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皮》上映,依然是美女妖怪和書生的故事,故事老套,話題熱度卻一點不減。愛是永恆的話題,人心也是,看這部劇,我為書生深至靈魂的愛感動,更為人心的噁心寒。
1. 眼見不一定為實
不論古代還是現代,人們談到鬼怪都是害怕甚至憤恨的,因為在人們心裡,鬼怪都是壞的,是作惡多端的,而人是善的,是受到欺負的。
這是一個貽害千年的謬論。
電影開頭,捉妖道人力戰貓妖,揚言貓妖作惡多端,理應受死。
相信很多觀眾和我一樣,以為這是一個人人得而誅之的惡妖。
貓妖被書生解救,暫得緩命。現成的血肉之軀就在眼前,貓妖卻並無絲毫害人之意。她跟著書生,還要以身相許報答書生救命之恩。
這不是說說而已的,貓妖不懂情愛,卻驚嘆於書生的善良,想要報答之心不假。所以她借著賓娘的身體和連城成為閨蜜,和王化成密謀換皮陰謀,甚至傷害連城。這一切看似作惡,說到底卻是為了情,為了愛,為了報答書生的救命之恩。
都說妖怪歹毒,無惡不作,一到夜間就出來殺人,橫屍遍野。可是我們來仔細看一看,貓妖所殺的人有什麼共同屬性?這些死去的人,除了都是人之外,還有個共同點,都作惡。
他們或者是夜間打家劫舍的盜匪,或者是平日裡調戲良家婦女的暴徒,或者是普通人,但是遇見弱女子就見色起意,意圖不軌。從本質上來說,他們都是壞人。
看吧,被殺害的普通人原來都是壞人,被人人喊打的妖怪竟有好心!
2. 人心最是複雜
貓妖假借賓娘的身體與連城相遇後,更是不解書生和連城的情感。
連城和書生,明明彼此相愛的兩人,因為連城的父親貪戀權勢,要將連城嫁給官家公子王化成,兩人被生生拆散。
連城氣急攻心,一病不起,看遍郎中救治無方。眼看著連城就要死了,道士給出救命藥方,卻要一錢心頭肉作藥引。
連城的父母做不來,已有婚約的王化成更不可能割肉,只有書生肯做出犧牲。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平時不小心割破都要疼上半天,更何況親自割肉一錢呢?
書生雖是一介文弱之軀,卻下得了手,只為救治自己心愛的姑娘。
眾所周知,那王化成是個紈絝子弟,平日裡插科打諢,胡作非為,更仗著自己的老爹是一方官員,行事肆無忌憚,遇到美女必定要千方百計得到手。
連城的美貌是她處世的資本,卻也為她招來了不幸。色迷心竅的王化成怎能放過傾國傾城的連城小姐呢?
貓妖化身的賓娘為與書生相守,秘密謀劃了換皮計策,而合作者就是王化成。
像王化成這樣的惡人,被妖怪害死也不枉然。偏偏這部劇,這樣的壞人得到最多的庇護,連道士都三番兩次的救他,讓他活到了大結局。當真讓人費解。
3. 妖怪竟心存善良
貓妖是機緣巧合之下成了賓娘的。
她原本也是個善良可愛的小貓妖,雖然名為妖怪,卻吃素救人,從不曾殺生。
貓妖的哥哥和道士的妹妹相愛了,人妖殊途,自然被道士極力阻止。情到深處的一人一妖,寧願殉情以證真愛。只是連累了活著的小貓妖,成了道士追殺的目標。
她從不曾傷害一人,但為了生存,為了免於被殺,她必須靠吸血來強大自己的實力,成了真正的妖怪。
可她到底是心存善良的,即便必須要吸血求生,她也沒有殺害過一個無辜的人。我們看看她殺的是什麼人:強徒、盜匪、惡霸、欺負弱小的平民。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貓妖賓娘的利齒之下,沒有一個普通人是善良無辜的。
電影最後,賓娘終於明白了連城和書生的感情,即便換了皮,也改變不了愛,他們的愛是深入靈魂的。所以最後,賓娘願意放棄自己的修行成全這一對眷侶。
說到底,賓娘雖然吸血殺生,做了很多錯事,但還是心存善良的。
蒲松齡先生寫《聊齋》,深入淺出,道理蘊藏其中。郭沫若評價《聊齋志異》「寫人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什麼花妖狐媚,披著妖怪的外衣,內裡卻心存善良,反觀那些人模人樣的達官貴人,反而內心最是齷齪骯髒。
我們都說,畫臉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最是難測。鬼怪不可怕,比鬼怪更可怕的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