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製片人「姐姐」們:商業元素欠缺,女性題材電影如何乘風破浪?

2020-12-28 鳳凰網

乘風破浪的姐姐帶給我們的,是她們的勇氣,代表了當代女性的獨立精神。

7月23日,貓眼第三期《電影背後的故事:大咖請回答》上線,本期邀請到了恐龍影業創始人孫嶸,壹心娛樂創始合伙人、壹線營業CEO陳潔,和愛美影視CEO李亞平三名女製片人,堪稱是「乘風破浪姐姐」的製片人專場。

在節目中,三位行業大咖講述了《大約在冬季》《找到你》《春潮》《溫暖的抱抱》等多部影片的幕後故事。同時,她們也以製片人的專業視角,分享電影選角標準,詮釋製片人角色的價值,並對不同題材影片闡述了各自的看法與見解。

從目前國內影片類型來看,女性題材電影仍有巨大發展空間。如今,電影院線陸續復甦。我們相信,在優秀電影人群策群力之下,將有更多傳遞力量的優質作品出現。

01 製片人選角的幕後故事

如果將一部電影看作是一個產品,其產品周期會分為三個階段,即研發、生產及銷售。在《找到你》總製片人陳潔看來,研發階段對製片人來說尤為重要,會影響電影成功概率的60%。本期節目中,三位製片人結合她們的實戰項目,以親身經歷,揭開了製片人在「研發階段」的笑與淚。

在孫嶸回憶中,《大約在冬季》始於一個陰暗冬日,2018年12月劇組建組,2月即將開機,但男主演員始終未定,讓製片人孫嶸焦慮萬分。12月29日,她在雲南出差時接到電話,霍建華確認出演,如釋重負,「在酒店房間裡跳了起來」。

相比之下,女主角「安然」飾演者的選擇過程十分順利。編劇饒雪漫在創作時,心底已有人選,寫完故事後便閃送給了馬思純,馬思純被女主安然的故事深深吸引,將自己代入其中,「哭得不行」。

在操刀《找到你》項目時,陳潔也在選角時遇到阻力。因劇情需要,她找了姚晨、馬伊琍兩名70後演員出演,但她知道,這樣決策的市場風險很大,再加上影片商業元素較弱,融資可能不暢。幸好她的合伙人決定用公司的錢投資製作,那段時間楊潔遇到公司財務躲著走,因為公司帳上這一項目一直是赤字。

而陳潔對這兩名演員很有信心。她說,製片人選角首先要認可演員能力,其次能預判這名演員對市場的覆蓋範圍,最後要讓觀眾覺得花錢買票是有安全感的,或許還有驚喜,她將這一過程稱為「有藝術規律的商業決策」。而對於《找到你》來說,姚晨、馬伊琍這兩位既擁有做母親的經歷、又積極參與社會話題討論的國民級女演員,正是符合藝術規律的正確決策。

很少有人知道,由李亞平擔任製片人的《溫暖的抱抱》足足孕育了6年之久。一開始,李亞平想找一名「耍的開」的女演員,與出身開心麻花的常遠搭戲,增加電影喜劇元素。但之後,她和導演常遠達成共識,認為影片內核是一個治癒和溫暖的愛情故事,於是決定找「形象與常遠有反差的角色」,於是挑中了李沁。

與開心麻花演員搭戲時,李沁有點猶豫演戲方式。李亞平安慰她,該怎麼演就怎麼演,「負責美就好了啊」。但李沁進入角色後,李亞平從她身上看到了驚喜,讓《溫暖的抱抱》平添了一抹亮色。日前,隨著電影院復工,《溫暖的抱抱》也發布了復工海報,為觀眾帶來了更多期待。

這期節目中,製片人們通過三部影片的選角故事,立體呈現出他們的工作思路,也讓觀眾近距離看到一部作品誕生背後的曲折與不易。而這也是《電影背後的故事》節目的意義,讓更多影迷與從業者,擁有更多元、更廣闊的視野,了解電影幕後的故事。

02 一名製片人是怎樣誕生的?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此次做客貓眼的三位大咖製片人,均是「半路出家」。

新千年之際,孫嶸一腳踏入風頭正盛的網際網路行業,在某上市網際網路公司從事廣告相關工作。而她內心不喜歡重複工作,於是在29歲時,毅然決然考入北大製片人專業研究生,轉身踏入影視行業,「我覺得是性格決定命運吧,放棄所有積累,從零進入新行業,到今天也十三年了。」

而陳潔與李亞平均是記者出身,輾轉不同工作經歷,最終都成為了一名製片人。陳潔是CAA(創新精英文化經紀有限公司)第一批經紀人,曾與寧浩、徐崢、黃渤合作,進而被電影行業的濟濟人才所吸引。不過,真正吸引她從經紀人成長為製片人的原因,是「讓名字出現在片頭」的心願。

李亞平則是從記者轉型邁入出版行業,再投身影視領域。2012年電視劇版《北愛》上映,李亞平也是在這一年,從零開始學習當一名製片人,並在兩年後成功推出電影版《北愛》。2019年,由她擔任總製片人的《春潮》入圍上影節金爵獎,並獲得最佳攝影獎。

經過多年一線實戰,這些「半路出家」的製片人,對這三個字的價值理解得更為深刻。陳潔打了一個比喻:在電影中,導演是媽媽,製片人是爸爸,要解決家庭的「錢的問題」,保障藝術最終呈現。出身網際網路行業的孫嶸則認為,製片人是對投資人負責的產品經理,「每一個小環節都有策略,要用產品經理的思維,一步步做到最好。」

若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製片人,孫嶸認為熱情、溝通能力,和獨立思考、負責人的決策力三項能力必不可少。在此基礎上,陳潔補充製片人要有「學習」這項核心能力,了解創作規律、復盤過往項目、持續學習進步都是基本功,「都說製片人是攢局、做大盤子的,但你得有個盤子,是玻璃盤還是水晶盤?」

而作為一名製片人的真正內核,仍離不開優質內容。在做《春潮》項目之前,李亞平錯估了市場對藝術品的寬容度,融資困難,「大家都不相信它能賺錢」。但當她看到4小時粗剪版本時,也看到了影片在商業之外的成功,而倍感欣慰,「就算最後顆粒無收,這個作品還是很有價值的,從那一刻起,我不焦慮了。」

陳潔補充說道,她曾在去年買下一個非虛構故事時,也是這一想法,「在製片人這個行業,除了電影的商業化結果,我們還是希望通過電影,留下一些故事。」

03女製片人如何看待女性電影?

此次節目中,三位製片人介紹的影片均為女性題材的代表作。而在節目之外,這一類型也是近兩年電影發展的潮流。

對於女性電影的定義,孫嶸認為,任何表現女性成長的電影,都可以算作其中,而不僅僅是文藝片。她談到《這個殺手不太冷》導演呂克·貝松,他的多部電影以女性為主角,但都會將女性故事裝入類型化的大框架中去,所有觀眾都會被電影吸引。也只有這樣,女性電影才能脫離文藝片的固定標籤,獲得更多可能性。

陳潔對此深表認同,她喜歡神奇女俠、古墓麗影和飢餓遊戲,可以在故事中看到女性角色的成長。而在如今的大市場中,這樣的女性題材影片數量仍顯不足,女性觀眾需要更豐富的內容。陳潔的廠牌主打兩個特點,一是青春夢想,另一便是女性力量,他們希望「幸運地」找到更多商業抓手,與觀眾分享他們對女性電影的思考。

拍完《春潮》後,李亞平意識到自己對女性電影的傾向,「從主題上講,它關注女性痛苦、欲望、尋找自我的過程,給了女性各種可能性。」目前,她在籌劃《上海愛情故事》與《北京單身日記》兩部新片,討論現代女性的愛情觀與婚姻觀,「能探索到一個更豐富的世界,再用影像表達出來,我還蠻興奮的。」

在探索女性內心世界上,女製片人有先天優勢。陳潔往往能對劇情中女主角的處境,比如在看《找到你》劇本時,她被加班媽媽粗暴對待孩子的態度而觸動。因為現實生活中,她幾乎沒時間管孩子學習,直到孩子考試失利,她才意識到這點。

作為女性製片人,她們深知國內現代女性的焦慮,對女性電影的主題理解也便有「近水樓臺」的優勢,可以挖掘出更多優質選題。

如今,一檔名為《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綜藝走紅全網,也吸引三位女製片人的注意。李亞平稱節目組勇敢,敢於逆著年輕化潮流,重新定義女性的價值。孫嶸反思電影,也可以像這部綜藝一樣,更多展現女性力量和獨立自強的一面。

陳潔也是這檔綜藝的觀眾,有一次她看到深夜,看得淚眼婆娑,「我們很多時候,知道即便付出最大努力,也有可能沒有結果,這中間的遺憾和不甘心,滋味是非常複雜的。」她認為,這檔節目為年輕女生樹立起一個榜樣:一群非常勇敢的姐姐,站在舞臺,尋找各種可能。

而女性電影的價值,也是尋找這樣的故事與角色,傳遞女性拼搏的勇氣與自由的精神。在所有商業元素中,女性主題並不容易成功。但這些「乘風破浪」的製片人,正在這個逐漸亮起的舞臺上堅持演出,讓更多人看到女性故事中的美好與感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成團,女性題材為何又一次高開低走?
    在賽制中,為了博得現場觀眾的喜愛,如何讓演出留下最深的印象便是最重要的問題。最終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選擇快歌,現場夠炸夠燃,而不是遵從本心選擇自己想要呈現的歌曲。在接下來的舞臺公演中,《乘風破浪的姐姐》在舞臺上運用了和其他選秀成團的節目一樣整齊劃一的套路。這種方式逐漸將姐姐打磨成同樣的整齊劃一的動作和青春靚麗的形象,越來越同質化的姐姐讓受眾失去了最初的期待。
  •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場女性對話,我們期待太久
    隨著主題曲《無價之姐》橫空出世,「姐學」強勢蔓延,喚起了來自社會各界姐姐們的回應,形成了第一波強對話。來自各行各業、各年齡段的女性在標誌性的副歌段落,穿著職業制服閃亮登場,或是自信地踏著節拍演繹「看我弄潮搏浪、看我乘風破浪」。比如,四川省人民醫院的版本在經歷了疫情的2020年,顯得尤為切題。
  • 《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成團,女性題材為何又一次高開低走?
    事實上,如今的女性題材作品,僅僅是在消費女性主義。高開低走的《姐姐》和《三十而已》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首播之時,我們曾經通過《當我們pick時,我們在pick什麼?》在賽制中,為了博得現場觀眾的喜愛,如何讓演出留下最深的印象便是最重要的問題。最終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選擇快歌,現場夠炸夠燃,而不是遵從本心選擇自己想要呈現的歌曲。在接下來的舞臺公演中,《乘風破浪的姐姐》在舞臺上運用了和其他選秀成團的節目一樣整齊劃一的套路。這種方式逐漸將姐姐打磨成同樣的整齊劃一的動作和青春靚麗的形象,越來越同質化的姐姐讓受眾失去了最初的期待。
  • 梁靜陳紅陳祉希沈暘付佳 乘風破浪的女性製片人!
    從8月14日的第一次的7000場點映,到8月20日飛速增加到的4萬場點映場,再到點映便已經突破2億票房,和梁靜一起期待著《八佰》表現的,還有整個中國電影市場。這個夏天,從張萌一路「乘風破浪」,到梁靜帶著《八佰》踏浪歸來,影視行業中的女性製片人又一次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01曾有人斷言,女性製片人做不了大體量的電影,只能在小而美的製作中打轉。
  • 乘風破浪的女性電影人
    《乘風破浪的姐姐》綜藝節目,已經在全網熱議中,漸漸走到尾聲。而現實裡的「姐姐」們,在自己人生航線裡,依舊在繼續乘著風破著浪。前不久剛剛落下帷幕的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在眾人聚焦的青年創作者之外,我們也關注了焦點背後一群一直在支持青年創作者發展的中生代女性電影人。
  • 乘風破浪的女性電影人
    《乘風破浪的姐姐》綜藝節目,已經在全網熱議中,漸漸走到尾聲。 而現實裡的「姐姐」們,在自己人生航線裡,依舊在繼續乘著風破著浪。 面對9位不同身份的女性電影人,我們一起聊了聊電影,聊了聊女性,聊了聊時下大火的「姐姐」風。
  • 《乘風破浪的姐姐》完結了,30+女性話題卻遠未結束
    微博上,每位姐姐儼然「熱搜承包體質」,每逢節目播出必定強勢霸榜;朋友圈裡,各個年齡圈層的朋友們也都在為各自pick的姐姐們搖旗吶喊,有為靜靜子打call的「鋼鐵迷弟」,也有嚷嚷著為什麼沒資格為了小雨去法國排隊領號碼牌的「迷妹「;各大榜單排行裡,姐姐一出,八馬難追,媒介360指數-綜藝指數周榜中,更是幾乎周周承包熱度TOP1。
  • 《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場女性對話,我們期待太久丨娛評
    來自各行各業、各年齡段的女性在標誌性的副歌段落,穿著職業制服閃亮登場,或是自信地踏著節拍演繹「看我弄潮搏浪、看我乘風破浪」。比如,四川省人民醫院的版本在經歷了疫情的2020 年,顯得尤為切題。搭載著《無價之姐》的廣泛傳播效應,《乘風破浪的姐姐》為當代女性提供了一次集體亮相的契機,並正面反擊那些偏見和刻板印象。
  • 《乘風破浪的姐姐》:看到女性力量的光芒
    「三個女人一臺戲」,《姐姐》集結了30名女性,但它沒有分化成十臺戲,而是變成了一臺大戲。節目將關鍵詞鎖定為「姐姐」,不禁牽動了觀眾對於「姐姐文化」新一輪認知與思考。在崇尚「長兄為父」的傳統文化裡,「母親」的元素被融入到「姐姐」的身份中,這使得「姐姐」的定位除了溫柔之外,還包含著捨棄不掉的責任與犧牲。
  • 【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節目前和節目後商業價值分析】
    乘風破浪的姐姐即將收官,7位姐姐也將在9/4日晚出道。出道即預訂了湖南衛視多個大型晚會—最最矚目的跨年演唱會不出意外姐姐們一定會出席參加。浪姐姐姐姐們商業價值和參加節目前有哪些不一樣,圈主一一來分析。浪姐前,張萌基本就是拍自家的戲,做好一個製片人,綜藝和商務並不多。
  • 不怕變老才是姐姐們乘風破浪的意義!
    《乘風破浪的姐姐》絕不僅僅是大齡版本的《青春有你》,觀眾們的熱捧實則另有原因。 關注女性價值 打破社會偏見 《乘風破浪的姐姐》打破同類節目的年齡限制,首次聚焦於30歲以上的女性藝人。這一年齡段的女藝人個人特質鮮明,業務能力過硬,身份多元複雜,但在行業中處境尷尬,難以突破。
  • 《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的年齡大揭秘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熱播除了姐姐們的舞臺表現她們的年齡更是大伙兒熱議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給姐姐們的年齡大起底!伊能靜姐姐——52歲1969年出生,1987年發行首張音樂專輯《有我有你》進入娛樂圈;現任老公秦昊與伊能靜相差十歲,1978年出生,現今42歲。一個女性在經歷過人生很多起起伏伏之後,還能擁有一段不容易獲得的非常不錯的生活,伊能靜讓很多女性看到生活的可能性。
  • 舒輔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對30+女性共同體的關注
    關注我們獲得海量測評如果要說今夏最火辣辣的綜藝是什麼,想必大家腦中第一反應就是人物火爆、內容火爆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這一檔「逆齡」女團選秀節目上線至今,微博話題已經突破228億閱讀量,看客們的討論也近1億。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
    「對於姐姐們來說,只要風浪起,就能乘風破浪,slay全場。」最近,似乎全中國「30+」女明星,都在「乘風破浪」。· 劉敏濤《紅色高跟鞋》八個箱子黃聖依、不敢叫醒張雨綺、紅色高跟劉敏濤……中國的明星姐姐們,不是正在「乘風破浪」,就是在被呼喚去「乘風破浪」的路上。
  • 乘風破浪之後,「姐姐們」的故事向何處延伸?︳專訪「無價之姐」團綜製片人、總導演嚴典雅
    從故事邏輯上來說,《乘風破浪的姐姐》和《愛樂之程》是延續性的,講述的是女性故事的一體兩面。如果說前者是為這些浮浮沉沉的30+女藝人們穿上一層「中女」崛起的盔甲乘風破浪,後者則來到了卸下勝利武裝的一面。這一面的故事不僅僅在於人們回歸鬆弛的自然脾性,更重要的是在光芒背後,人們始終會發現新的軟肋,始終會需要開啟一次又一次的新旅程。
  • 《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為什麼這麼拼?女性力量崛起
    第二輪演出是新褲子樂隊和姐姐們的合作表演。雖然新褲子樂隊的成員和姐姐們都不熟,但也瞬間被姐姐們的刻苦認真的拼搏精神感染。姐姐們的這種精神確實感動人!鼓舞人!2020年,隨著《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興起,一批女性題材的影視劇也爆紅爆火,比如《三十而已》。
  • 創業路上,看姐姐們如何乘風破浪
    創業路上,看姐姐們如何乘風破浪 2020-12-17 1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姐姐們」如何幫芒果超媒「乘風破浪」
    和綜藝節目一起水漲船高的,並不只是重新獲得大眾領域頗高關注度的姐姐們,還有最有含金量的資本數據,對於一個被放置在市場的綜藝「產品」,關注與討論都只是表象,只有最真實的資本,才能評判它的成功與否。
  • 「姐姐們」如何幫芒果超媒「乘風破浪」
    和綜藝節目一起水漲船高的,並不只是重新獲得大眾領域頗高關注度的姐姐們,還有最有含金量的資本數據,對於一個被放置在市場的綜藝「產品」,關注與討論都只是表象,只有最真實的資本,才能評判它的成功與否。而《乘風破浪的姐姐》如此火爆,也有賴於芒果TV卓越的內容創作能力,它首先找到了30+女性職業生存痛點,並迅速開發成了一個頗有看點的新型選秀綜藝。
  • 《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 用乘風破浪的精神點亮未來
    節目將鏡頭對準「30歲+」事業有成的「姐姐們」勇敢跳出自己的舒適圈,挑戰自己從未做過的事情,展現出當代獨立女性的萬丈光芒,而「姐姐們」乘風破浪、無所畏懼的精神,更是感動了螢屏前的觀眾,引領今夏全民乘風破浪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