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改變,但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是以改變自己去遷就另一個人。
有人說:「愛情就是包容彼此的缺點。」但實際上,愛情應該是一起變得更好。
愛確實是包容,但卻不是縱容。愛一個人當然可以包容TA的缺點,但是愛一個人同樣也可以為對方改變自己。
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一段感情中,只有一個人單方面付出,那麼這段戀情的結局多半不會太完美。愛情是需要兩個人共同經營的。
但是,就如愛要包容而不是從容一樣,改變也要有底線。雖然,你可以因為愛情去改變自己,但也只限於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是按照對方的喜好完全丟掉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
我曾經接觸過一段依懶型人格戀愛經歷,在此分享給大家:
Lina是一家外企的職員,經歷了一些情感傷痛所以前來諮詢,了解過程中我發現她是典型的依賴性人格。
童年時,父母離異的她只能跟著爺爺奶奶。13歲爺爺奶奶去世之後,她又被送到了寄宿學校。
由於從小得不到關愛,導致她形成了依懶型人格,即在生活中缺少安全感,在人際交往中總是在意他人的看法,自卑且缺少安全感。
在上班後她交了一個男朋友。交往之後,Lina就一心撲在了男友身上,十分在意他的感受,因為她總是幻想男友會跟自己分手,因此在遇到一些分歧的時候也總是會妥協。
無論是男朋友提出什麼要求她都會儘量滿足,為了男朋友她換過工作、整過容、與一切要好的朋友斷了聯繫。
最後男友還是與她分手了。分手的理由是她沒有主見。
在生活中,往往我們越是想得到就越是得不到,越是害怕失去就越會失去一切。Lina 的感情經歷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身的性格,但是也不無借鑑意義。
有的時候,你越是輕視自己就越會使對方不在意。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沒有誰是卑微的。你可以為了TA去改變,但是也只限於往好的方向改變,而不是一味地以對方的喜好為基準。
兩個獨立的靈魂才能產生真正的共鳴,而不是一個獨立靈魂與它的幻想。換一個角度來看,你也會更在意一個有獨立想法、獨立人格的戀人,而不是一個只知道附和你的「復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