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我是十年。
在恐怖片領域,Jump Scare一詞泛指:
通過急遽悚然音效或深暗畫面突然衝出鬼怪,
所製造與達成的恐怖效果。
說白了,就是被資深恐怖迷詬病為:
「不夠高級」一驚一乍式的恐怖點。
然而,有時卻也不得不承認,
這種「直給的東西」所能帶給觀眾最原始的官能刺激性。
如果說,你對不久前老編所推薦的,
《逃出絕命鎮》導演充滿政治隱喻與私貨元素的新作《我們》接受無能,
👉腦洞與反轉驚人的隱喻力作
那麼,這部改編自墨西哥民間鬼魂傳說,
由恐怖大師溫子仁擔任監製的恐怖新作,
以經典的驅魔鬥鬼框架,回歸恐怖片最初級和純粹的嚇人屬性,
為你帶來充斥密集恐怖橋,驚嚇點此起彼伏的觀感體驗——
《哭泣女人的詛咒》
The Curse of La Llorona
冠以片名的「哭泣女人」正是本片的恐怖源,是主角需要對抗的反派——
相傳貌美馳名的她遭遇丈夫出軌背叛後,
憤將一對年幼兒女溺死河中,以示報復,
而恢復理智的她深陷自責隨即投河自盡,
自此,悲泣亡魂遊蕩人間,四處掠奪溺殺孩童,以填補怨念。
而本片的戲劇矛盾,便來自三位母親的愛恨怨仇——
身為一名社工與單身母親的女主,
攜警到一位疑似虐童的母親家中走訪調查,
並很快發現對方將孩子鎖入儲物間的事實。
處於崩潰邊緣的對方自知無法辯解,
只能暴力阻止女主自以為是的解救。
結果,導致對方在接受審訊期間,
她被臨時收容進福利院的兩個孩子,
雙雙詭異溺死在就近的河塘之中。
為之後懷恨在心的對方報復女主埋下動機。
而為了更好突出「母親亂戰」的劇作特點,
故事則完全取締掉父親的角色——
除了喪子的母親,女主一對兒女的警察父親被設定因公殉職,
致使深夜接到命案消息的女主,不得已拉載兒女奔赴現場,
於是,不幸的當場招致哭泣女人,繼往開來式的纏身。
眾所周知,恐怖片實則是一門空間藝術,
無論是典型的鬼宅題材,還是《異形》《心慌方》《萬能鑰匙》這類概念作品,
都是基於在一個空間設定之內,
製造恐怖片氛圍與橋段的產物。
而本片之中,從女主兒子撞見浮現在車窗上的邪靈之初,
就可見導演對空間感的把控意識,
兄妹之間的視角轉換也帶有設計。
同時,在邪靈入侵到女主家中,
進入到這一故事主體空間後,
一驚一乍的Jump Scare被密集編排上演,
透明雨傘,飄動窗簾,
導演致力從日常事物中開採恐怖之花。
而最靈氣的莫過於,浴缸戲份——
從女兒錯把閃現母愛意識的邪靈,當作是母親在照常服侍自己洗澡,
到邪靈逐漸將其浸入到水下,試圖實現一貫溺亡被害者手法,
角色情感動機與觀影壓迫感頗具遞增效果。
其實,任何有親子關係的恐怖片,
都繞不開雙方間信任與否的問題,
而本片在此之外,還有比較諷刺的設計——
那就是,帶著被邪靈抓傷的兒女就醫的女主,
也「自食惡果」被醫生疑為虐童舉報,
於是,她不僅被同事上門家訪調查,
同時,她更被喪子母親誅心「報應啊,是我向邪靈請願用你的兒女換回我的孩子!」
至此,三位母親之間冤讎迫害關係合理飽滿。
直到女主也親身受到惡靈攻擊,
覺醒的她們經過打探,向一位轉業的牧師尋求庇護。
而牧師的角色從一定程度上,
彌補了故事中所缺失的成年男性形象,
同時,也帶著一絲父權式的冷酷性——
比如,在屋內布滿法器形勢下,他刻意鬆懈讓惡靈抓人外逃,
而後在臨近門口位置伏擊,實現將其從宅內驅出的目的。
行之有效,背後卻也真實充滿理智與風險。
然而,本片同樣也未能規避或者說主動選擇角色犯蠢問題——
比如,女主的女兒為撿回掉落在門廊的娃娃,
繼而破壞掉地上鋪設的驅魔線,
隨即被惡靈拖入後院泳池實施溺殺,
而義無反顧跳入泳池救女的女主,在強化母愛偉大的同時,
導演也通過雙方水下的衝突戲份,
凹造近乎對位「深水恐懼症」的恐怖效果(邪靈強迫症式的溺殺,凸顯角色執念)
當然,生死關頭又是牧師力挽狂瀾救出母女,
但與邪靈幾個回合較量下來,
導演更想反襯人性的兇險與防不勝防——
沒錯,喪子母親掐準時機,登門報復,不僅破壞防禦的驅魔線,更射傷鎮場的牧師!
至於,主角一家與牧師能否死裡逃生,在此便不作過多劇透……
母愛的強大,扭曲,以及「愛吾幼以及人之幼」(釋義:推己及人,愛自己的孩子也愛別人的孩子)的微妙博愛與共情,
在故事中的三位母親身上都由不同程度的展現與轉化,
邪靈會在某一時刻展現出憐憫,
喪子生恨的母親也會懸崖勒馬,覺醒救贖,
這些都構成母愛純粹又複雜的主題。
而值得一提的是,
故事在女主一家求助老牧師指引時,
影片借對方視角追憶閃現溫子仁「招魂宇宙」之中,元老反派代表安娜貝爾,
從《安娜貝爾》系列到《修女》單體電影,
直至納入招魂宇宙具備聯動傾向的本片項目,
以及,箭在弦上即將上映的《駝背人》
招魂宇宙展現出驚人了的IP衍生能力。
總之,儘管本片並非溫子親自執導,
但其參與製作的作品,至少能夠保證及格水準,
而如若適當降低期望值,相信本片能夠帶給你一定的驚喜與驚嚇!