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擁擠的人群,美美地待在院子裡,享受發呆生活……」這是一位網友發在朋友圈的鄉村生活感受,配圖裡,兒時的小院、夢中的老家儼然就在眼前。「如今這樣的遊客越來越多。他們不再滿足於走馬觀花式的遊覽,而是更傾向於以民宿為核心的深度休閒體驗。」嶺南鄉黨委書記傅飛軍說,大力發展鄉村民宿,正成為「山居嶺南」提升旅遊業品質,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覆卮山是嶺南的一張金名片,因東晉山水詩人謝靈運「登此山飲酒賦詩,飲罷覆卮」而得名。謝靈運在上虞著的《山居賦》膾炙人口,如今嶺南鄉響唱新《山居賦》,民宿呈集群發展之勢。截至目前,全鄉已有38家特色民宿開業,並被成功列入省級運動休閒小鎮培育名單和省首批民宿(農家樂)助力鄉村振興改革試點鄉鎮名單。
「兩山」引領,發展民宿經濟
位於上虞與嵊州交界的覆卮山,是上虞最高峰,海拔861.3米。這裡既有謝靈運等名士留下的足跡,又有萬年石浪奇觀、千年梯田勝景,風光旖旎,美不勝收。然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嶺南鄉人「守著金飯碗討飯吃」,群眾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並不高。
近年來,嶺南鄉花大力氣建設覆卮山景區,2018年初,覆卮山景區成功創建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依託「綠水青山」的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從「扶貧」到「富民」的民宿發展「嶺南之路」。8月6日上午,王善良送走最後一位上海遊客後,和老伴王雅萍開始收拾房間,迎接下一撥遊客入住。「我們不曾想過,家裡的幾間房子裝修成民宿,能夠獲得這麼可觀的收入。」王善良笑著說。
現年65歲的王善良,一直生活在東澄村。看著不少村民將房子改造成民宿,他也心裡痒痒。2018年初,他花了10多萬元,將房子裝修一新。「我們村是一個古村,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原因,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民收入來源不多,以前還有個讓人難以啟齒的『別名』——光棍村。」王善良直言不諱,但自從村裡開始發展民宿經濟,這一切就有了改變。
52歲的王紅苗是東澄村的一名黨員。2016年初,嶺南鄉把發展民宿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在東澄村開展試點。王紅苗將家裡的3間老房改造翻新,掛出「雞啼巖民宿」的牌子,做起了民宿生意。她還開辦了農家樂,為遊客提供餐飲服務。「現在年收入已超過20萬元。」王紅苗喜滋滋地說,去年,她又花了10多萬元,對民宿進行改造升級。
在王紅苗等黨員的引領下,其他村民紛紛仿效。「目前全村已創辦民宿25家,床位300多個,可同時容納700多名遊客就餐。」東澄村黨總支書記戚彭飛介紹,今年初受疫情影響,民宿經濟受到衝擊,但現在恢復過來了。民宿的發展,不僅使村民收入增加,也使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在民宿經濟上,一直走在上虞區前列的嶺南鄉,去年累計接待遊客超過90萬人次,單日遊客量最高創下2.7萬人次的紀錄,實現旅遊經濟收入2000餘萬元。今年上半年,全鄉累計接待遊客12.82萬人次,實現旅遊經濟收入384萬元。
花香引蝶,民宿特色鮮明
上海情重投資中心計劃投資3億元的靈運居高檔民宿項目、杭州三言文旅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的覆卮山美好生活主題村落項目、上海雅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的那園民宿(二期)項目……今年6月,一批民宿項目紛紛落地、啟動,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把那園民宿打造成精品民宿,吸引更多的上海等地遊客。」上海雅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向陽告訴記者,作為一個教育培訓機構,擁有一個高端民宿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事。瞄準上海3小時交通圈內,一直在湖州、紹興、寧波等地尋找合適的地方。2018年初,胡向陽和同事登上覆卮山的那一刻,立即就被這裡的生態環境深深吸引。
「既有千年梯田,又有萬年石浪,這裡的自然生態獨一無二。」胡向陽權衡再三,最終選擇在嶺南鄉東澄村開辦民宿,以每年30多萬元的租金,租下了該村5幢閒置農房,一期投資1000多萬元。目前,極具個性特色的那園民宿(一期)已開始營業,總投資2000萬元的那園民宿(二期)也在緊鑼密鼓實施中。「我們還要上馬三期。」胡向陽說。
2017年,紹興市委市政府推出閒置農房激活計劃,進一步堅定了嶺南鄉喚醒沉睡資源的決心。「把閒置農房激活計劃作為喚醒農村沉睡資源的突破口來抓,吸引工商資本和科技人才『上山下鄉』,已成功打造紹興市級閒置農房激活示範村2個。」嶺南鄉鄉長王凱介紹,截至目前,全鄉已已激活閒置農房7.37萬平方米,實施激活項目60個,吸納社會資本近3.5億元。
仲夏時節,地處嶺南鄉青山村的沐格山居成為網紅打卡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但兩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破敗的民居。「是熊暉『點廢成金』,成就了網紅民宿。」嶺南鄉人大主席羅黨生說。
「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適合開民宿。」2018年4月,杭州一所大學的教師熊暉一到青山村,便有了這個決定。當年9月,他們以創客抱團眾籌的方式,投入1000萬元,對14戶農戶的9幢民居進行改造,其中23間樓房、11間平房。目前,沐格山居已被列入紹興市閒置農房激活最佳實踐項目。
「拿到5000元的租費後,我94歲的老娘高興得不得了,想不到這樣破的房子不光給我們修好,還有租費拿。」村民朱珅燦笑著說。據悉,沐格山居項目20年租期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100餘萬元,為農戶帶來200萬元收入。
全域激活,迸發鄉村活力
如何繼續扮演「領跑者」的角色?今年初,嶺南鄉排定12個全域激活項目,風向標從單一的閒置農房激活轉向全域激活。「那園民宿在嶺南鄉算大了,一年能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30多萬元,但對整個農村經濟來講,這個數字還是太小了。」羅黨生表示,接下去要把閒置農房激活與土地、水庫、山林等資源,甚至文化、旅遊資源充分結合起來,以民宿來撬動農村經濟發展。
地處嶺南鄉青山村的覆卮山美好生活主題村落項目正是其中的標杆項目。「鄉村潛力無限,閒置農房只是一個入口,不是終點。」沐格山居負責人熊暉坦言,拿沐格山居來說,一次只能同時接待40多名遊客,接待能力太弱了,而且鄉村旅遊受時間空間影響很大,如果將土地、山林、水庫等農村資源全部利用起來,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熊暉的觀點得到了覆卮山居負責人梁哲峰的認同,雙方一拍即合,上馬覆卮山美好生活主題村落項目。「這個項目的亮點,就是在激活10幢閒置農房的同時,還喚醒近100畝閒置山林和田地等『沉睡資源』。」嶺南鄉旅遊辦主任王樹明說,作為旅遊辦負責人,當務之急是畫好嶺南資源一張圖。「這就好比紅娘手中的小本本,裡面收集了被介紹人的年齡、身高、收入等各項關鍵數據,能幫助別人快速相中心儀的對象。」
在嶺南,可用於旅遊開發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且部分具有明顯的區域獨佔性,但有一部分相對隱蔽,無法被投資商較便捷地獲知。如何將這些「待字閨中」的資源挖掘出來,較為全面地掌握資源的各項要素並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在投資商面前?目前,「嶺南資源一張圖」已基本繪就,這張圖上已收集和整理完成東澄、泰嶽雅莊、許岙田山等3個區塊的梯田資源,東澄、許岙田山的12條石浪資源,東澄、許岙田山、龍山苕花嶺、青山回龍寺等4個區塊的12條遊步道及古道資源,而用於現階段招商推介的區塊和點位則藉助第三方採用VR技術進行呈現。
為了給全域激活添一把火,嶺南鄉還通過舉辦油菜花節、櫻花節等節會,推介「雲」遊覆卮山等,吸引了越來越多投資商的目光。「我們要緊緊抓住民宿集聚區改革試點這個契機,沿著山水詩人謝靈運的足跡,進一步打響『山居嶺南』民宿品牌,把嶺南建設成為上虞全域旅遊、美麗經濟和鄉村振興的『重要窗口』。」傅飛軍說。
下階段,嶺南鄉將以農村閒置資源全域激活試點為契機,繼續保持工作定力、加大試點力度。進一步樹立「全域激活」理念,加大摸排整合和流轉收儲力度,統籌推動農村閒置土地、山林、水域、文化、旅遊等資源全面激活;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加大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省級民宿(農家樂)助力鄉村振興改革試點工作,加速形成大眾化、差異化、聯盟化的民宿格局;樹立「精準服務」理念,加大政策保障和資金扶持力度,吸引更多企業家、農創客、老百姓參與閒置資源全域激活。
思路一變天地寬。嶺南鄉新一輪的全域激活,正賦予其嶄新的生機和活力。沿著綠色發展道路,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全力推進鄉村振興行動,嶺南民宿經濟發展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