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西遊記 ‖ 第六十回:龍王排名深意

2021-02-17 痴小飯

第六十回 龍王排名深意

小說原文當中,四海龍王的排名似乎有些模糊。要知道《西遊記》經作者打磨了十年之久,不是三兩日寫成的,所以龍王排名模糊,一定有它模糊的道理。

 

四海龍王第一次排名是小說原文《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類盡除名》,悟空學藝歸來在東海龍宮奪寶後還要一身披掛,龍王不給他就要動手,龍王慌了,說不要動手,我看看我弟弟們那裡有沒有。龍王親口說的,「舍弟乃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是也。」

 

明明白白的,這時四海龍王排序為:東海龍王敖廣是老大,南海龍王敖欽老二,北海龍王敖順老三,西海龍王敖閏是老四。

 

東海龍王撞響金鐘召來了另外三海龍王后,頭一個發言的是老二敖欽。他問明了原因後,大怒,說:「我兄弟們點起兵,拿他不是!」要不怎麼說有靠山的人說話就是有底氣,先怒,後要刀兵相見。敖廣說不行,那個金箍棒太厲害。這時候說話的是老小敖閏,他比較佛系,建議先息事寧人,打發了眼前的人和事,秋後算帳,過後再跟猴子理論,到玉帝跟前告狀,讓玉帝出面滅了猴子。他說:「二哥不可與他動手,且只湊副披掛與他,打發他出了門,啟表奏上上天,天自誅也。」敖閏叫敖欽二哥,說明敖欽是四海龍王中的老二無疑。

 

等三個龍王都表了態了,這時候老三敖順才出聲,他說:「說的是。我這裡有一雙藕絲步雲履哩。」西海龍王敖閏道:「我帶了一副鎖子黃金甲哩。」南海龍王敖欽道:「我有一頂鳳翅紫金冠哩。」

 

從這一段簡短的對話當中不難看出,老大東海龍王最有權威,說話最好使,他一招呼三個弟弟馬上就來了。老二底氣最足,因為他負責的是觀音菩薩所在的海域,靠山強大。小四西海龍王最善良沒心機,當然不客氣的說,就是沒用,膽小怕事,遇事就想著忍讓,沒主見生性懦弱。也是最好哄,容易上當的。

 

相比之下老三,也就是這時的北海龍王敖順最狡猾且有心機。首先,他對老四的建議表示贊同,「說的是」意思是說老四說的都對。他不但口頭上表示贊同,緊接著他以具體行動表示了支持,說他出雙鞋子。很明顯,三海龍王送出的披掛,鞋子是最廉價的。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北海比較貧瘠。當中又以西海龍王送的鎖子黃金甲最為值錢,看來東海多寶,西海多金。而南海龍王出的是一頂鳳翅紫金冠,金冠是戴在頭上的,代指權威。

 

在討論事情的時候,敖順不搶先發言,他冷靜觀察,聽別人是什麼意見,相時而動,可見他的心機。在確認每人必須得出一件東西的時候,他又搶先一步,出了一雙最廉價的鞋子。這樣一個陰險狡詐的三哥,比較佛系的小四哪裡玩得過呢。

 

四海龍王第二次出現是小說原文《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敗,木母被魔擒》,悟空找龍王借水滅紅孩兒的火。悟空和東海龍王是鄰居,最熟,自然跑去找東海龍王借水。東海龍王明確說了:「若要求取雨水,不該來問我。」……我雖司雨,不敢擅專;須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幾尺幾寸,甚麼時辰起住,還要三官舉筆,太乙移文,會令了雷公、電母、風伯、雲童。俗語云:『龍無雲而不行』哩。」

 

東海龍王為我們科普了一回,龍王降雨原來這麼有儀式感,得打完一整套規定動作才可以。跟現在人工降雨非得天上有雲才可以,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不按規定動作來,龍王道:「大聖不用風雲雷電,但我一人也不能助力,著舍弟們同助大聖一功如何?」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哪裡需要下雨,得請示玉帝經玉帝批准,有下雨的文書,按文書下雨。涇河龍王就是因為剋扣了下雨的點數,違背了玉帝旨意,就犯了天條被斬首了。可見這事不能兒戲。但同時,也是東海龍王叫我們知道的,不經玉帝也是可以下雨的,但必須得四海龍王一起發力,只他一條龍也是不能行的。於是悟空就問:「令弟何在?」龍王道:「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閏、西海龍王敖順。」

 

這個排序與前面有出入,老三和老四換崗了。小說第三回到第四十一回期間發生了什麼?跟西海龍王有關的,就是他名義上的兒子西海龍三太子廣力,也就是後來成了唐僧坐騎白龍馬的那位。之所以用廣力做為白龍馬的名字,是因為整部小說裡都沒有交代小白龍到底姓啥名誰。於是只能用最後如來加封他為廣力菩薩的菩薩稱號來做他的名字。

 

小說原文《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裡,觀音奉旨往長安選定取經人,正走處,只見空中有一條玉龍叫喚,菩薩心善近前問說你是什麼龍,卻在這受罪?廣力自己說的,說:「我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望菩薩搭救搭救。」

 

廣力的話菩薩信以為真,後文中多次轉述,用的基本上都是原話。小說原文《第十五回:蛇盤山諸神暗佑,鷹愁澗意馬收韁》裡,悟空分身乏術,金頭揭諦自告奮勇替他去南海請觀音菩薩,菩薩聞言道:「這廝本是西海敖閏之子。他為縱火燒了殿上明珠,他父告他忤逆,天庭上犯了死罪,是我親見玉帝,討他下來,教他與唐僧做個腳力。」

 

小說原文《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裡,八戒嫌擔子重,想叫白馬馱點行李的時候,行者道:「你說他是馬哩!他不是凡馬,本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喚名龍馬三太子。只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他父親告了忤逆,身犯天條,多虧觀音菩薩救了他的性命;他在那鷹愁陡澗,久等師父,又幸得菩薩親臨,卻將他退鱗去角,摘了項下珠,才變做這匹馬,願馱師父往西天拜佛。」

 

照這麼看,玉龍三太子廣力是西海龍王敖閏的兒子無疑。似乎又不全對。因為小說末尾,如來一語道破玄機,他說:「汝本是西洋大海廣晉龍王之子。因汝違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門……」

 

如來做為佛祖自然不會信口胡說。從如來這句諱莫如深的話裡來看,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廣力名為敖閏之子,其實他的親生父親是廣晉龍王(這也是如來最終封他為廣力菩薩的原因)。第二層意思,是廣力違逆了父親的命令,犯了不孝之罪。不聽父親的話,視為不孝。如來說的在理。可具體怎麼個不聽父親的話呢,沒有提及。很顯然,說他「違逆父命」裡的父親,不是親父,而應當是養父敖閏。因為告御狀說他忤逆的不是別人,正是敖閏。

 

即便是養子,縱火燒了自家殿上的明珠,怎麼就不孝,進而犯下了忤逆死罪了呢?可見,這個罪名應當是莫須有的,真正的原因在小說原文《第十五回:蛇盤山諸神暗佑,鷹愁澗意馬收韁》裡提了那麼一嘴,悟空與小白龍對陣,書中原文:龍舒利爪,猴舉金箍。那個須垂白玉線,這個眼幌赤金燈。那個須下明珠噴彩霧,這個手中鐵棒舞狂風。那個是迷爺娘的業子,這個是欺天將的妖精。他兩個都因有難遭磨折,今要成功各顯能。

 

明白的,「欺天將的妖精」指的是悟空,那麼相應的「迷爺娘的業子」指的就是小白龍。「欺天將」好理解,因為悟空大鬧天宮,打得天將十分狼狽。「迷爺娘」呢?

 

迷,一是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別、判斷的能力,迷惑不解執迷不悟的意思;一是醉心於某種事物,發生特殊的愛好,迷戀、入迷。爺,這裡是爹,也就是父親的意思。爺娘,也就是爹娘。正因如此,有人分析說「迷爺娘」指的小白龍與自己養父的小妾有染,這想法太齷齪。要知道廣力最終能夠被封為菩薩,作者不可能給他安這麼一個難以啟齒的罪行。所以,這裡的迷應當是分辨不清的意思。也就是說廣力認不清自己的父母是誰。他的身世成謎。

 

明明一再對外宣稱他是西海龍三太子,是敖閏的兒子,可是顯然廣力自己並不認帳,相反他屢次不接受敖閏對他的教導與管束。這一次居然任性胡為故意縱火燒了大殿上的明珠。毀掉一顆明珠有什麼要緊,哪怕它是玉帝賜的(實際上書中並沒有說是玉帝賜的,很可能就是龍宮自有)。可是這卻讓敖閏覺得養這樣的兒子在自己身邊,終究會惹出大麻煩,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借題發揮,將廣力斬草除根。

 

這才是父親以不孝的罪名告自己兒子忤逆,求玉帝降以死罪的真正原因。很顯然,廣晉龍王是前任西海龍王,是真龍。最終他被吞併,他的後人或死或傷所剩無幾,只有廣力一條真龍而已。敖閏做為現任西海龍王,自然是得到了玉帝首肯。所以,廣力不敬自己的父親,自然就可以以小見大認定他不服玉帝的統治。說他忤逆也不過分。這才是玉帝氣極敗壞地在殺他之前還要打他三百下解氣的原因。

 

很顯然,西海龍王因為舉報兒子忤逆有功,從四海龍王的第四順位提升至第三順位。這是明升暗降。因為西海顯然要比北海富庶多金。

 

廣力是真龍,這是小說原文:《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間修藥物,君王筵上論妖邪》裡他親口說的。悟空要取他的龍馬尿,他厲聲高喝:「師兄,你豈不知?我本是西海飛龍,因為犯了天條,觀音菩薩救了我,將我鋸了角,退了鱗,變作馬,馱師父往西天取經,將功折罪。我若過水撒尿,水中遊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僮採去長壽。我怎肯在此塵俗之處輕拋卻也?」

 

普通的龍尿顯然沒有這功效。不然的,四海的魚蝦豈不得全成了龍?

 

不說魚蝦成不了龍,就算是龍的後代也不見得都是龍。小說原文《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龍子捉鼉回》裡北海龍王敖順的外甥鼉潔就不是龍,而是一條鱷魚。悟空無意中得到了他送給舅舅的請帖,做為罪證問責龍王。書中原文:龍王見了,魂飛魄散,慌忙跪下,叩頭道:「大聖恕罪!那廝是舍妹第九個兒子。因妹夫(涇河龍王)錯行了風雨,刻減了雨數,被天曹降旨,著人曹官魏徵丞相,夢裡斬了。舍妹無處安身,是小龍帶他到此,恩養成人(名施仁義,暗包禍心)。前年不幸,舍妹疾故,惟他無方居住,我著他在黑水河養性修真。不期他作此惡孽,小龍即差人去擒他來也(知錯就改,態度積極)。」

 

行者道:「你令妹共有幾個賢郎?都在那裡作怪?」龍王道:「舍妹有九個兒子。那八個都是好的。第一個小黃龍,見居淮瀆;第二個小驪龍,見住濟瀆;第三個青背龍,佔了江瀆;第四個赤髯龍,鎮守河瀆;第五個徒勞龍,與佛祖司鍾;第六個穩獸龍,與神宮鎮脊;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第八個蜃龍,在大家兄處,砥據太嶽。此乃第九個鼉龍,因年幼無甚執事,自舊年才著他居黑水河養性,待成名,別遷調用;誰知他不遵吾旨,衝撞大聖也。」

 

由此可見,涇河龍王兒子們遍布四海,天上地下都有他們家的人。敖順之所以看似仁義地恩養涇河龍王遺孀母子,其實是垂涎於這背後的實力。

 

行者聞言,笑道:「你妹妹有幾個妹丈?」敖順道:「只嫁得一個妹丈,乃涇河龍王。向年已此被斬,舍妹孀居於此,前年疾故了。」行者道:「一夫一妻,如何生這幾個雜種?」敖順道:「此正謂『龍生九種,九種各別。』」……敖順即喚太子摩昂:「快點五百蝦魚壯兵,將小鼉捉來問罪。一壁廂安排酒席,與大聖陪禮。」

 

及時認錯,態度謙卑,趕緊點兵將幫悟空捉妖不說,還趕緊安排酒席給悟空陪禮。在對外招待方面,敖順可謂第一。他顯然是怕悟空心裡的氣還沒消。於是,悟空說:「龍王再勿多心。既講開饒了你便罷,又何須辦酒?……」

 

那老龍(敖順)苦留不住,又見龍女捧茶來獻。行者立飲他一盞香茶,別了老龍,隨與摩昂領兵,離了西海。

 

就算悟空明著說了不再怪罪了,敖順還苦苦相留。正好有龍女過來獻茶,為了叫敖順安心,悟空特意吃了他一杯茶,這才去辦正事。

 

為啥要交代這樣的細節呢?由此不難想見,敖順溜須拍馬、招呼領導、給領導行賄的本事有多麼了得。被他行賄的人,哪裡抵得住呢,最終都會收下。哪怕這個人是玉帝。

 

正因為敖順有眼色,會來事,耍心機,跟領導積極套近乎,捨得送禮,於是,他在四海龍王當中的排序不斷提升。到了小說原文《第四十五回:三清觀大聖留名,車遲國猴王顯法》悟空與虎、鹿、羊三仙鬥法,書中原文:半空中,又有四海龍王,一齊擁至。行者當頭喝道:「敖廣,那裡去?」那敖廣、敖順、敖欽、敖閏上前施禮。行者又將前項事說了一遍。道:「向日有勞,未曾成功;今日之事,望為助力。」龍王道:「遵命!遵命!」行者又謝了敖順道:「前日虧令郎縛怪,搭救師父。」龍王道:「那廝還鎖在海中,未敢擅便,正欲請大聖發落。」行者道:「憑你怎麼處治了罷。如今且助我一功。

 

此時的敖順已然排在老大敖廣之後,位居四海龍王第二順位。那麼他是什麼時候悄然上升至第二順位的呢?早在第四十三回,黑水河妖怪鼉潔為了賣好下書請舅舅來一塊吃唐僧肉,在給敖順的簡帖上赫然就已經寫著:「愚甥鼉潔,頓首百拜,啟上二舅爺敖老大人臺下:向承佳惠,感感……」稱呼敖順就已經是二舅了。這固然有拍馬屁的嫌疑,卻釋放出了政治氣息。正是因為紅孩兒一戰裡四海龍王失利,很顯然功與過是分明的:敖順的風頭蓋過了敖欽,無功反受祿,於是排在了敖欽的前頭,成了第二順位。

 

悟空這一番話應的正是滅紅孩兒四海龍王無功而返的一回,所以說「向日有勞,未曾成功」。而答謝敖順是因為他派兵幫忙捉住了黑水河的妖怪鼉潔。當時的情況是:豬八戒見那妖精鎖綁在側,急掣鈀上前就築,口裡罵道:「潑邪畜!你如今不吃我了?」行者扯住道:「兄弟,且饒他死罪罷。看敖順賢父子之情。」摩昂進禮道:「大聖,小龍子不敢久停。既然救得你師父,我帶這廝去見家父;雖大聖饒了他死罪,家父決不饒他活罪,定有發落處置,仍回復大聖謝罪。」

 

摩昂當時說的是悟空雖饒過鼉潔的死罪,但是敖順一定不會饒了他的活罪。一定會處置他,讓他長長記性。可據敖順自己說的,其實他並沒有處置鼉潔,而是「鎖在海中,未敢擅便」。至於「正欲請大聖發落」的說辭那完全就是順嘴一說,不可當真。這是被悟空叫來了又當面致謝說到了,他才這麼說的。真正的,就是把外甥捉回去,這事就算了了。

 

但不得不說,這敖順的確很會哄人。於是在每次助力唐僧取經過後,不論有無功勞,敖順都能討得玉帝歡心,慢慢地得玉帝倚重。這是為什麼呢?他會說話會來事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他捨得送禮。這才是三隻犀牛精被悟空窮追不捨,情急之下奔他西海而去的真正原因。具體參見《讀西遊記第五八回:奢侈品犀牛精》。

 

敖順提升到四海龍王第二順位之後,出鏡率更是居高不下(辦起事來腿跑得更勤)。當然,主要也是「管得寬」了。

 

小說原文《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強欺正法,心猿顯聖滅諸邪》悟空與羊力大仙比油鍋洗澡,書中原文:唬得那龍王喏喏連聲道:「敖順不敢相助。大聖原來不知。這個孽畜,苦修行了一場,脫得本殼,卻只是五雷法真受,其餘都了傍門,難歸仙道。這個是他在小茅山學來的『大開剝』。那兩個已是大聖破了他法,現了本相。這一個也是他自己煉的冷龍,只好哄瞞世俗之人耍子,怎瞞得大聖!小龍如今收了他冷龍,管教他骨碎皮焦,顯什麼手段。」

 

小說原文《第六十九回:心主夜間修藥物,君王筵上論妖邪》早見那正東上,一朵烏雲,漸近於頭頂上。叫道:「大聖,東海龍王敖廣來見……待我打兩個噴涕,吐些涎津溢,與他吃藥罷。

 

《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體拜真如》只見那雲端裡一朵烏雲,應聲高叫道:「北海小龍敖順叩頭。」行者道:「請起,請起!無事不敢相煩,今與唐師父到此,被毒魔拿住,上鐵籠蒸哩。你去與我護持護持,莫教蒸壞了。」龍王隨即將身變作一陣冷風,吹入鍋下,盤旋圍護,更沒火氣燒鍋,他三人方不損命。

 

除了東海龍王露過一小臉後,其餘幾回都是敖順。這還不算,細思極恐的是,第四十一回大戰紅孩兒之前,敖順與敖閆只是換崗而已。到了第四十三回大戰紅孩兒之後,黑水河一回裡,書裡原文:只見那巡河的小怪又來報:"大王,河內有一枝兵,屯於水府之西,旗號上書著'西海儲君摩昂小帥'。"

 

敖順成了接任敖閆的現任西海龍君,摩昂原本是北海龍太子的,現在居然扯起了西海儲君的大旗。敖順不單只接任了西海龍王之位,並且下一任接班人都安排下了。

 

可見,敖順是四海龍王裡最忙,也是最有成就的那個。敖順履歷:

 

第3回至第40回,妹夫被斬,他將妹子和外甥接回龍宮恩養,北海龍王;

第41回(應該更早),助力悟空大戰紅孩兒無果,西海龍王(因原西海龍王敖閆舉報養子廣力有功,明升暗降,二人換崗);

第43回,黑水河助力悟空捉拿其外甥鼉潔立功,西海龍王(大戰紅孩兒無功反受獎,提升至四海龍王第二順位,成了鼉潔口中的二舅爺);

第45回,車遲國助力悟空施法鬥三仙立功,北海龍王;

第77回,獅駝國需要他使北海龍王神通保護唐僧師徒不被蒸熟立功,北海龍王;

第92回,青龍山助力悟空捉拿犀牛精立功,西海龍王。

 

敖順的身份在西海龍王與北海龍王之間切換自如,並且是有規律的。需要他使北海龍王神通的時候,他就是北海龍王,不需要他北海龍王神通的時候,他就是西海龍王。什麼意思?戰時是北海龍王,因為有北海龍王神通的只有他。更多的時候他就是西海龍王。也就是說他有北海龍王的神通,卻當著西海龍王的官職。說白了就是身兼兩職。

 

那麼,原西海龍王,後來的北海龍王敖閆呢?有名無實,因為他沒有北海龍王的神通,又失去了西海龍王的寶座。被玉帝掛起來了。為啥?一個連自己養子都管不好的人,怎麼能夠管理好偌大的西海呢?最主要的是他不會說話,不會來事,還不會送禮。更別說他還沒有敖順除了鼉潔之外另八個外甥那樣的勢力。有人要說了,既然他跟敖順是親兄弟,敖順是鼉潔的二舅,他應當就是鼉潔的小舅哇,同樣的勢力也可以算在他的頭上。不要忘記,當初涇河龍王被斬,四海龍王的胞妹,涇河龍王的龍婆落難的時候,是敖順把人家接到自己的龍宮去恩養著的。機會,永遠都只給有準備的人!

 

敖閆自以為把廣力推出去,忙不迭地向玉帝表明了忠心,為了維護玉帝的權威,好顯得自己有大義滅親的魄力。殊不知反倒讓玉帝因此質疑起他的管理能力,失去了玉帝對他的信任,最終為敖順做了嫁衣。

四海龍王都是奉玉帝之命輔佐媽祖管理海洋生靈,是漁民的保護神,而在人間也能司風管雨。 

東海廣德王,是一隻青龍,負責控制雨水,雷鳴,洪災,海潮等等。

 

南海廣利王,是一隻赤龍,負責控制火災,人間二昧真火,閃電等。

 

西海廣順王,是一隻黑龍,負責操縱風源對流,司掌氣候陰涼,天氣變遷等。

 

北海廣澤王,是一隻白龍,負責掌管雪,冰雹,冷凍,冰霜等等。

(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西遊記第六十回
    好了,廢話不說,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西遊記》第六十回。(本視頻來自樂樂課堂,只供學習,非商業用途)看完視頻的同學,趕緊答題吧1.火焰山,原來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從天上踹下來的(  )A. 廣寒宮碎片B. 御花園碎片C. 凌霄殿碎片D.
  • 《西遊記》中的西海龍王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讀《西遊記》過程中,有一個不為人所注意的小人物西海龍王引起了我的興趣,下面就來說一說《西遊記》的西海龍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 西遊記第十四回第5節:龍王規勸
    龍王趕忙出來迎接,接到水晶宮裡坐下,見過禮後。龍王問:「最近聽說大聖災難已滿,有失祝賀。我想大聖肯定是要重整花果山,再回水簾洞了。」悟空說:「我也有這個心意,只是又做了和尚了。」龍王問:「做了什麼和尚?」行者說:「我是多虧了南海觀音菩薩勸善,叫我皈依正果,跟隨東土唐僧上西方拜佛取經,皈依佛門,現在又叫行者了。」龍王說:「真是可喜可賀。
  • 西遊記第四十一回
    好了,廢話不說,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西遊記》第四十一回。(本視頻來自樂樂課堂,只供學習,非商業用途。) 看完視頻的同學們,趕緊答題吧。1.由於紅孩兒並不知道老爹牛魔王和孫悟空的關係,以至於紅孩兒手持(  ),與孫悟空大戰,還推出口中吐火,逼退了孫悟空。
  • 讀名著:《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上回簡介:馬超與曹操手下猛將許褚交鋒,不分勝負。
  • 西遊記中的懸案:涇河龍王真的被魏徵夢中給斬首了?
    《這不是西遊》第三卷《取經計劃》第11章(總第37章):西遊記中涇河龍王並沒有被魏徵斬首,背後隱藏一鮮為人知的秘密!一、事情的經過就不用細說了,總之觀音菩薩到達大唐,並在土地廟住下之後,一系列的怪事就開始發生。最大的怪事就在於時間的崩潰!
  • 龍生九子,《西遊記》中龍王的兒子都是幹什麼的?
    在《西遊記》裡有很多種龍王,除了四海龍王之外,各個河流水域甚至水井中都有自己的龍族管理者。西遊世界裡龍族雖然不是很起眼,但也是實力不容小覷的一份子,再說他們掌管著降水,佔領著水域,統領著水族,不管是所佔據的空間和種族的數量都是非常龐大的。那麼西遊記中有那麼多龍王,他們的兒子都是幹什麼的?
  • 西遊記第九回第3節:龍王求救
    龍王求救龍王辭別了袁守誠算命的地方,離開長安回到水府。大小水神迎接著他說:「大王找到了那算命的人了嗎?他算的怎麼樣?」龍王說:「有,有,有。那是一個耍嘴皮子的算命先生。就在龍子、龍孫等議論紛紛時,只到半空中有人大叫:「涇河龍王接旨。」眾人抬頭一看,是一個金衣力士,手裡拿著玉帝的敕旨,徑直向水府趕來。龍王連忙整衣焚香接了聖旨。金衣力士傳了旨就回去了。龍王再拜謝玉帝,看了旨意上的下雨時辰、數量跟那算命先生說的分毫不差。嚇得龍王魂飛魄散,過了一會才慢慢回過神來,他對眾水簇說:「世上還有這樣靈感的人,真的是通曉天地,這個賭賽我是輸給他了。」
  • 仔細閱讀《西遊記》第六十回才明白
    來看《西遊記》第六十回孫悟空假扮牛魔王后與鐵扇公主的對話:那羅剎聽言,忙整雲鬟,急移蓮步,出門迎接。這大聖下雕鞍,牽進金睛獸;弄大膽,誆騙女佳人。羅剎女肉眼,認他不出,即攜手而入。著丫鬟設座看茶,一家子見是主公,無不敬謹。須臾間,敘及寒溫。「牛王」道:「夫人久闊。」羅剎道:「大王萬福。」又云:「大王寵幸新婚,拋撇奴家,今日是那陣風兒吹你來的?』
  • 《西遊記》中為什麼國師能求雨,這不是龍王的工作嗎?
    本 文 約 3850 字閱 讀 需 要 10 min談起《西遊記》中車遲國的故事,很多人都記憶猶新。在西遊世界裡,降雨不是龍王負責的嗎?《西遊記》裡的降雨程序到底如何?86版《西遊記》截圖,東海龍王與孫悟空龍王因為不在天上上班,所以當有下雨任務時,都是天尊派人來傳達玉帝的指示,例如《西遊記》第九回,涇河龍王正在逛街時,突然之間,電光火石,半空之間出現一位金衣力士,手擎玉帝敕旨
  • 西遊記中龍王與閻王誰的地位更高些?原著中一個細節說明真相!
    孫悟空的霸道行為,可不止是一回兩回。在東海龍宮強取金箍棒時,孫悟空的霸道更是溢於言表。老龍王在東海中閉門家中坐,可是突然禍從天上來。孫悟空突然出現在東海,要東海龍王給自己準備禮物,點名要兵器和披掛。看到這裡,讀者不僅會產生疑惑,在西遊記中龍王和閻王都是弱者,可是他們中誰更弱呢?到底是龍王的地位更低,還是閻王的位置更卑賤呢?
  • 西遊記中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涇河龍王其實並沒有被魏徵斬首!
    本期楊角風談西遊:西遊記中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涇河龍王其實並沒有被魏徵斬首!1、唐太宗為何被請進地府?原來是這麼一回事,觀音菩薩一到了長安,在土地廟住下後,長安城就開始發生怪事了,別跟我說這跟菩薩沒關係!
  • 看了無數遍《西遊記》電視劇,為什麼還要讀原著!
    想必很多人的答案都是《西遊記》。《西遊記》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從動畫片到電視劇,西遊記裡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提起西遊記裡的情節,大家都可以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可是《西遊記》原著你讀過嗎?或許你會問,電視劇都看了不下十遍,還有必要讀原著嗎?答案是:非常有必要!
  • 朱剛 | 百回本《西遊記》的文本層次:故事·知識·觀念
    百回本在這方面所做的工作,基本上是成功的,如按中野美代子教授的分析,在妖怪的分布上還具有匠心獨運的對稱結構(以第五十五回為對稱軸,分布在第五十回前後的獨角大王和第六十回前後的牛魔王,都是牛怪,分布在第四十五回前後的虎力、鹿力、羊力三怪和第六十五回前後的黃眉怪,分別為假道士和假佛祖,等等。參考中野美代子《西遊記——トリック・ワールド探訪》第100頁,巖波書店,2000年。
  • 讀西遊記的感悟
    用神話講修行,用除魔講修心——攀登從小就喜歡看西遊記的連環畫,後來有了電視,就看85版的西遊記。
  • 西遊記裡害死龍王的傢伙,原本是條守時的魚,為什麼說原本呢?
    《西遊記》中第九回,涇河龍王化作白衣秀士,去長安城尋術士袁守誠的麻煩,因為後者能夠準確算出涇河水族們的位置。龍王與袁守誠打賭明日降雨的時間和點數,袁守誠如若算錯便要趕他出城。結果天庭突降聖旨,要求涇河龍王明日降雨的時間點數與袁守誠的推算完全一致。不甘服輸的涇河龍王,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觸犯天條,結果被天庭知曉,斬於剮龍臺。
  • 西遊記:縱容的代價
    點擊藍字關注 一起快樂讀西遊  縱容就是對錯誤的言行不加制止,任其發展。西遊記中,對孩子縱容的,當數是碧波潭的萬聖龍王。
  • 值得收藏的《西遊記》各回故事梗概(上)
    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同年齡、不同心境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啟示;不同身份、不同水平的人可以獲得不同的東西;經典可以讓閱讀者擁有不同的體驗和感悟,可以讓閱讀者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今天整理了西遊記1~50回各迴路故事梗概,在整理的過程中,也感受到其中文字的魅力,值得收藏列印出來,隨手讀一讀
  • 為何西遊記中四海龍王地位很低?其實他們不是真龍血脈!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四大經典之一,一九八六年版本的西遊記更是成為了經典。看過《西遊記》的網友們都會發現,每當需要用水的時候,孫悟空就會去東海龍王那裡求得幫助。但是龍王作為一介神仙,卻被孫悟空來回調遣,這是為什麼呢?
  • 西遊記裡的儒釋道
    如此看來,《西遊記》不光是集古人想像力之大成的神魔小說,更是一部植根於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寓有反抗封建統治意義的偉大神話作品。只不過這層深意,鮮少有人能讀得出、悟得透。今天,她願意以七十八歲的高齡再出山,將《西遊記》臺前的美妙、背後的深意,一五一十講給你聽。她,就是山東大學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馬瑞芳。從 8 歲讀到 7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