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DJI發布了消費級無人機產品線Mini系列的升級型號,DJI Mini 2。主打4K視頻、249克超輕機身和升級的10公裡無線圖傳。這是一款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無人機航拍產品,它的畫質和飛行性能提升有多大?對於影像創作者和專業團隊來說有哪些實戰意義?
DJI Mini 2基礎版定價2899,比第一代貴出400元,我們先來看看這價格提升的部分都來自哪裡?兩代Mini的照片都是1200萬像素,但Mini 2視頻解析度從2.7K 提升到了4K,遙控器升級為更為好用的Air 2同款遙控器,圖傳由4公裡的WiFi圖傳升級為10公裡的OcuSync 2.0,抗風等級由4級升級到5級,其餘機身部分幾乎相同,除了電池的其它附件基本通用,這個400元值得嗎?
在回答以上問題之前,我們分4個部分來逐個看看Mini 2這款產品:外觀、遙控與圖傳、飛行性能與避障,以及畫質。對以上具體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直接跳轉到相應內容。
4K畫質請訪問影像麥客B站頻道
視頻導航:
0:01 開場和試飛樣片
1:01 DJI無人機如何選?
1:56 外觀對比
7:07 遙控與圖傳
9:44 飛行性能與避障
11:46 Mini2 Vs Air2 畫質PK
12:42 總結
外觀
先讓我們來看看外觀。MINI 2和MINI一代其實在外觀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而且他們的附件大部分都是通用的。比如說現在二代上面裝的槳葉保護罩,其實就是一代的槳葉保護罩,MINI一代上面裝的束槳器就是MINI 2給配的一個附件,它們之間是可以通用的。他們的槳葉是通用的,但都是這種不可快拆的,需要通過螺絲刀來裝卸。
找完了相同之處,我們再來一起找一找MINI和MINI 2不一樣的地方。型號標註在相同的位置,但是一個標的是Mavic MINI,一個標的是MINI 2。
第二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的鏡頭,MINI一代是2.7K的鏡頭,MINI 2使的是現在可以拍攝4K解析度的鏡頭,雖然外形上一樣,但是MINI 2有一個銀色的4K的標誌。
第三個不一樣的地方是MINI 2的機頭上有一個閃爍的一個LED燈,而且這個燈的顏色是可以自定義的,可以把它設置成想要的顏色,這樣可以很快分辨出來,這是誰的小飛機!MINI一代是沒有的。
第四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的前面機頭的進氣孔,MINI 一代比較尷尬的是只有一個貼紙,它是一個假的,但MINI 2是一個真真正正可以進氣的進氣孔,可以直接看見裡面的空間。從前面進氣從後面出氣孔出來,形成一個完整對流。MINI一代只有後面散熱孔,MINI 2做這樣的一個完整的對流,應該是為了解決4K解析度所帶來的散熱問題。
我們再來看一看側面,側面它最大的一個不同是前機臂上內側的材料。MINI一代可能是為了減輕體重,用的是一個泡沫的材質。MINI 2用的就是一個實實在在一體化的塑料,非常的結實。
兩代Mini都有非常明顯的249克標註,法律條文規定249克以下的無人機是可以免註冊飛行的,這是解決一個合法飛行的重要條件。但是在中國或者是說我們在北京或者在其他的任何一個有管理的地方,保安大叔才不管你是249克還是942克,在他眼裡不管大小這就是一個無人機,就是不讓你飛。
我們再來看一看MINI和MINI 2的底部,看上去是一模一樣的,但實際上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MINI一代尾部的燈是一個普通的指示燈,但MINI 2的尾燈還兼職一個按鍵,當你按下這個按鍵以後,是可以直接把手機和飛機連接在一起,這樣你就可以直接下載飛機裡面的素材,不用通過遙控器了,這種更加的方便和快捷。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飛機的尾部一個非常明顯的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的接口,MINI 一代使用的是 Micro USB的接口,現在MINI 2使用了目前為止更加普及的一個USB Type C。內存卡的安裝位置還是一樣的。
接下來打開一下電池艙蓋,可以看到電池顏色上不一樣,取出來的方式還是一樣的。然後一代和二代的電池外形上看著是一樣的,但其實卻是不通用的。剛才我仔細看了一下,二代的電池甚至比一代的電池還要小了150毫安時,但是續航時間上卻是 MINI 2比MINI還多了一分鐘的續航,這應該是整體飛行效率的提升。
然後我們再來看一看MINI一代和MINI 2的電池盒子。MINI一代的電池盒子是黑色的,MINI 2的電池盒子是灰色的,兩個從外觀上看除了顏色不一樣外形是差不多的,兩個都是電池充完電以後可以反向當充電寶使用。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的接口,一個使用的是Micro USB,一個是使用的是USB Type C的一個接口。
遙控與圖傳
MINI 2的遙控器直接跨代升級到了AIR 2的遙控器,無線圖傳也由原來的WiFi圖傳直接升級到了更為專業的OcuSync 2.0圖傳系統。
因為機身變化不大,所以遙控的升級是Mini 2最直觀的外觀和性能提升。中杯無人機Mini 2採用了大杯無人機AIR 2的遙控器,兩個遙控器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除了LED電量指示燈顏色改成了綠色,在戶外更容易辨識。兩款遙控器現在還不可以通用,據說是通過後面的固件升級,是可以通用的。我們再來對比以下Mini一代的遙控器,我們需要掰開它底下的手機支架和它上面的天線,然後再進行手機的一個安裝。MINI 2的遙控器天線是內置的,然後手機安裝夾也非常的快速,一隻手是可以直接把手機安裝上,非常快速便捷。
基於Air 2級別的遙控器,Mini 2實現了更遠、更穩定、更低延時的無線圖傳,對於無人機熟手來說,這不僅是讓無人機的航拍範圍大大增加,也給超視距飛行提供了一個更加穩定安全的通信保障。但對於小白用戶來說,並不推薦充分利用這個超長的航拍範圍,炸機因素千萬條,飛的越遠越容易炸機這個原則是第一條。
很多剛入門無人機的小夥伴可能對圖傳技術不甚了解。我們來簡單對WiFi圖傳和Ocusycn圖傳系統做個對比。無線圖傳是大疆的核心技術之一,前後一共發布了三種無線圖傳系統:Wi-Fi圖傳,LightBridge圖傳和已經升級到二代的OcuSync圖傳。通俗的來講,相對成熟且低成本的WiFi圖傳每次在傳輸數據前都需要經過握手協議,這一去一回導致傳輸不可避免出現延遲,所以WiFi圖傳通常應用在對延遲不那麼苛刻的入門級產品線上。OcuSync圖傳是基於單向信號傳播技術LightBridge的改版,無需反覆握手減少了延遲,並且能夠感知環境無線幹擾,自動在2.4GHz和5.8GHz間切換,是高效率且穩定的圖傳方案。
Mini 2雖然採用了OcuSync 2.0圖傳技術,但其傳輸的視頻解析度未能達到Air 2的1080P,圖傳實時最大碼流雖然比第一代翻了一倍達到8Mbps,但和Air 2的40Mbps還是有差距。Mini前後兩代圖傳視頻質量的差距在手機上對比觀看時差別很小,但和Air 2對比還是能有可見的差距。
拍攝時間不同
飛行性能和避障
Mini 2的飛行性能略有提升,最大水平飛行速度從46.8 km/h提升到57.6 km/h,飛行速度的提升使得抗風等級從4級提升到5級,起飛海拔也從3000提升到4000米。這個飛行性能提升是來自電機還是電池呢?
我們仔細觀察了一下電機,從外觀上兩代機型看不出區別。我們又仔細對比了一下電池,Mini 2採用了LiPo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電池容量是2250毫安時,比上代少了150毫安時,電池重量也從原來的100克降到82.5克,但是最為關鍵的標稱電壓卻從7.2V提升到7.7V,相信這是Mini 2動力提升的原因。
避障方面,Mini兩代機型都只有最基本的下視自動避障,飛行過程中只能通過前置攝像頭肉眼觀察機身前方環境手動避障,這個安全性到底如何?無人機的自動避障是通過機身安裝的避障專用攝像頭採集圖像然後分析障礙物以指導飛行。越高端的無人機避障攝像頭越多,Air 2有前、後和下方攝像頭,更高端的無人機比如Mavic 2機身前後左右上下六面都有攝像頭,而且前後和下方還是雙目避障攝像頭,可以更加準確的偵測障礙物距離。
先不談避障攝像頭的零件成本,其自身重量和避障運算對於能量的消耗都是在爭奪無人機寶貴的資源。入門級的無人機面臨著一個很尷尬的局面,一方面要降低成本降低重量,一方面還要面對入門級飛手的各種不規範操作,如果做超視距飛行,而且還要側飛、倒飛、大盤旋等自動避障無法偵測的運動方式,那炸機自然是早晚的事。
畫質
Mini系列無人機採用的傳感器都是1200萬像素的,而且都是1/2.3 英寸的CMOS,理論上都是陽光機。但Min 2卻將視頻最高解析度從2.7K提升到4K,最高30P,視頻碼流也從40M提升到100M,依然沒有HDR、LOG等高質量視頻模式。作為對比,Air2具有4K 60P,最高120M碼流,支持更高寬容度的HDR視頻和D-Cinelike色彩模式。具體畫質如何?請觀看我們的對比視頻。
Mini 2的升級除了4K視頻提供更高畫質以及二次構圖的空間以外,還支持照片模式下拍攝RAW文件。Mini 2提供了4K模式下的2倍以及全高清模式下的4倍數字變焦,這給快速構圖提供了額外的便利。此外,Mini 2還增加了一鍵全景的拍照模式,雲臺相機可以自行運動拍攝球形以及180度的照片。
總結一下,DJI Mini 2以3000元以內的價格提供了4K 30P視頻、10公裡圖傳以及輕巧便攜的機身,給大部分初級飛手提供了一個入門學習而且是合法飛行的機會。
雖然輕巧機身與價格限制了Mini 2具有更高的畫質、更強勁的飛行性能以及避障性能,但對於嚴肅的影像創作者甚至專業團隊來說,Mini 2的價值就像運動相機對於專業相機一樣,可以替代體積更大的專業設備在特殊角度和狹窄空間拍攝、以較低成本在危險環境下完成非常規的拍攝,是主力航拍無人機的輔拍好搭檔。
Mini 2也是隨身攜帶的堪景利器,在特殊情況下還能充當一個低成本的穿越機機位,玩法和想像空間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