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陳志朋)對自身期望很高,滿意度很低。在外人看來是折騰,在他自身看來,其實是收到負面反饋後的一種應激反應。然而,在選擇和機遇方面,像他如此敏感內向的人,很難做出真正客觀、決絕的判斷。
今年的綜藝節目《天賜的聲音》第二季迎來了一位「熟悉」的新學員,陳志朋。
他說,「做歌手要回到歌手的本分」。
在臺下擔任音樂合伙人的蘇有朋百感交集,時光仿佛又被拉回從前。喃喃的說了一句:
「二哥回來了」。
時光被拉回到90年代初,大街小巷傳唱著「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運草,串一個同心圓…」
這是很多八零九零後聽過的當年熱門歌曲《愛》,分別由「18歲的霹靂虎」吳奇隆、15歲的建中高材生「乖乖虎」蘇有朋以及17歲的舞蹈生「小帥虎」陳志朋組成。這首歌的初衷是尊重關愛聾啞人群體,動人的旋律風靡全亞洲。
小虎隊當年的風頭,可不輸任何一位當今流量小生。
16年後的大洋彼岸,2007年一部《變形金剛》在全球各大影院橫空出世,裡面的女主角梅根·福克斯(Megan Fox),在跑了多年龍套之後憑這部電影一戰成名。在全球最性感的女人名單裡名列前茅。
然而,去年她當女主角的影片撲得一點水花都沒有,而距她巔峰時期,已經過去13年了:
梅根今年疑似出軌,她表示,是婚姻拖累她(being held back by marriage)。
小虎隊和梅根的故事有何關係呢?請看下文。
可能有人不知道,「追星」這個詞是為小虎隊這個詞而發明的。
他們的演唱會場場爆滿,他們發行的第一張專輯10天內便成為了銷售冠軍,也打破了臺灣團體史上萬人空巷的吉尼斯紀錄。
就像今日的流量小生一般。而《青蘋果樂園》、《逍遙遊》、《蝴蝶飛呀》、《紅蜻蜓》這些被傳唱的歌曲,不僅是他們經典的歌曲,也承載了多少人最純真的那段青春年華。
1991年成為小虎隊這個組合命運的轉折點,陳志朋要入伍,蘇有朋要繼續讀書,《小虎隊再見》演唱會的大廳裡,原本只容得下2000人,卻湧進了上萬人,大家哭著、不舍,承諾著,兩年之後再相見。
吳奇隆寫下《祝你一路順風》,約好下一次登臺都不要缺席。
小虎隊是他們三人最美好的標籤和記憶,同時讓他們短暫地體驗到,名氣和平臺給他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然而後來,他們沒有再相會,直到2010的春晚。
就像樸樹的《那些花兒》唱的一樣:
「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吳奇隆穩紮穩打,在影視劇方面:《創世紀》裡嶄露頭角,到了《俠女闖情關》、《蕭十一郎》已是妥妥的男一號,《名捕震關東》、《聊齋奇女子》裡已漸入佳境 。2003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2011年憑藉《步步驚心》裡的四爺形象大翻紅,並且和其中的女主角劉詩詩喜結良緣。
蘇有朋在早期和「小燕子」趙薇在《還珠格格》裡組成CP後,趁熱打鐵的拍攝了《老房有喜》和《情深深雨濛濛》,《倚天屠龍記》和《刁蠻公主》為他進一步打開知名度。在電影《風聲》精湛表演獲得百花獎最佳男配角,2015年的《左耳》第一次擔任導演,2017年,蘇有朋第二部導演作品《嫌疑人x的獻身》上映後,赴美國紐約大學學習導演學。
陳志朋卻最讓人惋惜心疼,他的履歷並沒有像前兩位那麼光鮮。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方式讓人對他產生了不同於上述二人的印象。
1998年,《還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前幾年連「丫鬟」金鎖的扮演者都去坎城走紅毯了,大家對他的印象依舊是邊緣化的「爾泰」的飾演者:
後來,模仿過一段時間的「哥哥」張國榮,其實也是一種自我探索和嘗試,卻被張國榮基數龐大的粉絲群嘲笑「消費哥哥」、「東施效顰」:
在演藝、歌唱事業發展均不太如意的情況下,隨後,便是「辣眼睛」的奇裝異服上頭條:
不禁讓人感嘆,這還是當年那個乾淨清爽的少年嗎?
名利就是個勢利眼,誰紅就貼誰。
錯把機遇當能力,梅根的自我消耗之路
再來看看另一位梅根,在2007年憑藉《變形金剛》爆紅之後,梅根嘗到了出名的甜頭。各大報紙雜誌紛紛向她拋出橄欖枝,性感誘人的照片充斥著各大網頁版面。被大眾豔羨她的胴體,被人模仿著她的妖嬈和狡黠。一時間,「狐狸」(Fox)這個名字被千家萬戶知曉。片約、視鏡也紛至沓來。奢侈品牌阿瑪尼( Armani)更是請她來做代言:
「《變形金剛》讓我取得了成功,但是這部電影是一部特效電影,所以演員的能力從來都不是一個很好的賣點。」梅根接受採訪是這樣看待成名作的。
這句話雖然自己說沒問題,但讓其他劇組演員和導演聽起來可就不那麼順耳了。
風光的時候,人是很容易誤判自己的位置的。
接下來,梅根說了那句讓她至今後悔的一句話:「他(麥可·貝,《變形金剛》的導演)在片場想做希特勒,而且他的確是。與他共事就是一場噩夢。」
請注意,本片的導演和製片人麥可·貝和史蒂文·史匹柏均為猶太裔,在現場導演是否真的如梅根所說的那樣專橫跋扈我們不得而知。但這樣的言論對於一個公眾人物而言是多麼有欠思考。
等《變2》拍完,梅根立馬被撤換,然而,還處在被名利衝昏頭腦的梅根根本意識不到事態的嚴重性。多年後梅根表示:「如果沒有發生那事,我想我不會學的那麼快。其實我只要道歉就好了,但是我拒絕,23歲的我有點自以為是,我把自己當成聖女貞德了」。
《詹妮弗的肉體》
憑藉《變》前兩部的人氣,梅根本可以好好打磨演技,趁著人氣還在,然而,她在職業規劃方面並沒有多大長遠打算,也不願意為打磨演技付出太多精力。在人氣最高點後她選擇結婚,在女演員最應該拼搏證明自己的年紀選擇相夫教子。這並不是所謂的「急流勇退」,而是未經深思的決定。
有人可能會說,做家庭主婦錯了麼?沒有錯,前提是,做家庭主婦選擇隱退不應該是退路,而是權衡後的選擇。
事實證明,她後悔了,然而,名利場的無情,是不會對任何美麗的臉龐網開一面的。「花瓶+票房毒藥」的頭銜始終摘不掉,幾乎每部參演的電影都被提名金酸梅獎。
梅根最近幾年其實很渴望復出,在公開場合媒體面前也表示了對麥可貝的歉意。然而,前幾年的《忍者神龜》系列並沒有給梅根帶來當年的話題度。老公年齡比她大十幾歲、收入卻比她低很多。一家子老小指望著梅根吃飯,婚姻也進入疲憊期,再美好的花前月下也抵不過蹉跎歲月。
市場永遠都偏愛年輕的面孔和有閱歷的實力派。梅根現在顯然兩者都不佔。
如今,也只能靠「疑似出軌」、「疑似整容」、「疑似離婚」上上新聞了。
比起梅根,其實陳志朋要顯得踏實多了。從小便渴望站上舞臺的陳志朋,「渴望被人看見」是他內心最大的驅動力。在小虎隊裡,陳志朋也是舞技最好的,還經常給總是慢半拍的蘇有朋開小灶。
心地善良是陳志朋一直不變的本色。
前幾年,他為河南過世的兄弟盡孝,專門跑到農村給兄弟年邁的父母翻新房屋,素人鏡頭下的他,毫不「妖冶」,沒有經紀公司強迫他穿什麼奇裝異服,他終於可以做回那個頂天立地的漢子。然而,社交媒體上,他隻字未提。
去年有人惡意縱火,燒毀了陳志朋父母費盡畢生心血維護的寺廟,他也只是在微博上淡淡的說了一下,感嘆幸好父母未受傷。因為家人對他而言最重要,他想好好保護他們。
陳志朋從不碰瓷,拿當年小虎隊的情誼去綁架蘇有朋、吳奇隆。儘管他們都已功成名就。
但他心裡是不甘的,即便到現在,依舊在演藝圈尋找、摸索。
陳志朋讓人覺得可惜,似乎總是不順遂,總是差點運氣。
他不圓滑、不世故;不懂得左右逢源,不懂得捧場做戲。
我們不禁會在腦海裡多問幾個「如果」,這些恰好就是決定他命運的重大轉折點:
如果他他在1991年推遲服役,是不是可以更多的展現下自己的才能更加了解自己,不會讓後期的林志穎們後來居上?
如果在演藝事業方面和蘇有朋和吳奇隆一樣穩紮穩打,而不是單獨跑去遊學,是不是可以在影視劇方面慢慢積累經驗?
如果當年吃一吃《還珠格格》的紅利,多接觸一些演藝資源,是否現在也是自成一派的影帝?
如果在2001年,他沒有因為拍攝受傷而休息幾年,那麼,唱響自己事業高歌的會不會有他的名字?
.......
可惜,人生哪來那麼多如果。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選擇構成的,所謂的機會和運氣,大多是在不斷的試錯和判斷中擦身而過。
就像美女的背影,驀然回首,伊人已遠。
沒有人會預判哪次選擇能改變人生,大多能做的就是後知後覺,正如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所說:
「選擇塑造了我們的人生,為自己塑造了一個偉大的故事」。
在機遇來臨的時候沒有好好把握,在幡然悔悟後發現一切太晚。
在《人生選擇題》裡,華少問他,如果後悔用掉了人生的某張牌,是否願意拿回來:
「選擇就是不後悔」
陳志朋淡淡的說道。
多少的滄桑、無奈、不甘與固執,就在這一句話裡。
成為世俗定義的成功不容易,成為自己心中那個滿意的模樣更不容易。
也祝願他和梅根能早日找到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
感謝閱讀,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