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錄音剪輯:奧斯卡大片,張桂蘭主配

2021-02-21 聽文化

【往期精選】

蔣勳細說紅樓夢 | 合集(80回)

蔣勳新說紅樓夢 | 合集(120回)

聽電影 | 劉廣寧配音電影30部合集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是由Sovexportfilm製作的劇情片,該片由弗拉基米爾·緬紹夫執導,薇拉·阿蓮託娃、阿勒克塞·巴塔洛夫領銜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了十七歲的女工卡捷琳娜因天真幼稚和充滿幻想而冒充教授的女兒,並愛上了電視臺攝影師魯道夫,在被魯道夫拋棄後找到了自己真正幸福的故事。該片於1980年2月11日在蘇聯上映。

十七歲的服裝廠的女工卡捷琳娜(薇拉·阿蓮託娃 飾),在一次晚會上冒充教授的女兒,繼而結識了電視臺的攝影師拉奇科夫,兩人很快墜入情網。不久卡捷琳娜因身份被揭穿而慘遭拋棄,但此時她已有身孕,不過倔強的卡捷琳娜沒有被不幸打倒,一個人艱難地將女兒養大並發憤讀書。

十六年後,卡捷琳娜成了一家大工廠的廠長,一次她和高級電工果沙(阿勒克塞·巴塔洛夫 飾)相遇,兩人很快建立了真摯的感情。但自從果沙發現了她的廠長身份後,便對她敬而遠之,這使卡捷琳娜十分痛苦。在朋友的幫助下,兩人幾經挫折終於取得諒解,結成伴侶。卡捷琳娜得到了一個女人真正的幸福。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是20世紀70年代顛覆傳統的蘇聯作品,影片擺脫了以往電影的條條框框,既不是描寫戰爭,也不是教導人們如何墾荒,當然更不是歌頌太空人的豐功偉績,而是把鏡頭對準了莫斯科的普通居民,記錄他們的喜怒哀樂。

該片故事性極強,藝術內涵豐富,既不淪於商業,也不過分文藝,看過之後往往讓人印象深刻,感動長存。它把兩個時代進行了對比,著力表現中年人的命運,描繪了這一代人的心理狀態,涉及了許多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如道德、幸福、人生價值等等。

該片曾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提名獎。

張桂蘭主配卡捷琳娜。

點擊本號菜單欄「綜藝」,收聽500部中外經典電影

相關焦點

  • 奧斯卡電影金曲《亞歷山德拉》 蘇聯經典影片《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主題歌
    【訂閱薇拉音樂微刊,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內容重發說明:因昨晚推送的第29期內容中視頻「青年歌手馬爾克與維克多利亞演唱版
  • 為什麼「莫斯科沒有眼淚」?
    他的寫詞靈感來源於俄羅斯的一部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此時她已有身孕,如果是國產電影,女主遭遇這種情況,多半會一哭二鬧三上吊;然而卡捷琳娜不會。因為「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她想起晚會上,一個四十多歲的成功人士說的一句話:「四十多歲你會覺得,生活才剛剛開始。」是啊,虛假的感情雖然結束了,但「生活才剛剛開始」,更何況自己才十幾歲。
  • 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裡的亞歷山德拉後來怎麼樣了?
    納塔莉亞·瓦維洛娃是前蘇聯及俄羅斯著名的電影女演員。她出生於1959年1月26日。父親是一位外交官,母親則是家庭主婦。
  • 從電影中透視俄羅斯的社會與文化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解讀
    從電影中透視俄羅斯的社會與文化——《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解讀李雅君,於瑤嬈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海報
  • 70後最該懂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亞歷桑德拉,你還相信什麼?
    文/10000年第一次看《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時,10000年我並不特別喜歡電影主題歌就像經歷了生活的迷惘,會吟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相信吧,快樂的日子終將來臨」來為自己加油鼓勁兒,會特別想跟著電影一起哼唱:羅馬不是一日建成,莫斯科也是如此。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但相信愛情……亞歷山德拉,亞歷山德拉,莫斯科與我們同在……無論遇到多少荊棘,他會趕走所有憂愁。
  • 影史上的今天0211,莫斯科不相信眼淚,海灘,完美陌生人
    1980年2月11日,前蘇聯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上映,雖然此片有些年頭了,但是電影中所描述的事件直到現在也仍在發生,一個十七歲的女孩,愛慕一個男人,冒充他人並且懷了孕,被男主知道後狠心拋棄,女主從此發憤圖強,多年後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女人,雖然中間有些坎坷和痛苦,但生活就是如此,曾經的遺憾,在多年以後來看,說不定也是命中注定。
  • 【魅力新歌坊】 Twins《莫斯科沒有眼淚》
    因為苦難不許人崩潰G:感情上若習慣防備 寂寞就多一道牆圍愛情隱隱約約 提醒我這一回再不擁抱就是罪S:莫斯科沒有眼淚 大雪紛飛 你冷的好憔悴單身的我 原本以為 可以一輩子不跟誰G:莫斯科沒有眼淚 我卻流淚 不住哭的讚美讓我付出不怕心碎 是你最好的美G:冬天的離別 在莫斯科的深夜
  • 史上投資最大的電影,不是好萊塢大片,而是這一部蘇聯電影
    談起電影大製作,大投資,絕大多數人自然而然會想起好萊塢。好萊塢一向給人財大氣粗的印象,但凡有點希望,資本總是願意不遺餘力的堆砌大片,期望能夠在市場獲得瘋狂回報。利益驅動之下,好萊塢從不吝嗇自己的腰包,所以大片層出不窮。
  • 前蘇聯與俄羅斯電影37部
    是蒙太奇藝術(雜耍蒙太奇)創始人愛森斯坦最著名的一部電影。也是默片時代的不朽經典。蒙太奇一詞源於法語剪輯,經過愛森斯坦的再創造,成為了一門獨特的藝術形式,從此,電影藝術也被稱之為蒙太奇藝術。電影中的「敖德薩階梯」是影史最著名的蒙太奇鏡頭。在短短的六分鐘中,用一百多個鏡頭組接而成。該片在1929年美國電影評議會評選1909年以來的4部「最偉大的影片」中名列第三。
  • 奧斯卡最佳女主、女配雙提!「寡姐」2部大片將映
    奧斯卡最佳女主、女配雙提!加上此前定檔2020年5月1日的《黑寡婦》,2020年「寡姐」有3部大片登陸中國大銀幕,令人十分期待。《喬喬的異想世界》由《雷神3:諸神黃昏》導演塔伊加·維迪提自編自導,以黑色喜劇的形式,演繹了一個二戰時期用愛與包容治癒殘酷世界的故事,收穫了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電影剪輯
  • 一部清新滿分的蘇聯青春電影,我漫步在莫斯科
    =是不是有人會想,蘇聯人能有什麼青春,不就是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嗎?然鵝,最近看的這部蘇聯青春電影《我漫步在莫斯科》,清新可愛得不像話,優雅從容,沒有墮胎鬥毆輟學,一個大寫的美。每一幀都可以截圖當桌面了,構圖光線沒得說,演員們的顏值也很對得起觀眾。隨便跑個龍套的演員都美哭了……配樂輕快可愛,尤其是最後那首「我漫步在莫斯科」,晴天雨天都適合哼的小曲兒。
  • 深深感動中國觀眾 蘇聯老電影中的女神
    蘇聯電影故事性極強,藝術內涵豐富,既不太商業,也不太文藝,看過之後往往讓人印象深刻,感動長存心中,而且體裁的多樣化也完全能與好萊塢相提並論。在冷戰時期,蘇聯電影甚至獲得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電影獎項,包括兩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戰爭與和平》、《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及多次提名。
  • 聽電影 | 前蘇聯《戰地浪漫曲》錄音剪輯
    中國名著電影26部該片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士兵薩沙在前線愛上了柳芭,多年後,薩沙與柳芭偶然重逢,愛火重燃,這使他與妻子薇拉及柳芭之間引發了一段曲折的愛情悲歌。前蘇聯衛國戰爭期間,蘇軍某前沿陣地附近,一群紅軍戰士正在河邊痛快的洗浴。年輕的女護士柳芭從遠處走來。身材瘦削、長相有點滑稽的年輕戰士薩沙正起勁地擦洗著赤裸的身子,突然看見了愈走愈近的柳芭。
  • 蘇聯票房最高電影,男主死於邪教
    不過這都不重要,我們來聊聊更本質的精神內核,以及它對人們和社會,都意味著什麼。 1. 蘇聯票房冠軍1980年,蘇聯上映了一部電影,直到11年後蘇聯解體前,它的觀影人數紀錄都沒有被打破(累計達到1.2億)。所以,按照今天的票房指標類比來看,我們可以稱它為:蘇維埃歷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
  • 前蘇聯經典電影中的詩意美學,澎湃的理想與生命之歌
    《編輯部的故事》前傳《辦公室的故事》……我想推薦的是幾部帶點詩意的前蘇聯電影,體驗下作為電影老大哥的蘇聯影像美學。1《士兵之歌》1959蘇聯電影 豆瓣評分9.1由著名導演格裡高利·丘赫萊依執導的蘇聯現實主義電影傑作《士兵之歌》,榮獲1962年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入圍1960年第13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並獲得1962年第1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
  • 一種蘇聯視覺藝術,前蘇聯電影故事
    前蘇聯電影故事性極強,藝術內涵豐富,既不太商業,也不太文藝,看過之後往往讓人印象深刻,感動長存心中,而且體裁的多樣化也完全能與好萊塢相提並論。蘇聯電影的領導機關是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成立於1963年,各加盟共和國均有自己的國家電影委員會。
  • 影史上最燒錢的電影《戰爭與和平》蘇聯版
    昨天夜晚,我終於把費勁千辛萬苦才找到的前蘇聯版電影《戰爭與和平》看完了,然後很是激動,這樣一個大電影,這才配得上是大片啊!先說一下來來回回一個多月才看完這6個多小時高清電影的經歷吧。當初讀完《戰爭與和平》,順便搜了搜電影,發現由名著《戰爭與和平》改編成的電影挺多的。於是,我就找了最切合原著的那一部,就是前蘇聯拍的四部,在1966到1968年間陸續上映。
  • 要感受那個你可能完全陌生的蘇聯,這10部電影是最好的側記
    這是上海電影譯製廠的第一次驕傲。2.《雁南飛》(1957)導演: 米哈依爾·卡拉託佐夫前蘇聯電影第一次獲得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影片誕生於史達林逝世後的解凍期,赫魯雪夫的二十大秘密報告剛剛出爐不久,整個前蘇聯文藝界仿佛迎來了一個遲到的春天。米哈依爾卡拉託佐夫的《雁南飛》應運而生,並很快轟動了全世界。
  • 《七月雨》:蘇聯新浪潮,莫斯科愛情故事
    胡茨耶夫是出生於格魯吉亞的莫斯科人,就像他的喬治亞同胞約瑟夫·史達林一樣,他的身份更多附屬於蘇聯首都,而非他的家鄉喬治亞。在《七月雨》中,莫斯科不僅僅是純粹的背景,而且再次成為了真正的主角,胡茨耶夫不遺餘力展現了這座城市與西歐大都市旗鼓相當的魅力和繁榮活力。
  • 老K看過的蘇聯衛國戰爭電影、電視及其他
    資料來自豆瓣說二戰電影浩如煙海並不為過,即使是縮小範圍的二戰蘇聯衛國戰爭電影也是不計其數,在老K看過的這類題材電影裡,《莫斯科保衛戰》無疑是最好的!藝術造詣上創造了二戰蘇聯衛國戰爭電影的最高峰!如果擴大到世界二戰電影的範圍,這部《莫斯科保衛戰》則與美國的《拯救大兵瑞恩》並列為老K最喜歡的二戰電影!該片情節緊湊、表演到位,既有全景式的二戰蘇聯衛國戰爭電影看家寶,也有人物性格的出彩刻畫。由於製作年代處於冷戰末期,蘇聯解體前夕,政治色彩也減淡了許多,這個單單從史達林這個角色塑造的明顯變化上就可以看出來一些,以往蘇聯電影中的史達林都是高大上、光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