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之美:閒置房屋改造助力中國鄉村振興

2020-12-27 新華社新媒體

東角村村民在落成後的鄉村振興工作站觀影。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趙旭、馬雲飛、孟宜霏)大嵛山島東角村的村民怎麼也想不到,村裡廢棄已久的魚露倉庫,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座漂亮的多功能禮堂。

在這座青磚灰瓦的二層建築裡,原有的下沉式魚露池被改造成階梯教室的講臺,講臺後的牆上掛著一塊投影幕布,對面則是木質桌椅、階梯和一排書架。陽光透過新開的天窗灑進屋內,通高空間的設計讓那些在樓上品茶的村民也能盡情觀影。

東角村位於福建省福鼎市,近幾年,依靠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當地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如何讓村民精神生活更加充實,如何提升娃娃們的教育,成了了村裡「成長的煩惱」。同時,鄉村旅遊業初具規模,亟需更科學的規劃。

2018年2月,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師生到東角村做調研,給這個臨海山坳裡的小漁村帶來改變。

「當時,村子裡有不少廢棄閒置的房屋。我們就在想,能利用這些空間做點兒什麼。」今年27歲的清華大學博士生程正雨回憶說,「廢棄的倉庫陰冷潮溼,但我們覺得將它改造後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重新服務村民。」

經與當地溝通,團隊成員著手測量、設計效果圖、繪製施工圖……去年3月,一座兼具茶飲、閱讀、觀影、遠程教育等功能,服務本地村民與遊客的鄉村禮堂落成。

為此,東角村的村民為清華大學師生手寫了一封三頁紙的感謝信,稱這一改造項目是「化腐朽為神奇」。「看到這樣的文字,就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程正雨說。

為表彰學生們對村裡的貢獻,福鼎市為參與該實踐項目的5位清華學子頒發了「榮譽村民證」,來自馬來西亞的秦佩婷就是其中一位。她曾作為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碩士生赴福鼎參與社會實踐,是改造倉庫的主設計師,並開展站點測繪與設計、入戶調研等。

「有一次我看到孩子們在禮堂裡玩積木,成就感油然而生,能為村民們帶來一點改變,就是去年畢業時我送給自己最好的畢業禮物。」秦佩婷回憶說。

除了閒置房屋改造,項目團隊還幫助村裡打造IP、設計logo,用於製作手機殼、明信片等文創產品,還給土特產優化外包裝設計,幫助村民增收。

東角村的變化得益於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項目。項目於2017年底,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張弘發起,佔地面積200餘平方米的東角禮堂便是該項目的第一個成果。

「這個項目就是在不同地區有針對性地布點設計,改造閒置房,與地方政府共建實體工作站,以此打造一個公益性、開放性、長效性的服務平臺。」張弘說。

「我是農二代,如果鄉村需要有人投身建設,我理應是其中一員。」在河北唐山農村長大的李久太,從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畢業後自主創業,而建設農村的情懷讓他改行投身鄉村振興工作,在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大水泊鎮建立了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山東文登站,並擔任站長。

曾設計唐山地震遺址公園,獲得德國工業設計紅點獎的李久太,把藝術融入廢棄房屋的改造之中。

「膠東的村大多呈現空心化、老齡化態勢。這裡的鄉村振興首先應該是人丁的振興。村子變美,除了要讓當地老百姓享受,還要能吸引人來。」李久太說。為此,他在當地提出「新村民計劃」。

「農村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加上重新設計的建築,吸引了很多設計師參觀,他們希望住在村裡,也就是成為『新村民』。」李久太介紹,在工作站的協調下,當地政府與「新村民」籤署政府保障租約,從文登工作站向外輻射,周邊村落聚集了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大學教授等,在拉動農村消費的同時,也為鄉村注入了活力。

部分工作站建成前後對比。受訪者供圖

3年來,清華大學已與全國14個省市籤約建設19個工作站,截至目前,已建成7個。清華大學還聯合北京林業大學、南京大學、美國東北大學等全球60餘所高校,探索成立鄉村振興實踐聯盟,目前共有121支實踐支隊,在150餘個村落完成1500人次的服務。

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站」模式的成功探索,清華大學還組織成立了清華大學學生國際公益設計協會,將實踐經驗帶到斯裡蘭卡,幫助當地設計建造孤兒公益學校。

「建工作站不是最終目的,只是一個切入點。通過工作站平臺,能更好地服務鄉村,幫助村民過上更幸福、更充裕的生活。在助力中國鄉村振興的同時,我們還希望讓紅利惠及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張弘說。

相關焦點

  • 巧用資源 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有的在鄉鎮開設精準扶貧便利店,探索出一套適宜鄉村發展的新零售供銷體系,使農產品新型供銷鏈條快速流通起來。設計正以其獨特的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探索創新路徑留住鄉愁,詩意棲居於鄉野之間,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鄉村慢生活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更多人希望在鄉村享受青山綠水和愜意生活的同時,也能享受大城市的便利服務。
  • 人民政協報 | 鄉村振興「河村模式」背後的法治力量
    河村曾是個空心村和廢棄村,可今年9月17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旅遊精品景點線路推介活動中,河村成為廣西入選的10個村之一。作為自治區「民主法治示範村」,河村的華麗轉身要從2019年7月開始的土地整治工程實現鄉村振興說起。
  • 助力發展|30多位高校教師、設計師集體為晉江鄉村振興賦能!
    近年來,晉江市農村農業局一直大力倡導創新機制,不斷深化「雙微雙創」實踐,引進高校的實踐團隊,為鄉村振興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撐,達到引智下鄉,高校賦能鄉村振興的目的。
  • 加強組織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加強組織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5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術研究丨2020年丨呂品晶教授訪談:藝術服務鄉村振興!
    城市設計學院開設了產品設計、包裝設計等課程,尤其注重鄉村產品視覺形象的提升。造型學院以壁畫係為例,2016年在北京懷柔大水峪村開展了「美繪鄉村——打造壁畫藝術村」活動。師生們根據山形地貌,了解村民們的所思所想,開展新時代、新主題的壁畫美繪工作,取得了熱烈反響。
  • 《美術研究》2020年第6期丨呂品晶教授訪談:「藝術服務鄉村振興」
    >在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背景下,中央美術學院黨委與院領導根據教育部相關部署,深入貫徹「文化進萬家,用文化文藝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工作方針,學院始終秉承深入社會、深入生活的教學傳統,積極探索以優秀的藝術作品反映時代,服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升和豐富當地百姓的文化與精神生活,助力城鄉文化建設。
  • 【鄉村振興進行時】古田縣大橋鎮錢厝村:黨建引領三連心,鄉村同創...
    近年來,大橋鎮黨委針對錢厝村實際,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原則,探索推行「黨建+」鄉村同創的發展模式,實施以「黨僑連心」「黨群連心」「黨企連心」的鄉村同創「三連心」工程模式,凝聚機關部門單位、華僑、鄉賢和黨員群眾等鄉村同創力量,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優勢,全力建設「幸福、美麗、豐收」錢厝,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
  • 聚焦漯河兩會: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今年漯河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紮實推進鄉村振興,並安排了一系列具體舉措。鄉村旅遊在鄉村振興中扮演什麼角色?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如何更好地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帶著這些問題,兩會期間,記者採訪了部分市人大代表。  孫曉陽代表認為,對於地方經濟來說,旅遊業不僅能拉動內需,還能很好帶動地方的其他產業。
  • 鄉村振興,嵐島繪新篇
    東南網10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鳳山 張哲昊)金秋時節,行走在嵐島大地上,一幅美麗清新的鄉村發展畫卷鋪展開來。鄉村振興,平潭走出了自己的發展路子。圍繞改善人居環境、發展鄉村旅遊、培育特色產業等方面,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突出「政企聯動、龍頭帶動、政策驅動、市場推動」,堅持「輸血」「造血」一起抓,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 稅力量「添磚加瓦」 助力振興美麗鄉村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近年來,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通過政策扶持、結對幫扶等方式,助力昔日鄉村美麗「蝶變」,以「稅力量」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 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3日訊 據《小康》·中國小康網消息(記者 劉建華 實習生 陳娟華)長沙市打開了「三農」工作的新局面,走出一條具有長沙特色的村集體經濟振興之路。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山水田園 自在寧國 |【全域旅遊在行動】發展鄉村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民宿發展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也是推進全域旅遊的重要支撐。「皖南川藏線」最美寧國段精華線東起青龍鄉,西至方塘鄉板橋村,全長80公裡。沿途曲折驚險,風景獨特,可以領略儲家灘的秀麗之「美」;青龍灣的仙境之「美」;紅杉林的驚豔之「美」;板橋原始森林的神秘之「美」。一路美景一路行,是自駕探秘的絕佳去處,即使不是節假日,「皖南川藏線」的人氣也十分火熱。
  • 安徽滁州優化鄉村文化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原標題:安徽滁州優化鄉村文化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2020年以來,滁州市不斷優化鄉村文化資源配置,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豐富鄉村文化產品供給,助力鄉村振興蓬勃發展
  • 中山市橫欄鎮攜手華農 用科技智慧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8月5日,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與中山市橫欄鎮人民政府籤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儀式在橫欄鎮舉行,華南農業大學將從長遠發展、戰略定位、文化提升、產業發展、鄉村規劃、汙染治理等方面為橫欄鎮提供全方位的智力和技術支持
  • 去「山居嶺南」尋覓詩和遠方——嶺南鄉民宿助力鄉村振興改革紀實
    謝靈運在上虞著的《山居賦》膾炙人口,如今嶺南鄉響唱新《山居賦》,民宿呈集群發展之勢。截至目前,全鄉已有38家特色民宿開業,並被成功列入省級運動休閒小鎮培育名單和省首批民宿(農家樂)助力鄉村振興改革試點鄉鎮名單。「兩山」引領,發展民宿經濟位於上虞與嵊州交界的覆卮山,是上虞最高峰,海拔861.3米。
  • 重慶:「養生菜」枸杞芽20元/斤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重慶:「養生菜」枸杞芽20元/斤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 2020-05-05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農村改造對中國鄉村振興的啟示
    當地的房屋大部分以傳統工藝建造,木製房屋極少用鐵釘固定,而是通過榫卯銜接,既牢固又美觀。房屋的出簷、格柵、鬥拱等都保存了傳統的木造工法,外國遊客來了,都無不為這古色古香的建築讚嘆。日本岐阜縣素有「森林與溪流之國」美稱。合掌村就坐落在岐阜縣白川鄉的山麓裡。「合掌造」房屋建造於約300年前的江戶至昭和時期。
  • 王壇: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王壇: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日期:2020-08-25 11:28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吳忠市鄉村振興的「正確打開方式」→
    如今的新華橋村不僅農業基礎設施有了改善村民錢袋子鼓了村容村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走進村落,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修葺一新的白牆灰瓦,青磚鋪就的硬化道路,天然氣管道進村入戶,太陽能熱水器矗立屋頂……村莊環境分外清新、引人注目。近幾年,新華橋村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對村莊人居環境進行整治。
  • 「紅馬甲」助力山東臨邑鄉村旅遊振興
    原標題:「紅馬甲」助力山東臨邑鄉村旅遊振興   隨著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