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畫像 文/唐秀玉

2020-12-22 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如果我是一個畫家,並且給自己作自畫像的話,那我可能會遭世人噪罵。因為,我的畫不真實,全是虛偽的。

6歲,我為自己畫爸爸媽媽給我穿上嶄新衣裳,我背上媽媽給我新逢的還繡了花骨朵的書包,他們一人拉著我一隻小手,送我到學校去報名讀書。

而事實上,我8歲才得以讀書。6歲時,比我小三歲的弟弟需要人領,而我要領弟弟。每天,爸媽在生產隊掙工分,我背著弟弟,弟弟在背脊上餓得哇哇直哭,我也哇哇直哭。

16歲,二八佳人,我把自己畫得現代而且時尚,明豔而陽光的畫面,是正在上重點高中並準備考重點大學的我。

然而,16歲那年,卻因家庭貧困我不得不放棄上重點高中,不得不放棄考大學,被迫去市裡就讀中專。那時的我非但沾不上半點時髦明豔的邊,而且身上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以至於常常不敢和同學們交遊,常常像一隻寒蟬蜷縮在學校圖書室的某個角落裡。

(圖片來源於網絡)

26歲,我給自己畫一對翅膀,長而輕柔的羽毛光彩照人,張起足夠的風力帶我飛向白雲朵朵的藍天。

如果沒有知情人士的劇透,人們不會發現我還是那隻瘦弱的小螞蟻,年年有月都賊驚驚地在泥地上爬行,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哪裡突然伸出的一隻大腳踏碎了人生。日子永遠是一塊硬骨頭,儘管偶爾冒出一點油香氣,但常常教我啃得齜牙咧嘴。

36歲,我給自己畫一領鬥篷,像昭君出塞時披的那種高大上的鬥篷。

在鬥篷的擁籠罩護下,我看上去是那麼拉風,是那麼颯爽,甚至是那麼「漢子」。它那滴水不漏的包裹力恰到好處完美無缺地裹住我摸爬滾打的傷疤,裹住被生活無情毒打深深烙下的鞭痕,遮掩無暇打理而漸至粗鄙的靈魂。鬥篷那肥厚的樣子,還讓人不會懷疑它內裡的空虛,不會發覺其中那看不見的顫慄。

46歲,我把自己畫得笑靨如花,世界不再猙獰而深情款款的,空氣都是正能量,荊棘的尖刺上開出了美麗的花,前景光明正可期待,我歡喜多多,幸福滿滿。

畫完之後,我背過身去哭泣。

總之,在我的自畫像上,絕對沒有眼淚,哪怕眼淚是那麼真實。

相關焦點

  • 我們的自畫像,你看到的是什麼?
    自畫像是一個令人著迷的題材,許多畫家都喜歡通過自畫像來表現情感,抑或喜悅,抑或悲傷。
  • 「真假」梵谷自畫像
    實際上,早在70年代的質疑聲中,著名的梵谷書信研究專家Jan Hulsker通過分析發現,奧斯陸的《自畫像》是唯一一幅可以在他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找到對應的自畫像作品——1889年9月20日,梵谷在信中提到畫自畫像是他「在病中(『malade』)的一次嘗試」。
  • 虞書欣自畫像,劉雨昕、許佳琪自畫像,見趙小棠:認真?
    #青春有你青春有你2的選手非常出色,他們不僅需要刺繡,還需要畫自畫像,這是對繪畫技巧的考驗,可以說自畫像代表了自己的美醜,虞書欣自畫像,劉雨昕自畫像,許佳琪自畫像,看趙小棠:認真?我第一眼看到的是虞書欣,節目非常可愛,雖然有一些惡魔,但是挺好愛她,她喜歡她是不合理的,每個人更喜歡活潑的女孩,她非常真實,在這個自畫像上是一個小女孩有馬尾,這真的符合她的形象,領結很到位,真漂亮!
  • 著名漫畫家的自畫像
    難得一見的佳作,妙趣橫生的漫像   著名漫畫家的自畫像         完全是受了我的好友,著名漫畫家白維純的影響,不會畫漫畫的我,卻對漫畫有了格外濃厚的興趣,因我喜歡畫人物,故而對漫畫家的自畫像更是尤為喜愛。
  • Frida Khalo的電影自畫像
    Frida Khalo的電影自畫像今天抓緊吃飯洗碗的所有時間看了《弗裡達》這部電影。百忙之中還是想要記錄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想。
  • 《自畫像》同題:
    3,攬鏡自題胡鴻(河南信陽)二毛稀可數,不意人言醜。雖不任衝冠,拍欄猶趁手。4,自畫像汪建華(上海)寒氣催黃杏,餘輝染暮林。莫嫌年歲老,還有一鉤金。13,自題李愛蓮(山西)人世溝橫實未諳,清心只合對山嵐。秋風落葉姣姣月,共我知音一二三。14,自題舊照蘇俊(廣東)無端舊我到吟邊,湖海相忘又十年。莫訝形容都不似,一簫一劍尚依然。
  • 抓住特點,按一定順序,命題作文《我的「自畫像」》一點不難
    審題假如你們班來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儘快熟悉班裡的同學,請以「我的『自畫像』」為題,向班主任介紹自己,讓他更好地了解你。本次習作是一篇命題作文。藝術家為自己所繪的肖像作品,稱為自畫像。「自畫像」是自己畫自己,在寫作中就是向別人介紹自己。主要從外貌、衣著、神態、動作、性格、愛好等方面來說,最主要的是體現出自己最突出的特點。
  • 新周刊丨自畫像800年:「這就是我,我為此自豪」
    在作品上簽名是一種自豪的體現,但自畫像才意味著藝術家認為自己是值得去畫,值得去雕刻的。在委拉斯凱茲的自畫像中,國王和王后尊敬畫家。我所知最早的自畫像出現在1170—1200年之間,修道士拉菲勒斯坐在那裡,右手拿著畫筆。它是1160—1170年之間書記員埃德溫自畫像的一種變形,不過埃德溫展示了自己正在寫而不是畫。
  • 【骨灰推薦】不能更棒:漫畫家的自畫像整理!【好多圖哦】
    前些天小編在網上無意間看到的,來自黑白漫文化的壬午前輩整理的漫畫家自畫像,大愛啊!,還有悟天格斯練合體時作者突然蹦出來自己吐槽一下,安達充也經常背著一支比自己還高的巨大畫筆四處遊竄,空知猩猩在讀者人氣排名比阿妙還要高,牛姨畫過自傳漫畫《百姓貴族》,一家子牛的形象深入人心。井上雄彥的T博士形象剛開始不過是他設計的一個解說角色而已,不知道何時開始大家都默認成這是他的自畫像,久而久之他自己也拿t博士當做招牌了,其實井上大神一開始使用的自畫像很俗氣的。
  • 56位藝術大家的自畫像
    自畫像是藝術家為自己所繪的肖像作品。雕塑家類似的創作則稱為自塑像。西方繪畫傳統中的自畫像,於文藝復興時代為人矚目,當時自畫像被稱為「鏡中肖像」,一開始的自畫像並不表現藝術家工作的情形。從16世紀中起,藝術家們開始選擇表現他們自己與畫架為伍,手持調色板和畫筆,支著腕杖等情景。
  • 尾田的自畫像是條魚?T博士並不能代表井上?漫畫家與自畫像的那些事兒
    不過,無論是何種原因,都催生出日本的漫畫家一個愛好,那就是——自畫像。這些自畫像多用於單行本中的作者寄語,或者雜誌給漫畫家排名的時候。所以,當一部作品大火之後,或者連載時間長了之後,這些自畫像便深入粉絲們的心中了。這期的鼠繪小百科,就跟大家聊聊漫畫家和自畫像的那些事兒。由於篇幅有限,這裡就只選取幾位大家熟知的漫畫家,如果小夥伴們感興趣,以後再接著給大家科普。
  • 自畫像,讓孩子發現獨一無二的自己
    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很多藝術大師都畫過自畫像,最著名的是梵谷,他的自畫像多達幾十幅,藝術家常常通過自畫像來表達自我的個性。而孩子作為天生的藝術家,在他們的眼中,自己又是怎樣的形象呢?讓小朋友畫自畫像是一種提高觀察,發現自我的好方式。如果你的孩子還沒有嘗試畫過自畫像,不妨在家中提供一面鏡子,讓他在鏡中仔細觀察自己,他也許會創作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 【湖南】彭心怡《我的自畫像》指導老師:邱豔紅
    點上方藍字中外少年作家網再點關注 長按文末二維碼
  • 三年級作文:我的自畫像
    大家好,我是王櫟涵,今年九歲了,來自鐵樹學校,是一個可愛的小男生。下面我來和大家說一說我自已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吧。我長的骨瘦如柴,像一根竹竿,穿著紅色的衣服,十分帥氣,像一顆閃亮的小明星。當我思考問題的時候,眉毛皺成一團又成了小問號。眉毛下面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像荷葉上的露珠一樣清澄,又像兩個大大的黑寶石般明亮。鼻子很尖,像瓜子。嘴巴紅紅的,一笑起來就露出了白生生的牙齒。我的愛好就是跳繩。小時候,爸爸給我買回了一根跳繩,我見了就立馬來了勁,二話不說就跳了起來。剛開始,我只能跳一兩個,還累得滿頭大汗,我大聲喊道:「太難了,不跳了!」
  • 藝術的魅力之「真假」梵谷自畫像——下
    梵谷的「真材實料」除了文本中的線索外,技術鑑定表明梵谷在奧斯陸的《自畫像》中所使用的材料與他在整個南法時期所使用的材料完全相同。儘管梵谷沒有使用標準尺寸的畫布,但研究發現這幅畫的原始尺寸與他後來的其他幾幅作品中的尺寸一致,包括那幅《耳纏繃帶嘴含菸斗的自畫像》。具體來看,這件自畫像的畫布沒有塗過底漆,是由一整塊相對較細的布料製成。
  • FOCUS | 書店創始人的自畫像(上)
    (本期#書店創始人的自畫像#我們主要關注以上四家書店)書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一個場所,多多少少,我們都有逛過書店,每次在書店徘徊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暗暗的從心底裡面發問:究竟是什麼樣的老闆開了這麼一家書店呢?
  • 自畫像和三個女人:一個舞者的自畫像及三代女人的故事!
    如何處理自舞與自抬?如何使用真實影像「自畫」?所以這部片子的創作難題是:如何擺脫習慣的自戀、自愛的膚淺表面,展現出有蘊含的深度。章夢奇是學舞蹈出身,和眾多舞蹈人的道路大致相同。她9歲開始習舞,每日壓腿、練功、舞蹈至成年(大學專業為舞蹈)。舞蹈作為一種職業,和職業運動員類似,跳到差不多年紀時就要改行,是一種「吃青春飯」的行當。章夢奇命中注定要走一條殊途。
  • 五幅自畫像,象徵梵谷的一生
    因為他至少單獨完成了39幅自畫像。這些畫像除了讓我們模糊地認識到藝術家的外表,還追溯了他的人生。即展現了從他決定追求繪畫夢想到他與精神疾病的鬥爭悲劇的軌跡。在這39幅作品裡,有5幅自畫像對梵谷來說是最重要的。
  • (全國三卷高考作文)我的自畫像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全國三卷)我的自畫像早晨,我站在鏡子前,總會覺得裡面的人不是自己。我感覺自己很陌生,不為別的,就是太醜了。我怎麼會這麼醜呢?平時的我還是比較自信的啊!都說「相由心生」,完了。我的內心是有多醜陋。細細想想,還真是這樣。
  • 李爽|我一生在描繪一幅大的自畫像
    李爽  文|翟曉林  「李爽」兩個字,在上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