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2021-01-18 中考網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含答案)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至3題(12分)

  先公(指歐陽修)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與蘆葦相似的草本植物)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裡(街坊)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抄錄未畢,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唯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

  1、選出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3分

  A、以荻畫地以:用B、教以書字用書:寫

  C、使學為詩為:作為D、及其稍長把及:等到

  2、歐陽公"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3分

  A、歐陽修聰明過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閭裡士人家慷慨借書D、歐陽修刻苦攻讀

  3、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多誦古人篇章。

  (2)唯讀書是務。

  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至7題(14分)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世說新語?容止》

  4、簡要分析魏王是個怎樣的人。(3分)

  5、"捉刀"流傳下來已成為一個固定詞語。不查詞典,模仿推敲的寫法,對"捉刀"進行解釋。()(4分)

  [推敲]傳說唐代詩人賈島騎著驢做詩,得到"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猶豫不決,就用手作推、敲的樣子,無意中碰上了韓愈,向韓愈說明原委。韓愈想了一會兒說,用"敲"字好(見於《苕溪漁引叢話》卷十九引《劉公嘉話》)。後人就用"推敲"來比喻斟酌字句,反覆琢磨。例:反覆推敲/推敲詞句。

  [捉刀]

  6、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一成語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當?為什麼?(3分)

  7、用匈奴使的眼光,對魏王作一個肖像描寫。(4分)

  只見那床頭捉刀人,

  三.閱讀文言短文《鄭人買履》,完成8-11題(22分)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8、給加點字注音並解釋。(6分)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3)寧信度()()

  9、翻譯下列句子。(6分)

  鄭人有欲買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10、《鄭人買履》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現五次,它們的意思一樣嗎?任意選擇三句,說說句中的"之"是什麼意思,或有什麼作用。(6分)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反歸取之()何不試之以足()、

  四.閱讀下面文段,回答12--14題(14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者也力。

  12、解釋文段中加點的詞語。(8分)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顧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④是故聰與敏___________

  13、翻譯劃橫線的語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分別舉"貧者""富者"的例,採用的是一種________方法,這樣寫,是為了說明人之為學,關鍵在____________。(4分)

  五.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至17題(15分)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而觀。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5、給加點字解釋(8分)

  ①華捉()而擲()去之②歆廢()書而觀()

  16、翻譯下列句子。(4分)

  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假如你遇到如華歆那樣的人,你會和他交朋友嗎?為什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至19題(10分)

  (季梁)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駕③②,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④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⑤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注釋:①大行(háng):大路。②方:正在。③持其駕:拿著韁繩,駕著他的車子。④奚為:何為,做什麼。⑤御者:車夫。

  18.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吾欲之楚。

  ②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

  19.(6分)①用一個成語概括本文內容,這個成語

  ②讀了這則短文後,你受到什麼啟發?

  答:

  七.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0至22題(13分)

  北人生而不識菱1者,仕於南方,席上食菱,並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2強不知以為知也。

  [注釋]1菱:俗稱菱角,水生植物,果實可以吃。2坐:因為。

  20.理解文中加點詞語,完成題目。(6分)

  (1)席上食菱食(2)欲以去熱也去

  21.用現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夫菱生於水而曰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22.閱讀本文,說說你對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看法.(3分)

  8閱讀<<借書速還>>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以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

  七年級(上)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

  參考答案

  1、C2、D3、多讀古人的文章只是致力於讀書.

  4.他狡詐,怕自己形陋,叫人扮自己接待使者:他多疑,事畢後派間諜聽消息;他殘酷,怕匈奴使對自己不利,派人追殺。

  5.曹操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見匈奴使臣,自己卻持刀站立床頭。接見完畢,叫人問匈奴使臣:"魏王何如?"回答說:"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見於《世說新語?容止》)後來把代替別人做文章(代人做事)叫捉刀。

  6.不恰當。因為匈奴使就是從相貌上看出"此乃英雄也"的;而"人不可貌相"常用在外表上看不出,實際上卻很有本領的場合。

  7.能寫出傳神的眼神和氣勢,就是佳作。

  8.(1)dúo量(長短)(2)dù尺寸\尺碼(3)dù尺寸\尺碼

  9.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他先自己測量腳的尺碼,然後把測量出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10.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辦事過於死板,只信教條,講形式,不相信實際的人,告訴人們做事不能過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實際。

  11.而置之其坐(腳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腳的尺寸)

  反歸取之(腳的尺寸)何不試之以足(鞋子)

  12.①邊境。②到。③反而。④所以。

  13.您憑藉什麼到(南海)?14.對比,立志。

  15.給加點字解釋:捉:撿擲:扔廢:放下觀:觀看

  16.句子翻譯:管寧劃開席位分開而坐,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17.略。言之成理即可。

  18、①我想要去楚國②馬雖好,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

  19、①南轅北轍或背道而馳。②要想達到預期的目標,必須認清努力方向。如果行動與目標完全相反,即使有許多優點和長處,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

  20、(1)吃(2)除掉、去掉。21、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成是在土裡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硬把不知道的說成說成知道的。(關鍵詞:曰,土產,強,知)

  22、略。言之成理即可。

  1.【譯文】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2.【譯文】魏武帝曹操將要接見匈奴來的使節,自己認為外貌不好,不足以震服遠方的國家,於是便命令崔季扮成自己去接待,武帝則拿著刀站在座位的旁邊。已經接見完畢,命令間諜問匈奴來的使節:"魏王怎麼樣?"匈奴的使節回答說:"魏王風採高雅,非同一般;但是座位旁邊拿刀侍立的人,這個人才是個英雄。"曹操聽說這件事,連忙派人追趕,殺掉了那個使者。

  3.【譯文】鄭國有一個人想去買一雙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後畫了一個底樣的尺碼放在座位上。他匆忙走到走到集市上去買鞋子時,忘記把量好的尺碼帶在自己身上。他拿起鞋子,才想起,說:"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碼來了。"於是,趕緊跑回去拿底樣。等他趕回來時,集市已經散了,鞋子也就沒有買成。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鞋子呢?"

  他說:"我寧可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4.【譯文】四川的偏遠山區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一個富有。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朝佛,你看行嗎?"富和尚說:"你依靠什麼去呢?"窮和尚說:"我只要一隻水瓶和一個飯缽就夠了。"富和尚不以為然:"我幾年前就想僱條船順江下南海,到現在還沒去成;你一無所有,就別做美夢吧!"可第二年,窮和尚竟然從南海朝佛回來了。他把自己的雲遊經過講給富和尚聽,富和尚聽了,慚愧得羞紅了臉色。

  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裡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5.【譯文】管寧和華歆一起鋤菜園子.掘出了一塊金子.管寧如同沒見到一樣.照常幹活,華歆將金子拿到手裡看了看.然後扔掉了.管寧和華歆一起同席讀書.門外邊有官員的儀仗喧譁而來.管寧聽而不聞照樣念書.華歆則放下書跑出去看熱鬧去了.等華歆回來.管寧已經將坐席割開.表示志趣不同.要和華歆分座.

  6.【譯文】魏王準備攻打邯鄲,季梁聽到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來,來不及舒展衣服皺摺,顧不得洗頭上的塵土,就忙著去謁見魏王,說:"今天我回來的時候,在大路上遇見一個人,正在向北面趕他的車,他告訴我說:'我想到楚國去。'我說:'您既然要到楚國去,為什麼往北走呢?'他說:'我的馬好。'我說:'馬雖然不錯,但是這也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說:'我的路費多。'我說:'路費即使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方向啊。'他又說:'我的車夫善於趕車。'我最後說:'這幾樣越好,反而會使您離楚國越遠!'

  7.【譯文】北方人生來不認識菱角的,(有個北方人)在南方當官,酒席上吃菱角,連角殼一起放進口裡。有人(就)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那人自己保護自己的缺點,說:"我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來清熱解毒。"有人問道:"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回答說:"前山後山,什麼地方沒有!"

  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是在土裡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硬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8.譯文:我小時侯就非常好學,但因家中貧窮,沒錢來買書看,因此常常向有書的人家借書看,並親自抄錄,按預定的日期歸還。天氣寒冷時,硯臺上的墨水都凍成堅實的冰了,手指凍僵了,屈伸很不靈便,但抄錄從不怠慢。抄錄完了,急忙把書送還,一點也不敢超過預定的日期。所以人家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因此能夠讀到大量的書。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1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語文班主任: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附帶答案,尖子生早列印!
    語文班主任: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訓練,附帶答案,尖子生早列印!閱讀理解,作為語文考試中三大重點之一,也是學生們在考試中丟分最重要的題目。大部分的孩子考試中閱讀理解只能拿到一半的分數,十分可惜。但實際上,閱讀理解的題目只要掌握了相應的答題套路,很容易拿到滿分,關於閱讀理解的技巧我之前也寫過兩篇文章做過專門講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初中階段的閱讀理解又分為古詩文閱讀理解、文言文閱讀理解以及現代文閱讀理解。
  • 語文老師提醒:如果孩子正初中,這份課外文言文+習題,務必備1份
    語文老師提醒:如果孩子正初中,這份課外文言文+習題,務必備一份文言文是初中語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考試卷一大重要題型,它分為課內文言文和課外文言文,兩者相比較起來,課內文言文更容易,只要平時掌握好課文背誦、識記注釋、疏通文意、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問題就不大。
  • 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訓練-杯弓蛇影
    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訓練-杯弓蛇影   樂廣嘗有親客,久闊①不復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於時河南②聽事③壁上有角④,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於前處,謂客日:"酒中復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痾⑤頓愈。
  • 初中語文文言文看不懂怎麼辦?文言文閱讀理解有訣竅!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12節,主要學習以下5個內容:1、詞語解釋題解題方法2、翻譯文言語句的方法及思維導圖3、內容理解題解題策略4、文言文閱讀答題四步走5、關於翻譯文言語句翻譯順口溜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4類文章近40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技巧,將專欄加入書架,就可以閱讀其餘章節
  • 初中文言文考試閱讀答題技巧匯總
    「文言文閱讀」一般會考到實詞、虛詞、句子翻譯以及文意理解這四大考點,那麼每個考點都有哪些答題技巧呢?趕緊看下吧! 如:河北中考出現課外文言句「使者及門」的「及」,結合上下文語境可知「及」應為「到」的意思。
  • 三年級暑假閱讀能力提升,課外閱讀訓練三篇附參考答案
    #閱讀訓練需要長期堅持,需要方法的累積。勤做練習,閱讀能力才能提高。今天給大家分享三年級暑假課外閱讀第四練三篇短文。各位同學可以先做一下,在參考答案看看自己做的效果如何。01短文一【閱讀短文一,完成練習】1.把下列詞語依次填入文中的括號裡。
  • 三年級語文上冊 課外閱讀專項訓練,有答案和電子版本(共31頁)
    三分課內,七分課外;課內得法,課外受益。課內閱讀是有限的,而課外閱讀卻是無限的。小學生六年時間只讀十二本教材,閱讀量至少、閱讀面之窄令人著實不安。單靠一本語文教材是學不好語文的,單靠課堂四十五分鐘也是學不好語文的,沒有課外豐富的閱讀積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人文素養必將落空。
  • 部編版二年級下語文課外名著閱讀專項訓練(含答案)
    部編版二年級下語文課外名著閱讀專項訓練一、讀作品信息,完成練習。一隻想飛的貓(節選)——譁啦!二、閱讀《昆蟲記》片段,回答問題。昆蟲記(節選)法布爾有一條小河沿著我們的村子旁邊悄悄地流過,在河的對岸,有一座樹林,全是光滑筆直的樹木,就像高高聳立的柱子一般,而且地上鋪滿了青苔。
  • 七年級語文上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一)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七年級語文上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一),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鄭人逃暑①   鄭人有逃暑於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從陰。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④於身。其陰逾⑤去,而其身逾溼,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矣。
  • 小學語文和初中語文的差別有哪些?
    1、小學語文和初中語文無論在考點設置,考試難度,閱卷要求上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以小學的方式學初中語文,註定要出問題。首先說說考點,小學100分語文卷,往往這樣分配考點:口語交際、積累運用、閱讀理解、習作表達四個部分。初中100分語文卷,往往這樣分配考點:基礎知識、文言文閱讀、現代文閱讀、作文。
  • 2018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過故人莊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過故人莊》,僅供參考!
  • 讓英語課外閱讀嗨起來,膠州市舉行第九屆初中英語才藝展示
    新聞熱線:18661717738為激發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掀起學習英語的熱潮,提升「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膠州市教育和體育局將12月1日—12月7日作為今年初中「英語周」,期間舉行了「膠州市第九屆初中英語才藝展示評比活動」。
  • 五年級下下冊小古文閱讀訓練(含答案)全國通用
    五年級下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一、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③乎!二、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 趙普文言文閱讀答案
    文言文《趙普》閱讀答案,僅供參考:     1、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與現代漢語意思不相同的一項是(C)     A.普少習吏事,寡學術 B.普性深沉有岸谷     C.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 D.臣竊以為不可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 語文:得分差距主要在文本閱讀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而在閱讀板塊,古詩詞曲閱讀部分考查範圍由原來《課標》的40首增加到84首,包括了統編教材中所有的講讀篇目和課外閱讀篇目,這要求考生能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 初中文言文閱讀 | 單衣順母
    / 每日文言文-近期回顧 /子貢論孔子             貓號>庸醫治駝                 郢人燕說……更多文言文請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關注並設為星標,每天分享一篇文言文
  • 高考文言文閱讀看不懂,得分低,怎麼辦?聽聽老師怎麼說
    人們常說,學生語文學習有三怕,分別是魯迅的文章,作文還有文言文閱讀。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文言文學習佔用的時間是很多的,也是重點學習的內容之一,但是效果不理想。看看課內的文言文還可以,但是到了課外人物傳記閱讀,尤其是在做翻譯題的時候,更是一臉懵,看不懂。
  •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之斷句
    答案當然是有,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方法吧!方法歸納(一):藉助對話標誌斷句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以「曰」、「雲」、「言」、「問」為標誌。注意:應考慮這些字的後面點斷,「問」字後面有賓語的應該在賓語後面點斷。
  • 初中文言文閱讀
    初中文言文閱讀     大道之行也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 何掃除初中文言文學習障礙 新東方在線教你三招「制敵」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同學們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文言文首當其衝。隨著「部編版」語文教材的統一使用,文言文的地位愈加重要,但如何學好文言文卻讓同學們頭疼。  很多同學反映,文言文枯燥乏味,與現代語文的閱讀習慣相差甚遠,不知從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