛況。

 

明代永昌詩人張含的《蒼洱歌》也留下了這樣的詩句

 

葉榆三百六十寺,寺寺夜半皆鳴鐘。

 

由於在13世紀,神秘而輝煌的大理古國文明遭遇到了蒙古人的入侵和破壞,如今學術界對於大理特有的阿吒力教的研究,還有著不少的模糊地帶。儘管當年蒙古人的金戈鐵馬打碎了當年蒼山洱海的唯美家園,但如今存世的珍貴佛教造像和經書,仍然能夠為我們儘可能的還原出那個一千年前受到整個大理王族頂禮膜拜的神秘佛教分支。

 


11至12世紀  大理國 託寶缽釋迦牟尼 

2016年北京保利秋拍


從如今所保存下來的大理國時期的經書來看,阿吒力教是十分強調儀軌的,存世的相當部分大理國經書都詳細記載了灌頂、啟請作法的儀軌。而保利秋拍上的這件大理主佛,便是這一學術觀點最好的實證。佛像右手自然下垂,左手託寶缽,內鑄佛教七寶,應為黃金、白銀、琉璃、珊瑚、硨磲、真珠、貝幣等,分足而立,這樣的造像,很有可能便是為了某種特定的宗教儀式而專門鑄造。而這尊造像體量之大,做工之精湛,藝術氣息之強烈,極有可能便出自於崇聖寺這樣的皇家寺廟,為當時的大理國段氏王族舉行重要儀式所用。

至今為止,我們仍然沒有找到有關南詔大理時期阿吒力教教義最為全面的古籍經典論述,但是所留存的珍貴文物,成為了我們還原這一神秘古國佛教盛事的最好實證了。

 

剛才我們說到,元代開始,雲南的政治中心就從大理遷往了今天的昆明,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對於大理國佛教藝術的認知都並不全面,在過去的一百年時間裡,大量的西方學者前赴後繼的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使得如今所存世的眾多大理古國文物能夠相互印證,從而產生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學術研究體系,我們今天也得以對保利的這尊大理國造像的明確斷代有了十足的把握。

接著,我們仍然以這尊造像為切入點,為朋友們繼續梳理大理國的佛像藝術源流和百年來學術認定的過程。

 


宋銀背光金阿嵯耶觀音像  1978年大理崇聖寺主塔出土

雲南省博物館藏


如今所見的大理古國佛教造像,吸收了西藏、中原和南亞地區的藝術風格,又融合了白族本民族的文化源流,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審美品味。而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人們對於這種造像的產地和年代都存在著極大的認知誤區。一直到上世紀的二十年代,大理古國的佛造像之謎才慢慢的被西方人所解開。

 

1925年,大理地區發生了有歷史記載的最大的一次地震(7級地震),大理崇聖寺三塔塔頂震落,深藏古塔之中的部分大理國時期的金銅造像重見天日,其中的不少珍貴文物由此散落海外。最早為西方認知的,便是大理古國留存最常見,最具標誌性的阿嵯耶觀音像。

 


「段氏銘文銅像」  聖地牙哥美術館藏

銘文:皇帝瞟信都政興資為太子段易長生段易長興等造記願祿筭(算) 沙塵為喻保慶千]春孫嗣天地標成相承萬世


基督教傳教士德國婦人鮑格蘭(MadameBeauclair),曾於1942年間居大理,他僱人攀塔盜取佛像二尊,1949年貴陽解放時被繳獲,後歸雲南省博物館藏,其中一尊即為著名的「楊氏銘文銅像」,現藏於大理州博物館;另一位是美國藝術史學者海倫•查平(Helen B. Chapin),其撰寫的《雲南的觀音像》一文首次在西方學術界發表《南詔圖傳》的全部黑白照片並羅列了崇聖寺塔內遺失後流入美國的六尊故物,其中最重要的一尊為現藏於聖地牙哥美術館的「段氏銘文銅像」。這兩尊帶有明確銘文的大理造像,成為了人們開始認識古大理國造像的標準器。

 


大理國 《張勝溫畫卷》局部一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大理國 《張勝溫畫卷》局部一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位海倫•查平(Helen B. Chapin)稱得上是西方認知大理古國佛教藝術的重要奠基人。

1931年至1932年間,時年才35歲的美國年輕學者海倫•查平(Helen B. Chapin)在北京故宮舉辦的一次書畫鑑賞會上首次見到了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張勝溫畫卷》。幾乎同一時期的1933年,山中商會(Yamanaka and Co.)將一幅佛教繪畫手卷賣給日本京都藤井氏有鄰館(the Yurinkan Museum),也就是現藏於有鄰館的《南詔圖傳》,海倫•查平也得到了該畫卷的圖片。查平回到美國之後,在紐約的美國東方研究學會年會上首次發表了關於《張勝溫畫卷》的報告,這使得西方學界首次了解到了南詔到大理古國在唐宋之間的「法源」。


南詔圖傳(局部)  日本友鄰館藏

 

如今回望半個世紀以前,1941年應該可以看作西方學術界判定阿嵯耶觀音的一個分水嶺,那一年,「段氏銘文銅像」在加州各大博物館巡迴演出數次之後正式入藏聖地牙哥美術館。在「段氏銘文銅像」被西方學界普遍認知之前,這種大理古國的同類造像的產地和斷代出於極度混亂的狀態,有定為西藏的,也有定為暹羅或為寮國的,年代更是從9世紀到16世紀不等。



大理國  12世紀 阿嵯耶觀音  46.8cm  波士頓美術館藏(1921年入藏)  

1924年被印度藝術史在西方的開拓者庫馬拉斯瓦米博士(Dr. Ananda K. Coomaraswamy)與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第一任館長洛奇博士(Dr. John E. Lodge)認為或為暹羅或為寮國。



大理國  12世紀 阿嵯耶觀音  34cm  芝加哥藝術學院藏(1926年捐贈)

曾在1925年被薩爾莫尼博士認為是西藏,年代定為14至16世紀,並於1927年被著名的印度史學者甘戈裡博士(Dr. Ordhendra C. Gangoly)認為或為9世紀中國,但區域不明,且與尼泊爾風格近似。


上世紀四十年代,海倫•查平不斷的完善研究資料,終於1944年完成了其裡程碑性的學術文章《YunnaneseImages of Avalokitesvara》,阿嵯耶觀音終於被西方公認為「雲南、宋代」。這一千年古國的璀璨佛教文明,終於開始為全世界所認知!



大理國  金坐像  8.5cm 1978年大理崇聖寺主塔出土

雲南省博物館藏


在之後的數十年時間裡,對於大理古國的佛教藝術研究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直到1978年,大理崇聖寺三塔的修繕工程開始,陸續出土各種文物六百六十餘件,讓全世界系統性的了解到了大理國佛教文明的全貌。

 


大理國「盛明二年」銘文像  上海博物館藏


1998年10月,香港浙江第一銀行董事長孔祥勉先生出資從一位法國古董商那裡購到一尊鎏金銅佛像,並將其捐贈給上海博物館,像內體中空,內腔中內除鑄有梵漢合體的咒語外,還有大理國盛明二年(段和譽的年號,應為1163年)造像題記,成為中西學界首件帶銘文大理國佛陀像,在西方認定阿嵯耶觀音像為「雲南、宋代」的半個世紀後,我們再一次迎來了帶有確切銘文的標準器。讓我們對大理古國的佛造像有了一個全面的認知!

 


那麼我們回過頭再來看保利秋拍的這件主佛,對比孔祥勉捐贈上海博物館的這件盛明二年銘文佛像,兩者開臉、肉髻、臂釧、身形等均極為神似,而大象個人認為,保利秋拍這尊的面相顯得更加的古拙一些,而肌肉線條更加的飽滿和流暢,應該比上博的這尊年份更早一些。所以。我們大概能認定保利這尊造像的年代不會晚於北宋晚期到南宋早期,屬於大理國中期甚至更早一點的造像。我們來觀察一些局部細節。

 


杏仁形眼,眼仁為一橫條形。唇厚,吻部三角區略凹。整個面相呈現一種恬靜感,其笑容樸實純真,這是大理國佛陀面相之典型特徵。

 



佛陀身著袒右肩式大衣,衣紋以減地法飾出曲線,流暢自然。大衣內著腰裙,裙裾飾直線條紋。大衣和腰裙緊貼身體,衣擺不明顯,這也是大理國佛陀造像的風格之一



大理國佛陀造像帶銅質蓮座的極少,應多為木座,年久則腐朽,不易保存。因此,該底座因為清代時期後配。

 



之前我們曾經強調過,這樣大體量的大理國精美造像,一定是出自於諸如崇聖寺這樣的大型皇家寺廟,而大象上手該造像所見,周身並沒有塔藏土掩的痕跡。歷史上,崇聖寺屢遭劫難,如明正德年間的地震和清鹹豐年間的火災,而1925年的大地震,又有一批精美的造像因此而流散海外。大象查閱這尊造像的流傳經歷,其2010年在德國納高拍賣上拍,而納高拍賣當時所提供的材料則是,前藏家1959年之前購於柏林,加上它帶有大約是清代時期後配的底座,這些信息都足以讓我們去猜測它之前從大理流散至歐洲的軌跡。

 


此外,根據獨立佛像研究者馬美美先生提供的資料,在大理崇聖寺三塔和弘聖寺塔的兩次重大考古發現中,一共出土佛像83尊,這83尊裡面無一立像。如今全世界存世的大理國的金銅佛立像大約就只有兩三尊,而保利秋拍上的這尊是體量最大的一尊!而託寶缽的大理國立佛造像,迄今為止也僅見這一尊,因此,這尊造像完全稱得上是存世的孤品!

 

最後我們一起來說說大理國造像的市場:


在孔祥勉捐贈上博帶銘文大日遍照如來像的同年,1998年4月26日於香港佳士得一尊阿嵯耶觀音以5,520,000港幣的天價成交,揭開了大理國造像引領東方佛教美術拍賣市場的新時代。

 


2011年3月24日紐約佳士得一尊出自賽克勒(Arthur M. Sackler)專拍的阿嵯耶觀音再次破紀錄,以4,002,500美元的天價成交,成為當年中國佛教雕塑十大排行榜之首,也是迄今為止大理國藝術品的最高價成交紀錄保持者。

 


這尊大理國阿彌陀佛坐像在2014年紐約佳士得以1,565,000美元高價成交。


今年的香港翰海秋拍,一尊拍賣行定為10-13世紀大理國的十一面觀音像以1000萬港元的價格落槌。

 

大概兩個月前,我們曾經寫過一篇「《天龍八部》時代的佛造像」,引發了很多朋友的興趣。小說《天龍八部》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原文化藝術最為輝煌的年代,而此時,也是佛教文化在中原和周圍的少數民族政權交流、融合、碰撞的時期。佛教成為了那個輝煌年代超越種族、文明、語言屏障的文明載體,相比較元明清三朝的佛教往往融入了太多的政治色彩,宋元時代的佛造像,或許能讓我們更純粹的去欣賞在無上信仰之下的偉大藝術。這正是高古的佛造像值得我們去苦苦追尋的重要原因吧。



11至12世紀 託寶缽釋迦牟尼

佛身高36.5cm;連座42.5cm

估價:RMB12,000,000-18,000,000

來源:1. 1959年以前購於柏林

2.德國私人收藏逾五十年

3.德國納高 2010年11月5日 Lot 1052


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2016年12月1日-4日

地點:全國農業展覽館、新保利大廈雲樓十層

拍賣時間: 2016年12月03日-09日

地點:北京四季酒店


大圓覺——重要佛教美術夜場

拍品總數:26 件

拍賣時間:2016年12月05日時間順延

拍賣地點:北京四季酒店A廳


【大象視界】第一現場


【大象視界】由獲得融資,大舉擴張的藝典中國特別投放廣告支持,上藝典中國,躺著參加各大拍賣會


閱讀原文通過藝典中國參與保利秋拍

相關焦點

  • 【大象視界】坂本五郎舊藏一尊極珍罕造像驚現古天一
    坂本五郎先生一生經手的寶物中,最具公眾知名度的當屬這成化雞缸杯了,1980年,他以528萬港元的價格競得了這隻著名的雞缸杯,後它在1999年將其拍出的價格是2917萬港元,為玫茵堂主人所競得;2014年的香港蘇富比春拍,雞缸杯再現拍場的成交價達到了
  • 【大象視界】一件盛唐的傳世聖物,來自醉人的「天堂一角」
    各大主要拍賣行幾乎不約而同的都拿出了不同宗教背景和歷史文化下的最為出色的造像!而整個秋拍,大象個人最關注的便是廣州華藝國際秋拍所隆重推出的一件7-8世紀的造像。—「天堂一角」的佛像藝術源流—對於佛造像有一定專業知識了解的朋友,大約一看這尊造像,便就基本能說出其產地和年代了,但對於業餘讀者來說,「斯瓦特」這個地方或許還是顯得有那麼一點點神秘和陌生。而事實上,在佛教歷史上,斯瓦特是一個太過於重要的聖地了!
  • 【大象視界】安思遠專場現場圖文攻略(四)(佛像篇)
    1981年,好友兼重要客戶克利斯蒂安·修曼去世,安思遠斥巨資將修曼收藏的東南亞-喜馬拉雅藝術全部收入帳下(相當部分應該叫做回購),至1990年安思遠將部分修曼舊藏高價拍出,但留下了一些他個人最為中意的,這件觀音像便是其中之一。無需過多的言語,相信任何人都會被他挺拔的身姿和近乎完美的面相所深深吸引。當然,如果從收藏家的挑剔眼光看,它的鎏金或許算不上完美,但相信這一定是夜場上最令人期待的藏品之一了。
  • 【大象視界】大孝子乾隆一生崇信的無量壽佛 這是最罕見的一尊!
    在北京秋季大拍之前,大象幾乎造訪了大部分大中型的拍賣行,所以,每一天,我們為朋友們推薦的,都是秋拍中最值得一看的精品,今天我們要走訪的是北京東正秋拍。 這兩季東正拍賣的佛像部分整體質量越來越高。在東正庫房,大象看到了好幾尊特別重量級的造像。但今天,我們只為朋友們說說其中的一個看點。
  • 【大象視界】3年賣了7個億,但其實這和錢沒關係!
    龘藏app從2016年3月上線至今,在3年出頭的時間裡總成交達到了約7億元,而且每年都上一個臺階,越做越好了。但大象為什麼今天的標題裡說,「這和錢沒關係」呢?我想這便是龘藏過去三年所作的事情,其實,大象自己也是這樣。龘藏春季大拍,除了主打的佛教藝術品,同樣推出了古玉、新玉、書畫、洋酒等門類,同時還在季度大拍首次呈現紫砂壺專場和當代藝術專場,不過我們今天還是重點來看看龘藏最招牌的門類——喜馬拉雅藝術。
  • 【大象視界】奇幻對決,滬上二十年來陣容最豪華的超級古董場!
    今天,我們繼續為朋友們介紹的,是這輪上海秋拍最為重中之重的重頭戲——保利華誼(上海)首拍!毫不誇張的說,保利華誼在上海的首秀,給這座有著深厚收藏底蘊的城市帶來了近二十年來陣容最為豪華的一場古董拍賣!沒有之一! 上海這座城市孕育了近百年來中國收藏的半壁江山,在書畫領域,我們最近曾經撰文介紹過,梅景書屋主人吳湖帆堪稱近代古書畫鑑定的奠基人,並引出了一個龐大的收藏朋友圈。
  • 【大象視界】在一個800年的「臨時」黃金茶室品茗賞花的奇妙感受
    大象今天幾乎逛遍了每一個展場,有一個專場的布展,在大象眼中絕對是當仁不讓的最佳之一——這便是保利古董部門本次隆重推出的【三疊·五缾—東瀛清賞宋元明清花器】專場,保利拍賣不惜重金,在預展現場原汁原味的搭建了一個歷史悠遠,充滿禪意的古老茶室。
  • 細數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古國
    細數中國歷史上神秘消失古國在古中國曾出現過許多神秘國度,經歷朝代不斷更替變遷,無數神秘國度被湮滅在歷史的長河裡,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縱觀歷史,盤點幾個消失的神秘國度。閩越中國東南一帶勢力最強的王國之一閩越,于越首領無諸統一「七閩」,遠古時代,就已有人類居住在福建。這些原始人類在距今3000年以前(相當於中原的夏商時期),已經創造出燦爛的獨具特色的原始文化——閩文化。自稱閩越王。原先比較落後的七閩迅速發展成為百越諸部中最強大的一支。七閩和于越部落融合而形成閩越族。公元前110年,閩越國欲脫離漢王朝版圖,漢武帝派軍消滅之。
  • 【大象視界】永樂盛世佛光,這裡有你想了解的所有
    【大象視界|視頻】世間無雙的孤品造像,令人膜拜的永樂盛世!在之前的介紹中我們曾經說過,中國的佛像拍賣市場大約只是經過了十年左右的發展,儘管如今藏家的口味變得多元化了,但是明早期的宮廷造像卻是市場永恆的經典。
  • 【大象視界】唯美的何朝宗觀音,但您或許沒有見過這樣的!
    博美網拍第三期廈門線下預展現場大象全程關注了前兩期的拍賣,有的藏品受到了買家的熱烈追捧,競價激烈,而出現更多的還是各種「漏」,畢竟這才是網絡拍賣的樂趣所在,不漏不精彩,這才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優質網拍。5世紀  彩繪泥塑鑲石榴石眼頭像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品如存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這尊5世紀彩繪泥塑鑲石榴石眼頭像是大象個人所見過的最震撼人心的早期泥塑造像,可能沒有之一,而隨著佛教從西域傳入中土,泥塑藝術在中原地區迎來了新的發展
  • 千年古國重現世間 彭禺厶杜奕衡勇探神秘古國
    千年古國重現世間 彭禺厶探險神秘古國《沙海燭龍》創作靈感緣起於敦煌流傳千年的傳說,傳說中牧羊人發現每天放牧都會丟一隻羊,於是在尋找羊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曾經被沙海淹沒的古黑水國寶藏的金月寶石。千年前,繁榮昌盛的黑水國佇立於西部,但一夜之間被沙漠吞噬,消失的無影無蹤,如同沉沒於海洋裡的亞特蘭蒂斯,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傳說之一。
  • 【大象視界】一輪大餐過後,香港馬上還有一場小清新的宋瓷拍賣
    【大象視界】1170萬美元!紐約佳士得「價值連城」的建盞刷新世界紀錄!從這件的器形上看,它和另一件如今保存於名古屋德川美術館的重要文化財千鳥香爐十分的接近,不過尺寸略大。而如果新加坡國際的這件南宋香爐真的是鴻池家族的舊藏,其在日本的流傳經歷也可謂十分顯赫了。關於鴻池家族的來歷,記得我們之前也曾經介紹過,其先祖是十六世紀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山中鹿之介,山中鹿之介作為武士捨生取義,其次子山中新六幸元逃離了刀光劍影,在今天的大阪一帶開始做起了清酒生意,改姓鴻池,到了江戶初期,家族第三代鴻池善右衛門做船運業起家,後進軍金融行業,家族成為了日本近代最大的財閥之一。
  • 犍陀羅 造像藝術之美
    犍陀羅藝術與中國佛教造像 造像藝術是佛教思想傳播中極為重要的元素。它既是佛教信仰的具象表現,更以一種近乎完美的人文符號形式,將佛教精神向現世加以藝術性的呈現。佛陀坐像不過,早期佛教並不提倡造立佛像。故而,雖《圓覺經》曰:「若復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但真正的佛教徒始終知道,造像之於娑婆世界,同樣也是因緣和合而生,自有其成、住、壞、空的過程。重要的不是「像」(相),而是「像」之象徵的「正法」,其由鹿野苑而起,傳遍五洲四海,燈燈相繼而不滅。就此而言,佛教造像本身正提示了佛法的真諦。這一點,從犍陀羅造像藝術的興衰與傳播中,就可見一斑。
  • 【大象視界視頻日本尋寶季】吳昌碩藝術風靡日本之謎
    【大象視界】之【日本尋寶季】的第一期,請朋友們跟隨我們的尋訪腳步,探尋吳昌碩藝術風靡東瀛之謎!去年四月,隨風會在京都市美術館舉辦了紀念吳昌碩誕辰170周年的特展,展示吳昌碩及其弟子王個簃、沙孟海等人創作,共展出日本書道藏家收藏的作品100餘件,其中吳昌碩作品30件,這件《墨梅圖》便在其列。
  • 犍陀羅造像藝術之美
    犍陀羅藝術與中國佛教造像  造像藝術是佛教思想傳播中極為重要的元素。它既是佛教信仰的具象表現,更以一種近乎完美的人文符號形式,將佛教精神向現世加以藝術性的呈現。佛陀坐像不過,早期佛教並不提倡造立佛像。它首先作為古代印度十六列國之一,於公元前六世紀被波斯帝國所侵佔,公元前326年又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徵服,短短20年之後(公元前305年),孔雀王朝將其奪回,並開始在此傳播佛教。直到公元前190年,巴特科裡亞希臘人徵服了犍陀羅之後,這片土地上的戰火就始終沒有停止。雖然飽受戰亂之苦,但它更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硝煙瀰漫的坎坷歷史,造就了一片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薈萃交融,彼此吸收影響的「飛地」。
  • 【大象視界】東京攻略!東京中央春拍亮點現場全景掃描
    大象曾經看到過一件精美的茶量被日本茶人精心的包裝了四五層,可見其對茶器的愛護和重視。這件紋理十分精彩的湘妃竹茶量同樣有著反覆的日式包裝,欣賞包裝每每成為了個人品讀日本茶道的一個看點了。記得前年,鴻池家族舊藏的一塊尺寸略小的湘妃竹茶量曾經拍出20多萬人民幣的價格,不妨一起來看看這塊的市場表現了。
  • 【大象視界】龍泉青瓷在日本的八百年不朽傳承
    >名古屋德川美術館藏 這隻南宋龍泉青瓷香爐為經典仿古造型,是日本流傳的龍泉青瓷中最有傳奇故事的一件。日本人給它取了一個十分雅致的名字——「萬聲」,如果舉辦茶會正好碰上牡丹或芍藥季節,這樣的花瓶應該是最上選的茶席花器,青玉般的粉青釉與粉嫩的花色互相輝應,帶雙鳳耳的直頸將貴氣的大花以優美盤口託出,有如一幅宋畫出現在賓客眼前,這樣的意境值得讚嘆「萬聲」吧!陽明文庫所藏另一直鳳耳瓶被定為重要文化財,名曰「千聲」,「千聲」相比「萬聲」自然遜色一籌啦。
  • 【大象視界】你想不到!如此多妙趣奇珍竟在這裡拍賣!
    著名金石、甲骨文學家王襄(1876-1965)先生世居天津,如其舊藏的現藏於天津博物館的商代月有食卜骨,是世界上關於月食最早、最完整的記錄之一。,不乏國寶級的重器,如揚州博物館藏那件著名的元代霽藍釉龍紋梅瓶,便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家農戶僅僅以18元的價格賣給揚州文物商店,早在2008年拍出2016萬元的南宋官窯琮式瓶,稱得上是內地拍場二十年來最重要的瓷器之一,也出自於文物商店。
  • 佛教為什麼造像?有什麼依據?
    從理性上講,物體是無常的,比如我們看見一棵樹,它枝繁葉茂,可實際上呢,它可能就是一堆木頭,也可能是纖維、水分等,而纖維水分也有可能是灰塵和空氣。在「盲人摸象」的故事中,每個盲人對大象的認知是不同的。北周佛教造像之坐佛與脅侍菩薩及獅子和佛教的重要觀點之一就是,所有事物都是和合而成、既不堅固、也不究竟的,因此佛陀才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強調:「
  • 【大象視界】和故宮「撞臉」的何朝宗觀音領銜海派佳趣夜場
    1906 年慎昌洋行啟業於上海,迅速成為中國最具規模公司之一,專營鐵、鋼及玻璃等建材 1915 年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其後擴充中國業務,並為通用電氣 ( 時稱奇異公司 ) 在華唯一代理。馬易爾足跡遍及中國各地,途中覓得多件德化瓷珍品,用來裝飾上海宅邸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