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72句語錄(收藏級別)

2021-12-24 彌爾頓艾睿克森催眠

1、叛逆其實就是一個信息——它告訴你有一些東西需要改變了。這並不代表只有孩子需要去改變,有時候是整個家庭都需要做改變的。

中國家庭最大的問題是,夫妻雙方如果總以指責和爭吵解決問題,孩子就不會有高的自尊,也不會尊重自己和別人,這種創傷可能會導致一個人一生都沒有安全感和渴望愛。

2、大多數的時候人們之所以會離婚就是因為他們無法處理夫妻間的差異性,如果你們沒有一個好的婚姻至少你要有一個好的離婚。我們所謂的好的離婚是指最起碼這個離婚對孩子有一個正向的影響。

3、問題不是問題,問題就是解決方案。如果孩子不上學,那是他的解決方案;如果有人想自殺,那是他的解決方案;如果有人抑鬱,那也是他的解決方案;問題是失去功能的解決方案!所以,聰明人,學會這個,學會問"那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學習,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

4、和孩子發生聯結。我們現在很少能聽到孩子內在的聲音,大都是從外在行為上回應他們。如果我們能夠聽到孩子內心有什麼樣的感受,他們才可以和你分享他/她的那些感受。你不見得需要完全接受,但是你至少要能聽到他/她的內在發出了哪些聲音。

5、所以父母真正要做的是接納。不管孩子是什麼樣的,也不管我喜不喜歡,我都要接納,接納我的孩子是這個樣子。就像天下雨了我不開心,可是我接納一樣。反之他只是聽到了你過高的期望,感受不到你的愛,雖然你以為你愛,可是他已經絕瞭望。一個絕瞭望的孩子又會怎樣呢?

6、我們需要先看見自己內心的美好,才可能真正看見別人的;我們要先感受到對自己的愛,之後才可以去愛別人。

7、我說對薩提亞的學習是漸進式的學習(increasethelearning),意思是要成為一個好的薩提亞治療師,需要不停地學習。重點是,你可以從薩提亞模式中拿出一小部分來用,而且往往就很管用。比如說,你要拿它來教親子教育,你就不需要用到"轉化"這個部分,而如果你要用它來溝通,你也可以用。

8、對於生活,我不再執著於"為什麼"--為什麼他(她)會這樣,為什麼這件事會那樣?而是想:我可以如何看待?更多地想:我可以做些什麼,為著我想要的。因為問"為什麼",可能會得到一個答案,而"如何"裡,藏著我的目標。

9、我常常回到自己的內在,覺察自己,針對自己的一些反應,對我的冰山進行監察。在餐廳的時候,一點鐘了他們還在看菜單,我有點不耐煩了,嘿,我們來這兒幹嗎了。我於是回到自己的內在,問自己為什麼這麼不耐煩,我在期待些什麼?我發現自己其實想早點吃完飯以後出去走走,放鬆放鬆。就像這樣。

10、薩提亞模式的可愛之處就在於,你不需要了解整體,光是它的部分你就可以用,而且很管用。

11、如果父母不能有一個幸福的婚姻,可以選擇健康的離婚和愉快的分手。為了孩子,我們兩個不用彼此喜歡,彼此友善就好了。我們不再是夫妻,可是仍然是孩子最好的父母。很多的單親父母,耗費了太多能量在彼此指責、彼此怨憤上,孩子在這個裡面承受了大量的恐懼。

12、到目前為止,我聽到的是,如果一個人變得更一致性(一致地表達自己,不指責對方、不討好對方、不與對方講大道理、不忽視對方),百分之百,關係會改變。如果你逐漸地將你自己的生命能量帶出來,那麼你們的關係就會改變。但如果你把這些當成技巧,那就不會改變。

13、冰山是我們熟悉的意象,就像主角在農場長大,牛馬這些動物是他熟知的意象,所以,我們發展出這個美妙的冰山隱喻。

14、忙碌是現在父母和孩子間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家長們大都是在外在的行為上對待孩子,卻沒有時間聆聽孩子內在的聲音,其實,不見得需要去接受他的感受,但是父母應該花時間聽一聽到底孩子的內在發出了哪些聲音。

15、無窮無盡地愛自己吧!能有多愛就多愛!

16、什麼是你最喜歡知道的事?:我最想知道的是,什麼是生命,或者是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所以,你會看到,我在治療中去發現,在哲學上去發現,在宗教上去發現,各個領域去發現。

17、在這個房間裡,你是最重要的人,我們將從這開始。你只為你而來,我是為了你。

18、我知道我對你很重要,但是比這個更重要的是你有多重要,當你知道怎麼愛自己,你就知道怎麼愛我了。

19、對於一個成人的孩子如果父母介入太多那就是一個負向的,如果父母介入太多,即使是一個成年的孩子也無法學會如何承擔責任,這到底是爸爸媽媽要的呢?還是我要的呢?對某些人來說就會很頭疼,當孩子長大的時候,我們希望他們要為他們自己做決定,為自己負責,要他了解什麼事對自己是好的。

20、中國家庭最大的問題是,成員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大多數夫妻不是在試著解決問題,而是在爭誰對誰錯,誰該服從誰。

21、說他保護自己的方式是在身體附近營造一團光。

22、父母沒有因為寶寶的出生而忽略彼此,還像寶寶未出生前一樣相親相愛,甚至如戀愛時那般甜蜜,就是你們給寶寶最好的禮物。溫馨的家庭氛圍能讓"小不點"擁有安全感。

23、把你的負面感受當做一個信差,他只是來告訴你,你內在有一些不和諧。但是我們往往傾向於把信差殺了。然而我們也不要被信差誤導,因為他只是個信差。要去探索:那個信息代表了什麼?要歡迎你的信差,並聆聽他。

24、"權威"就是那個告訴你"你不夠好"的人。面對權威時,"恐懼"和"憤怒"通常會被觸發。

25、幫助孩子確立自我價值感,建立自信,學會愛與被愛,讓他們願意學習新的東西,願意去冒險,是每個家長留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26、薩提亞模式和中國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它補充完善了我們的許多信念:改變是可能的,過去的經歷對我們現在產生影響,祖上傳統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及我們能夠學會為自己負責。在薩提亞模式中,中醫學的系統思維方式很重要。

27、不要把你的價值建立在別人如何對待你的方式上。

28、如果把責任看成一個機會,責任與負擔就有了很大的差別。機會的回報是正向的,負擔的回報是疲憊和怨忿。

29、不發火,是因為自己不再害怕被別人傷害。

30、在親密關係中,I want you,because I loveyou(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和I love you,because I want you(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完全不同。

31、給中國家長的建議:1、給孩子有質量的陪伴。中國的家長最常犯的錯誤是"總是太忙",很少有時間給我們的孩子。其實所謂忙,不過是我們認為其他事情更重要,但時間最終會讓我們了解什麼才最重要。所以,如果你今天真的不能給孩子太多時間,就一定要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給他們有質量的陪伴。

32、好好照顧好自己,然後去幫助別人。

33、"孩子不是教出來的,是養出來的!"薩提亞心理觀點提出,"孩子沒有問題,如果孩子有問題,那一定是父母的問題。"孩子現有的問題都是父母親手造成的,孩子成長有幾個關鍵時期,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給予他們必須的心理營養,以後孩子就可以自然順利地成才,可謂事半功倍。

34、我們促成來訪者感覺、知覺、期望等層面的改變,幫助他們找到滿足自己最深沉渴望的方式。治療的重點是推動變化,使人們在深層次上發生轉變。

35、國是一個大家庭,家庭是一個小國。只有一個個小家安寧幸福,才有大"家"的安寧幸福。

36、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父母間一段很好的婚姻,而對於孩子的教育,其實更應當去關注每一個孩子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們內心需求什麼,他們在想什麼。

37、如果你的伴侶不願意改變,這並不是問題。問題是:你是否願意改變?

38、"我應該(should)改變","我想(want)改變",這些話對我來說是毫無意義的。我希望聽到的是:"我要(will)改變","我正在改變","我已經改變"。你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從現在就開始。

39、法官通常最初來自於父母的指責,孩子把這些指責內化為自己的法官。

40、如果你經常評判自己或別人,代表你內在有一個法官在工作。對於你的法官,你可以這樣做:1.欣賞他,因為他希望你更好;2.接納他,但可以不喜歡他;3.把他變小,不賦予重要性;4.讓法官放假或退休;5.把法官當做一個信差,看看他背後是什麼。

41、當你變得更真實(genuine),你就會變得更和諧。

42、每一個行為都是有目的的。作為治療師,要去發現行為背後的目的。

43、孩子逃學可能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報復,另一個是消極抵抗(passively aggressive)

44、你最好的朋友一直在等著你,準備去愛你、認可你、欣賞你,但是你聽不到他。這是很悲哀的。這個朋友就是你自己。

45、我不認為我們的父母很糟糕。我認為我們的父母只是做了一些很糟糕的事情,他們並不糟糕,他們也跟你我一樣,是宇宙生命力的顯化。

46、我只是一個信差,來告訴你們:時間到了,你是你自己的明星,你現在就可以發光發亮!

47、如果我們過去一直在討好父母,當我們停止討好,試圖做到一致時,往往會發現父母會憤怒地指責我們。於是我們感到內疚,又回到了原來討好的模式中,心裡卻隱藏著憤怒。從治療師的角度看,父母從依賴到指責,其實說明他們的能量在增加,我們應該歡迎這個變化,而不是感到內疚。指責代表他們在乎你。

48、關於與"自我"的連接,"接納"自己是第一個層次,再往上是"愛"自己,再往上是"欣賞"自己,再往上是"慶祝"生命。我們要學會慶祝生命,為每一天的自己而慶祝。(學習薩提亞?戳文末連結)

49、我的使命是幫助人們成長。

50、當發生了婚外情時,我們的婚姻實際上就已經破產了。婚外情之前,夫妻之間一定已經發生了很多事。如果我們不停地指責說"我們的婚姻破產了!我們的婚姻破產了!!我們的婚姻破產了!!!"這是毫無用處的。我們也許可以說:"我們一起來修建。"這會更加有效。

51、當我們說"我不要什麼"的時候,我們就把能量集中在了負向的東西上;在薩提亞模式裡,我們要聚焦正向,我們要說"我要什麼"。烏雲遮住了太陽,我們說"我不要烏雲"的時候,我們就在聚集負向能量;我們說"我要太陽"的時候,我們就在聚集正向能量。

52、我喜歡用老鷹來比喻我們與生命力連接時的狀態。老鷹在空中滑翔的時候,是毫不費力的,它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在氣流上方"漂浮"(floating)。當我們與生命力連接時,我們就可以像老鷹一樣,在生命力的上方"漂浮",自在地滑翔。

53、只是"理解"了媽媽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知道她為什麼會成為她,這是不夠的。"理解"還只停留在頭腦層面,"接納"在中間,"原諒"是在心裡。只有在心裡"原諒"了,你才是真正地"放下"了。

54、人,每天如白紙,如果寫滿過去的字跡,就沒有空白地兒寫今天的了。每天,人都是有選擇的,你可以選擇寫滿既往的自己,也可以乾脆就讓它空著!

55、讓父親靈魂自由、讓母親自由、讓自己自由。

56、薩提亞的信念是,每個人都是宇宙同一股生命能量的獨特顯化。信任每個人的生命力。

57、在每個當下我們都是足夠好的,下一刻我們可以更好。

58、孩子反叛的時候,並不是代表這些孩子希望做得不好,他們所希望的只是得到注意,所以薩提亞模式也試著在幫助這些孩子得到一個正向的注意。

59、再婚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由以前的兩個成人變成現在的四個成人介入。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彼此的差異,你並不是因為喜歡他與你的差異才去接受它,而當你接納了這件事情之後才會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有什麼變化。我們發現,如果一個再婚家庭要達到和諧至少要花兩年的時間來處理彼此的差異。

60、我肯定我自己的話,可以讓孩子們看到我是如何做到的,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身為父母親的你,要降低你的批判和指責,要接納孩子,你不是一定要孩子這樣或者那樣做,如果你可以接受這些孩子的話,不對他們的行為帶著批判的態度,那你就可以教育他們如何肯定自己。

61、不是致力於"讓自殺者不要死",而是要讓他選擇"活著"。

62、自尊,就是你有多正向地體驗自己。

63、老師告訴我們,眼淚是語言,它是我們內在情緒的表達,有六種類型的眼淚。關切的眼淚:是可憐的、無助的哭泣……悲傷的眼淚:分離的悲傷、孤單的悲傷……疼痛的眼淚:軀體受傷時疼痛引起的哭泣,是釋放。高興的眼淚:充滿喜悅的淚水。勝利的眼淚:成為贏家那一刻的驚喜,喜極而泣,它可能碰觸到了什麼……療愈的眼淚:當人與自己的生命能量連結,放下(外在)、接納(內在)同宇宙連接。這是受歡迎的眼淚,要鼓勵它!

64、對來說,薩提亞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生活。而他,也在每一天的生活裡,在每一件事情中,學習並領悟它的智慧。

65、一個快樂的家庭就是他們永遠都可以相處在一起,他們可以了解,並且接納彼此的差異,他們可以欣賞和感謝他們的相同,他們可以為了未來共同生存,而不是一直活在過去的世界中。

66、放下過去的種種傷痛,有勇氣面對未來,並相信,我能照顧好自己,未來一定會更好。

67、為什麼能做到年年做工作坊,但年年都有成長變化?說因為我不僅是在"講"薩提亞,而是"活"在薩提亞裡,而"活"的東西,就一定能生長!

68、自殺不是問題,自殺只是一種解決方案,一種失功能的解決方案,那麼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69、人的任何負面行為都可以理解為出於某種饑渴和傷害。饑渴包括對愛的饑渴、對認可的饑渴和希望被人看到聽到的饑渴……是自我對於完整和表裡一致和聯結的渴望。而受傷反映了成長期的最初階段,因為接受的教育是必須壓抑自己的天性達到順從,所以就會讓真正的自我受傷。

70、不要讓自己成為麻煩的一部分,讓自己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71、什麼叫家庭言論自由?言論自由包括4個方面:1、你可以就你所看到和聽到的東西發表怎樣的看法。2、你可以向誰表達?3、如果你不同意或不贊成某人某事,你會怎樣做?4、當你不理解時,你是怎樣發問的(或者你是否會發問呢)?

72、老師曾經讓我們做過的一個冥想:做自己的朋友。我便問自己:如果你是她的朋友,你會怎樣對待她呢?我會看到那份期待背後的善意,我會欣賞她的善良和關愛,我會陪伴她、接納她、欣賞她!

相關焦點

  •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視角下《小歡喜》的家庭關係
    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深受關注與好評。
  • 揭秘賴杞豐,探索薩提亞
    家庭是如何塑造人的?對你現在的生活有哪些影響呢?你對你的家人又有什麼影響?家庭那種不可言語的影響力又在哪裡?  賴杞豐老爺子以薩提亞治療模式為主,其他流派為輔來幫你分析自己、覺察自己,帶你探索家庭對人的影響、解決生活上的困擾、增進生活的質量水平。  薩提亞,在劇集《小別離》中也提到過,那麼什麼是薩提亞?薩提亞和其他流派有什麼不同?
  • 免費領取:40份薩提亞治療必讀文檔+薩提亞冥想音頻22首
    01、111個失敗的案例_常見的心理治療錯誤.pdf02、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觀].(美)卡爾·羅傑斯.pdf03、薩提亞冥想:內在和諧、人際和眭與世界和平].[加]約翰·貝曼.pdf04、[習慣的力量].吳奕俊.pdf05、心理治療之路].
  • 臺灣薩提亞導師賴杞豐博士將來瀘!渴求幸福家庭關係的朋友,有福了!
    熱劇《小別離》正式宣傳薩提亞,其中的一個角色因為產後抑鬱症接受薩提亞模式諮詢而得到幫助,說自己還需要繼續參加薩提亞模式工作坊。薩提亞模式中「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應對才是問題」成了其中經典臺詞。為此張亮忠的解決方法是勸說青春期孩子出國留學,以為送走孩子就能換來家庭平靜。在網上更新的第30集中, 妻子在接受了薩提亞模式的心理治療(諮詢),有了很大的改變,並表示想要繼續參加課程,用薩提亞家庭治療方式,改善自我、重建家庭關係。
  • 薩提亞家庭教育經典語錄50條
    16、薩提亞模式和中國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改變是可能的,過去的經歷對我們現在產生影響,祖上傳統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及我們能夠學會為自己負責。22、薩提亞心理觀點提出,孩子沒有問題,如果孩子有問題,那一定是父母的問題。23、我們促成來訪者感覺、知覺、期望等層面的改變,治療的重點是推動變化,使人們在深層次上發生轉變。24、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父母幸福的婚姻,而對於孩子的教育,其實更應當去關注每一個孩子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 【安娜老師】2019薩提亞模式經典進階課程Level 2即將開啟!
    這幾天裡,上課時間是學習,中午吃飯圍在一起,—邊咀嚼著食物,也一邊咀嚼著冰山和怎樣的應對姿態,連走在路上都在覺察看感受,情緒、觀點等,濃濃的薩提亞氛圍無時無刻不在浸潤著你。我看到夫妻雙雙,奶媽,奶爸們,上課的間隙去給幾個月的孩子餵奶,我想這個孩子是幸福的,他吃的奶很有營養,因為有薩拉亞的味道呀[呲牙],我看到了溫馨,浪漫,老公陪著妻子來上課,老婆、孩子陪著老公、爸爸來學習,關係和諧,家庭和睦不正是薩提亞的宗旨所在,祝福每個家庭都有情有愛!
  • 薩提亞泰鬥的世紀對話---遇見生命的美好
    既感受著溫暖和激情,也體驗到生命力的深邃、豐厚,綻放出的無限可能…… 薩提亞模式,一個充滿著人性溫暖的心理學流派,其核心理念「Peacewithin、Peace Between、Peace Among」(內在和諧、人際和睦、世界和平),與中國文化一脈相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11年來,薩提亞模式在中國大陸,在個人成長、婚姻家庭、企業、教育、醫療等領域廣為應用。
  • 2021北京·著名家庭治療師唐登華·中德模式家庭治療初階連續培訓招募
    課程安排:第一次集訓(4天)《家庭治療中的評估》1. 家庭生命周期——認識眼前的家庭a. 了解家庭在不同發展階段面臨的不同命題與任務b. 快速識別處於不同生命周期家庭的常見衝突c. 學習系統觀和控制論——家庭治療中中如何擾動家庭系統,重建新的平衡c. 學習家庭治療個案概念化——理清個案中的線性因果與循環因果d. 從系統觀的哲學基礎,進一步挖掘家庭問題的「真實」面3. 家譜圖——簡明清晰的家庭治療工具a. 了解家譜圖的應用場景、特點及優勢b.
  • 薩提亞模式———教人成長,遠離彼得潘症候群
    從上述的分析,我們就可以得知,為什麼人們會有彼得潘症候群了——家庭的教養方式:父母過分滿足孩子的需要,而忽略其應該承擔的責任,從而阻斷了孩子正常的心理髮育過程。薩提亞模式所教人做的,就是讓人成長。成長的第一項內涵就是讓人在心靈上實現成長,與生理年齡同步或提前於生理年齡,具有高的自我價值,能夠看到自己的選擇,能夠為自己負責,表裡一致。
  • 臺灣賴杞豐導師 | 體驗式家庭治療
    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奔波,外在繁忙,內心卻覺得無助和孤獨?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運用薩提亞治療模式結合各個學派,讓學員回到自己身上覺察、反思和體驗,進而更了解和清楚自己的位置和心理狀態,達到身心整合與內外一致的目標。
  • 薩提亞的五種溝通模式
    親子之間溝通模式可分為五種:1、討好型(只關注到情境他人)2、指責型(只關注到情境、自己)3、超理智型(只關注到情境)4、打岔型(都沒關注到)5、一致型溝通(關注到自己、他人、情境)表裡一致型是薩提亞所倡導的目標。
  • 電視劇《小別離》和中學人教課本都在說薩提亞
    人教版教材引用薩提亞模式!我們的孩子現在從小就能接觸到「接納、欣賞獨一無二的自己、愛自己」這些信念。熱劇《小別離》正式宣傳薩提亞,其中的一個角色因為產後抑鬱症接受薩提亞模式諮詢而得到幫助,說自己還需要繼續參加薩提亞模式工作坊。
  • 最值得收藏的經典語錄,太走心了
    最值得收藏的經典語錄,太走心了,每句都喜歡就收藏了吧!四、絕望是在每一次的失望中累積出來的,而愛則是被不知感恩的人消耗殆盡的。五、小時候就覺得酒很苦,為什麼大人們還是那麼愛喝,長大後才發現比起生活,酒確實甜的許多。六、隨口答應,還不如認真拒絕。承諾有限,精力緊張,大家可以學習另外兩種技能:隨口拒絕討厭鬼,認真答應心上人。
  • 蔡春美 | 從業10年的家庭治療師:看見愛與傷害的協奏曲
    我如此慶幸能夠走進家庭治療,它真切的讓我感覺到生命的愛與美。—摘自中國心理學家大會蔡春美博士演講《我是怎麼走進家庭治療》 一  蔡春美,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博士,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理事。直到2004年接觸到薩提亞,遇到了臺灣的家族治療大師吳就君教授,自此確定了自己的專業成長方向。
  • 薩提爾模式的五種要素
    在薩提爾模式訓練課程中,除薩提爾的原創技巧外,你還會學習和體驗到許多不同的方法,這些活動均靈活地融合了行為改變、心理劇、生物能及當事人中心等各派心理治療技巧
  • 家庭如何塑造人 ---昆明市家庭教育研究會2019年會主題分享
    12月26日,昆明市家庭教育研究會2019年年會在雲南省老幹部活動中心呈貢銀園講學廳召開,今年年會的專業分享以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為主題。薩提亞雲南中心主任,心理學博士劉誠哲老師下午在會上做了《家庭如何塑造人》的主題講座。薩提亞雲南中心的陳明星、可妍、納梅、趙楊欣、劉倚溯老師等參加了會議。
  • 包頭市小記者協會攜手薩提亞家庭教育心理發展中心開設《含飴養孫...
    ★幫助(外)祖父母學習到科學高效的教養方式★幫助(外)祖父母與子女、親家和諧相處★幫助(外)祖父母實現全家合作、共同教養孩子,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即將迎來新生寶寶家庭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0-18歲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希望能更好的運用自己的專業幫助他人者
  • 【號外】看見家庭的力量:第九屆《FFIT家庭引導力》系統課程
    背景介紹 FFIT家庭引導師以國際著名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團體心理輔導、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及規律為理論基礎,以中國家庭文化為背景,結合體驗教育學、教練及引導技術,從家庭關係,家庭動力,溝通模式,家庭中每個人的自我價值,
  • 2019年賴杞豐博士體驗式家庭治療——個人成長工作
    這就是在許多心理治療中會有治療小組的原因,團體能夠讓每個成員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有研究表明,在經歷了早期逆境後,依然能在成年後感覺良好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就是能夠主動把秘密分享給別人。各類學校、醫院以及社會各機構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及治療工作的資深教師、臨床醫師以及具有資格認證的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老師簡介
  • 【珍藏】心靈的重塑—香港家族治療師林沈明瑩專訪
    《心靈成長》:在薩提爾家族治療工作坊裡面,有雕塑過您的家庭嗎? 林沈明瑩:有,瑪麗亞·葛莫莉給我做了整整三天的家庭古典重塑。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到了我母親的成長。 並且我覺得家族治療模式很適合中國人,因為中國人很重視家庭,受家族的影響太深了。 《心靈成長》:對於薩提爾家庭治療您有什麼要說的呢? 林沈明瑩:在薩提爾的家庭治療中,家庭重塑是最難的,如果隨便做的話,會有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