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周二)多雲到晴天,偏西風3級~4級,-6℃~4℃
1月6日(周三)晴天到多雲,西北風4級,-8℃~6℃
近日
在人民日報、央視等
中央媒體官方微信號上
一段瑤族奶奶對著攝像頭
給孫子「留言」的視頻
感動了眾多網友
這一事件的主人公之一盤海燕就在咱焦作當兵,背後有哪些親情故事?1月4日,盤海燕接受了焦作晚報記者的採訪。鄧奶奶平時在家務農,不會使用手機,家人擔心她出意外,便在家裡安裝了監控攝像頭。
海燕說,奶奶的「留言」裡,很多都是叮囑自己要注意身體,
也經常會和他分享日常生活,有時還把親朋好友喊來,一起給自己「打招呼」。奶奶告訴海燕,自己身體很好,不要擔心,囑咐他要好好幹,要當個好兵。「你在部隊照顧好自己,我對著攝像頭給你留言,就是想讓你看見我,讓你放心!」看到奶奶如此牽掛自己, 海燕忍不住流淚:「看到奶奶,是我最開心的時候。這樣看著,就很幸福!」
海燕表示:雖然回放錄像時不能完全聽清奶奶說的話,但是知道奶奶一定是想自己了。「今後我一定好好努力讓奶奶為我自豪。」他說。
人間最暖是親情。
1月4日,盤海燕向焦作晚報記者講述了他和奶奶的親情故事。
盤海燕的家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凌雲縣泗城鎮腰馬村。說起家鄉,盤海燕說,那是縮小版的「桃花源」,風景很美,人與人之間很和諧,他從小就和奶奶生活在這裡。
在他的記憶中,奶奶特別會做吃的。
上學時,盤海燕是走讀生。奶奶為了讓他多睡會兒,每天早早起床給盤海燕做早餐,等做好了,才把盤海燕叫起來。
「奶奶做的炒米特別好吃。」盤海燕想起來,還是垂涎欲滴。
奶奶還擅長做餈粑,在盤海燕心中,奶奶做的餈粑是天下一等一的美味——吃之前要先烤一下,外焦裡嫩,吃起來口感很好。
2020年冬至那天,盤海燕給家裡打電話時,奶奶還問他,吃到餈粑了嗎?盤海燕說,習俗不一樣,在焦作冬至吃的是餃子。
2020年清明節前後,盤海燕還收到了奶奶託人寄給他的炒茶葉。
「這是奶奶自己做的炒茶葉,非常清香,是家的味道。」盤海燕對記者說。
用攝像頭給彼此留言,這背後是彼此的牽掛。
有一次,盤海燕打開手機看監控錄像時,發現奶奶出去後沒有回來,心裡滿是擔心。通過監控「喊話」也沒收到奶奶的回音,海燕心急如焚,生怕奶奶在外面出事了,立即聯繫鄰居查看奶奶的情況。最後鄰居告訴盤海燕,奶奶早已安全到家,是盤海燕回放監控視頻過快,跳過了奶奶回家的鏡頭,虛驚一場。鄧奶奶得知盤海燕也在遠方關注著自己,倍受感動,每次出門都會朝攝像頭「喊話」,告訴盤海燕自己的行程,回來後再向攝像頭「喊話」,告知自己回來的消息,生怕盤海燕擔心自己,影響到在部隊的工作。
說到奶奶給自己的留言,海燕印象最深的是,夏天天熱,奶奶會反覆叮嚀不要去遊泳。
盤海燕小時候曾和小夥伴去遊泳時溺水,幸好小夥伴將其救起。從此,奶奶就讓盤海燕遠離水,夏天絕對不能遊泳。
奶奶的「留言」也看哭很多網友。有許多網友說:
盤海燕說,經過媒體的報導,他和奶奶獨特的交流方式被廣為人知,奶奶也不懂網絡和新媒體,他還會和奶奶互動下去,讓奶奶放心,他一定要當個好兵。
親情沒有因為千山萬水產生距離,一個小小的攝像頭,跨越了千山萬水的距離,讓廣西凌雲與河南焦作遠隔千裡的親人「闔家團圓」,時刻在一起。
盤海燕說,他從小就有當兵夢,爺爺小時候就教會他一首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這也是他人生中學會的第一首歌。大學畢業後,他來焦作當兵,很快就喜歡上了部隊生活,也喜歡上了焦作。
「我去過焦作的大沙河溼地公園,感到焦作很美,不是江南,勝似江南。我很喜愛焦作。」盤海燕深情地說。
盤海燕說,要好好在焦作服役,為焦作貢獻子弟兵力量。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改玲/文 本報通訊員 梁太成/圖
部分圖片來源:人民網
版權所有:焦作日報社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0801版權聲明:本文為《焦作晚報》(微信號:JZWBWX)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總編輯:王靜鋒
執行總編輯:王 言 編 輯:王翠翠
執行主編:馮新瑞 校 審:馮新瑞
人間最暖是親情點亮 讓更多人看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