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12月25日發表報導《「脫英入歐」,蘇格蘭能成功嗎?》報導稱,據德國《世界報》報導,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妮古拉·斯特金近日再次提出蘇格蘭「脫英入歐」計劃。她表示,將力爭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帶領蘇格蘭「回歸」歐盟。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今年10月的民調結果顯示,58%的蘇格蘭人會在公投中投票支持獨立,這一數字刷新了「脫英」的支持率紀錄;此前連續8次民調結果也顯示,大多數蘇格蘭選民贊同獨立。
按照英國法律,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必須得到英國政府和議會的批准。今年1月,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明確拒絕蘇格蘭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的要求,稱第二次公投會讓蘇格蘭再度陷入政治僵局。
2014年9月,蘇格蘭曾就是否脫離英國舉行公投,最終以55%反對、45%支持的結果留在英國。「英國『脫歐』給了蘇格蘭再提獨立的理由。相較2014年公投,當前的情形已經發生了變化。」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蘇格蘭長期謀求「脫英」,背後有複雜的經濟利益糾葛,北海油田的開採權與油氣產業收入分配等問題曾長期影響雙方關係。
英國《金融時報》稱,英政府近期推動的《內部市場法案》也為蘇格蘭的分離傾向「火上澆油」。該法旨在確保英國「脫歐」後,國內各地區無摩擦貿易,但把制定產品標準的權力集中於英政府,影響了蘇格蘭等地的內部事務自主權。
丁純指出,蘇格蘭獨立不會那麼簡單。在「脫歐」背景下,如果英國再陷入四分五裂,對政治、經濟、軍事而言都是難以承受之重,因此英國不會輕易允許蘇格蘭「脫英」。蘇格蘭謀求獨立,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英歐雙方達成「脫歐」協議的壓力。
《時代周刊》報導稱,如果蘇格蘭「脫英入歐」,將成為與英國這一非歐盟國家接壤的國家,邊境管理等問題會使英國「脫歐」談判複雜化。
「脫英」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是蘇格蘭當前面臨的另一大障礙。根據蘇格蘭政府公布的財政數據,蘇格蘭財政赤字在2019—2020財年增至150億英鎊,相當於其GDP的9.4%。《衛報》指出,這一比例高出英國整體赤字水平7%,而歐盟要求其成員國的赤字必須低於3%。
丁純指出:歐盟不希望看到一個分裂的英國,所以在對待蘇格蘭獨立的問題上,歐盟會保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