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四村:三年改造,從裡到外,蛻變綻新顏 | 鄉村振興看我村

2020-12-28 大洋網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擘畫了美好藍圖。三年來,鄉村振興戰略在新農村得到了有力實施,這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推動和科學指導,得益於各村「兩委」領導班子的立足實際全面貫徹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畫卷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鄉村振興與農村未來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福祉密切相關。幾年來,鍾四村「兩委」領導班子對標「省定特色精品村」標準,圍繞鄉村規劃、村容村貌、鄉風文化、基層治理等方面打造具有鍾村本地特色的精品村,擦亮鄉村振興的底色,繪就一幅具有文化底蘊的宜居畫卷。




道路平整、環境整潔、精緻的綠化景觀、特色牆繪成一景……走進鍾四村,眼前的如畫的村容讓人不由得想提起手中的手機記錄下來。






在鍾四村的鄉村振興工作中,村容村貌整治是其重要的一步,但只是讓環境衛生變成乾淨整潔,似乎還不夠,打造成具有特色的村容村貌才是目標,為此,鍾四村「兩委」領導班子在鍾村街黨工委、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多次前往各地「取經」,吸收經驗,並結合鍾四村的實際情況對村容村貌進行改造。


「鍾四村屬於城中村,自然景觀方面沒有優勢,但是鍾四村有一個特點就是文化底蘊深,因此,在進行村容村貌改造時,我們十分重視挖掘和保護傳統文化,修葺鍾四村古老建築留住家鄉記憶。」鍾四村村委工作人員介紹道。





沿途南派醒獅文化牆、中華傳統美德塗鴉牆、兒時童謠等特色牆繪,被修復的古祠堂、「西橋望月」(匯源橋)、「農夫晚望」(匯龍橋)兩座古橋兩處舊景遺址,經過翻新的「文明大街」「朱紫門大街」「西寨南浦」「鍾靈毓秀」「西城大街」五座牌坊門樓,新建的兩處具有嶺南建築風格的休閒涼亭以及增設的小牌坊,無不體現著鍾村的傳統文化特色。








鍾四村內,大榕樹下孩子們嬉鬧玩耍、老人們圍坐聊天,儼然成了村內一景。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籃球場為起點,最後一顆榕樹為終點,這一片區域是鍾四村為街坊們重點打造的休閒場所,對籃球場進行升級改造,提升街坊健身鍛鍊的舒適度和安全性,「以前的籃球場只有簡單的兩個投籃框,地面都是坑坑窪窪,整修的時候,我們首先把籃球場圍了起來,然後鋪設了橡膠,加裝了燈光。」

工作人員介紹,為了給街坊提供更舒適的休閒環境,增建了兩座涼亭,為大榕樹砌上了樹池,既美化了環境,也給街坊當座椅休息。









老有所樂,是鍾四村「兩委」工作的重點,為了給老人提供一個舒適的休閒娛樂場所,鍾四村將老人活動中心進行了提升整治,不僅增添了基礎設備,同時向社會養老機構購買服務,為老人提供各種娛樂活動和服務,「在活動中心二樓,配置了一些床位,未來會開展日託服務,同時為了方便老人上下樓,計劃安裝電梯。」工作人員說。







在鍾四村,記者發現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張石凳,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石凳原本都是街坊們拆舊屋建新房時留下的石板,「大家不捨得扔,又沒地方放,都堆放在外面了,太影響環境了,於是我們就想了一個辦法,把這些廢棄的石板做成一張張石凳,現在街坊走累了隨時可以坐下休息。」





由於鍾四村地形低洼,只要降水30毫米,就肯定會出現積水問題。鍾四村「兩委」領導班子以鄉村振興為契機,積極向街道和區相關部門反映這個問題,得到高度重視,街道和區相關部門共投入210萬元治理水浸黑點以及實施臨河村居雨汙分流工程,終於解決困擾街坊多年的水浸黑點問題。




走在鍾四村的巷道上,記者看到如今所有的汙水管已全部引入下水道,以往汙水堆積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以前每家汙水一排,真的是臭氣燻天,過路都要捂著鼻子,而且汙水一多,老鼠、蚊子都來了,看著都覺得噁心。」工作人員說道,現在真的好多了。




為了方便街坊夜晚出入,鍾四村全面實施亮化工程,升級改造450盞街巷路燈,「每隔大約30米就有一盞LED路燈,晚上一開,所有街巷亮得跟白天一樣。」




在鍾四村的升級改造中,有些變化能直觀感受到,有些變化雖然無法用肉眼觀看到,但卻是實實在在惠及到街坊,由於鍾四村所處的位置,飲用水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為把安全、衛生的飲用水輸送給鍾四村的村民,鍾四村協調自來水公司投入資金在全村開展二次水改工程,鋪設水管總長1.5萬米。



據工作人員介紹,未來,鍾四村將繼續按照上級的工作部署,對標「省定特色精品村」標準,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如期完成創建工作。同時,結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持續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發掘鍾四村精品特色項目,深入美化人居環境、提振村級工業園轉型升級、完善村級治理機制、繁育鍾四村文化等工作,逐步形成鍾四村長足發展的內生動力。

求關注

歡迎各位鍾村達人掃描二維碼

加入「鍾村街坊群2號」,和共同生活、工作在這裡的街坊成為朋友,一起關注鍾村大小事,分享鍾村資訊!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 編輯: 【圖文記者 王建毅 見習 王育煌】【編輯 子禾】通訊員 覃相貌 伍澤生 ]

相關焦點

  • 恩施市盛家壩: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經過一年多努力,組裡20幢吊腳樓舊貌換新顏,昔日破房爛瓦老木屋蛻變成一幢幢精緻的民宿,坐落在青山綠水邊,顏值提升了,更顯「文藝範兒」了。走進民宿,原木色的板壁加上墊著隔音綿的木地板,一股木頭的清香撲面而來。
  • 義烏雅端村:幽幽古村綻新顏
    放緩腳步,走進義烏赤岸鎮雅端村聆聽時光的呼吸,你會發現,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悄無聲息地訴說著人類文明的歷史。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古建築群千年的歷史記憶,可以體驗到民俗文化傳承下來的珍貴禮儀。千方百計,助力鄉村振興奔小康依託古建築及文化禮堂而發展的雅端村,隱藏在青山綠水之中,風清、山幽、水甘、氣香,是一處休養生息之仙境。然而,僅僅依靠古建築「吃老本」,是無法提高村集體經濟的。為了助力鄉村振興,雅端村兩委想了許多辦法。
  • 源南鎮馬口崗鄉村振興示範點舊貌煥新顏
    2019年初,源南鎮政府、市派駐源南鎮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隊謀劃通過建設鄉村振興示範點來樹標杆、創示範,發揮示範帶頭作用,激發各村鄉村振興工作熱情。源南鎮和工作隊經過調研醞釀決定,將白田村馬口崗作為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為使示範點建設儘快見效,源南鎮、工作隊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傾情傾力推動示範點建設。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在江山,聽村歌裡的「鄉村振興交響曲」
    出現這樣不可思議的變化,要從村歌說起——唱村歌一開始是為了治村2005年,從部隊退役回村的汪衍君被推選為大陳村黨總支書記。剛到村裡,見一位村民吃著甘蔗並隨地吐渣,汪衍君拿著塑膠袋一路跟在後面,撿都撿不過來。再看屋前屋後,養雞養豬,臭氣燻天。
  • 鄉村振興進行時|寮步鳧山村:公園、池塘換新顏,村子美了村民樂了
    樹綠花紅的公園、披上「彩衣」的百年古榕樹、寬闊平坦的瀝青路……近年來,該村結合自身實際,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其中投入近1000萬元,著力打造鳧山文化公園、塘頭舊水塘和排樓大水塘一帶的景觀,建設特色「樹頭革命」,匠心描繪出一幅鄉村振興美麗畫卷,讓村裡環境美起來,村民心裡樂起來。
  • 從女大學生到首都鄉村振興協理員
    原標題:從女大學生到首都鄉村振興協理員 2019年和2020年聘用的鄉村振興協理員中,受聘女大學生比例分別為54.1%和61.8%。比例逐年上升的背後,能參與鄉村振興、建設自己的家鄉對女大學生而言最具吸引力。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大四時就有了紮根農村、服務農民、為自己家鄉做貢獻的想法。」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_新華報業網
    金山網訊 江蘇省鎮江高新區蔣喬街道嶂山村92歲的老人郭有娣,每天都要到村委會大院裡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玩一會」,這裡有可口的飯菜,可以理髮、按摩,更可以和相熟的老姊妹們聊天打牌……在老人眼裡,現在的生活滿足愜意。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新聞中心|中國...
    金山網訊  江蘇省鎮江高新區蔣喬街道嶂山村92歲的老人郭有娣,每天都要到村委會大院裡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玩一會」,這裡有可口的飯菜,可以理髮、按摩,更可以和相熟的老姊妹們聊天打牌……在老人眼裡,現在的生活滿足愜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龍門鎮:東三十里舖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龍門鎮:東三十里舖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2020-10-12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鄉村振興打好地基
    原標題:為鄉村振興打好地基   初冬時節,記者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巨口鄉九龍村見到正在村道拓寬取直改造施工現場協調村民佔用地事宜的村第一書記李傑。
  • 翔安區內厝鎮黃厝村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建設 千年古村落煥發新顏
    確如其言,隨著黃厝村被列入我市8條鄉村振興動線中的「茂林-黃厝」動線裡,坐落於香山腳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黃厝村迎來了歷史最好發展契機,全村人緊抓機遇,發揚內厝人特有的樸實、無私、奉獻、擔當的「泥土精神」,全力建設家鄉,力爭讓黃厝村成為鄉村振興的典範。
  • 河南新野:惠民政策及時雨 貧困家庭綻新顏
    河南新野:惠民政策及時雨 貧困家庭綻新顏 2020-06-16 0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鄉村振興內涵「顏值」並重!順德發起鎮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會
    村改攻堅環境整治齊頭並進 郭文海指出,要在堅定不移打好打贏「村改」攻堅戰,堅決完成今年2萬畝任務目標,紮實做好發起村改總攻各項準備的同時,全區總動員,再打一場攻堅戰,區、鎮、村聯動發起鎮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會戰。 「村級工業園改造就像一根扁擔,一頭挑著高質量發展,一頭挑著鄉村振興。」
  • 設計之美:閒置房屋改造助力中國鄉村振興
    東角村位於福建省福鼎市,近幾年,依靠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當地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如何讓村民精神生活更加充實,如何提升娃娃們的教育,成了了村裡「成長的煩惱」。同時,鄉村旅遊業初具規模,亟需更科學的規劃。2018年2月,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師生到東角村做調研,給這個臨海山坳裡的小漁村帶來改變。
  • 看「紅軍村」舊貌換新顏!
    改造前、改造後的華屋村走進華屋,一條水泥路把村子分成兩邊,一邊是一排排白牆黛瓦的新樓,另一邊是村裡特意留著的一間間斑駁開裂的土坯房, 村前則是一片綠油油的蔬果大棚。2012年《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後,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扶持下,華屋村開始了新華屋建設搬遷工程。
  • 小區換「新顏」 鄉村大變樣 新時代文明實踐讓南岸起風景
    臨近春節,花園一村給居民免費提供春聯。通訊員 崔景印 攝  花園一村屬老舊散小區,曾經這裡基礎功能設施老化,違章搭建、治安隱患等問題突出。得益於南岸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開展,花園一區換了「新顏」。
  • 樂山井研:鄉村振興展新顏 百裡橘香「話新風」
    《百裡橘香話新風》MV場景 供圖 井研縣委宣傳部  近年來,在四川省、樂山市農業部門的關心支持和指導下,井研縣大力實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政策,將推動鄉村移風易俗、抓好文明鄉風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廈門確定建設八條鄉村振興動線 平均分布於島外四區
    (資料圖/記者黃曉珍攝) 亮點2 典型帶動 示範村「一村帶一片」 一到周末,翔安區新圩鎮面前埔村的七彩田園裡總是人頭攢動:有的在田間地頭採摘孢子甘藍、白草莓、水果玉米等高顏值蔬果,有的在欣賞如詩如畫的鄉村美景,有的則動手體驗下田種稻
  • 郭文海帶隊到杏壇、均安、勒流調研鄉村振興和村(居)委會換屆工作
    1月3日,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帶隊到杏壇鎮高贊村、均安鎮沙浦村調研鄉村振興、順德港澳城規劃建設和村(居)委會換屆工作,要求依法依規選出好班子,團結帶領群眾謀劃推動鄉村振興;保護和傳承好粵劇等優秀傳統文化,探索組建青少年粵劇團,培養年輕粵劇人才;規劃建設好順德港澳城,對接香港規劃建設好功夫小鎮,探索引進社會資源共同推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