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移檔周日播出之後熱度一再滑坡,10月4日最新一期節目竟然連冠名商都沒有了。打開這一期節目會發現,節目的海報上沒有冠名商,主持人播報時也只說「歡迎收看天天向上」。
《天天向上》自開播之初就一直有長期冠名商,獨家冠名了7年的特 步,就因為和《天天向上》的名字捆綁在一起知名度大大提升,「這裡是特 步一樣的天天向上」已經深深印在觀眾嚴重腦海裡。
2016年特 步停止冠名《天天向上》,之後更換了數次冠名商,「這裡是由xx冠名播出的《天天向上》」必定會出現在每一期節目的開頭,節目的海報上也會明顯標出冠名商,像如今這樣沒有冠名商的情況鮮少出現。
而在今年7月6日redmi首度以獨家冠名出現在《天天向上》,之後每一期節目的開頭都會播報redmi冠名,直到10月4日這一期節目冠名突然中斷。另外,redmi的代言人正是《天天向上》的主持人王一博,但王一博是在2019年12月5日正式代言該品牌,一般藝人代言是以年為單位籤約,王一博的代言應該還沒到期。redmi官微在4日也如常為王一博宣傳,所以不可能是王一博的代言原因才導致冠名中斷。
由此引發了不少猜測,不少人開始擔憂《天天向上》是不是有停播風險才導致沒有冠名商了。實際上這種可能性不大,《天天向上》是湖南臺的王牌節目之一,已經播出了整整12年,不會突然停播的。
根據客觀原因判斷下,或許是因為今年企業生存不易,而冠名的費用金額過大,所以可能原本籤約的冠名時長就短。畢竟2016年韓 束可是以10億的天價拿下了《天天向上》的冠名權,以今年的情況一般企業真支付不了這麼高的冠名費。而目前節目組可能沒有談好下一個冠名商,就導致了短暫的冠名中斷。
不過,《天天向上》近幾年的發展的確不夠好,口碑與熱度也是一路看跌,從移檔一事也能看出,節目真的大不如從前了。但以《天天向上》的坎坷經歷,能播出至今也是不容易了。
01
14次主持人陣容變動消耗觀眾熟悉度
《天天向上》自2008年播出至今,一共經歷了14次主持人陣容變動,十分消耗觀眾對節目的熟悉度。《天天向上》的原始主持陣容是8人組,由汪涵、歐弟、田源、錢楓、俞灝明、矢野浩二、陳英俊及董貝克組成,節目播出沒多久就出現了第一次人員變動,陳英俊董貝克退出節目。
之後的13次人員變動如下:2009年8月小五金聖恩加入天天向上,造就了最受認可的天天兄弟陣容;2010年俞灝明被燒傷退出節目;2012年俞灝明康復後回歸主持隊,但最終沒能長期留下再次退出;2012年矢野浩二退出天天兄弟;2015年田源因為「出軌門」退出;2015年底歐弟退出;2016年初小五因要入伍退出;2016年王一博曾舜晞成為天天小兄弟,但曾舜晞很快退出;2016年4月大張偉正式加入天天向上;2019年5月高天鶴加入天天向上,但在7月因為舞弊事件退出,隨後袁成傑悄然站進主持陣容,但也沒有正式留下。
而13次變動這個數字,只是計算了正式加入和正式退出,小五的非正式回歸和再次退出、袁成傑的非正式加入等等都沒有算進去。如此頻繁的變動主持陣容,模糊觀眾對「天天兄弟」的印象,對節目的權威和嚴謹度產生質疑,這也是為什麼天天兄弟的名號沒有快樂家族名聲大的原因之一。
02
節目主題不固定難以穩定觀眾群
《快樂大本營》在觀眾心中就是一檔專注邀請當紅明星的娛樂遊戲節目,但是《天天向上》卻很難固定觀眾形象,雖然觀眾知道節目深度比快本好,可以學到很多冷門知識,但對於節目定位的印象會隨著新的節目出現而搖擺。
《天天向上》的節目創意出發點是:
讓國民在娛樂嬉笑之餘感受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並藉此發揚光大
這一點觀眾的確有所感受,對傳統文化的宣揚大於其他綜藝,傳播了很多遊泳的只是,而美食季與旅遊季的確做得很好,曾經也創下了節目巔峰期。但是節目主題不固定,不以固定時間段變化主題,觀眾無法預知新的主題內容,就很難穩定觀眾群。
03
汪涵掉書袋嚴重無笑點、大張偉搶話影響觀感
目前的天天兄弟已經固定是汪涵、錢楓、大張偉和王一博4人,但是這4個人的定位組合卻不夠娛樂化。汪涵雖然是節目的核心人物,但是其他3位主持人對汪涵眾星捧月,沒有觀點上的碰撞少了很多看點。
汪涵是公認的才子,也的確非常有文化和博學,但是在主持過程中偶爾出現掉書袋嚴重的情況,在展現自己學識的同時容易讓嘉賓成了陪襯。譬如在嘉賓準備科普時,汪涵有時候會插話教學,這個嘉賓沒有表現就換下一個嘉賓了。
然而好的主持人不是要自己成為主咖,而是環節的推動者,在主持的過程擺低自己的位置,引導嘉賓發聲說出觀眾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是自己說完嘉賓需要說的話讓嘉賓淪為陪襯。
另外,汪涵的主持風格比較正統,對網絡流行梗不夠熟悉,「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和汪涵的方言等大多都是十年前的梗了,竟然在節目中使用至今,會給觀眾一種節目不懂推陳出新緊跟潮流的老氣感,無法得到娛樂共鳴。而汪涵本身笑點就少,則更減弱了娛樂氣息。
大張偉其實已經是現在《天天向上》笑點最多的主持人了,但是也有部分觀眾受不了他喜歡插話的風格,這也是一個爭議點。
04
短視頻爆發讓傳統媒體面臨巨大挑戰
《天天向上》的熱度降低也不僅僅是節目本身的原因,短視頻的爆發讓傳統媒體越來越難是大環境下的挑戰。短視頻可以通過短短30秒就抓住觀眾眼球,快速獲得娛樂信息,在快時代的當下一個多小時一期的節目在短視頻面前,的確沒有優勢。
而《天天向上》移檔周日播出後就流失了眾多年輕觀眾群體,周一上班大家就很少會選擇周日深夜看節目,而節目播出後可以在短視頻平臺看幾分鐘的cut,就更不會選擇回放一整期節目。
這一點其他節目同樣面臨考驗,《快樂大本營》的收視率也不如從前了,有時候還被《非常勿擾》超過。
《天天向上》雖然為了迎合年輕觀眾,選用了頂流王一博常駐主持,但是在4大困境下,王一博的流量也帶不動了,因為在流量在收視面前的作用並沒有那麼強。
不過目前節目或許有停播風險,但目前應該不會停播,無論從節目立意還是深度上來看,《天天向上》都是目前難得的將文化和娛樂相結合的綜藝節目,播出了12年還是有很大一部分觀眾愛著這檔節目的。希望新一期節目沒有冠名商只是短暫情況,相信湖南臺不會輕易放棄《天天向上》這個王牌節目的。那麼,你們更喜歡看《天天向上》還是《快樂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