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小龍又被提起來了,李小龍去世了幾十年,但熱度從來沒減過。最近因為泰森的在視頻中說,即便是街鬥,李小龍也打不過他。於是李小龍能不能打得過泰森又被大眾提起來了,而看大眾評論,大多數人心理都認為李小龍打不過泰森,甚至說到被秒殺。可是多年前,泰森的回答可不是這樣的,多年前,泰森明確說過,如果街鬥的話,他不是李小龍的對手。那麼為啥突然間泰森的話風大變呢?最重要的是,為啥大眾大部分都是支持泰森,而不是李小龍呢?
我思考了一下,並找到了一些原因。近期泰森宣布自己要復出了,一個五十多歲的前世界拳王,目前要復出了,可能是想製造些話題,吸引大眾的注意。我想對於泰森的言論,不必太過於糾結和去駁斥,問題是廣大網友的心理,確是值得分析一番的。十幾二十年前,李小龍確實是被尊為神一樣的存在,幾乎是沒人懷疑李小龍「天下第一」的實力,那時的李小龍真正是被神話的,雖說神話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不過當今很多人非黑即白的思維也確實讓人瞠目結舌。在很多網友眼裡李小龍從神壇一下子跌落至地獄了。
究其原因,稍作分析便可以想到以下幾種:一是,李小龍一直以中國人自居,一向傳播的是中國功夫文化,宣揚的是中國精神,而泰森是美國的。心理學上的暈輪效應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認為某個事物是好的,那麼他的一切方面,以致和他相關的一切都是好的。因為美國經濟和軍事等是世界最強的,所以美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他們國家的人和所熱衷的拳擊運動必然也是最強和所有搏擊運動中最強的,泰森既是美國人,又是拳擊運動員,當然也是最厲害的;至於李小龍,他宣揚的是中國功夫和精神,而中國經濟,軍事等和美國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李小龍肯定是打不過泰森的。
二是,近年來,在中國和美國各方面矛盾越來越突出,衝突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很多網友在心理其實早已選擇了站隊。因暈輪效應的影響,很多人選擇了站在美國的一方,在這些選邊的人當中,其實有很多是對泰森和李小龍幾乎毫無了解的,只是因為選邊站隊,人云亦云,跟風起鬨而已。進一步究其原因,因為選邊的結果使自己下意識地將自己歸為支持美國或泰森一類的人,在沒有思考之前就已經有了答案。《烏合之眾》一書裡面講得很明白了,群體的觀點往往是極端和不理性的,在這種不理性當中,個體是沒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的,只是追隨著群體的思維而已。所以,這些說李小龍打不過泰森的人,相當一部分可能並沒有自己的思考與觀點,只是跟隨群體的非理性的思維在走。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心理不服氣了,認為自己的說法就是自己思考的結果,不過進一步去想一下,所謂的思考在哪裡,依據是什麼?可能因為泰森是前世界拳王,李小龍沒有過實戰比賽視頻證據之類,甚至直接稱李小龍就是一個演員,功夫很差等等。但是這部分人卻總是忽略一個事實:李小龍先是功夫出名後,才有機會進好萊塢演戲的,從當時到現在,美日等國提起李小龍,誇讚最多的也是他的功夫,而不是他的演技。更重要的是,那些曾於李小龍同時代,與李小龍有過直接接觸的各類世界搏擊冠軍對李小龍的功夫都是讚賞有加的,甚至認為李小龍是當時最強大的。但是這些卻都被一些人視而不見,或者假裝不存在。
事實上,幾十年並不久遠,從李小龍能被神話,完全可以推測到李小龍當時的實戰能力,一般來說,在人們心理,只有接近神的人才可能被神話。儘管沒有正規擂臺比賽的視頻,但是比賽卻也並不等於實戰。不然那些擂臺上的冠軍,被民間流氓打傷,甚至打死的案例也不會經常見諸媒體了。更重的是,現在網上隨便一搜,都可以找到,當年那些搏擊冠軍對李小龍實戰能力的推崇的視頻,這些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不知道是那些貶低李小龍的人真的不知道那些視頻,還是視而不見,只為站隊而黑。
最後總結,李小龍打不過泰森,不是李小龍不行,也不是泰森太強,而是選邊站隊的貶低者們的心理太強大,李小龍輸在了一些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