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
Under Siege
十面埋伏,楚歌四起
不一樣的時空下
從未停止的博弈
現代舞劇《十面埋伏》,是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於2015年創作的全新概念舞臺作品。
「孔雀公主」楊麗萍擔任該劇總編導、藝術總監;國際著名視覺藝術家、奧斯卡金像獎得主葉錦添擔任美術和服裝設計。
赤裸重口的血腥爭鬥,亙古不變的人性「埋伏」。
《十面埋伏》無論在演員擇選、舞美設計,還是配樂使用上,都達到了楊麗萍舞臺藝術創作的新高度。
傳統與現代的激蕩
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十面埋伏》更充滿著強烈的實驗色彩。
▲ 現代舞劇《十面埋伏》劇照
歷史長河裡的「楚漢相爭」瞬時變成了舞蹈劇場,傳統京劇自然嫁接起現代舞。
此外,劇中還融入了中國古典名曲、剪紙、皮影以及裝置藝術等元素。
剪刀是東方文化的一種符號,咒語、兇器、傷害,我們看到剪刀,隱約看到了很多含義。
——楊麗萍
「剪刀陣」的靈感,源自美籍華裔藝術家劉北立以剪刀為主題的一項行為藝術展。
作品《補繕工程》
劉北立
《十面埋伏》剪刀裝置藝術
及創意顧問
從藝術展會中的1500把,擴張到《十面埋伏》舞臺上的萬把,它們半懸空中,閃爍寒光,頗有聲勢,隱喻著恐懼、不安和暴力。
紅色羽毛代替血流成河,漫舞全場。濃烈且不失浪漫。它是鮮活的血液,是「一地雞毛」,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整臺舞劇不見刀槍,卻隱隱蟄伏危機,投射出古往今來人們內心的不安與恐懼,正所謂「十面埋伏」。
欲望和恐懼的交織
蕭何、劉邦、項羽、虞姬、韓信。
他們從遙遠的歷史中走來,熟悉又陌生。
幽暗的叢林,陰冷的走道,每一步都伴隨著恐懼。
舞劇《十面埋伏》中的項羽與劉邦
《十面埋伏》藉由舞蹈劇場的形式,重新演繹歷史長河裡的吉光片羽,與當下的觀眾達成了一次趣味盎然的「對飲」。
恐懼是古老的,恐懼又是嶄新的
欲望是古老的,欲望也是嶄新的
從古代到今天,從中土到世界
是欲望催生了恐懼
還是恐懼滋養了欲望
楊麗萍為韓信設計了「黑暗」和「光明」兩個面,一黑一白、一陰一陽,恰如人性裡的善惡總是如影隨形。
舞臺上,黑白兩個韓信之間互依互鬥的舞蹈,也是人性善惡的一種糾纏與博弈。
舞劇《十面埋伏》—— 「霸王別姬」
而劇中唯一的女性角色虞姬,選用男性反串。
舞者以赤身獨舞登臺,將女子的嫵媚舞之極致,與項羽的一段雙人舞,也是極盡纏綿。
越是黑暗,越要尋找光明。
這種在十面埋伏的暗流裡所濺露出來的殘酷的美,是最鮮活、最有力量的,也為人們的內心帶來些許希冀和撫慰。
你埋伏著我
我埋伏著你
以正義的名義
以生存的名義
現代舞劇《十面埋伏》劇照
我圍困了我
你圍困了你
以愛情的名義
以理想的名義
楊麗萍舞蹈劇場《十面埋伏》
從古代到今天
十面埋伏的故事
在平行的時空裡
反反覆覆上演
《十面埋伏》,現已開票!
2020.10.10-11 19:30
掃碼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