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寒風凜冽,但是吳忠市利通區古城鎮新華橋村村民李建斌看著溫棚裡長勢喜人的蔬菜,心裡卻是暖烘烘的。李建斌說:「2008年至2018年,我只有2座溫棚,每年年收入是3萬元左右。2019年初,我們村開始村莊規劃,流轉了150畝地,我承包了這50座棚,現在每年的收入可以達到280萬到300萬左右。我相信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如今的新華橋村
不僅農業基礎設施有了改善
村民錢袋子鼓了
村容村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進村落,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修葺一新的白牆灰瓦,青磚鋪就的硬化道路,天然氣管道進村入戶,太陽能熱水器矗立屋頂……村莊環境分外清新、引人注目。
近幾年,新華橋村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對村莊人居環境進行整治。2019年7月份,新華橋村又被列入全區「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試點。
陳奇
新華橋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堅持在原有舊村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保留村莊的原始風貌,不搞大拆大建,只對項目點上的「空心房」和危舊房屋進行拆除。拆除後的閒置土地,重新規整,用於公共設施建設和村民發展產業,使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
據統計,2014年至2019年,全市357個村莊完成並實施美麗村莊建設規劃,佔行政村總數的70.6%。實施村改居行政村92個。2019年,利通區新華橋村、紅寺堡區田園村、紅寺堡區羊坊灘村、鹽池縣曾記畔村、同心縣窯坑子村5個有代表性行政村入選自治區「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試點」。
近年來,吳忠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突出規劃引領建設龍頭作用,紮實推進城鄉規劃管理工作,不斷完善規劃建設管理制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助力脫貧攻堅,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規劃管理工作取得新的發展,為地方立法創造了條件。但隨著各項改革推進,因缺乏專門的法律法規規範,新的矛盾不斷出現,村莊規劃編制、實施及村莊建設等方面問題,群眾反映較為集中。這些問題得到吳忠市人大代表的關注,在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包鋼、納振東等人大代表共同提出的「關於圍繞鄉村規劃建設管理方面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議案被確定為大會重點辦理議案。
2020年,吳忠市科學制定《吳忠市村莊規劃條例》,由吳忠市自然資源局牽頭,從市住建局、農業農村局和利通區自然資源局等單位抽調人員組成立法起草小組,深入到全市各縣(市、區)、鄉鎮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多部門徵求意見,政府和人大審議,最後經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按照自治區安排部署,吳忠市新增50個行政村的村莊規劃編制工作也正在積極推進中。
「下一步,我們將推動《吳忠市村莊規劃條例》的落地實施,加快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有序推進村莊規劃的編制,因村施策,合理編制村莊規劃,進一步優化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吳忠市自然資源局副調研員陳剛說。
記者:洪蓉 龐芳
編輯:張佳楠 實習生:李瑞玲
審校:馬寶勤
終審:杜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