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論》:
若於佛所說,深事以生疑,
可依無相空,而生決定信。
意思是說,佛陀所講的看不見、摸不到的許多現象,比如前世後世、六道輪迴、業因果,假如你覺得無法理解,或無法直接證明,這個時候,不妨先研究一下佛教的般若思想。
若是通達了般若空性,你就會明白,能抉擇如此甚深境界的,肯定不是一般人,應該是具有超勝智慧的智者。以此對佛陀生起信心,進而願意通過修行去體證佛陀所講的其他神秘道理。
其實,佛教如果是真理,就根本不怕被觀察。伽利略說過:「真理就是具備這樣的力量:你越想攻擊它,你的攻擊就愈加充實和證明了它。」
佛陀也曾說:「你們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都不要因為我是佛陀,就以恭敬心接受我的佛法,而應像十六次提煉黃金一樣,用你最深細的智慧,對我的教言進行觀察。如果它講得合理,你可以接受;如果不合理,就可以放棄。」
所以,不管是佛陀宣說的哪個道理,般若空性也好、業因果也好,我們都應該用智慧去觀察它,用邏輯去推敲它,而不能盲目地信奉它!
來源:索達吉堪布《365顆鑽石的約定》之(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