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愛情故事,我追了25年

2020-12-24 不散

今年是《愛在黎明破曉前》公映25周年紀念,恰巧前不久,伊桑·霍克在接受IndieWire的採訪時透露,「愛在系列」可能會有第四部

這部1995年上映的愛情電影,就像一位老朋友,每隔9年會與觀眾重聚一次。對於影迷來說,傑西和賽琳的故事好像永遠都不會完結。

正因如此,當我們聽到傑西說這個故事會繼時,相信很多觀眾都無比激動。

如果按照9年一部的時間間隔,第四部應該在2022年上映。

《愛在黎明破曉前》1995年1月27日上映(美國)

《愛在日落黃昏時》2004年7月30日上映(美國)

《愛在午夜降臨前》2013年6月14日上映(美國)

不過,伊桑·霍克表示,第四部會和前三部略有不同,首先就是打破9年一部的時間線。「要麼是一部設定在《愛在午夜降臨前》四年後的短片,要麼是一部20年後的故事片。」

疫情期間的伊桑也感受到了被隔離的苦,他開玩笑說說:「如果下一部是發生在大家居家隔離的時期,會很有意思。也許可以在義大利取景,兩位主角傑西和賽琳會和大家一起在門廊邊唱歌。」

伊桑·霍克一家疫情期間吉他彈唱

「如果下一部電影裡只有他們兩個,那不是很瘋狂嗎?」

的確很瘋狂,想像一下傑西和賽琳被困在義大利的一間小公寓裡,思考著生活和衰老,直到賽琳多年來再次拿起吉他開始唱歌……

如果林克萊特聽了伊桑的建議現在就開始秘密拍攝這些東西,「愛在系列」一定又能在浪漫中玩出花樣吧。

不知不覺,「愛在系列」已經陪伴我們25年,兩位主角和導演的關係也像這部系列電影一樣,情深意長。

到底這部系列電影有什麼魔力,能讓無數人對它百看不厭呢?

愛的起源

相信你也曾幻想過,能像電影裡的男女主角一樣偶遇,然後開啟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都說電影是騙人的,但其實生活遠比電影更動人。

《愛在黎明破曉前》就是改編自導演理察·林克萊特的真實經歷,和電影結局略有不同,這個故事甜蜜中帶點悲傷。

理察·林克萊特

1989年10月,理察·林克萊特在紐約為他的第一部電影《都市浪人》做宣傳,當時他的姐姐住在費城,林克萊特宣傳完新片後乘火車去費城看望姐姐。

在費城一家玩具店,林克萊特遇到了那個讓他終身難忘的女孩。這個女孩叫艾米,她優雅自然,也很健談。

就這樣,林克萊特邀請艾米在費城的街道散步,他們同電影裡的傑西和賽琳一樣,聊電影、藝術、科學和無盡的話題。

「我要把它拍成電影。」

初識艾米,那種熟悉的感覺帶給林克萊特創作的靈感,那股流動在男女之間流動的情感,便是《愛在黎明破曉前》的雛形。

林克萊特和艾米在費城一起度過了愉快的夜晚。臨別時,兩人交換了聯繫方式以便保持聯繫。但命運總是捉弄人,起初他們有一些聯繫,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聯繫也慢慢淡了。

終於,1994年林克萊特開始著手拍攝《愛在黎明破曉前》,他希望通過這部電影找到當初那個與共度美好一夜的女孩。

在第三部的結尾,我們看到這樣一行字:「獻給Amy Lehrhaupt」

生活往往又比電影狗血,《愛在黎明破曉前》並未讓導演找到艾米。直到2010年林克萊特才得知,艾米在第一部開拍幾周前死於一場車禍。

或許林克萊特也沒想過這樣殘酷的現實,他早給第一部裡的傑西和賽琳設置了不一樣的結局:他讓兩人在分別時並未留下對方的聯繫方式,只是約定了再見的時間和地點。

這樣的設置給劇中人物和觀眾都增添了更多期待。

對於導演來說,這也許就像自己在平行世界的另一個結局,無論悲喜,它似乎都可以繼續延展下去。

愛在幕後

01

永遠的鐵三角

如果說是林克萊特的原型故事給「愛在系列」描摹了雛形,那麼之後的劇情發展則不得不歸功於導演和兩位主角伊桑·霍克、朱莉·德爾佩的通力合作。

正如伊桑形容的那樣:「這部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就是傳遞一種感覺——在最好的時間和地點,遇見了最對的人。這個世界因為這個陌生人的出現給我煥然一新的感覺,這就是這部電影給我的第一印象。我們三人的關係也是如此。」

看來,「鐵三角」模式著實為故事摩擦出不少「愛的火花」。

很多觀眾都覺得這麼自然的話癆電影一定有演員即興的成分,事實上,從第一部開始電影就是嚴格按照劇本來進行表演的,很少在片場靈光一現。

更多的劇本則是導演和伊桑、朱莉三人在房間裡一起完成的。

第一部拍攝時期,他們三人在一起呆了三周,一邊想如何減少開銷,一邊想讓臺詞更合理化。

女主角朱莉甚至還覺得這個起初只有70頁的劇本太無聊,要加入足夠的笑料才能吸引觀眾。

於是導演真的找人寫了一些段子,但是發現加入其中效果不好,所以又去掉了。

第一部電影劇本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由伊桑和朱莉撰寫,他們並沒有得到編劇署名,但這種工作方式讓三人覺得舒適。

直到第二部,伊桑和朱莉的名字才出現在編劇那一欄,《愛在日落黃昏時》也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改編電影劇本提名。

當然,「鐵三角」也不是一開始就定好的。

此前伊桑早已憑藉《死亡詩社》火遍大江南北,可謂實力小生,但當時導演認為伊桑太過於年輕,並不是第一人選。

在一次紐約戲劇演出的後臺,林克萊特遇到了伊桑,他們簡單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導演之後又將劇本寄給伊桑,兩人一拍即合,這才定下男主角。

而女主角的候選人更是競爭激烈,格溫妮絲·帕特洛詹妮弗·安妮斯頓都參加了試鏡。

最後朱莉·德爾佩憑藉她與生俱來的法國風情和老練的演技脫穎而出。國別的差異為傑西和賽琳的故事增添了異樣色彩。

導演和伊桑對朱莉的評價很高,那時候的朱莉已經是合作過戈達爾(《偵探》)、施隆多夫(《玻璃玫瑰》)、基耶洛夫斯基(《藍白紅三部曲》)等大牌導演的女演員。

「她長相甜美也很年輕,而且演技老道讓人放心。」

在片場,林克萊特很少擔心朱莉會出什麼岔子。他緊盯監視器,目光都是停留在那個緊張的伊桑身上。

兩位演員可以說是本色出演,成熟知性的朱莉和愣頭青伊桑的組合,就像電影裡賽琳和傑西那樣。

02

魔法

和第一部的「錯過」不同,從第二部開始,「愛在系列」的獨特氣質仿佛帶有某種魔法,讓人感覺電影與生活如此接近。

因前作結緣,1999年林克萊特在製作《半夢半醒的人生》時,又邀請伊桑和朱莉為其配音。這種感覺就像傑西和賽琳又以不同方式在一起了。

《半夢半醒的人生》

伊桑形容再次與兩位搭檔重逢,就像夢回1994。因此五年後,三人又繼續合作了《愛在日落黃昏時》

因為之前的默契,第二部的拍攝在演員的表演並沒有什麼難度。

唯一難的是,由於第二部的故事發生在傍晚,是林克萊特第一次以一天中真實的時間作為電影時間拍攝電影。

全組在巴黎當時最炎熱的夏季拍攝,攝影師李·丹尼爾必須要在不同場景中匹配天空的顏色和強度,這樣周圍的光線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

為了讓巴黎的故事更加真實,林克萊特在巴黎的選景常常會問朱莉的意見。

比如會問她:「這是你喜歡的公寓嗎?」朱莉會站在賽琳的角度想,她是否喜歡,賽琳的公寓應該是怎樣的。

而在第二部中,演員們的確也加入了一些「真實」的內容。

比如賽琳講述了一個警察建議她買槍的故事,這是朱莉生活中的真實故事;

還有賽琳對傑西說:「你是天蠍座,我是射手座,所以我們合得來。」這也是兩人現實生活中的星座;

再有,賽琳在公寓的院子裡與之交談的男人和女人則是由朱莉的親生父母扮演。

可以說,《愛在日落黃昏時》無不充滿著主創們加入的「真實」,這種臨界與虛構與真實之間的創作,才更讓人覺得有趣

對於伊桑來說,《愛在日落黃昏時》則是陪伴他度過人生另一階段的重要作品。

在上一部的結尾,電影中的傑西沒有在相約的地點等到賽琳,心灰意冷的他娶了另一個普通女孩,但兩人的婚姻關係岌岌可危。

而在現實中,伊桑那時也經歷和烏瑪·瑟曼的離婚過程。「那是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所以能再次與林克萊特和朱莉重新合作,並在巴黎的夏天一起拍攝,再加之要拍攝的內容,簡直就是一段治癒之旅。」

伊桑詮釋了傑西,電影也治癒了伊桑。

「愛在系列」的珍貴之處莫過於在歷史的相似性中,每個人都可以通過電影,達到與過去或現在的和解

03

碰撞

如果說「愛在系列」的前兩部還有點讓你覺得太過於風花雪月或碰巧的話,那麼第三部《愛在午夜降臨前》則實打實給你上演了一場「與現實的碰撞」。

在經歷過第一部探討關於「兩人如何建立關係」,再到第二部的「分別後的重聚」,第三部看上去好像更接地氣。

影片充斥著夫妻日常會面臨的雞毛蒜皮,還有那熟悉的「叨逼叨」,一下子使傑西與賽琳的婚後生活更貼近普通人。

事實上,第三部在上映後得到許多不同的聲音。有的觀眾覺得傑西和賽琳的故事該完結了,因為不再年輕的他們也屈服於生活的瑣事,矛盾的升級打破了觀眾對浪漫愛情的幻想。

這正是導演所想要表達的東西,因為前兩部還停留在兩個人身上,到了第三部可能更多的是回歸於家庭。

林克萊特在構思第三部的結尾時,曾想過要傑西和賽琳一起接孩子放學,但這樣的結局反而讓人難以信服。

於是我們才能看到電影中那個饒有意味的結局,依然是以對話結束,仿佛暗示著這兩人永遠不會停止討論。

第三部的主題也正是如此,將傑西與賽琳的嶄新的人生階段放置在一個天堂一般的假期裡。

雖然包裹著無數現實問題,但二人依然會在伊思尼基·奧多斯82環形路一起欣賞夕陽,會在卡德米利碼頭一起等待夜幕降臨。

時光飛逝,依舊不變的是綿延於傑西與賽琳之間的這份浪漫情懷。

愛的地標

當然,「愛在系列」除了它動人的故事以外,打動無數影迷的還有那些浪漫的地標。

維也納、巴黎、希臘的小島,三座城市的街頭巷尾都不難發現傑西與賽琳的足跡。

維也納西站是傑西與賽琳初始開始浪漫之旅的起點,也是二人最後難捨難分的終點。

維也納西站

下了火車的兩人,走過橫跨多瑙河的海關橋,這座橋1868年就已木製形式建成,1900年重新設計成鋼製橋梁,橋下穿梭的是維也納城際鐵路。

海關橋

不太熟的兩人在電車上攀談起來,隨後進入陶希特二手唱片行。在狹小的試聽間裡,兩人眉目傳情,也成為全片經典的場景之一。

略為遺憾的是,如今的試聽間已不再供顧客試聽了,我們只能通過電影再次回味這個動人的時刻。

兩人眉目傳情片段

唱片行的店員表示,直到現在每周都有許多影迷前來朝聖,那張Kath Bloom的《Come Here》黑膠唱片至今還掛在牆上。

不散小夥伴2017年打卡了維也納陶希特二手唱片行

《Come Here》黑膠唱片

如今的陶希特二手唱片行

從唱片行出來以後,兩人穿過無名者公墓,來到了普拉特遊樂場

在1897年建造的「百年摩天輪」上,傑西與賽琳擁吻。這座摩天輪還出現在電影《第三人》《007之黎明生機》中。

維也納摩天輪

逐漸敞開心扉的兩人來到河畔聖母教堂,他們談論著宗教與人生的困惑。

出了教堂,傑西和賽琳走過著名的摩爾斯泰格路,到斯班咖啡館玩起了「打電話遊戲」。

斯班咖啡館

愉快的兩人在夜晚的阿爾貝蒂娜的博物館的露臺上欣賞夜景,他們互相交談著心事,一起等待著清晨的到來。

阿爾貝蒂娜博物館露臺

黎明時分,兩人重返露臺,在騎士雕像下做了道別。

騎士雕像

經過9年時間,已是知名作家的傑西在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做籤售。

莎士比亞書店

作為續集的重要故事背景,詹姆斯·喬伊斯的小說《尤利西斯》在第一部進行了鋪墊。

第一部發生在1994年6月16日到17日之間,6月16日正是詹姆斯·喬伊斯遇到他的終身伴侶諾拉·巴納克爾的日子,在詹姆斯的說服下,諾拉和他一起逃到了巴黎。

重逢的兩人在巴黎的加蘭特街、查理曼街、艾因哈德街嘮著各自近幾年的生活。

加蘭特街

查理曼街

艾因哈德街

他們來到亨利四世碼頭,登船時傑西口中念叨著:「好吧,好吧,好吧」,其實來自林克萊特另外一部影片《年少輕狂》

塞納河上的兩人遙看矗立遠處的巴黎聖母院,賽琳表示了對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的擔心。

2019年,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險些真的消失,賽琳也因此成為現實的預言家。

第二部的結尾,傑西來到賽琳的公寓,他看著面前悠哉跳舞的賽琳,早就把航班拋在腦後了。

到了第三部,鬍子拉碴的傑西在卡拉瑪塔國際機場送別他和前妻的兒子,繼續留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和賽琳開啟看似美好的度假生活。

和好友一起聚餐後,兩人又開啟了散步+閒聊模式。

在古老的的普拉察的小禮拜堂,賽琳在裡面褻瀆神靈的可愛模樣令人印象深刻。

即便剛才有諸多不愉快的話題,兩人從小教堂出來,沿著伊可諾米迪街的橘色遮雨棚一路向下走,氣氛也緩和了許多。

在威斯汀酒店裡兩人迎來了一次最激烈的爭吵,原本度假的好心情在這一刻化為烏有。

但傑西總是有辦法的,在卡德米利碼頭,傑西像初遇賽琳那樣與她搭訕。起初的賽琳不再吃「角色扮演」這一套,但二人終究要給對方一個臺階下。

午夜即將到來,他們的故事還會繼續嗎?

愛的預言

可以說,「愛在系列」每一部的結局「無需多言」,但開放式的結尾仿佛都預示著可能會有下一部。

雖然「愛在新冠流行時」是句玩笑話,但相信沒有一個「愛在」的粉絲會希望這個故事完結。

一如《卡薩布蘭卡》中說的那樣,「整個世界都在崩潰,我們卻挑上這個時候談戀愛。」如果「愛在」真的能繼續,那麼這句話形容傑西與賽琳再合適不過。

隔離、災難都無法阻止「愛的進行時」,即便傑西和賽琳的故事真的有在銀幕上結束的那一天,相信現實生活裡的我們,會通過自己的愛情故事把他們的故事延續下去。

無論是愛情還是人生,終點其實預示著另一個起點,這也是「愛在系列」最可貴的一點。

參考資料:

[1].麥可·亨利 曹軼.理察·林克萊特訪談——我在說笑,我沒說笑.[J].世界電影,2014,(6)

[2]https://www.slashfilm.com/ethan-hawke-fourth-before-movie/

[3]https://nofilmschool.com/before-sunset-ethan-hawke-julie-delpy-interview

相關焦點

  • 《東京愛情故事》,25年後依然經典
    你看過《東京愛情故事》嗎?你還記得赤名莉香嗎?
  • 25年後《東京愛情故事》的續集來了!
    續篇故事將描述25年後,完治因為女兒的婚事,和莉香再次重逢。但目前還只是漫畫階段,能不能拍成片子還需期待。》是在1988年至1989年連載於《周刊BIG COMIC Spirits》的漫畫作品,是柴文門的代表作之一,講述在東京工作的永尾完治,邂逅了開朗活潑的女同事赤名莉香,2人展開了揪心的戀情,但是最終卻沒有修成正果的寫實愛情故事。
  • 東京愛情故事25年後~出續集!|場景故地重遊卻發現...
    相信「東京愛情故事」絕對當之無愧~這部日劇由柴門文著名的漫畫改編是90年代第一部單集收視超過30%的作品被日本人稱為「戀愛教祖」!距離日本富士電視臺播出《東京愛情故事》,已經過去25年。前幾天,有日本網友在推特上曬出最新一期《Big Comic Spirits》的雜誌截圖,在某一頁的角落裡寫著:為了紀念雜誌創刊35周年,柴門文將會創作《東京愛情故事》的漫畫續篇,名為《東京愛情故事~After 25years~》!
  • 25年後 回望日劇《東京愛情故事》
    時光網特稿 2020年6月初的一天,幾乎全世界都還在隔離的夏日,新版《東京愛情故事2020》在日本播出了最後一集。故事結尾,赤名莉香在愛媛縣的「花火之夜」不告而別,永尾完治最終選擇和裡美在一起,從此再也沒見過莉香。
  • 相隔25年,張智霖許秋怡重演《現代愛情故事》
    1991年張智霖同許秋怡合唱的成名曲《現代愛情故事》一舉奪得了當年最權威的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獎而佢地兩個亦都成為咗經典嘅熒幕情侶被唔少人稱讚金童玉女,許秋怡擔任嘉賓上臺合唱兩人再度牽手合唱《現代愛情故事》勾起唔少聽眾嘅回憶
  • 一聽就心動 | 《東京愛情故事》主題曲《突如其來的愛情》 《東愛》25年後出續篇
    如今的我們都長大了,我越來越明白,東京愛情故事講的就是北京愛情故事、上海愛情故事、廣州愛情故事……任何一個這些城市的盛女故事。▲《東京愛情故事》續篇故事將描述25年後,完治因為女兒的婚事,和莉香再次重逢。
  • 東京愛情故事25周年後,刻在你我內心的不僅僅有莉香......
    距離日本富士電視臺播出《東京愛情故事》,已經過去25年。
  • 這一眼,便愛了25年。看完之後,我又相信愛情了!這是小說吧
    就這一眼他就愛了25年,就這一眼,他決定,必須得把她追到手。黃磊追了出去,留下了聯繫方式還有一些話:有什麼不懂可以問我,你好好準備。就這樣他們的戀愛開始了。2004年黃磊與孫莉登記結婚了,結束了9年的愛情長跑。
  • 影視丨他們和小丸子25年的故事:小小的孩子給了他們大大的溫暖!
    25年後《櫻桃小丸子》第二次推出劇場版,我們專門採訪了5個小夥伴,和他們聊聊這25年,櫻桃小丸子帶給他們的溫暖。為什麼櫻桃小丸子可以那麼打動人,橘子君想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她的普通,她的不完美,如此像著我們童年的自己。
  • 專欄|既然青春留不住——《東京愛情故事》25年後
    距離《東愛》作為電視劇搬上熒幕已經過去了25年,而嚴格說來,此次續作與原著漫畫刊載結束相隔了27年。這實在是一段不容小覷的時間長度,它幾乎佔據了一個人生命的三分之一,讓將近一萬個今天變成了昨天和過去。 柴門文從來就不願意好好與我們描繪青春年少的那些愛與純粹,她更願意用過來人的姿態告誡我們成人世界那些危險遊戲的規則,曾經我們懵懵懂懂一知半解,或許花了25年也只是剛剛讀懂了《東愛》的前半部,而已年過半百的主角的故事已經進入了下半場
  • 《東京愛情故事》出續篇 25年後莉香和完治重逢了 你還會看嗎?
    續篇故事描述25年後,完治因女兒的婚事,和莉香再次重逢——所以這一對,註定要相愛相殺麼?不得不說,《東愛》影響了我乃至一代人的愛情觀。25年過去了,依然有很多理由去重溫一次。  豆瓣評分高達9.4而自《東愛》漫畫1988年在漫畫周刊《SPRITS》開始連載後迄今已經過去了整整25年。漫畫的第一批讀者如今也已人到中年。據續篇消息稱,續作故事將講述25年後為女兒操辦婚事的完治再次回到東京,與莉香重逢。可能比人到中年再次重逢更讓人唏噓的是,那個執著的莉香依然守在東京。
  • 1分52秒新聞聯播中的「神仙愛情故事」,教會了我追女生
    2月10日,大年初六,在《新聞聯播》播出的新春下基層欄目中,記錄到了一段鐵路工作者的真實愛情故事。郝康是一名鐵路司機,在榆林站跑貨運,而雷傑則做了七年的列車乘務員,跑往返於西安和烏海西之間的客運。他們都是陝西綏德人,在四年前偶然的一次機會,他們從老鄉發展為情侶。
  • 偶像劇啟蒙《東京愛情故事》,25年前觀眾心口的硃砂痣
    這歸功於配音演員的認真態度,他們先看劇本,然後進棚,看兩遍原版,一邊無聲試配,然後實錄,反覆琢磨劇中人物的性格特徵。電視劇播出後,為莉香配音的梅梅收到很多觀眾的來信。但她本人表示:「這是原片人物塑造得出色,觀眾津津樂道的是片中鈴木保奈美塑造的赤名莉香,我只是儘可能少走樣地還原罷了,也就是一個字:貼。」
  • 我的《修煉愛情》故事
    為了能追上和他的差距,每天晚上都回去惡補自己討厭的理科,到半夜,每當自己這樣去做的時候都會覺得好幸福,一個人傻傻的偷笑……「修煉愛情的辛酸,我們這些努力不簡單。」這裡只有「我」,沒有「我們」。那時的我傻傻地沉浸在自己美好而又單純的愛情世界裡。
  • 還記得他們的愛情故事嗎?他們終於結婚了!我開始相信愛情了
    還記得他們的愛情故事嗎?在學生時代就在一起的他們,經歷了愛情長跑,他們終於結婚了!我又相信愛情了!真的看哭了。這麼多年,我知道安妮肯定不完全是漫畫裡那種傻傻的小姑娘,也知道王小明也不是那個完美的帥氣男生,但是生活就是如此,而只要有一部分的美好是真實的,就很好了。希望安妮和王小明能一直開心,要幸福啊。當時初二的我一個人坐了兩個小時公交車到寶安的友誼書城籤售,當時的安妮也很羞澀。雖然籤售的書隨著搬家不見了,但是安妮和王小明這個故事一直在我心裡,又是美夢又是期待。
  • 自君別後:柴門文續作《東京愛情故事:25年後》中的完治和莉香
    柴文門創作的《東京愛情故事》漫畫,1988~1989年連載於《Big Comic Spirits》雜誌。1990年出了四卷單行本,賣出250萬冊。2016年是雜誌創刊35周年,作為紀念活動的一部分,雜誌社邀柴文門為東愛寫續,講述25年後完治和莉香重逢的故事。
  • 《東京愛情故事》25年後出續篇 50歲的莉香和完治重逢你還期待嗎?
    網友翻拍漫畫周刊《SPRITS》訊息顯示,為了慶祝雜誌創刊35周年,續篇故事將描述25年後,完治因為女兒的婚事,和莉香再次重逢。▲《東京愛情故事》續篇故事將描述25年後,完治因為女兒的婚事,和莉香再次重逢。
  • 愛情是什麼模樣?看看他們的故事就知道了
    中國僑網8月25日電 題:愛情是什麼模樣?看看他們的故事就知道了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又是一年七夕到,當我們喟嘆於牛郎織女悽美的愛情故事時,現實生活中,一段段屬於平凡人的愛情故事正在悄然發生。  讓我們一起看看平凡世界中,愛情的模樣。
  • 楊千嬅與陳奕迅的25年:他們曾經最登對,也是最遺憾
    他們二人雖然止步於愛情的開端,如今也是各自收穫了美滿的家庭,但即使輾轉多年,依舊可互稱知己,成為很多人心中的「意難平「。視頻中的楊千嬅喊話陳奕迅,說:「陳奕迅,原來我認識你已經25年了。」1995年,當時才二十出頭的陳奕迅和楊千嬅在一場新秀歌唱比賽中相識。初見時,陳奕迅的熱情幾乎讓楊千嬅和其媽媽都認為這是一個騙子。不過也正是這樣的交流,讓二人一見如故,引出了接下來長達25年的故事。這場比賽最終以陳奕迅冠軍、楊千嬅季軍的結局收尾,但是屬於他們二人的歌壇之路才剛剛打開。
  • 楊千嬅和陳奕迅的25年:他們是最正確和最令人遺憾的
    楊千嬅和陳奕迅的25年:他們是最正確和最令人遺憾的 他們懷念愛情,卻不懷念彼此的生活。《情人終成眷屬》——介紹。 如果戀愛的甜蜜有時過於熾熱,日常的陪伴有點平淡,那麼一段感情最好的時刻可能就在所有的默默無聞之間。從這個角度來說,還沒開花就已經關閉的愛情,可能是遺憾,也可能是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