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絕對味覺「麒麟之舌」的料理人佐佐木充可以將只吃過一次的料理完全再現出來。他通過再現食客「人生中最後一道想吃的菜」,獲得高額的報酬。佐佐木充一直不知愛為何物。直到他追尋過去在滿洲的高超料理人山形直太朗所著的傳說中的食譜的秘密,得知了另一位擁有「麒麟的舌頭」的男人的人生。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1930年代,另一位擁有麒麟之舌的料理人山形直太朗前往滿洲設計了記載有112味究極美食的《大日本帝國食菜全席》
nino的演技越來越沒靈氣了,還記得青之炎裡的那個少年,每個表情每個眼神都是戲,心裡是有點遺憾的。故事本身還不錯。特別要提的一點是影片對聲音的處理,日本電影院音響設備很棒,咬東西的聲音非常立體,堪比asmr。 但想說我大天朝沒別的就是吃的東西牛逼,滿漢全席?貓食民族心未免太高了。
菜刀為父,鍋為母;食材為友,食譜為哲學;蒸氣是生命的喜悅,香氣是生命的驕傲;完成的料理正是你本人,享用料理的是你思念的人。用美食拉近彼此距離,不得不說是11區的高招。N先生的戲路也真的寬,各色人物都能來去自如。他擅長扮演的小人物,這一次終於成了領路人。劇本構架出色,沒有刻意煽情,充滿了各種隱喻和暗示,後半段精彩到讓人想屏住呼吸,改動較大,是連熟讀原作的人,也無法預料的發展。全員演技在線,不愧是偶像與實力兼具的戲骨陣容,造就了最好的四梁八柱,全程看哭了四次,從此對西島叔路人轉粉。菅野大神的配樂還是一如既往地穩,與情節相輔相成,連閉上眼睛聽都是一種享受。
開場影展負責人上臺引言:相信很多人今天是為了看二宮和也而來的,不過因為他在日本的演唱會不能來現場。事不宜遲還是直接觀看熒幕上的他吧。全場的歡聲和鼓掌啊。說幾百遍還是要說,西島叔和nino一場對手戲都沒有,一場都沒有!真的太可惜了。為什麼讓充大廚去找這份食譜,到最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發展,「食譜裡蘊含的愛意」沒錯好老土的發展可是就是吃這一套啊。聽見後面gn在抽鼻子的聲音我都懷疑我是不是淚點太高了,直到最後食譜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真的眼淚就流下來了。其實最想大力誇的是西島叔、あおい醬、剛醬和西畑迷弟啊。直太郎面對槍口的微笑,大雪紛飛裡的千鶴,默默在充身邊的柳澤,大聲痛哭的鎌田,沒有他們,可是撼動不了佐佐木充這座冰山的啊
在電影院看的時候旁邊坐的妹子早早地就開始掉眼淚了,我還覺得有一丟丟誇張,可是越看到後面就越覺得難受,心裡堵得不行。不是每個人面對一種狂熱的主流思想浪潮都擁有以信仰去反抗的勇氣的,奉獻己身,只為了對得起歷史,對得起信仰。相比起日本其它的一些反戰片,我覺得這個故事明顯更有誠意。它沒有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受害者去大書特書(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是很喜歡如果和母親一起生活這部電影的原因),而是選擇了一個在戰爭容易被忽略的角色的視角去切入,再加上融入了中國人物,更容易使非本國人對此產生共鳴。雖然最後還是日本人救了這個中國人,也許會有人說這是另一種形式上的洗白,可至少它揭露了二戰時日本為了發動戰爭而不斷尋找藉口,從這一點多少還是能看出一點導演的反省意識。
原來除了在北京取景,二宮他們還去哈爾濱轉了一圈~電影與其說是在聊吃的,不如說是在談情。情大於吃,略失望。就不能好好討論吃的嗎?整部電影食物雖說出現了不少,但翻來覆去就那麼幾樣。其中有一段出現了饅頭夾炸豬排真是讓我笑了。好中式的吃法……二宮飾演的角色雖說是料理人,是主角。但總感覺他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聽故事。電影也是有趣,本以為電影想宣傳皇軍在偽滿洲國的「共同繁榮」之景。看到差點離場,真以為導演把戰爭當成了兒戲,結果越往後看才明白,這是一部反戰題材的電影。為了中日民間友誼,為了自身的料理之夢,日本料理人竟然以性命做賭注,公開反對領導,最終坦然而去。這波逆轉玩的66666。不過幾句話就能說完的情節非要轉好幾彎,導致電影前半部分太過冗長。要不然堅持看到最後,真以為電影跑題了。最後的內容還算不錯,較感人。電影院有一位阿姨都哭到不行了。之所以有這個效果,不僅因為這部電影大打感情牌,還有一點就是電影從一開始就下了一個套,但最後才告訴觀眾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其實很容易猜到),這樣處理雖說沒有什麼不妥,但要不是因為演員給力的話,整部電影估計早就崩了。說真的,如果不是因為這些演員的話,我估計早就退場了。我真是坐到腰疼……除了太過冗長,這部電影還是很值得一看的。順便再吐槽一句,電影裡面的中國話說的真是太詭異了。說來說去,聽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好吃」。還有他們說的俄語,雖說比中文好聽的多,但語調說的跟法語似的。真是太練人聽力水平了……因為二宮這幫演員,還是再給一星吧。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1930年代,另一位擁有麒麟之舌的料理人山形直太朗前往滿洲設計了記載有112味究極美食的《大日本帝國食菜全席》
今天就說這麼多,如果你有好的想法,可以給小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