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詩詞文學投稿作品
2020.5.14
五絕部分
五絕·傍晩
文/黃秋鳳(上海)
傍晚庭園走,花香曲徑中。
霓虹燈閃爍,疑是晚霞紅。
五絕·錯覺
文/清秋古月(安徽)
釀蜜謀生活,忙忙碌碌鑽。
人言他幸福,他說最辛酸。
五絕·困惑
文/清秋古月(安徽)
你說他無義,他嫌你沒情。
問題何處覓,癥結古難明。
五絕·春
文/清秋古月(安徽)
殘雪消融日,新芽出殼時。
青陽關不住,轉眼一天詩。
七絕部分
七絕·向晚郊原散步
文/金嗣水
沿溪漫步踏餘暉,郊野蒼蒼橫翠微。
十裡蘆灣青浦靜,一行白鷺帶霞歸。
七絕·石庫門
文/瞿若
海上當年石庫門,歡迎代表十三人。
風雲黑暗天無日,望志途中主義真。
七絕·生日感懷
文/陳進修(上海)
好友親朋祝賀頻,方知今日是生辰。
童時逢盼優三食,伏老須求福荐臻。
七絕·迎炎黃詩友
文/陳進修(上海)
炎黃詩友蒞崇明,送寶傳經手足情。
國粹弘揚同努力,吟哦作賦筆勤耕。
註:2019年4月8日,上海炎黃詩友社部分社員來崇採風。
七絕·颱風
文/陳進修(上海)
狂風推倒梧桐樹,驟雨傾盆水漫河。
一月三登無史例,措施有備奈吾何!
註:2018年7月22日至8月17日,颱風「安比」「雲雀」「溫比亞」先後在崇明、金山、浦東新區登陸。一月之內三個颱風登陸上海,史無先例。
七絕·汶川大地震(通韻)
文/陳進修(上海)
威州巨震大驚天,十萬同胞慘化煙。
朝野齊心傾救助,如今處處展新顏。
註:①2008年5月12日發生在四川省汶川縣之8級大地震致10萬同胞罹難或失蹤。威州系汶川縣別名。
②朝野:朝廷與民間。亦指政府方面與非政府方面。
③傾:盡,竭盡。唐杜甫《巴西聞收宮闕送班司馬入京》詩:「傾都看黃屋,正殿引朱衣。」
七絕·步韻吳軍明老師《流水》
文/王良民
隨緣聚散本無形,萬裡長徵腳未停。
莫問前程何處是,此心自覺渴滄溟。
七律部分
七律·題陝北龍洲紅砂巖峽谷照
文/永憶江湖(上海)
重重赤浪湧潮頭,雲向紅巖缺處流。
凝聚波濤奔萬馬,升騰風雨豁雙眸。
國家山嶽值相許,民族脊梁爭自由。
穿越蒼涼超幻境,耳邊響徹信天遊。
七律·遣懷
文/王良民
不悵溪流水不平,留詩萬首恨無名。
曾觀落日籠煙景,尚聽飛濤濺瀑聲。
雅興十分渾欲斷,紅絲一縷苦相縈。
童謠忽憶忘形友,安得微吟寫至情。
七律·惜別
文/王良民郭谷廓
我見多如井底蛙,才庸豈敢慕雲霞。
晚尋樵徑因搜句,涼立松間怕煮茶。
野草惹來千裡別,狂風吹落一年花。
文章碌碌難為贈,獨自憑欄到日斜。
詩部審核:陳進修
2020.5.14
詞賦部分
鷓鴣天•立夏有感(晏幾道體)
文/王省南(浙江)
又見田原麥正黃。榴花似火葉中藏。
柔枝丹藕池塘豔,臥架薔薇庭院香。
蟬聲起,暑天長。成塵紅紫少蜂狂。
一年四季匆匆換,苦短人生迎夕陽。
清平樂·嵊洲故裡
文/凌霞珍(上海)
晨曦微露,帶著春風舞。卻喜輕沙噴細雨,十裡八鄉新故。
鄉下軟語溫存,清泉石水如新。婉轉悠悠越劇,吊橋撩起虛真。
詞部審核:王省南
2020年5月I4日
楹聯部分
楹聯四副
校園文化
文/吳承曙(上海)
一
化雨春風,培桃育李;
翻瀾學海,舞鳳騰龍。
二
知識如舟,可登彼岸;
圖書似翅,好上重霄。
三
業有新天,滴泉穿石;
學無止境,尋徑登堂。
校園茶座
文/黃心培(上海)
細品咖啡細品茶,誰能悟本?
常含莞爾常含美,自在澄心。
詩評部分
蒲公英詩錄
文/陳進超(上海)
(一)五絕 蒲公英
人贊凡材美,猶評藥性嘉。
子隨風起舞,遇土即安家。
(二)五絕 贊蒲公英
君為野外身,何作迎風人?
昨尚晴空舞,今甘落草塵。
(三)藏頭詩 蒲公英贊
蒲/氏為其姓,公/稱苦地丁。
英/名揚四海,贊/有救生情。
(四)七絕 蒲公英
乳玉白漿含藥效,荒郊綠野坐郎中。
成群子女擎絨傘,走遍天下布惠風。
(五)七絕 詠蒲公英
荒坡野徑是其家,小草平凡賽豔花。
入藥獻身醫病患,春風化雨冒新芽。
(六)七律 蒲公英詠(通韻)
院角黃花苦地丁,時今本草冊留名。
飛翔白傘兒孫撒,降落黑泥善種生。
涼拌沏茶炎病治,熱湯作餡雅堂登。
通淋妙品良方運,除疫消毒藥效靈。
感悟:
我愛平凡的小草蒲公英。它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全株含有白色乳狀汁液,根莖能入藥。李自珍《本草綱目》有記載其芳名。它的葉子呈倒披針形,羽狀分裂。花顯黃色,頭狀花序,結出瘦果,褐色,有白色軟毛。傳播能藉助風力,隨風飛舞,飄向遠方,落地安家,紮根播種,不論貧瘠,不擇地勢,生命力強,生長茂盛。它能獻身於人,卻從不炫耀自己,要求於人甚少,卻給人的甚多,充分顯示其無私奉獻精神。這種精神難能可貴,值得我們學習和頌揚的。拙詩就為此而吟。
散文部分
淺談網友(文友)之間的友誼
文/董貴昌(魯漢)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
你我有緣,微刊相逢。
以文會友,舒心怡情。
志同道合,弘揚傳統。
善哉妙哉,其樂無窮。
眾所周知,網絡是虛擬無形的,網友的閱讀與交往卻是真實可觸的。每個文學微刊或文學網站除了有核心編輯班子和一支作者隊伍外,還有一個龐大的讀者網友群。相處得好,會是快樂多多。
網友,是當下的特殊名稱。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人們藉助電腦網路和智慧型手機,交流信息,聯絡感情,這樣就有了網友。對文學愛好者來說,網友中居多的是文友,可謂網友中的佼佼者。這些文友活躍在文學微刊或網絡文壇中,他們包括編輯、作者和讀者,是同舟共濟的文友和朋友。他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詩文相連,心心相印。編輯大都是從作者而來,而作者又大多紮根在讀者中,他們具有閱讀和欣賞、創作和編輯的雙重功能。當然,大批專來賞心悅目的是純粹讀者。網友(文友)是一個廣泛的活潑的群體。他們為弘揚純文學而戰,為以文交友而樂,相互間成了「不見面的朋友」和「不串門的親戚」。日積月累,交往頻繁,他們之間逐漸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其中結為師徒之緣的有之,成為忘年交的亦有之,其情真真,其意濃濃,使虛擬世界變成了真實天地。
如何認識和處理好網友(文友)之間的關係呢?筆者有一下幾點見解:
其一:網友(文友)是網上朝夕與共、靈犀相通的親密夥伴,應當和睦相處。文學微刊或網絡文壇是文學知識的汪洋大海,它廣闊無垠,海納百川,蘊藏著無數的知識瑰寶。如果說文學作品是浩瀚的大海,那麼網友就是那揀珠拾貝的趕海人。拾貝人越多,海邊越熱鬧,就更加顯得海的偉岸。所以,對於微刊或網站來說,網友就是「皇帝」;對於網友來說,網站就是「家園」,就是「舞臺」。更有一比,文學網站就像奧運會的「地球村」,網友就是村民,大家網下不見網上見,沒有書信有留言,是網上握手的密友,是勝過「遠親」的「近鄰」。
其二:網友(文友)是各路「門派」的師兄弟,應該同舟共濟。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那網友如林的海洋呢?這裡是百花齊放的舞臺,這兒聚集著各個門派的師兄弟。這兒人才濟濟,藏龍臥虎,有的「才高八鬥」,有的「滿腹經綸」,有的知識淵博,有的佳作累累。真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就其「武功」的門類來說,有人擅長刀劍,有人熟練槍棒,有人喜用單梭鏢,有人專愛使用雙節棍。各有千秋,各放異彩。我們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同船共渡,齊攀高峰。
其三:網友(文友)是同一戰壕的戰友,應該和諧為本。要擯棄昔日「文人相輕」的惡風,絕對不要互相嫉妒和背後拆臺,既要丟掉「老死不相往來」的陋習;又要有「五湖四海皆兄弟」的胸懷,還要有「天下文友一家親」的氣度,變成文友加朋友、同志加兄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起使,為共同繁榮網絡文學而奮鬥。筆者欣喜地看到,不少網友為微刊出謀獻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語重心長,情意綿綿,讓人為之動容。
其四:網友(文友)是琴瑟和諧的知音,應該時刻發出共鳴。演員喜歡觀眾的掌聲,作家企盼讀者的認可,文友渴望文友的共鳴。還有一個比喻,作者是種茶、焙茶人,編輯是評茶師,而讀者網友就是品茶、飲茶人。茶好茶壞,文章優劣,最終還是讀者說了算。有的讀者雖然寫文很少,但他對文章的欣賞水平及精闢點評的能力,一點都不遜色。我認為:只要興趣相投,只要文緣相印,只要珍重友誼,都可能成為知音朋友,有的甚至可以成為知己。大家你來我往,靈犀相通,有了作品,看看;有了評論,點點;有了打算,談談;有了收穫,贊贊;有了節日,賀賀;有了憂愁,勸勸。這就是無話不講、心心相印的知心網友。
其五:網友(文友)是文壇中的知己,應該交心換心。有的女網友交男網友很謹慎,怕招來麻煩;有的怕年齡有差距,產生代溝,其實大可不必。男女不要緊,只要情意真;地域無所謂,天涯若比鄰;年齡又何妨,忘年情誼深;和詩歌盛世,聯袂寫美文;揮筆精神爽,天天都開心。
憶微刊,鶯歌燕舞;看文壇,龍騰虎躍。讓我們手攜手,肩並肩,同舟共濟,風雨無阻; 同舟共濟,榮辱與共; 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為迎來五彩繽紛的文學微刊,為創造出一個龍飛鳳舞的文學新天地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