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右手的他,在北京開了家列印店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野望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

- 職 業 故 事 -

張達20歲那年,母親用不多的積蓄給他安上了第一雙假肢。下地走路的那一天,張達第一次走出自家門前的小空地,他沿著泥濘小路走到了國道,又沿著國道走到了最近的小鎮。

1

去年十二月,我在北京,偶然邂逅了一家特別的列印店。五十平米不到的破舊小店,被一個廢舊停車場的攔網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繫——即使在城中村,它也是最不起眼的那一個。

我進門時,老闆正站在門口煮麵,我注意到他的左手一直插在褲兜裡。他抬頭衝我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黃牙:「小夥子,列印啊?」隨後指了指店裡唯一一臺電腦,示意我自己操作。

臨列印前,我發現排版上有些問題解決不了,搗鼓了半天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一隻手從我身後伸過來,接過了滑鼠,看到那上面到處都是皸裂的疤痕,我想起了從前見過的那種八十歲老農的手,可這隻手的主人分明只有40歲上下。

老闆一言不發地盯著屏幕,即使在這個時候,他的左手還一直插在口袋裡。需要用到鍵盤的時候,他也是把右手從滑鼠上移過來,以一種極度彆扭的姿勢操作著。

正當我暗自奇怪時,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排版的問題已經解決了。「謝謝您。」「不客氣,你哪的人?」「安徽。」

老闆沉默了幾秒,語出驚人:「安徽人不錯,留下來吃飯吧。」

我有些愕然,正在想以什麼理由婉拒這突如其來的邀請時,他已經從一旁的柜子的底部翻出了原材料——一塊砧板、一把菜刀和兩小塊冬瓜。一直隱藏在口袋裡的左手也終於亮了出來,那場景我至今都無法釋懷,整隻左手上只能看出一根細小的畸形手指,而本該長著另外四根手指的部位怪異地聚合成一團。如果非要找一個詞去形容,那大概只有「豬腳」了。

雖然我的震驚只用片刻就很好地收斂了起來,但還是被他敏銳地捕捉到了。他扯了扯嘴角,露出笑容:「嚇到了吧,我是殘疾人,出生就是。」

說罷又拍了拍雙腿,自嘲道:「兩條腿,也是假肢咧。」見我默默不言,面帶愧色,他又伸出了右手拍了拍我的肩膀,略顯笨拙地轉了個圈,「這假肢,比真的還要更平穩些!」

我不忍再去拒絕,反而主動上前搭了把手。或許是因為沒什麼朋友,他顯得格外健談。

2

1975年,山東德州。張達剛出生的時候,母親不敢睜眼多看。父親則抱著襁褓中的「怪物」,不敢接受現實,失魂落魄跌坐在地上。

在他之前,家裡已經有了一兒一女,但當時農村養兒防老的觀念盛行,家裡的孩子總是不嫌多的。父親張雙喜想過把他拋之荒野自生自滅,村裡惟一的神婆攔了下來。她告訴夫婦二人,上天虧欠了張達,這樣做會遭到現世報。

神婆是受村裡人尊敬的,因為她可以請神上身,預知未來禍福。神婆的一句話無疑是一張護身符,而他後來才知道,神婆是個瘸子。

自從張達出生後,面對著村裡人異樣的目光,父親張雙喜心裡的鬱結與日俱增,過上了借酒消愁的日子。在某天中午醉酒後,神志不清的張雙喜掉進了水裡淹死了。張雙喜正值壯年,大家對他的死總是議論紛紛,而且必定會提到張達的名字。張達靠雙臂爬來爬去,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自家門前的空地,對此他並不知情。

張達20歲那年,母親用不多的積蓄給他安上了第一雙假肢。穿上外套將手籠在袖中的張達,除了走路姿勢有些怪異,看起來和常人並沒有什麼兩樣。下地走路的那一天,張達第一次走出自家門前的小空地,他沿著泥濘小路走到了國道,又沿著國道走到了最近的小鎮。

「那時候的我,以為天大地大也就那麼點大了。」每次和人回憶起那天的情形,張達總是這麼自嘲。

過了不久,母親病重。三兄妹陪在床前,老母親握著張達的手說:「你這個樣子,什麼也不會。我走了,你一個人怎麼過呢?」說罷她瞥了一眼哥哥和姐姐,斷斷續續道:「好在你還有兄長,有姐姐,你搬去他們那,有他們在,你餓不死,就行啦。」

母親斷氣後,張達回頭看了眼姐姐,發現對方正躲著他的目光。他有些羞惱,發誓道:「我能養活自己,不會吃你們一口糧。」

3

本來按照姐姐的意思,張達這個拖油瓶沒有資格拿到遺產,大哥急了:都是一個娘胎裡出來的,他20年沒見過世面怎麼養活自己,總不能真讓他去死吧。最後,大哥給了姐姐一點補償,遺產落到了張達手裡,破敗的老屋、一塊地、1000多塊錢,這事兒就這麼了了。

回到家裡,張達找出了短命老爹留下來的兩包煙,什麼牌子的他也不認識。他看都沒看泛黃的菸捲,直接往嘴裡塞,嗆得眼淚都出來了還是固執地一口接著一口。一個晚上過去了,兩包煙空了,大腦缺氧的他什麼東西沒想明白,靠在大門上昏睡了過去。

第二天一早,被雞鳴聲吵醒的張達費力地直起了身子,用腳把門口的菸頭胡亂地踢到一起。既然沒有知覺,那就讓它們有點用,張達這樣想著。他吐了口滿是焦油味的唾沫,一瘸一拐地沿著小路向小鎮走去。

在通往小鎮的國道旁有一個廢品站,張達走到那的時候,天已經蒙蒙亮了。有些疲憊的他就靠著成山的廢品堆稍事休息,手邊是一堆書,他隨手拿起一本翻開,一個字都不認識。

「你誰啊?來我這偷東西,去去去去!」廢品站的人急忙跑來驅趕他,一腳踢在張達的假肢上,異樣的的觸感讓他有些吃驚,一時間也忘了繼續開口。

張達才勉力支起上半身,又一屁股坐了下去,眼睛一片灰濛濛,和對方大眼對小眼。良久,張達才木訥地開口:「就這些破東西,誰還偷?」

「你這小崽子,還敢看不起我?我這寶貝可多著呢,有的是人來淘東西。」那人說著,目光突然停在了張達的左手上。

察覺到對方的目光,張達趕忙將左手縮進了袖子。

4

那是1995年5月份,張達記得很清楚。那次邂逅,是他懵懂生活的轉折點。

廢品站負責人叫陳明,是個40多歲的中年人,看張達可憐,就讓他每天來廢品站幫自己幹活。薪水當然不高,但是整理出來的一些舊書籍他都象徵性地收了一點錢賣給張達,從薪水裡扣。

在他的指點下,張達每天都會抱著這些舊書籍走幾公裡的路去鎮上,賣給鎮子東北角的一家舊書店。老闆也不是來者不拒,每天的舊書只要了三分之一,還沒廢品站一半的薪水高。漸漸地,張達也就對賣書不抱什麼指望了。

他拿著本淘來的舊字典,和老闆做了一錘子買賣:「我幫你淘書,你教我識字,我便宜賣你。」

也許是沒動過腦子的原因,張達認起字來非常吃力,每天好幾公裡的來回,一學就是兩年。那時候,他每天晚上都要抱著那本字典才能睡得著。

雖然勉強識字,但是這對生活好像沒有起到什麼立竿見影的效果,兩年的時間裡入不敷出,越來越少的積蓄讓張達有些焦急,他開始尋找機會。

鎮上有家網吧,也是惟一的網吧,一些小青年還有遊手好閒的中年人經常過去消遣。張達每天認完字經過網吧門口,都要駐足向著人聲鼎沸的網吧瞅上好半天。每到這時候,他都要把手揣進兜裡碰碰那少得可憐的零錢——腿沒知覺,用手碰上了才安心。

過了幾天,張達出了50塊,從陳明手上淘走了一臺廢舊的電腦。陳明說這是自己收的,沒壞,就是有點舊。張達把電腦搬回家,打小只會遍地爬的他搗鼓來搗鼓去也沒鬧明白。

當時有一部分人去網吧是為了練習打字。他總是假意去網吧溜達,實則是在物色合適的人選,而這部分練打字的人就是他最主要的目標。

「打字哈?我屋有,便宜,去不?」每找到一個目標,他都要走到近前這樣問一句。這樣的拉客行為有一天還被老闆發現了,把他堵在網吧門口,發現他是個殘廢后就啐了一口唾沫讓他滾蛋。這苦吃的值,一個禮拜後他招來了第一位顧客,一個跟他差不多大的年輕小夥子。

看著小夥噼裡啪啦,張達心裡痒痒,但鍵盤上都是類似拼音的鍵位和一些莫名其妙的符號,他只能望而卻步。最後收錢的時候,張達提出網吧一半的價格,對方不滿,咕噥著:「你這兒這麼偏,來一次多不方便,我還不如去網吧呢。」

這句話正中張達下懷,他祭出老套路:「教我玩電腦,不收錢。」

沒賺到錢,張達依舊樂呵呵的——自己這樣的「廢物」,能多會一點東西都算是賺到了。被舊書店拒收的那堆書張達都沒捨得扔,沒事的時候就翻翻。裡面有不少手冊是關於文檔編輯和列印教學的,一開始他看得雲裡霧裡就扔到了一邊。熟悉了電腦操作後,他就自學了裡面所有的技能。

他在學習電腦操作的過程中和小夥子熟絡了起來,小夥子感慨於張達的不幸,時常為他招攬一些生意,倒也經常帶來一些微薄的收入。

5

2002年初,張達迎來了家裡第一位客人,是一位遠房表哥。張達聽說過,這位表哥很早就出去打工,在外邊開了一個家裝公司,有了不錯的事業。表哥開門見山:「聽說你懂點電腦,有興趣和我去天津嗎?我幫你開家列印店。」

「順便幫我照看下孩子。」

張達不算傻,知道後面這句話才是重點。人往高處走,他沒理由拒絕。

初到天津,表哥在靜海給他租了個店面,又給了他一些啟動資金。他拿著這些錢,想到自己被人這麼看重,眼淚就沒忍住地往下流。手頭的資金不少也不算多,買一臺印表機太貴不划算,於是他索性租了一臺。

租金不貴,但他要向出租方支付成本費用,每月頭3000張紙是基本不盈利的,超過了3000張出租方會降低成本費,那之後才能有明顯的盈利。

在當時想要有盈餘,得有穩定的大客戶。有句話說的好:小客戶隨緣,大客戶靠宣傳。張達不會宣傳,真是管他大小都是隨緣,整天坐在店裡等客上門。也許是傻人有傻福,他很快就聚攏了一批回頭客,雖然單個需求量不大,但是合在一起也勉強能盈利,維持店面的運轉。

剛穩定下來,表哥就送來了自己即將上小學的兒子——小軒。初見小軒,張達就喜歡得不得了。即使見到了他的左手,小軒對他還是很親近。臨走前,表哥塞給他一個油紙包,他打開一看,厚厚的一疊票子,表哥說這是小軒半年的夥食費,叮囑他把小軒照顧好,半年後他會再添。

張達默默地收下了油紙包,猶豫了一下,珍而重之地放進了抽屜裡,壓在最底下,鎖了起來。表哥幫了他太多,他也想為對方做點什麼。這些錢,他決定存起來,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和侄兒二人。看現狀這種想法顯然並不現實,他很快做出了改變,不再羞於宣傳,他列印了幾盒名片,散發給新老顧客,央求他們幫自己宣傳。

平日裡他的收費也算公道,列印上有什麼難題他也會耐心地幫忙解決,顧客們自然不會拒絕,大都幫忙宣傳。生意越做越好,手裡漸漸也有了餘錢,他每天接送小軒上學,還抽空練習廚藝。

6

好日子沒能持續多久,本來這附近就他一家列印店,大家看他生意好於是紛紛模仿。兩年不到,這旁邊就新開了三家列印店。有競爭自然會降低客流量,況且他的店面不大,印表機也比較老舊麻煩,漸漸地很多老顧客也紛紛銷聲匿跡。

很快收入又開始和支出持平,小軒又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在食材上邊他是一點都不省,每天大魚大肉蔬菜瓜果。每天送走小軒後他就靠在店門口默默地啃饅頭,身上的幾件衣服來來回回穿了幾年也沒添過新的。

列印店的對面開了個浴池,老闆是安徽人,張達每天啃饅頭的場景被他看在眼裡。他們吃飯挺晚的,每天中午都會喊上張達一起吃飯,直言也就多了一副碗筷。張達實在拗不過他們,再加上手裡的白面饅頭實在是索然無味,羞赧中就開始了蹭吃蹭喝的生活。

逐漸熟絡後,老闆了解了張達的身世還有現在的難處。某次飯後,他偷偷地把張達拉到一邊, 指了指對面的列印店,說最近有成人用品的廠家聯繫他想要合作,但是他不敢接。

「我想你可以接過這個活兒,你把代理接過去,我介紹客人去你那,利潤我一分不要,你全留著自己補貼家用。」老闆勸說道。

只賣保健品也不犯法,更何況這也是人家的一片好意,張達沒理由不答應。就這樣張達做起了半個掛羊頭賣狗肉的生意,小小的店鋪外邊一看是正經列印店,但是柜子裡鎖著的全是保健品。他把鑰匙藏得嚴嚴實實,生怕被小軒看見。

有了保健品的營收,生活也就逐漸好轉起來,但他還是自己省吃儉用,把錢全都花在小軒身上,吃的用的穿的,每一樣他都自掏腰包,對小軒視若親子。

不幸的是,世上沒有密不透風的牆。

2010年,小軒發現了藏在店裡的保健品,隨後瞞著張達沉迷於瀏覽黃色網站,成績直線下滑,他在一次周末回家後受到了父親的拷問,坦白了事情的真相。

表哥怒衝衝趕到列印店時,張達正在躺椅上眯縫著眼睛。察覺到表哥的怒氣,他心裡咯噔一下。正有些不知所措,表哥一把拉開了柜子的門,一柜子的成人用品暴露在空氣中。

「讓你照顧孩子,你就做出這種事?」「給你三天時間,立馬給我滾!生得齷齪,做的事也齷齪!」

表哥離開後,挨了一耳光的張達跌坐在地上痛哭,他不明白:是不是像他這樣的人,無論做什麼都是註定的死刑。他突然想到了神婆,上天或許從一開始就只是想懲罰他,所謂的虧欠只是個笑話。

退了印表機和保健品,他關門了。臨行前,他拿著一大袋被黃油紙包起來的現金交給表哥。八年,不多不少,整整十六包。看到表哥拿著袋子有些欲言又止,張達咬了咬牙還是轉身離開。

7

他帶著不多的積蓄來到北京昌平區,租了一間門面又開起了列印店。恰逢附近又陸續地建起了不少的學校,張達最愛和年輕人打交道,價格便宜且為人隨和,幾年下來積攢了不少的人氣。

他是和另外一個小夥子搭夥開的店。他負責日常印刷,對方負責平面圖和效果圖的設計——效果圖太難了,他學不會。

2015年7月份,剛結了婚的小夥子找到他,支支吾吾地說:「張哥,您看我這剛結婚了,想要個孩子。您看您就一個人......」就差沒直接說這些客源都讓給他單幹了。

張達點了點頭,沒說什麼,在幾百米外的一處角落另起了一家列印店,四年積攢下來的人脈說放就放了。五十平米的小店裡,張達又做起了佛系老闆。

閒下來時他總會想,這大半生,好像承了不少人的情,又好像誰都不欠。想找婆娘嗎?當然想找,可誰跟了他不是耽誤事呢?他最喜歡孩子,這些年最喜歡和年輕人打交道,可孩子跟了他除了吃苦又能得到什麼呢?現在一個人的生活也挺好,每年存個三五萬,他在心裡打定主意,不回山東老家。

張達顯然沒意識到,他對誰都問心無愧,卻好像唯獨虧欠了自己。欣慰的是,即使在出生時就遭受了如此非人的磨難,他最終還是靠著自己僅存的右手站穩了腳跟,做到了「不吃你們一口糧」。

端著食材進廚房時,他又衝著我笑了笑:「你和小軒差不多大,眉眼也挺像的。」他做飯的時候,我注意到牆上掛著一張他的旅遊照。乍一看,與常人無異。細看才發現,他的左手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橡膠手套。

照片正下方的桌子上擺著一盒名片,很體面,上面寫著:

「天津xx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達」

原標題:《只有右手的他,在北京開了家列印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在高校周邊開列印店的三年歲月……
    後來他就在高校周邊開了一家列印店,投資的錢還是問了不少親戚借的才湊齊資金,每天早上8點準時到店開門,打掃衛生之後,隨即開始一天的營業,閒的時候就能把人閒的沒事也要找事做,可是忙的時候就真想長出三頭六臂來,特別是在人多的時候,又要打字,又要改格式,又要算錢、收錢頭都大了,就害怕算錯了,收少了,印錯了,忙上加忙。
  • 列印店也能上市?靠別人IPO發財的「中國最牛列印店」要上...
    在中國,有一家神奇的列印店,位於北京西直門南小街,它在投行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被稱為中國「最牛」的列印店。它是中國擬上市公司申報材料列印業務的主要去處,也被稱為「離上市最近的列印店」。店內每天人滿為患,據說壟斷了全國90%的上市申報材料印刷市場。這裡距證監會不到3公裡,計程車費10元。
  • 全球開了7000+家的店,終於來北京了!
    必去理由 等了一年又一年 全世界都開了店的TACO BELL終於來北京了! 來自美國加州、創立於1962年的墨西哥風味快餐店塔可貝爾(TACO BELL)終於來北京了!首店就開在亮馬橋的HELLO MART城市市集。
  • 一家列印店如何把自己「打」上市
    從東北到海南,從上海到內蒙,在全國近20萬人的列印軍團中十之八九都有新化人的身影,他們也構成了我們對列印店的最初印象。 11月20日,「中國最牛列印店」榮大科技擬IPO的消息迅速傳開。北京證監局網站顯示,國金證券報送了榮大科技創業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表,雙方在11月6日籤訂了輔導協議。
  • 中國最牛的列印店,一樣是普通的A4紙,每份材料收十幾萬元!
    列印店居然也能上市?這種事情說出來就有點不可思議,不過大家別不信,最近位於北京西直門的一家列印店,也準備要上市了(目前還未上市),它的名字叫做榮大快印。這可不是一家簡單的列印店,這家企業的主要業務,就是幫助那些想要上市的企業列印材料。據了解,90%上市公司的列印材料,都是出自榮大之手。
  • 連開3家途虎養車店,他把汽修店生意越做越火 北京汽修大佬轉型記
    站在那個時間點,田偉恐怕沒有想到,接下來的二十多年裡,他的汽修生意會越做越大,開店面數量會從零一路增長至8家,單店面積會從100平米擴張到上千平米……10年開5家店,卻頻頻按下暫停鍵憑著努力,田偉很快小有所成。
  • 蟄伏證監會「門口」二十年 這家列印店憑什麼上市?
    進入12月,呼嘯的北風把寒冷灑在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而這家列印店裡卻是一番熱鬧與忙碌。這家躲在酒店裡、外面連掛招牌都沒有的列印店,卻與近期的一則上市消息有著密切的關係。11月20日,國金證券宣布,與北京榮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榮大科技)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榮大科技擬在創業板上市,國金證券已經指派6名輔導人員組成輔導小組。
  • 北京國企裁縫鋪今年開了10家社區店,東城首店在這裡
    昨天(26日),東城區民旺園社區旁的「京工1961」和平裡社區店正式營業,把專業的修衣改衣、服裝服飾訂製等服務送到了居民家門口。這是北京時尚控股京工集團在京布局的第20家社區裁縫鋪,也是落地東城的首家店。
  • 中國最牛列印店即將IPO:再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就是牛!
    列印店也要IPO?沒錯,智叔看到消息這個的時候,也楞了一下。沒聽錯吧?什麼列印店,這麼牛逼?但是證監會官網顯示,11月6日,國金證券已經與「北京榮大科技」籤訂了上市輔導協議。北京榮大科技是誰?從享有 「券商之家」的美譽,「得到近百家券商及企業的認可」當中,再結合金融人士爆料,智叔終於窺到了這家企業的秘密——它旗下最知名的業務是「榮大快印」。和其它開在學校、寫字樓,服務於學生或白領的列印店不同,榮大快印開在酒店裡,專注於為企業上市服務。
  • 證監會旁邊的列印店計劃上市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證監會官網看到,北京榮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大科技」)已於11月6日與國金證券籤署《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之輔導協議》。如今,承包著無數投行人白天和夜晚,見證著一家家企業IPO材料準備完畢的「券商之家」榮大,終於也正式官宣踏上IPO之路。「榮大在幫那麼多公司列印過底稿後,這次終於可以為自己列印了!」「申報材料絕對沒問題!」有網友評論道。輔導基本情況表顯示,榮大科技註冊地址和辦公地址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8號五區29號樓5層501室。
  • 離證監會最近、中國「最牛」列印店要IPO了!沒在榮大通宵過,就沒幹...
    靠別人IPO發財的列印店,也要IPO了被喻為離上市「最近」的列印店,北京榮大靠列印IPO申報材料文件而在金融圈走紅。如今,這家列印店也正式開啟IPO之路。而在中國證監會所在地——北京金融街富凱大廈外,人群之中的黑色拉杆箱、「券商之家」白底紅字的榮大快印塑膠袋,已成為擬上市企業「跑步前進」的標準裝備。媒體曾報導,北京榮大的前員工這樣評價北京榮大:「他們已經把一個細分行業做到了非常專業的高度。」
  • 這家離證監會「最近」的列印店要上市了!有多火?我們實地看了看
    而北京金融街某大型投資集團相關業務負責人裴先生卻表示「不可思議」。裴先生對中新經緯客戶端介紹道,集團旗下子公司的上市材料、發債合同幾乎都是在榮大列印的。「我們平時發債多些,集團會把一些項目資料交給券商,他們一般會在榮大的會議室內修改。此前為了監督券商的操作流程,我們去過幾次離證監會最近的那家榮大列印店,討論材料修改細節。」
  • 為什麼列印店老闆都是湖南人?社會網絡分析告訴你
    學長宿舍樓後面就有一個小列印店,夫妻二人看上去都很年輕,列印店的名字也很獨特,叫做小強列印店。也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在這裡開店的,反正「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都是流水的兵,人家變成了鐵打的營盤。兩口子見人笑眯眯的,操著一口南方口音。有一次閒聊,我問那個男主人是哪裡人,他說是湖(fu)南的,再問是哪裡的,說是懷化。
  • 列印店是如何賺錢的?非剛性需求背後,普通人如何找到門路
    我們公司對面有家列印店,老闆人很好,也很會做生意,經常性我去彩印一些小東西,他都不要我的錢,有時候一張,有時候兩三張的,每次他都說「這麼點事兒,算了」。不過我每次還是把錢給他了,因為打小不喜歡佔人家便宜,況且幾塊錢的事,沒必要,吃人嘴短,拿人手軟。
  • 浦東新區公證處旁的文印店列印一張A4紙要100元?真相是這樣的……
    近日,有網友發帖爆料,稱其前往浦東公證處辦事情,因需要自行列印一張委託書,隔壁一家文印店列印一張A4紙需100元…… 此貼一發,立即引發眾多網友關注,紛紛喊貴。記者調查發現,實際上,這家名為「印源圖文(峨山路店)」的文印店在進門處做了明碼標價:列印、複印公證委託書均為1元/張,但是如果需要用到店內的電腦編輯製作公證委託書則一律50元/張。
  • 他在京城開出43家直營燒烤店
    而在北京有一家非常低調的燒烤品牌:創立於15年前,是北京第一個做室內燒烤的;目前在北京已有43家直營門店,是北京四環以內,門店數量最多的連鎖燒烤品牌;……它就是聚點串吧,雖然業界早已小有名氣,但創始人張霖
  • 北京國企裁縫鋪今年開了10家社區店,東城首店今開張
    12月26日,東城區和平裡東街車水馬龍,民旺園社區旁,「京工1961」和平裡社區店正式營業,把專業的修衣改衣、服裝服飾定製等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這是北京時尚控股京工集團在京布局的第20家社區裁縫鋪,也是落地東城的首家店。
  • 名創優品IPO:7年開4200家店,北京門店日銷竟只有1000元
    7年開4200家店熟悉名創優品的人都知道,這家公司開店的速度是出奇得快。成立於2013年的名創優品,第一年便開出了27家門店;2014年,新開門店數達到373家,較上一年翻了近14倍;2015年,開店數成功破千,高達1075家。也是從這一年起,名創優品開始拓展國際市場。
  • 英國失去右手的43歲老兵終於擁抱了女兒,3D列印手毫不遜色於真手
    英國《鏡報》2月17日報導,一名失去了右手的英國43歲老兵通過3D列印技術,成功安裝了假肢。照片中是達倫·富勒(Darren Fuller),2008年時他曾是阿富汗戰場上的一名士兵,由於迫擊炮彈失火而失去了自己的右前肢。達倫是降落傘團的一名分區指揮官,曾往返於北愛爾蘭、馬其頓和伊拉克戰場,他於2014年出院,與同歲的妻子一同生活。
  • 盒馬北京再開2家新店 西客站店和雙清路店開業
    1月17日消息,《電商報》獲悉,日前,盒馬發布消息顯示,1月初,北京盒馬西客站店和雙清路店分別開業。北京西站和海澱學區的清華、北大等名校紛紛成為盒區,過上手機點點最快30分鐘送達的生活。   據北京盒馬總經理李衛平表示,作為全國盒馬門店數第二的城市,北京今年會繼續保持高開店速度。「不僅要開出更多盒馬鮮生店,明年會有更多新業態落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