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綜藝節目不管再怎麼長壽,都有停播的一天。湖南臺作為我國娛樂性質最重的一個衛視臺,也見證了許多綜藝節目的起起落落。而湖南臺最近一個有可能停播的節目,就是已經播了12年的《天天向上》。
作為一檔偏訪談類的節目,《天天向上》從黃金檔的收視冠軍到深夜檔的堪堪受用,能夠一路堅持到現在,已經算是很不容易了。本來觀眾們還期待著王一博加入之後,節目能夠起死回生。但沒有想到,就算王一博成為了娛樂圈的頂流,《天天向上》也沒有回到當初那個強勢向上的模樣。
最近幾期中,《天天向上》更是透露出了越來越濃厚的停播味道。先是在上期的節目中,有觀眾發現天天向上的標誌上缺少了冠名商。當時大家還猜測可能是合同到期了,估計會換一個進行合作。但沒有想到最近一期播出的時候,《天天向上》依舊沒有冠名商。
這就說明節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找到與願意與它合作的冠名商。所以網友們都覺得,《天天向上》這個節目估計是要停播了,畢竟就連品牌商都認為它沒有商業價值了,光靠電視臺給的經費怎麼足夠呢?
《天天向上》不僅要付工作人員們薪水,還要請嘉賓和布置舞臺。而且隨著冠名商的缺失,節目組的經費肯定會捉襟見肘,那麼自然就無法請到有流量和關注度的明星。
這樣一來,節目的收視率就會繼續下降,電視臺也會縮減它的經費,從而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看到《天天向上》這種情況,估計很多老觀眾也會非常心疼。有些人也不懂,為什麼它會陷入這樣的境地呢?起碼隔壁的《快樂大本營》還能夠維持一個不錯的收視率,它卻連基本的收視保障都沒有了。
很多人覺得,《天天向上》就是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它在2008年剛剛出來的時候,給自己的定位是文化類型的訪談節目。而在最火的那段時間內,《天天向上》做得最好的就是能夠寓教於樂,不僅能夠讓大家開懷大笑,還可以學到很多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可在後來,隨著節目組的靈創意缺失,以及觀眾們的審美疲勞,這檔節目開始走偏了。
一開始節目組認為自己既然身在娛樂性最重的湖南臺,那麼肯定也要往娛樂方向發展。可是在娛樂性這方面,湖南臺最強勢的就是《快樂大本營》了。不論是搞一些小遊戲,還是主持人在娛樂上的專業性,《天天向上》都要略遜一籌。
何炅和謝娜領銜的快樂家族五位主持人,可以及時地接住嘉賓們拋出的梗,還能自己製造一些有趣的梗。而《天天向上》這邊,儘管汪涵依然能打,但是其餘四人卻並不那麼有梗,大張偉好一點,但他的梗一向很冷;錢楓這麼多年來並沒有太大長進;王一博雖然是圈內頂流,但在《天天向上》中屬於輔助的角色。
還有一點,兩個節目的嘉賓資源相差非常大。《快樂大本營》總是可以請一些當紅的影視劇明星,而《天天向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嘉賓要不是選秀藝人,要不就是土味紅人。
再加上《天天向上》後來播出的時間,從黃金檔退到了深夜檔,這樣觀看的人就更少了。所以天天向上最低迷的那段時間,正是它最不像原來自己的時候,娛樂性不夠,又沒有文化節目的感覺,還想搞一點討論度,結果就變成了一個四不像。
本來在2019年年底的時候,似乎是電視臺給的經費不少,以及贊助商多了起來,再加上主持人的狀態都不錯,《天天向上》又突然有趣了起來。大家還以為天天向上應該會逆風起航的,但沒想到卻是迴光返照。
2020年開始後,《天天向上》節目的收視率就在不斷下滑。有的人會覺得是不是王一博的流量不夠大,沒有辦法帶飛這個節目?有心的人看一看《天天向上》在視頻網站上的播放量就能夠知道,在王一博突然大火的那段時間內,他可是給這檔節目帶來了幾百萬的播放量。
其實就算再請來一個頂流,也只是這個數據。因為沒有哪個明星能夠起到一人拯救節目的作用,他們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節目的質量不提上來,再多明星都沒用。
那麼如何才能拯救這個節目呢?倒不如直接就做成一個外訪的節目,也不用請嘉賓來,就靠現在的主持人陣容完全足夠。
汪涵有資歷,大張偉有綜藝感,王一博有流量,這就符合了一個綜藝節目的陣容,而且《天天向上》之前也做過外訪,效果非常不錯,或許觀眾就喜歡這壺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